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禀报皇上。”


        

见李易好像是真晕了,一禁吾卫朝身旁之人吩咐道。


        

太监慌了,扑上去就要弄醒李易,向来是他诬陷别人,哪知道今日碰上了这等无赖!


        

他才用了多少力道,又不是纸糊的,哪可能就晕了!


        

“孙公公。”


        

禁吾卫拦住太监,“司侍郎是朝廷重臣,你要当着我们的面行迫害之举吗!”


        

“就是太上皇护着,皇上也绝不会容忍!”


        

禁吾卫面色冷寒。


        

“咱家做什么了!”


        

“他分明是装晕!”


        

“孙公公,你平日嚣张便罢了,但如今事实摆在面前,还争辩!是不是非要人断气了,才是真的!”


        

禁吾卫挥开太监。


        

此处宫道通往宫门,动静一大,自然把人吸引了过来。


        

都停住脚步,远远看着,低声议论。


        

“快去取藤椅,把司侍郎抬去太医院。”


        

看驻足的人越来越多,禁吾卫皱眉道,宫里发生的事,都是尽可能的降低事态,以免传出去,损了皇上威严。


        

“皇上,奴才只是传太上皇的话,绝没有对司侍郎动手啊。”


        

太监跪在殿前,哭嚎道。


        

皇帝眸子冰冷,将茶杯砸了下去,“照你这么说,是司侍郎诬陷你了。”


        

“仗着有父皇撑腰,你们这些狗奴才,现在对朝臣都敢这么放肆!”


        

“朕一再容忍,却不想助长了你们的气焰!”


        

“来人,把他拿去东卫司!”


        

“皇上,奴才冤枉!冤枉啊!!!”


        

进了东卫司,绝没有活着出来的可能,太监在地上挣扎着。


        

“皇帝,事情还没搞清楚,你就急着扣帽子,倒真是孝顺。”


        

太上皇从外面走进来,眼里带着几分讽意。


        

“父皇这是又要庇护身边人?”


        

皇帝同太上皇对视,互不相让。


        

明知道他对司剑极为看重,却还是不顾忌的下手,皇帝心里不可谓不恼。


        

召司剑去长秋殿,不管是笼络,还是敲打,都是踩在他脸上挑衅。


        

脸已经撕破了,就没必要再客气了。


        

皇帝就是要给太上皇一个态度:他的人,别去碰,不然,休怪他无情。


        

“传太医。”


        

太上皇淡漠出声。


        

“究竟是我庇护身边人,还是司侍郎刻意污害,问太医便知道了。”


        

皇帝哼了哼,“朕便多留这狗奴才一会。”


        

“父皇为个奴才质疑大臣,着实令人寒心。”


        

“好在这社稷不是父皇操劳了。”


        

“臣子抵不过奴才,谁还敢入朝为官。”


        

“皇帝如今说话,当真是犀利,句句置朕于难堪之境,这便是你的孝?”


        

“先天下,后父子,朕的话,若让父皇不痛快,还请见谅。”


        

“这面上,是越发冠冕堂皇了,虚而不实,当真为百姓做些事才是。”


        

两人你来我往,夹枪带棒。


        

一旁伺候的人,大气不敢喘。


        

太医来的很快,不止一个,大半都被请来了,这情况,一人之言,不足让人相信。


        

“司侍郎是真晕还是假晕?”


        

皇帝直截了当的问出声。


        

太医互相望了一眼,就这种小事,怎么就把两帝卷了进来。


        

“禀太上皇、皇上,司侍郎身体刚愈,难免较常人要脆弱。”


        

“并无大碍,再过会就能醒了。”


        

为首的太医面色沉稳,不急不缓的开口。


        

虽没明言,但这话,明明白白表示李易是真晕。


        

“父皇,可要去宫外寻大夫?”


        

“免得疑心太医院迫于朕的威严。”皇帝声音淡淡。


        

太上皇脸色难看,“既是长秋殿的人犯错,自有朕处罚。”


        

“带回去,杖八十!”


        

语毕,太上皇甩袖离开。


        

孙汪颓然的坐在地上,他为太上皇办了不少腌臜事,太上皇不会让他落在皇上手里。


        

没了价值的废棋,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是他轻心了,竟以为那只是个文弱书生。


        

阴沟里翻船!


        

太医院,李易微睁开眼,他没找老阴货算账,竟先盯上他了。


        

这长秋殿要去了,就真的浑身长嘴也说不清了。


        

他现在,可还没到失宠的时候。


        

他今日的表现,皇帝应是满意的,像这种帝位之争,左右逢源的,最不被待见。


        

帝王想要的是绝对的忠心。


        

“劳烦各位太医了,我觉得好多了。”


        

李易坐起身,扶着床板起来,“不必搀扶,我自己能走。”


        

“就不打扰你们了。”


        

李易道完谢,在太监的陪同下,朝宫外走去。


        

“司侍郎,皇上很是气愤,那孙汪已经被惩处了,您身子骨弱,需得精养着,药材在您昏睡时,就送去了府上。”


        

宫门口,太监对李易说道。


        

李易感动不已,“皇上厚爱,臣无以为报,但有差遣,万死不辞!”


        

拿袖子擦了擦眼睛,李易塞了一个钱袋给太监,“有劳公公陪我走这一趟,一些茶水钱,切莫推辞。”


        

“司侍郎就是客气。”


        

太监脸上的笑真挚了几分,“府里既来了人,咱家便回去复命了。”


        

“公公慢走。”


        

李易极是有礼。


        

等人离开了,李易走向不远处的马车。


        

太监虽没人权,但却是最不能得罪的群体,他们要隔三差五的在皇帝跟前说你的坏话,挑拨挑拨,你就是再忠心耿耿都没用。


        

马车里,李易闭目养神,周家和侯家的关系,就如同当年的苏、闻两家。


        

盛父退了闻家的亲事后,本打算和侯家定亲,但刚议,芸娘跟闻恒私奔了。


        

这事,让侯家落了面子。


        

两家自此疏远。


        

他作为芸娘的丈夫,侯家对他,肯定是不喜的。


        

侯家不喜,身为外甥的周攀、周圭,自不可能对他亲热。


        

所以,他想进周府,理由必须让他们无法拒绝。


        

点了点脑袋,李易嘴角微扬,整个楚国,谁比他更好扯虎皮。


        

……


        

“姑娘,请随我来。”


        

一路急行,茅文蕴被送到紫京城,刚下马车,她就让人带进了宫。


        

走到青砖上,茅文蕴暗暗蹙眉,大乾的皇宫?这究竟是什么意图?


        

走了好大一会,茅文蕴被带进一宫殿。


        

“姑娘稍坐歇息,切记别乱走,内宫森严,要被当成刺客,可是了不得。”


        

宫女交代了一声,人就退了出去。


        

偌大的宫殿,此刻只有茅文蕴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