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二字一说出口,令的场面一下子就寂静了下来。


        

在场的许多人,都是忍不住心头为之猛的一颤。


        

哪怕他们在此之前,心里面都对朱元璋干出来的事儿,多有不满。


        

很多人都恨不得,把朱元璋给千刀万剐了。


        

可此时听到这李三石所说出来的话,还是被惊呆了。


        

造反?


        

这话可不能乱说!


        

这也是他们在此之前,所从来没有想过的一个词儿。


        

太严重了!


        

这可是造反啊!


        

历朝历代,造反可都是大事?


        

而官府对于造反,那也从来都是没有丝毫的容忍。


        

对于造反的人,向来都是重拳出击。


        

当然,杀人放火受招安的宋朝除外。


        

尤其是现在大明刚刚成立,兵马正盛。


        

如今的皇帝,还是开国皇帝,就是当初最大的造反头子。


        

论起造反,以及对付造反,绝对非常的有一招。


        

结果现在,李三石却说要造反。


        

这简直像是开玩笑一样。


        

想想就让人觉得为之恐慌,又觉得非常的荒诞,不切合实际。


        

怎么能造反呢?


        

在朱洪武还在的时候造反,这不是妥妥的厕所里面打灯笼,找屎吗?


        

“这……这三石公,只怕……有些不太妥当吧?


        

这事儿一旦干了,我等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有人忍不住小声说道,声音也都带着一些结巴。


        

有被李三石所说的话给吓到。


        

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纷纷点头,表达出来了同样的意思。


        

他们这些人,对于朱元璋有着诸多不满。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元璋不当人,把税收的是太高太高了。


        

高到了一个特别离谱,他们所不愿意接受的程度。


        

这个时候他们心中所想,乃是想要和朱元璋好好的讨价还价一番。


        

是为了多赚一些钱财。


        

可现在,李三石给出来的这个办法,哪里是想要和朱元璋讨价还价?


        

分明就是直接奔着找死去了。


        

不仅是找死,而且还是要九族的那种。


        

钱财虽然重要,但也要有命花才行。


        

此时他们稍微这么一想,就能够想到虞山公那死不瞑目的脑袋。


        

带给他们的震撼,别提有多大。


        

生怕会走了虞山公的路。


        

被朱洪武不分青红皂白,不讲武德的给直接弄死。


        

虞山公不过是讨价还价一番,就被朱元璋给直接咔嚓了。


        

他们要是造反,那下场绝对不会比虞山公好到哪里去。


        

只会比虞山公更加的凄惨。


        

李三石把众人的反应收在眼里。


        

笑了笑道:“诸位,不是说咱们要造反,而是说要让底下的那些泥腿子们造反。


        

咱们不出面,隐藏在背后。


        

皇帝那边就算是不满,也是对这些泥腿的不满。


        

就算想要杀人,一样会拿这些泥腿们开刀,不会落到咱们头上来。”


        

听到李三石这话,刚才还有不少担忧的人,眼中露出了光彩,心中担忧放下不少。


        

忍住加快的心跳,望着李三石道:“三石公,此言何解?


        

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李三石,这个杭州那边的大商人。


        

想要听听他有什么高明的路数。


        

李三石笑着,说出了他的具体谋划……


        

在他的声音落下后,这里又一次陷入到了沉寂之中。


        

显然众人又在这里开始思索,李三石的话,有没有什么可行性。


        

“三石公,这……这好是好,按照三石公的办法,我们这些人都能够完美的隐藏于幕后。


        

不被皇帝所牵扯。


        

可是……造反这事,历来不为官府所容忍。


        

皇帝要是真的在这上面不讲理,想要大杀四方,我们又该如何?


