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但确实有这个可能,但齐皇又给了我确切的保证,以他的身份,应该不至于隐瞒。”


        

王康低沉道:“不过还是要调查一下!”


        

对于前线战事,他并没有情报来源,太远了他还没有那个能力达到,这也只能通过国家层面。


        

如果赵国那边的回应相同,那就没有办法了!


        

战场死伤难免。


        

而高殷也实现了他的价值,他没有顾及自己皇子身份,这些王康都清楚。


        

他太想表现自己!


        

跟其他兄弟相比,他还有些差距,他只能这样,通过拼杀,博得上位!


        

如果真是死得其所。


        

王康也会为他自豪!


        

因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不过这个仇他一定要报,楚国哪个王,哪路军杀的高殷,他就去杀哪路!


        

王康感觉自己也要上战场了,因为有太上教的参与,不过这都是后话,当下还是要等着其遗体运回,发丧之后……


        

这还需要些时间。


        

张纤纤怀有身孕,已经显怀,在这边耽搁时间太长也不方便。


        

最终决定两女带着孩子回去,还有唐轻怡,她在齐国的时间也不短了,这边的生意稳定,还要回去操持。


        

留下李清曼陪着他。


        

都安排好了以后,船队出发护着其离开……


        

“哎!”


        

王康长叹了口气,这事整的。


        

李清曼安慰道:“节哀吧,谁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嗯。”


        

回不成了。


        

王康又返了回去。


        

得知齐皇的下旨,王康也略感欣慰。


        

人死不能复生。


        

好在齐皇给了高殷正名,还追封了王,并且也准备给其举行大葬……


        

这边安顿好,王康便带着李清曼去了高殷的府上。


        

他有妻子,而且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孩子。


        

曾经的高殷确实是花花皇子,至从得了隐疾之后,听了王康的劝说,他就收心了。


        

也就在王康被天问带走的那几年,他娶妻生子。


        

妻子出自普通官宦之家,很温婉,高殷在临淄时,王康也多来府上,还居住过一段时间,也是很熟悉了。


        

府邸来往之人络绎不绝。


        

有之前依附高殷的人,还有很多政务官员。


        

能有如此场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齐皇的圣旨。


        

这也表明了齐皇的重视和态度,自然人们相迎,人都已经死了,在这个时候,哪怕是之前没有什么交集,都愿意来看一看。


        

府中悲戚一片,进去之后,能看到所有的灯笼,都换成了白色。


        

虽然遗体还没有运回来,但已有设置了灵堂。


        

仅是这般,就让人生悲伤之意。


        

“王康,到!”


        

府门口的仆人高喊,使得不少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谁都知道王康跟高殷的关系,他能来也是正常。


        

人们指指点点,王康面无表情,在家丁的引领下,来到了后院。


        

他来主要是看高殷的遗孀,薛氏。


        

在这围了不少的人,但都没有见到,只是来送礼看望,然后就离开了。


        

毕竟这也不是正式的发丧。


        

“王大人,夫人让您进去。”


        

有一个仆人带着王康,这是高殷的书房,他之前也来过,有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正在里面收拾着,她正是高殷的妻子薛氏。


        

应该是在整理高殷的东西物品。


        

“你来了。”


        

薛氏看到王康进来,低沉道:“他在的时候总跟我说,唯有一个真正交心的就是你,也跟我说了很多你们的事情。”


        

“我劝他说不要争储了,每天逍遥自在就挺好,他说他以前就是因为活的太逍遥,虚度了光阴,好不容易有个目标,他说有你的支持,一定能成。”


        

“他就是太要强了,其实根本就不是外人说的那样,他……”


        

薛氏再也说不下去,爬在桌上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王康也是心酸到不行。


        

“节哀吧。”


        

王康开口道:“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都挺好的,陛下也下旨了,你也不必过于悲痛。”


        

薛氏抹去了眼泪,开口道:“我们都应该为他自豪,他是好样的。”


        

“嗯!”


        

又聊了几句。


        

王康便走了,这种场合他是最待不住,这来主要也是想看看薛氏这边需要什么帮助。


        

目前看来应该没问题。


        

齐皇下召已经让她们可以回宫住,并且也多有照付。


        

这还让王康觉得略微宽心了些。


        

齐皇的这些种种表明他的看中,也算是一种补偿。


        

想必高殷确实是正常战死,怎么说都是父亲,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白死?


        

虽说是有一场大捷,但显然被这事情盖过。


        

临淄城也相对沉寂了些,少了些欢乐。


        

不过全国民众的战意却是激发了起来……


        

接下来,就平静了许多。


        

遗体从前线运回来,还需要时间。


        

这遗体并不好运,高殷是经历厮杀惨死,又是这么远的距离,光是保存就是一个难点。


        

为此,特殊打造了冰棺,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总之是花了不少力气。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


        

就等着遗体运回,正式发丧,才算是了结。


        

在这段时间。


        

王康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而且他也不想做,整日待在府中。


        

他是有地网能够打探消息,但也没有达到可以覆盖到前线战场的程度。


        

这场仗他就没有参与。


        

消息也只能从赵皇那边获取。


        

如果赵皇的说法跟齐皇是一致的,那就表明没有问题。


        

在等待期间,王康也没有闲着,他拜托田钧找了不少前线的战报,对着军图开始研究战局。


        

这一仗之后,可以说标志着战争进入了中期。


        

若是不出什么大的差错,胜利应该不成问题。


        

但王康觉得不会这么简单。


        

太上教去了楚国,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


        

这场战争的走向,还是未知。


        

整日的研究对照,使得王康虽然没有去过前线,也有了很多的了解。


        

他这是在为将来的上前线做准备。


        

他已经有了这个打算。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从赵国送来的消息终于到了,并且还是之前使团的副使谢成和亲自送至。


        

他带来的是赵皇写的一封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