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军已经到了最颓败的时刻,也即将回到燕国,已经到了发动总攻的机会,这一次,王康要灭掉慕容昭最后的兵力。


        

大军随即出发。


        

不仅要把燕军全部清剿,王康还要远征燕国。


        

这就意味着,又要离开赵国了。


        

回来又走。


        

距离岁日也没有多少天。


        

岁日,就是大年三十,是年终,也是一家团聚之日!


        

不只是他,相信将士们也都会有其他的想法。


        

思绪闪过,王康来到军前,


        

大声道:“再有几天就是岁日,就是过年,这个年我们要在燕国度过。”


        

“这么长时间诸位随着也南征北战,去越国,进草原,现在又要入南燕。”


        

“但没有办法,因为你们是军人,你们是最优秀的战士,别的我不敢保证,但有一点……那就是我会跟大家同在!”


        

“誓死追随大将军!”


        

“誓死追随大将军!”


        

所有的人,都是齐声高喊,震耳欲聋!


        

“好!”


        

王康抬起了手,大声道:“出发!”


        

大军开动,目标南燕,不过在这之前,还要把慕容昭剩余的兵力全部清剿……


        

这边气势如虹。


        

而在另一边别边撤退的燕军,却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至从东社平原一战之后到如今,这一路经历了多少的磨难,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王康采用了赶羊战略,不停骚扰,不停袭击,应接不暇。


        

使得燕军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只能是不停地急行军……


        

在这种慢慢的蚕食下,十万燕军只剩下三万多。


        

不止是被王康杀死,还有很多是饥寒交迫而死,甚至逃走的也有很多。


        

能留到现在的,都已经是坚持到了极限中的极限……


        

一处山坡下的背风之地,有一支军队在此停驻,哪怕是这么多的人,也能给人一种萧索之感。


        

他们面黄肌瘦,颓败不堪,如同是流亡的难民。


        

这就是撤退的燕军。


        

“咳!”


        

“咳!”


        

慕容昭已经紧裹了两层裘皮大衣,可他还是感觉冷的不行,身体发抖。


        

不多时,贡修撩开了门帘,进了车厢内,他小心翼翼的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递给了慕容昭。


        

“太子殿下,药好了,您快趁热喝吧。”


        

慕容昭接了过来,闻着那刺鼻的味道,微皱着眉头,把碗里的药,尽数喝掉。


        

他也同样是面色蜡黄,气色差到了极点。


        

经历巨大打击,心绪沉重,又是天寒地冻,慕容昭终于是抗不住,生病了。


        

“咳!”


        

“咳!”


        

又是几道轻咳,慕容昭摸了把嘴角开口问道:“离石文关还有多远?”


        

贡修应声道:“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一天的路程,就能到石文关了。”


        

“还有多少人?”


        

“刚统计过,只剩下了……”


        

贡修犹豫,有些该不知怎么开口。


        

“多少?”


        

贡修艰难道:“三万两千五百七七四人。”


        

“只剩下这些了啊!”


        

慕容昭呢喃着。


        

“咳!”


        

“咳!”


        

紧接着,他就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贡修忙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您万不可劳伤过度,身体要紧啊!”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话说得没错。”


        

慕容昭低沉道:“可本宫不能败啊,燕国败不起啊,举全国之力,集结四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了三万……”


        

“三万!”


        

“咳!”


        

“咳!”


        

慕容昭咬牙道:“为什么会突然冒出来一个王康,若不是他,本宫现在必然已经攻占整个西山行省,又何至于此!”


        

“王康!王康!”


        

他呢喃着,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如今我们已经快要到了石文关,过了石文关就离燕国不远,王康必然不会就此放过,定然还要继续追击!”


        

“快走!”


        

“快走!”


        

“到了石文关,有人接应,可保无虞!”


        

“是!”


        

在慕容昭的命令下,只是经过短暂休整的燕军重新出发……


        

而此刻,王康也再追击的路上。


        

南滨这边无雪,雪橇车自然是用不上,除去后勤粮草押运,还是以骑兵为主。


        

这样能保证更大的机动性。


        

“吁!”


        

斥候统领洪武来到王康面前禀报道:“大将军,已经探报燕军快要抵达石文关,并且在石文关,还有接应。”


        

“接应?”


        

王康问道:“有多少人?”


        

“大概六七千人。”


        

“六七千?”


        

王康冷笑道:“看来燕国是无人了,这么危机的情况,来接应的才是这点人。”


        

“那是自然。”


        

洪武开口道:“燕国只是一个小国家,能凑集四十万兵力,虽然不至于是全部,但也应该是费了力气,又还能有多少?”


        

“这一次可是要伤筋动骨了。”


        

“伤筋动骨?”


        

王康冷声道:“这一次要打的他们根本翻不了身,这才是我的目的!”


        

“慕容昭肯定是急着行军,以为到了石文关,有人接应,就可以高枕无忧,他真的是大错特错,我要在他刚看到希望时,又经历绝望!”


        

“传令下去,速度快一些,争取在石文关之前,把燕军全部剿灭!”


        

“是!”


        

大军行进。


        

王康这边机动性很强,而燕军早已经疲惫不堪,又能快到哪里,两方的速度不断接近。


        

这般又过了一天。


        

“快!都打起精神,我们已经快要到达石文关,那里有人接应,就可安全!”


        

燕军将领在做着最后的动员。


        

听到此,那些麻木的燕兵,目光中终于有了些神采。


        

石文关,他们当然知道,因为他们就是从这里入关,而攻入赵国,如今却是要狼狈的离开。


        

只要过了石文关,就能回到燕国!


        

终于要回去了。


        

进攻赵国这段惨痛的经历,每个人都想快点结束。


        

“终于要回去了!”


        

慕容昭走出了外面,站在车辕上,低声呢喃。


        

他的心绪复杂到了极点,也不甘到了极点……


        

他不由得回头看去,原本这里应该已经变为了燕土,但连脚跟都未站稳,就溃败而归!


        

下次来会是什么时候?


        

经此之后,国力大损,又去哪寻找这么好的时机,再来攻打?


        

慕容昭想着,突然一怔,在他的视线中,从远方有着数道黑影出现。


        

那是战马!


        

那是……王康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