        

只怕……并不太好办。”


        

这话说出口,在场的众人不少都缓缓点头。


        

很显然诸多人都有这个担忧。


        

不过和一开始时,李三石提及造反,众人下意识的拒绝相比。


        

态度上面,已经有了太大的转变了。


        

这些人,其实很多都已经被李三石所说的办法,给说服了。


        

就是还有最后的一点担忧没有消退。


        

李三石知道,还差一点火候。


        

当下便笑着开口道:“这事儿好办,你们都想的有些太多。


        

太过于担忧了。


        

其实咱们这些人是很安全的,朱元璋绝对不敢真的对咱们怎么样。


        

听到李三石如此说,众人精神一振,纷纷望向了李三石。


        

等着李三石继续说。


        

“别看朱洪武在这一次的事情上,特别的强势。


        

对于我们这些人,也特别的不客气,喊打喊杀,根本不把咱们当人看。


        

一言不合,就要大开杀戒的样子。


        

可这些,都是朱洪武做出来的假象。


        

是其外强中干的表现。


        

想想看,依照朱洪武的强势性格,以及那眼高于顶的模样,又怎么可能,会亲自来接见我等这些商人。


        

而且,还事先知道,咱们是走私的商人。


        

可是这些事儿,朱洪武就是做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朱洪武如此做,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咱们这些人,在朱洪武那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是不能轻易取代的。


        

想想看,咱们这些人涉及了多少的行业?


        

说一句江南这边的众多行业,都被我等所控制也不为过。


        

朱洪武想要开展市舶司,不是他一句话就行的。


        

还需要有诸多的人支持。


        

需要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听从朱洪武的命令。


        

离开了咱们,这事儿朱洪武他办不成。


        

所以咱们这边,只要隐藏的够好,在这件事上别轻易的被朱洪武,抓到切实的把柄,


        

那么朱洪武就算是知道是咱们干的,也只能干生气,而不敢真的对咱们怎么样。


        

他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市舶司去赚钱。


        

而不是要对我等大开杀戒。


        

这点要弄清楚。


        

分清了这点儿,那接下来的很多事,也就比较明了了。


        

咱们这些人,涉及的东西很多。


        

纵然是朱洪武,也同样不敢轻易的招惹咱们。


        

更不敢和咱们整个行业为敌。


        

也不可能把咱们全部都给取代。


        

一旦如此做,江南这边的,可就要彻底的炸锅了。


        

当年还是乱世,朱洪武灭了张士诚,对于咱们江南的众多商人,文人等有多么的愤恨,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在那种情况之下,朱洪武又做了什么事儿?


        

没有大开杀戒,也没敢把咱们都给真的怎么样。


        

无非就是把沈家,陆家等一些比较显眼的人,给从苏州等地弄到了中都那里,去填充中都。


        

剩下的人,还不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日子过得依旧很是舒畅。


        

甚至有不少的人家,在朱洪武建立大明后,反而过得更好了。


        

现在可不是乱世。


        

没有哪个人愿意,把他亲手打造的太平,给撕扯个粉碎。


        

一旦安定下来后,就很难再下定决心,让其变得混乱。


        

乱世之时,朱洪武尚且不敢做的事儿。


        

而今到了天下太平时,朱洪武又岂能下定决心如此做?


        

所以说,朱洪武这个时候做出如此姿态,就是为了吓唬住我们,让我们不敢反抗。


        

一旦我们不敢反抗,被朱洪武给吓唬住了。


        

那接下来,事情也就糟了。


        

朱洪武的奸计将会得逞。


        

我们这些人损失的,可不仅仅只是眼前的利益。


        

还有子孙后代们的利益。


        

而我们一旦奋起反击,让朱洪武见识到了我们的力量,尤其是江南这等富庶之地,开始乱了起来后。


        

朱洪武绝对会慌,态度绝对不敢再继续强硬。


        

江南这里,如今可谓是财赋重地。


        

少了江南这里的财富,很多事儿朱洪武都办不成。


        

咱们只要操作的好,这一记,就会打到朱洪武的肺管子上。


        

让其无比的难受。


        

在见识到了我们的力量,见识到了反抗的有多强烈之后,朱洪武很快就会认清一个现实。


        

明白咱们这些人是不好惹的。


        

明白他的这个做法是行不通的。


        

不说让朱洪武不再建立市舶司。


        

