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这狗东西,想看咱的笑话,他看个屁!”


        

武英殿内,朱元璋喝了一口茶,低低的骂了一声。


        

他太清楚胡惟庸了,这就是一个胆大包天,可以拼尽一切往上爬,要权不要命之人。


        

野心极大。


        

而自己之前废地方行省,设立三司,以及让标儿来听证等这些做法,是对中书省的拆分。


        

胡惟庸作为中书省宰相的权力,也会随之变小。


        

胡惟庸心里面自然会不痛快。


        

而这一次薛祥奏章呈上之后,胡惟庸这么积极的汇报给了标儿,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


        

可实际上心里面想的是什么,朱元璋再清楚不过。


        

这是对自己父子出难题,看自己父子的笑话。


        

别看自己这个时候,已经给出来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可依照他对胡惟庸,还有不少别有用心之人的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绝对不认为自己所给的办法会好用。


        

等着看接下来自己被打脸,看黄河不能被根治。


        

只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难受,吃瘪,那他们就高兴。


        

至于说黄河不能根治,所带来的洪水滔天,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是不管的。


        

反正这水也淹不到他们,发大再大的水,也不影响他们做官,不妨碍他们享受他们的日子。


        

但可惜,他们却不知道此时的自己早就已经不是之前的朱元璋了。


        

想要在这件事情上看自己的笑话,只能说是痴心妄想。


        

且看接下来,在治理黄河这件事情上,究竟是谁会被打脸!


        

而他,也想要快些把中书省废了,宰相废了。


        

这胡惟庸着实是碍眼……


        

……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武英殿内来了两个人,二人皆是英武不凡。


        

年长的那个三十来岁,年纪小的那个绝对不会超过二十五。


        

“文英哥,保儿弟,你们不用这样多礼。”


        

朱标脸上绽放出笑容,快步走上前去,一手拉着一个,分外的亲切。


        

这种亲切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真的觉得很亲切。


        

原因无他,这两个青年将领,和别的人可不一样。


        

这两人,都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当年所收养子。


        

朱标和他们关系都很不错,尤其是对于沐英,朱标一直都以兄长视之,很是尊敬。


        

沐英对于太子朱标,感情也同样很好。


        

“哈哈,标儿说的对,咱们爷儿几个在一块儿,不用这般拘谨生疏。”


        

朱元璋哈哈笑了起来。


        

并指了指身边几个围成半圈的椅子,让他们自行落座。


        

这种做派,就像一个当爹的面对自己儿子一样的随意。


        

是真没拿他们当外人。


        

朱元璋也不可能把他们当外人。


        

毕竟自己的这些义子们,都还是很靠得住的。


        

尤其是这个时候,来到自己跟前的文英,和平保儿两个,可以说是他众多义子里面的佼佼者。


        

打仗是真能打,丝毫不亚于蓝玉。


        

而论起综合能力来,文英是远远超过蓝玉的。


        

蓝玉性格上面缺陷很大,能打仗是能打仗,可是太狂了。


        

打的胜仗越大,越是狂到没边。


        

捕鱼儿海之战,灭了北原王庭后,直接狂的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他是老几了。


        

凯旋途中,敢因为边关将士开门慢,就直接纵兵将己方边塞要地打下。


        

不说别的,单单只看这一点,就能知道蓝玉的缺陷有多大。


        

文英这孩子则不同。


        

打仗上面的能力,是丝毫不弱于蓝玉。


        

最关键的是,做事情特别靠谱,为人谦逊,处事又不失手段。


        

简直就是又一个天德。


        

也是因此,自己上辈子才会放心的让沐英镇守云南,后面更是让沐家子孙永镇云南。


        

文英灵柩归来时,自己亲自出城迎接,又追封其为王。


        

文英这孩子,是真值得人如此对待。


        

除了品格优秀能力极强,办事情让人特别放心之外,对待自己,对待妹子,还有标儿都没得说。


        

洪武十五年,自家妹子因病去世,文英得到消息,悲伤过度,三天不吃不喝,咳血,几乎要昏厥。


        

洪武二十五年,自己家标儿去世,对沐英这孩子而言,又是一个重大打击。


        

他悲伤过度,因此患病,两个月后便去世了。


        

洪武二十五年,对于上辈子的自己而言,也是一个极其黑暗,让人不愿多去回想的年份。


        

这一年,先是失去了自己挚爱的长子。


        

两个月后,又失去了他众多义子里面,最为看重的义子沐英。


        

噩耗接踵而至,思之让人心痛。


        

至今想来,依旧觉得洪武二十五年,是一个极为可怕,暗无天日的年份。


        

而云南这边能够被成功的治理,彻底的汉化,成为后世人提起来,就下意识的认为,这里自古以来便是华夏领土,成为了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自己让沐英带兵攻打云南,并让文英后期镇守西南,后面更是让沐家子孙,世代镇守西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老四当年攻打安南,在那里设立交趾郡。


        

若是能找到一个像文英这等靠谱之人,效仿自己,令其在脚趾那边进行镇守。


        

那么让交趾彻底成为大明华夏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平安,这个自己义子当中最小的一个,在此之前被自己看走了眼。


