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到自己爹的话,显得有些惊疑。


        

“父皇,这……这他们协议也签了,海运执照也申请了。


        

又有这些罪证在父皇手中握着。


        

今日又斩了那赵德用,杀猴儆鸡。


        

这些人又怎么敢出尔反尔,弄出一些别的手段来?”


        

“标儿,不要被他们迷惑了。


        

这些人的胆子大着呢。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此之前,各种走私,使用各种手段欺瞒朝廷。


        

你相信不相信,这些人在海上杀人越货的勾当也没少干?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咱现在开市舶司,又把税收这么高,很多人那都是对咱恨之入骨。


        

刚才在天界寺签了协议,表现的乖巧。


        

是因为咱攥住了他们的把柄。


        

咱当时就能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只得暂时服软。


        

但在接下来,离咱远了,这些人就会越想越气。


        

又觉得他们行了。


        

肯定会闹出一些幺蛾子来,不然,就不是他们的作风了。


        

关于钱财的战争,向来都很激烈,没有说一个回合就能定下来的。”


        

听到朱元璋这话,朱标想了想,觉得自己家父皇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那……父皇,这次……怎么不干脆把这些人,全部都给留下来?”


        

说出这话后,朱标就觉得得自己的嘴,有些太快了。


        

问的这个问题,多少有些蠢。


        

他已经想到了不少的可能,比如一下子把这么多人,给一网打尽。


        

士林的舆论特别不好。


        

一个弄不好,将会产生轩然大波。


        

对于自己家父皇的名声,也同样会有很大的影响。


        

毕竟自己家父皇,是昭告天下,邀请他们来天界寺一叙的。


        

结果来到这里后,却把他们全部给拿下了。


        

那还不得炸了锅?


        

父皇的名声,将会受到极大的损伤。


        

今后再做一些事情了,必然会让很多人不再信任。


        

再比如,这些人着实太多,和那些官员们又不一样。


        

涉及到各行各业,靠着他们吃饭的人又特别的多。


        

要是一股脑,把他们都给拿了下来,一不留神就会在松江,苏州杭州等这些富庶之地,闹出极大的乱子。


        

还有就是,这些人里,也不全都是该杀之人。


        

父皇之前就曾说过,要鉴定敌友,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要努力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弄的少少的。


        

这又何尝不是父皇,鉴定敌友的一个方法?


        

父皇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


        

接下来怎么选择,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相信里面肯定会有一些人,经历了今天这次的事后,不会再胡闹。


        

将会服从朝廷管理,拥护市舶司。


        

这就是此番父皇召集他们前来的,一个很大的成果。


        

不至于让一些原本还有着些许良心,有药可救的人,被一同拿下。


        

当然,有了这一次的事情,这些海商们回去,如果还不知好歹继续闹幺蛾子。


        

那自己家父皇的接下来,对于这些人动起手来的时候,也越发的理所当然,理直气壮。


        

在各方面的舆论上面,都会站在上风,优势尽显。


        

“父皇,高!”


        

朱标对着朱元璋,竖起了竖大拇指。


        

朱元璋一看朱标的这个反应,就知道不用自己解释,自己家儿子,就将这些给想通了。


        

“哈哈,那肯定,你父皇必然高。


        

有几层楼那么高。


        

哈哈哈……”


        

被自己家的老大,竖起大拇指称赞,朱元璋心情那叫一个好。


        

哪里还有此前,在天界寺时,众商人眼中活阎王的模样?


        

“罗宣传使?”


        

快到宫中的时候,朱元璋回头望向了随侍在不远处,眯着眼睛的罗贯中。


        

“臣在。”


        

罗贯中连忙躬身行礼,态度恭敬。


        

这个时候的罗贯中,可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朱元璋的形状。


        

什么朱元璋残暴?什么朱元璋是个昏君,暴君。


        

什么应天狗都不去?


        

到了此时,罗贯中通通都将之给抛弃了。


        

并且,还非常的鄙夷。


        

乃至于是愤怒。


        

这般说皇帝的人,都该杀!


        

皇帝明明是再好不过的圣主明君,是雄才大略之主。


        

能和汉高,唐宗这些人相提并论的人物。


        

甚至于还能够超越他们。


        

却被一些奸邪小人如此污蔑,着实让人感到生气。


        

这等奸邪小人,都该千刀万剐!


        

“把今天的事儿,给写成文告,发在下一期的报纸上。


        

要在头版发行,也要多增加一些发行量。


        

除了京师之外,要多往松江,杭州,苏州这些地方发行。”


        

“臣遵旨。”


        

罗贯中闻言精神一振,立刻将之给应了下来。


        

又到了自己发挥才能,为皇帝效力,为大明的梦想而努力的时候了!


