清晨,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时,司机偶尔从后视镜里看着博士。
从上车后,博士就在看着报纸,报纸上有什么新闻让他这么专注?
吸引吉拉德·布尔博士的是报纸角落里的一篇新闻——暹罗边境炮战的新闻。新闻的内容不多,但是却让他看到了……机遇。
或者说压力!
“军方肯定需要射程更远的火炮。”
射程更远的火炮,同样也是吉拉德·布尔博士的研究重点,他一直致力于新型火炮和弹药的设计,并不断地创新。他一向以打破常规为荣。为了增加炮弹的射程,布尔还进行了一系列独特的发明创造。例如,为稳定发射物而采用的翼状壳,为保护机翼免遭炮膛爆炸压力的损坏而设计的特殊炮弹软壳,以及安装在炮弹上的火箭助推器等等。更为惊人的是,他还着手研制了一种由大炮发射的三级火箭,可将小型卫星射入空间轨道。他认为用这种办法发射卫星要比用火箭发射省钱得多。他的理想是在航天工程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
过去他一直致力于研制“太空大炮”,试图利用其发射卫星,他的研究也在美国得到了军方的支持,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项目最终还是搁置了。
在美军的项目搁置后,他接受卡尔金属公司的聘请,研制一款新型火炮,他设计的GC45型155毫米口径大炮炮筒长近7米,射程可达40千米,其优越的性能使SEA军队的SH-1E型155毫米卡车炮相形见绌。毕竟,其最大射程仅仅只有30公里。
“也许,这是说服军方采购它的时机。”
心里这么盘算着,汽车很快就来到了卡尔金属公司大厦。
阳光透过卡尔金属公司研发中心的高窗,在地板上投下长条状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味。
布尔博士推开门时,几名工程师正围着绘图板低声争论,桌面上摊开的图纸上,155毫米榴弹炮的剖面图被红笔圈出了好几处。
“早,各位。”
布尔博士将公文包放在金属工作台边缘,然后问道:
“昨晚新的数据计算出出来了?”
公司的首席火炮设计师陈凯旋转过身,金发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问题已经计算出来,布尔博士。就是火炮自身的问题——45倍口径的身管长度,配上 23.5升药室容积。”
他用铅笔在图纸上划出一道斜线,说道:
““四国弹道协议”的技术要求不是凭空来的,那是当时能找到的最佳平衡。”
他口中的“四国弹道协议”是60年代确定,大口径压制火炮的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这两个参数的最合理比值,以此确定的火炮初速和射程能够达到当时的制式压制火炮的最佳内、外弹道性能。为了保证军队装备的延续性,沿用原有的加榴炮射表和弹药体系,西方新研制长身管加榴炮药室容积和身管长度的比例关系必须符合“四国弹道协议”中规定的比例参数才行。
为了找到下一代陆军压制火炮最合理的内弹道参数指标,在确定了新型155mm加榴炮的药室容积为23L之后,美、英、法、西德等国先后提出了身管长度从45倍口径到58倍口径不等的数种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案。
SEA也不例外,由于技术实现的难度相对较小,再在加上天才的设计能力,布尔博士的45倍口径火炮方案首先成熟起来,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各国的关注。
但是在试射时却发生了一些问题。
工程师张盛魁推了推滑落的眼镜:
“相对于23.5L的药室容积,45倍口径身管的长度过小,偏离了“四国弹道协议”的规定比例。较短的身管就意味着较小炮膛工作容积,炮膛工作容积过小会导致火炮发射药相对燃烧结束位置过分接近炮口。这必然会导致部分发射药颗粒不能在膛内充分燃烧而是随弹丸和火药燃气一起冲出炮口。”
他拿起桌上的药柱模型,指尖在上面划出燃烧痕迹: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发射药能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由于每次射击时未燃完的发射药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会造成弹丸初速的较大分散。发射药燃烧时不能在膛内充分膨胀做功还会产生强烈的炮口焰和较高的炮口压力。。”
布尔博士皱起眉,走到电子计算机前调出数据,看着数据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高炮口压力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常会对瞄准镜等火炮上结构强度不高的设备和炮手造成严重损害,还为火炮后座部分结构和炮口制退器的设计带来不小的困难。
“后座结构也受不了。”
结构工程师汉森把一杯冰咖啡灌进嘴里,说道:
“炮口制退器的设计已经改了三次,现在的方案还是会让炮身产生横向摆动。你总不想看到试射时炮管像鞭子一样抽起来吧?”