        

没想到平安在战场之上这么能打。


        

平安不是统帅之才,可是作为一个先锋大将,那绝对没问题。


        

自己在的时候,这个最小的义子,虽然也立下了一些功劳,展露出来了一些才能。


        

但他真正的才能,并没有展现出来。


        

靖难之役,才是平保儿大放异彩之时。


        

那当真是给老四打的无比酸爽。


        

甚至于有几次,老四都险些被平保儿给解决。


        

既然知道了平保儿很有能力,那么这辈子重新来过,朱元璋自然而然要改变上辈子时的做法。


        

对其委以重任,给他机会,让他成长,好好的为大明出力。


        

父子几人坐了下来,朱元璋和他们拉着家常。


        

文英这孩子,当初被自己收为义子时只有八岁,平保儿当初被自己收为义子时,也只有六七岁。


        

转眼间便都已经长这么大了。


        

时间过得还真快。


        

和他们拉了一会儿家常后,朱元璋准备转入正题,给他们说这次让他们前来的用意。


        

结果这个时候门口,却有人自外面径直走了进来。


        

能在这个时候,不经通禀就能走进武英殿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朱标,另外一个就是马皇后。


        

朱标已然在此,那来人的身份是谁,自不必多言。


        

“哈哈,你们两个臭小子,可算是回来了!


        

回来了也不到娘那里去坐坐!”


        

马皇后笑得很开心,满脸慈祥。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响起,平安沐英两人宛若屁股上装了弹簧一样,蹭了一下就跳了起来,转头望去。


        

看到这个熟悉,却老了一些的身影,无比激动,眼眶都不自觉的湿润了。


        

早年的日子苦,睁不开眼的那种苦。


        

元末乱世,就是一个吃人的时代。


        

无数成年人尚且朝不保夕,死于非命,就更不要说是他们这些孤儿了。


        

若非是遇到了陛下和皇后娘娘,把他们收为义子,他们只怕早就已经成为了白骨。


        

不知在哪处荒草丛中静静的腐烂。


        

皇后娘娘心善,待他们这些义子,也都特别的好。


        

说是义子,可皇后娘娘对待他们,和亲儿子也没什么区别。


        

皇后娘娘是他们在那吃人时代里,为数不多的亮光,若没有皇后娘娘,他们都不敢想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在他们的心里,皇后娘娘就是亲娘一样的存在!


        

这个地位没有人能够取代。


        

“臣见过皇后娘娘!”


        

“拜见皇后娘娘!”


        

沐英平安两人抢步上前,纷纷对着马皇后躬身行礼,情绪激动,特别的尊敬。


        

马皇后已经快步走到他们跟前,一手拉着一个,脸上带着一些嗔怪道:“叫什么皇后娘娘?喊娘!”


        

见到沐英和平安两人有些迟疑,她再度开口,带着一些故作生气:“咋?现在长大了?都不认我这个娘了?”


        

他们两个,又怎么可能会不认这个娘?


        

实在是自从义父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身份上面就有了差别。


        

终究君臣有别,哪敢胡乱称谓?


        

这个时候,听到皇后娘娘这话后,却也顾不得太多。


        

“娘!”


        

“娘!”


        

沐英和平安两人出声喊道,带着些许颤音。


        

一声娘喊出,两个已在沙场上征战多年,早就被历练出来的人,都是控制不住情绪,眼泪夺眶而出。


        

这个时候的他们,哪里还是在沙场之上冲锋陷阵,斩敌酋,踏敌躯,长驱猛进的将领?


        

就是两个很寻常的孩子。


        

见到母亲的孩子!


        

“哎!”


        

“哎!”


        

马皇后用力的答应了两声。


        

这两声娘,听的她满脸都是慈祥的笑,真舒坦。


        

“这才对嘛!别被那些繁文缛节所束缚!


        

在娘这里,你们永远都是娘的孩子!娘也永远是你们的娘!”


        

沐英平安两人泪眼婆娑,用力点头。


        

眼睛眼泪不受控制的往下流。


        

朱元璋看着这样的一幕,也禁不住心生感慨。


        

妹子就是这样的好,这样的待人真诚。


        

她待很多人都好,在妹子这里,哪怕是百炼钢,也能化作绕指柔。


        

马皇后拿出手帕,依次给沐英,平安两人擦拭了眼泪。


        

而后拉着他们坐下,开始拉家常。


        

有了马皇后的加入,气氛变得更好。


        

朱元璋也不着急着谈事情了,就在这里笑着和妹子,自己家标儿,文英,保儿几人,在这里说起往事。


        

思绪都被拉回了往昔岁月,


        

原本,有一些模糊的记忆,也随之清晰了很多……


        

“你们一人几个在这里坐,我去给你们做吃的。


        

今天中午和晚上都不许走,咱们好好在一块聚聚,都尝尝娘的手艺,看看有没有进步。


        

这些年来,你们一个个都大了,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做,天南海北分布到了各个地方,很少能凑到一块儿。


        

这次你两个能回来,娘高兴!”