        

自己没别的本事,只有手中笔如刀。


        

一刀刀砍向那些奸邪之人。


        

“来,试试这个东西。”


        

朱元璋望着罗贯中,笑眯眯的说着。


        

然后从袖子当中,摸出来了一个长约三四寸的小盒子,递给了罗贯中。


        

罗贯中愣了一下,忙推辞道:“陛下,臣不敢受赏。”


        

朱元璋道:“咱给你的,你便只管拿着,也不是什么大的赏赐。


        

你看看便知道。”


        

罗贯中闻言不再推辞,双手接过。


        

然后将之给打开。


        

看到了这匣子当中的是什么后,罗贯中心里面为之一暖。


        

这陛下当真是好陛下,当真是圣主明君!


        

连自己一个小小的宣传使眼疾的问题,都能注意到。


        

并且还给自己弄出叆叇镜。


        

叆叇镜这东西,在宋朝时就已出现。


        

罗贯中能够将之认出来,并不算稀奇。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叆叇镜,大多都是用手拿的。


        

到现在,已经有了架在鼻梁上的叆叇镜了。


        

“陛下挂念,臣不胜感激。


        

就是……就是臣眼疾的问题,和一般人不一样。


        

这叆叇镜,对臣没什么用处,反而还容易越发看不清。”


        

朱元璋一听罗贯中的话,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毕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情况,都是老眼昏花,也就是所谓的远视。


        

像罗贯中这等近视的也有,但是不多。


        

传统的叆叇镜,都是针对远视的,却不针对近视。


        

所以罗贯中才会说此言。


        

“这个和那个不一样,罗宣传带上试一试就知道了。”


        

罗贯中闻言,忍住心中的一些期待,还有诸多的好奇。


        

把这叆叇镜从匣子里面,小心的取出。


        

然后戴在眼上。


        

“咦?”


        

往远处一瞧,顿时惊讶出声,眉毛都飞了起来。


        

居然……居然这般清晰?


        

世界这般的明亮!


        

他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看到这般明晰的世界了。


        

再低头看看,随身所携带的本本,只见字迹清晰,一个个映入眼帘。


        

根本不用眯着眼凑到近前,这些字,就都能看得很清楚。


        

顿时又惊又喜,禁不住流出眼泪了。


        

心情激荡之下,对着朱元璋叩首于地。


        

“臣谢陛下隆恩!”


        

朱元璋看到罗贯中的这副反应,还是满意的。


        

“罗先生起来吧,别这样,不过是一个小玩意而已。”


        

“陛下,这可不是个小玩意儿。


        

这对于臣而言,是再好、再珍贵不过的东西。


        

臣叩谢陛下天恩,陛下恩德,臣真不知道该如何来报答。


        

今后必将肝脑涂地,披肝沥胆,为陛下驱使。


        

以死相报。”


        

听到罗贯中的话,朱元璋笑了:“咱才舍不得让你死,你要在接下来好好的工作。


        

多写出一些好的文稿,一些好看的,就是对咱最大的回报。


        

咱就非常满意。”


        

朱元璋笑着对于罗贯中说道。


        

果然,送礼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好好对症下药。


        

就比如现在,自己让兵杖局的人,好好的弄了一副眼镜,一下子就让罗贯中对自己越发的忠诚。


        

看看罗贯中,感动的稀里哗啦,恨不得为自己上刀山下火海的样子。


        

朱元璋心里面就特别的满意。


        

罗贯中是个人才,原本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罗贯中写很厉害。


        

三国演义也是真经典。


        

里面的有一些桥段,简直是爽文的模板。


        

如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赵子龙在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舌战群儒,单刀赴会等等。


        

想想就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但是让罗贯中当了宣传使,主抓报纸之后,朱元璋才发现老罗不仅仅写得好。


        

写新闻也同样是一绝。


        

不愧是握笔杆子的人,就是不一样。


        

尤其是在自己就一些事情,给他进行了一些沟通交流。


        

如震惊体,如春秋笔法等后世新闻常见的一些经典手法之后,罗贯中在这上面,就越发的炉火纯青。


        

可以说,是如今大明最厉害的笔杆子。


        

这样的一个人才,朱元璋自然而然是要优待的。


        

弄个近视镜出来,那再好不过。


        

不仅仅解决了罗贯中的一大难题,同时也能让罗贯中在接下来,更好的写,写新闻,为自己做事。


        

这是一个双赢。


        

同时,朱元璋这边也决定,今后把玻璃弄出来,要多多的往眼镜上面发展。


        

尤其是近视镜。


        

如今给罗贯中的这副眼镜,是用纯色水晶打磨而成,花费也挺高。


        

今后玻璃弄好,要在这上面多进行一些研究,做出更好的近视镜。


        

还可以让人开上专门的眼镜店。


        

一来能赚些钱,二来也能好好的解决一下,那深受近视困扰之人的烦恼。


        

随着读书率越来越高,今后大明这边出现近视的人,也越来越多。


        

把近视镜给弄出来,并推广开,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了,三国演义你写的如何了?