陈凯旋摊开手:
“关键是违背协议意味着放弃成熟的射表和弹药体系。军方不会接受重新培训所有炮手,更不会为新弹药开额外的预算。”
他指着图纸上的药室部分,说道:
“23升的容积是早就定死的,按协议比例,身管至少得……”
“我知道该多少。”
布尔博士打断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说道:
“但是太长的身管会让机动性完全丧失。”
“我们采用的是卡车炮,不是牵引火炮,它本身就是自行火炮,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争论声在咖啡机的嗡鸣中渐渐平息,工程师们各自对着图纸沉思。张盛魁突然岔开话题说道:
“说起来,昨晚新闻里提到暹罗边境的冲突,好像是炮战打得很激烈。”
“是很激烈,但是他们的火炮射程非常有限,只有30公里,对赤真的59-1型加农炮的27公里射程并没有绝对优势,现在他们是能占到便宜,可是如果他们把加农炮调到前线,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吃亏的。”
“我们知道这一点,军方肯定也非常清楚,东约盟军司令部那边,肯定需要要射程更远的型号,毕竟,他们需要帮助暹罗巩固边境防线。”
布尔博士一边说,一边皱眉思索着,然后他说道:
“我们的研制的火炮,或许可以在这场炮战之中发挥的作用,毕竟,它的最大射程有39公里。”
这一射程是如何实现的,当然是更加优良的弹丸设计,布尔博士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枣核榴弹,它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他抬头看向陈凯旋,对方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或许,实战会改变一切。”
眼前的战场需求,或许会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然,他们同样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设计。
就在他们确定拿出了三门样炮,将其进行卡车化改装的同时,在距离公司二十几公里的一处军事基地内,几名工程师正围着一架无人机,对其进行检查,从无人机的尺寸上来说,它比死神无人机的尺寸小了不少,而且飞机的气动布局,更类似“侦察兵”无人机。
“侦察兵”无人机堪称是SEA的王牌,自从其服役以来,一直都是陆海军的王牌。通过在军事行动中使用无人机,可以实现对战场的实时监控。而它直到的三年前才解密。
刚一解密,就被美军采购,被广泛用于越南战争。同时也被北约盟国大量采购,用于执行侦察监视任务。
而解密的原因是更先进的“搜索者”已经进入了实验阶段,而这架机长6.1米,翼展10.2米,和“侦察兵”无人机一样,其主要用来装备陆军师旅级作战部队,执行目标捕获与定位、炮兵校射、战斗毁伤评估等任务。
在过去的三年中,“搜索者”无人侦察机,一直在进行着进一步的完善设计,它不仅采用了新的数据链,数据传输速度更快,而且其机体也是极其先进的——其采用复合材料结构、整体油箱机翼、先进的气动力设计,拥有大型机舱,电源系统功率大,传感器视野好。它的动力装置为一台四冲程活塞发动机,功率为74.6千瓦。虽然活动只有半径150千米,但是巡航时间却高达20-24小时。
不过,虽然它的性能非常先进,但是军方却一直都没有宣布采购它,原因非常简单。
“高不成,低不就!”
作为SEA最知名的无人机专家的冯定康,指着面前这架无人机说道:
“从使用灵活的角度来说,侦察兵无人机无疑是最灵活的,它可利用起落架起飞和着陆,也可利用装在卡车上的起飞弹射器起飞,利用着陆钩和拦阻网回收。
基本上,只要有一片几十米长的空地,就可以起降,实际运用中,不可以在公路上起降,甚至就土路上也可以起降,而且军方还喜欢随车携带几吨PSP穿孔钢板跑道路面,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搭成一个简易跑道,起飞降落简直不要太方便……”
这就是侦察兵无人机最大的特点——重量只有100公斤的它,使用起来简直没有制约,虽然其续航时间只有7个小时,且航程有限,但是因为使用灵活,一直深受军方的喜爱。
“这是战术无人机,至于更高一级的则有死神无人机。它最大活动半径3200公里,最大飞行时速180公里,在目标上空留空时间24小时,最大续航时间60小时。不仅如此,他还可以携带两枚“地狱火”激光制导导弹,或者两枚1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这种察打一体的无人机,虽然只能在专业机场起降,但是,它既可以实施战略侦察任务,还可以实施打击任务,堪称是一款完美的无人机。”
死神无人机完美吗?当然谈不上完美,要不然也不会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了,但是,它已经能够完美的执行军方的任务了。
“而它呢?”
指着面前的这架“搜索者”无人机,冯定康说道:
“它需要通过机场或者公路起降,从应用上来说,远没有侦察兵灵活,更没有死神侦察机的多用途,在这种情况下,军方自然不待见它了……”
听着总工程师的话语,去年刚从大学毕业的李自强,想了一下,说道:
“如果把它改造成为察打一体式侦察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