        

拉了一会儿家常后,马皇后站起身,对沐英和平安出声交代。


        

一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将沐英和平安两人的手给放下。


        

沐英,平安笑着点头,从心里面往外按透着欢喜和感动。


        

“皇后……娘,您随便做点就行,可千万别做太多,别累到您了。”


        

沐英出声说道。


        

“对!对!娘随便做点就行。我就喜欢吃娘烙的大饼,只要烙个饼就行。


        

娘烙的大饼配上新鲜的葱,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谁烙的饼,都没有娘烙的饼好吃!”


        

平安也笑着开口,并点了他自想要吃的饭。


        

马皇后笑着应下,就风风火火的离去,前去坤宁宫忙碌。


        

从其走路的背影里,都能看出一股子的高兴劲儿。


        

这辈子能遇到妹子,真是自己的福分!


        

朱元璋又一次忍不住,在心里面发出感慨。


        

看看朱标,沐英,平安几人,又暗自补了一句:也是这些臭小子们的福分。


        

“咱这次把你们两个给喊过来了,是有些事情要交代,想要你们去做。”


        

听到朱元璋的话,沐英平安两人都变得郑重起来。


        

他们就知道,这次陛下将他们喊回来,肯定是有事情要办。


        

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慌张,或不情愿。


        

有的只有满心的期待。


        

义父和娘,待他们恩重如山。


        

没有义父和娘,就没有他们的今天。


        

可以说,亲爹娘给了他们的生命,而义父和娘给了他们第二次的生命。


        

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都在所不辞!


        

“咱准备让你们两个出使高丽。”


        

朱元璋说出了他的目的。


        

出使高丽?


        

沐英和平安两人都是不由的一愣。


        

显然在见朱元璋之前,他们便已经各自猜想了,这次义父找他们前来所为何事,但都没有猜对。


        

义父所言,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以往大明不是没有派遣使者往高丽那边而去。


        

而高丽,也一直有使者往大明这边而来。


        

当初在大明建立之后,派遣各路使者前往周边的众多小国,告诉他们元朝被驱离,大明成立,要奉大明为主。


        

当时的高丽那边,立刻就停止用了元朝至正年号,改为洪武年号。


        

并派遣使者团,前来大明祝贺。


        

从那之后,双方之间使者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断绝。


        

大明派遣使者前去高丽很正常。


        

可是,派他们两个去高丽,就不寻常了。


        

远远超过了以往所派遣使者的规格。


        

既然如此,那么必然会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自己两人做。


        

沐英瞬间就想到了这一层。


        

比还在茫然的平安,要快上很多。


        

“高丽那边不老实,他们那边前年时,老国王便已经死掉了。


        

结果一直到去年三四月份,才派遣使者来我大明入说这事。


        

而我大明在高丽那边的使者,也一直没有音讯。


        

后面才说,我大明使者已经因病去世了,将其安葬在了高丽那边,并请求册新的高丽王。


        

这事,里面有很大的猫腻。


        

就咱所得知的情况,和他们所言有着很大的出入。


        

他们上一任的国王,也就是比较亲近我大明的那个,并不是病死,而是被人给谋杀了。


        

而我大明在那边的使者,也同样不是病死。


        

是他们那边怕他们谋杀国王,令立新君的事情暴露,被使者传回来让咱知道。


        

所以,就把我大明的使者也给暗杀了……”


        

“好狗胆!当真是好狗胆!”


        

听了朱元璋所言,沐英还没说话,平安直接就炸毛了。


        

“区区小国,蛮夷之辈,也敢杀我大明使者?!


        

陛下,臣请令,愿意为使者前去报仇!扬我大明天威!让他们知道杀大明使者的后果!”


        

在平安看来,高丽那边杀老国王,立新国王什么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居然敢斩杀大明的使者!


        

只这一条便让人不可忍受,也不可饶恕!


        

沐英也随之请战。


        

这下子,他明白陛下把他和平安两人找来,让他们做高丽使者是什么用意了。


        

朱元璋对沐英和平安两人的反应很是满意,对着他们点了点头。


        

然后接着开口道:“自然是要让你们去。


        

高丽那边的事不简单,据咱所知高丽那边,除了老王被害死外,那这些被人扶上来,想要我大明册封了新高丽王只有八岁。


        

这个据说是老王的儿子的人,身份也并不简单。


        

这人其实并不是高丽老王的儿子,而是他们国内之前一个名叫辛盹的权臣儿子。


        

这人原本是个和尚……”


        

“当真是欺天了!”


        

沐英开了口,带着愤怒。


        

作为藩属国,却做出这种事情来,那就是典型的犯上作乱,其行径极其恶劣!


        

擅自杀害老国王,又弄一个不是老国王血脉的人,请求册封为新国王。


        

如此糊弄宗主国,不可饶恕!


        

朱元璋道:“高丽那边的事情,还不止这些。”


        

居然还有别的?


        

此言一出,就连朱标都惊讶了。


        

阴谋害死老国王,害死大明使者,并扶持一个不是老国王血脉的人当国王,便已经是欺天了。


        

高丽那边居然还有别的事?


        

这还当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