但最起码能让朱洪武这家伙,不敢再把税收到十税六。


        

要重新把商税,降到三十税一上去。


        

最起码也得十五税一。


        

如此,事情也就算是成了。”


        

听到李三石这样的一番诉说,在场众人不再言语。


        

都陷入到了思索之中。


        

如此过了一阵后,有人缓缓点头。


        

“三石公此言是正论。


        

朱洪武确确实实,不敢真的对咱们太过于强。


        

不然依照朱洪武的性格,都已经从吴祯吴良兄弟那里,翻出来了那样多的账本。


        

涉及到了咱们当中的那么多人。


        

也不可能只对虞山公动手,杀了他一个。


        

而放过我等这么多的人。


        

要知道,之前空印案的时候,那么多官员,朱洪武说杀都就杀了。


        

没有任何的客气。


        

这恰恰说明了,咱们身份地位特殊,以及朱洪武对咱们的忌惮。”


        

有人点了头,开始赞同李三石的看法。


        

“我也觉得三石公说的很对,若非三石公所言,我等这次只怕要被朱洪武这狗东西干出来的事儿,给吓唬住了。


        

会同意这狗东西,那过分的做法。


        

真要如此,那损失就大了。”


        

“还得是三石公!”


        

众人纷纷开口,在这里称赞起李三石来。


        

李三石听到众人所言,见到众人态度转变,脸上露出笑容来。


        

朱元璋如此做,不把他们这些人当人。


        

他心中异常愤恨。


        

却也知道,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商人,所能左右的。


        

但若是大家伙在这事情上,能亲心协力,那就可以和朱洪武掰掰腕子。


        

并让朱洪武低头。


        

就算是皇帝又能如何?


        

“诸位,都记好了,回去之后,就按照咱们所言行事。


        

这次的事儿,关系到我们所有人。


        

需要我们所有的人都团结一心。


        

可万万不能在这的时候,出现什么龃龉。


        

这是咱们最后一击了!


        

若这一次,让朱洪武这狗东西,真把事儿给办成了。


        

那今后咱们以及咱们的子孙,就任人宰割吧!


        

想要过回之前的逍遥日子,根本就不可能。”


        

半日之后,李三石望着众人,着重提醒。


        

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把诸多的事儿商议好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不会如此。


        

肯定会听李三石所言,要在这次的事情上来个破釜沉舟,和朱洪武好好的做上一场。


        

众人陆续散去,等到送走最后一个人,李三石也带着从人,离开京师,返回杭州去。


        

面上满是阴冷和嘲弄。


        

朱元璋不当人,接下来就让他好好的再见识一下,商人们的力量吧!


        

虽然朱元璋当了皇帝,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他朱元璋想要怎么着就怎么着,说了全算!


        

……


        

武英殿内,朱元璋将手中拿着的密报放了下去。


        

脸上露出一抹玩味的笑容。


        

就知道这些人不会太老实。


        

会在接下来,搞出一些幺蛾子。


        

现在看来,自己所想果然不错。


        

那就在接下来,看一看到底谁的手段更高明。


        

真觉他们能够汇集那么多就能胁迫自己,让自己低头了?


        

当真是笑话!


        

上辈子不知道江南这边到底有多赚钱,海外又有多大财富也就算了。


        

现在知道了,又见到了大明两百多年,江南这里的商人是怎么干的。


        

他这里要是还任由这些人在这里跳,不把事给办成了,他这个皇帝就别当了!


        

也白瞎了有这一份神奇经历。


        

将这份密报收回到匣子里放好,又处理了一会儿奏章,便走出了武英殿。


        

如今,他做事的理念,有了很大的不同。


        

不再想着,把所有的权柄都给握在手里。


        

而是抓大放小。


        

该适当放权的时候,也适当放权。


        

但是,那些重要的事,必须抓在手里。


        

进行了这样的一番调整之后,他现在已经没有那般辛劳了。


        

而今临近年关,考成也越来越近。


        

他这里有必要,先到外面去转悠一番。


        

看看把事办的怎么样了。


        

身为皇帝,也不能只坐于武英殿之中办公,不到外面去走一走。


        

不然很容易就会被人所蒙蔽,不知道真正情况。


        

之所以会到翰林院,是因为翰林院离朱元璋这里比较近。


        

而简化字这个事儿,也在翰林院里做,主要由翰林学士来负责。


        

翰林院从唐朝设立之初,便是一个很清贵的所在。


        

随着后续的不断演进,翰林院的翰林们,地位越来越高了。


        

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在士人当中深受尊重。


        

可以说是士林当中,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了。


        

尤其是到自己大明后期,内阁出现,翰林学士的含金量还在不断的上升。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只这一句话,就道尽了翰林院的特殊地位。


        

没有几个人愿意得罪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地位清贵,距离皇帝又近。


        

别看很多职位不高,可职权却不小。


        

特别是还不知道,今后哪个翰林学士能入阁,成为阁臣。


        

那就更加的不能得罪了。


        

“标儿,咱爷俩去转转。


        

处理奏章半个时辰,就要站起来转转,多活动活动。


        

往远处看看。


        

得养好个好身体,身体养好了,才能干更多的事儿。


        

政务太多,也不能一直急于求成。”


        

往翰林院那边走的路上,朱元璋对朱标如此说着。


        

大讲养生之道。


        

把朱标给听的一愣一愣的。


        

那种特殊的感觉又来了。


        

自己家父皇,变得是真不少。


        

这等话,居然能从一向干起活来,特别拼命的父皇嘴里面说出来?


        

哪怕是今年以来,他已经听到了不少相似的言论。


        

可此时,心中还是出现了诸多异样的感受。


        

“父皇,孩儿记住了。”


        

朱标认真点头应下。


        

话说,这最近一年以来,自己家父皇确确实实,没有再像之前那般拼。


        

时常让自己也休息一下。


        

而且,还每隔个一两个月,就让太医对母后,自己,还有雄英等人,进行一个检查。


        

该休息就要休息,该调养就调养。


        

父皇带头放松后,自己身上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朱标明显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往很容易就犯困,或者容易生一些小病。


        

可到了现在,却没了这种感受。


        

……


        

三声净鞭响起,翰林院这边的人,都是不由的为之愕然。


        

而后就慌忙前去迎接,一阵儿的鸡飞狗跳。


        

却一看到皇帝带着太子,已经走了进来。


        

忙行礼问安。


        

许多人心里面都特别的忐忑,有被皇帝的突如其来的举动,给整懵掉。


        

话说,这当下属的最怕的,就是上级下来检查。


        

更怕的则是不进行任何通知,就进就过来检查。


        

简直能要人老命。


        

更何况现在还不是上级,直接就是皇帝来检查了,心里面自然忐忑。


        

他们知道,如今的皇帝不按常理出牌,而且最近一年里,没事了就喜欢从武英殿中走出。


        

抽空到外面转悠转悠。


        

但是,每一次去的都是火器营。


        

还没往别的地方去过。


        

所以很多人,也并没有把这个事放在心上。


        

不觉得皇帝会来他们这里。


        

哪能想到,现在皇帝突然间就带着太子来了。


        

这个惊喜,也着实有些大。


        

把翰林院里的这些人,一个个整的都很懵。。


        

“陛下,您不忙了?”


        

宋濂对于朱元璋行礼之后,说声询问。


        

而朱标则来到宋濂身边,伸手搀扶着宋濂。


        

这让宋濂十分的受用。


        

很多事情,哪怕是大儒,也同样难以免俗。


        

比如在人情世故等于一些事情上,便是如此。


        

虽然宋濂能够感觉到,最近一年,太子朱标在一些事情上,也逐渐的有了不少变化。


        

没有之前那般仁善。


        

似乎受朱元璋这个皇帝的影响,越来越重了。


        

但是此时,能被太子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尤其还是翰林院一众下属的面如此对待。


        

心里要是不美,那才是怪事儿。


        

“哈哈,咱处理完公务没什么事做,就出来活动一下筋骨。


        

顺便来翰林院这里,看看简化字弄的如何了。”


        

您这个没事干可不打紧,把大家给吓的不轻。


        

有翰林院的人,在心里面默默吐槽。


        

“回禀陛下,简体字的事,已经进度过半了。


        

到了此时,已经确定了一千七百三十一个简化字了。


        

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把别的字也给定下。”


        

提及这事儿时,宋濂的声音都不由的提高了不少。


        

虽然这简化字,当初定下之时,他不情不愿。


        

但既然已经在那个时候,同意了皇帝的做法。


        

那他宋濂在做这件事时,肯定是要尽心尽责。


        

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皇帝这边,已经明确的提了出来。


        

要先把简化字给弄成了,接下来才能修洪武字典,修洪武大典,而后才是图书馆。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这边只能是努力的干活。


        

朱元璋点头道:“那就先看看简化字。


        

哦,对了,再顺便把翰林院的考勤表拿来,让咱看一看。


        

临近年关了,咱刚好把翰林院这里的考成给处理一下。”


        

这话说出来后,令的在场无数人心里面为之一紧。


        

果然,朱元璋上门没什么好事。


        

并非是如同他所说的那般,关心一下简化字。


        

主要是奔着考成来的!


        

考成法推行以后,表现的好的人,心里面自然乐意。


        

这是一个在皇帝跟前,出风头的好机会。


        

可一些自知考成不怎么行的人,就比较忐忑了。


        

不过这些人虽然慌,却又没有那么慌。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在翰林院里,并非是垫底的。


        

翰林苑这里,还有一个神人存在。


        

有张世玉在,他们这些人就不会太差。


        

皇帝也不会太过于为难他们。


        

这下子,有好戏看了!


        

也有不少人在心里面,不断的感谢张世玉。


        

这着实是一个好人!


        

没这么一个人,他们这次心情绝对要紧张上十倍。


        

且看皇帝接下来,见到了张世玉的考成后,会是个什么反应吧!


        

有人前去取考成表,宋濂和翰林院里面的一些人,陪着皇帝走到室内去看简化字。


        

朱元璋一一去看,发现绝大部分简化字,都和他后世所熟悉的一模一样。


        

但也有少数几个有些差距。


        

不过他在这上面,倒也没有太纠结。


        

既然放权让宋濂他们做了,那只要不太过分就可以。


        

他尊重他们的选择。


        

然后,开始看起那剩下的,没有简化的字。


        

“陛下,有些字儿不太好简化。


        

比如这几个,臣就有些拿捏不准,不知道该怎么简化才比较合适。


        

也有人主张,干脆这几个不简化算了。”


        

朱元璋看着这几个字,摇了摇头道:


        

“也是需要简化的,不然太复杂。


        

咱觉得,把它写成这样就挺不错。”


        

朱元璋说着要去取笔,宋濂忙亲手取来。


        

朱元璋接过,写了起来。


        

很快,便有几个熟悉的简体字,出现在宋典等人眼前。


        

宋濂等人对照着繁体字,再看看这几个简体字。


        

片刻后,有人禁不住为之动容。


        

皇帝提笔就写,看起来根本没有什么思索,就写出来的简化字,居然还不是胡乱写的?


        

还挺符合六书法。


        

挺形象,也要简洁的多。


        

这大大的出乎他们的预料!


        

连他们都感到棘手,一时之间没想到该怎么简化的字,皇帝瞬间就可以解决了?


        

这……到底是皇帝学究天人,还是说皇帝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早有准备,已经暗中做了不少的努力?


        

见到众人的神色,朱元璋暗自笑笑。


        

他们哪里知道,自己可掌握着一套,后代的精英文化者们,精挑细选弄出来的简体字。


        

这个时候,不过是把现代的一些,给拿出来用而已。


        

也是在这个时候,取翰林院考成表的人走了过来。


        

朱元璋抬眼看来,包括宋濂在内的很多人,都是禁不住一颗心随之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