        

什么时候能完稿?可别影响了在报纸上面的连载。”


        

朱元璋望着罗贯中出声询问。


        

如今,随着报纸的不断发行,水浒传也已经是连载过半了。


        

按照目前的速度和剩下的内容来看,大约还再有个半年的时间了,就差不多连载完毕。


        

为了报纸的销量,尤其是报纸的影响力。


        

朱元璋这边,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多多关心一下。


        

“回禀陛下,基本上已经完稿了。


        

除了一些细节等上面,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整,其余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


        

肯定不会耽误,在报纸上面连载。”


        

听到罗贯中的话,朱元璋放下心来,不耽搁连载就行。


        

“你老师的水浒传,咱也让人开始印刷,准备在今后装订成册了。


        

后面会在各个书店进行售卖。


        

扣除印刷以及运营成本等费用后,剩下的利润,五五分成。


        

今后这些稿费,就交由你来处置。


        

想来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水浒传如今在报纸上面打开了名声,流畅度已经很广了。


        

热度经久不衰。


        

每一期的大明日报刊登出来后,水浒传都会弄起很大的热度。


        

很多人都在谈论。


        

可以说京师附近这一大片,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了。


        

那就是凡有水井处,皆听水浒传。


        

有很多的说书人,抓住机会,开始在茶楼酒肆等人多热闹的地方,去说水浒传。


        

武松打虎,王婆潘金莲西门庆,以及斗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还有飞云浦等,这些都成为了无数人津津乐道的桥段。


        

甚至于还有一些,将之给弄成了杂剧,进行表演。


        

热度很高。


        

那么,将水浒传给印成书,发行售卖,肯定也能够赚上一波。


        

这个钱交给罗贯中,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至于老罗如何处置,是自己留下,还是全给他老师的家人。


        

或者是自己留下一部分,一部分给老师的家人,自己就不管了。


        

听到朱元璋这话,罗贯中脸上露出笑容。


        

“臣替臣老师的家人,感谢陛下隆恩!


        

能得遇陛下。着实是臣,也是臣老师家人最大的幸运。”


        

这话,罗贯中说的是特别诚恳,发自肺腑。


        

自从青田先生给自己来了信,而自己做出了违背祖宗的决定,来到京师这边后。


        

自己的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不仅仅超额完成了老师的遗愿,而且还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自己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到了哪里,谁不尊敬的喊自己一声罗宣传使?


        

就算是丞相胡惟庸,面对自己时也同样是客客气气,从不托大。


        

罗贯中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如今深受皇帝信任,是很多人眼中的,皇帝跟前的大红人。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所负责的报纸。


        

如今影响力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怕自己今后发行报纸时,突然之间会对某某人进行一个点评。


        

或者是编写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弄上去。


        

以如今报纸流传之广,绝对是在短短时间里,就名声远扬。


        

而这些,都是陛下给自己的。


        

如今陛下,还要替你自己的老师刊印,进行售卖。


        

同时还要支付稿费。


        

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欣喜?


        

他当场就决定了,今后这些书所获得的稿费,必然全部都给自己老师的家人。


        

老师的家人,过的也挺清贫。


        

自己如今,有了这一份正经的差事,钱财足够用了。


        

况且,再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这边便也要在报纸上连载,自己写的三国演义了。


        

有老师的水浒传在前面打样,今后自己的三国演义,肯定也能够卖书赚钱。


        

不差这一会儿。


        

朱元璋想了想道:“这样吧,等到过完年就开始印刷。


        

把水浒传装订成册开始售卖。


        

咱新建一个大明出版社,让来负责刊印,发售,隶属宣传司。”


        

文化软实力,如今是越来越显著。


        

除了新闻之外,也应当由国家出面,弄出一些积极向上的,文集等进行售卖。


        

这是有官方标准的。


        

如此做,同样有着诸多积极的意义。


        

罗贯中领旨谢恩。


        

朱元璋又道:“今后的水浒传,各个书店需售卖正版,不得私自刊印售卖。


        

私自刊印售卖者,需没收非法收入。


        

还要按照情节轻重,进行议罪。


        

那些私人出版商,想要刊印售卖,需征询国大明出版社,获得授权才可以。


        

并且要支付大明出版社,以及原作者相应的钱财。”


        

产权保护的意识必须要提高。


        

不然写书的人,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劳动成果被人拿去大卖特卖。


        

这些人赚的盆满钵满,作者从中分不到一点。


        

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利于作者的作积极性。


        

当然,这同样也是为了对出版发行的东西,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


        

除了这些外,也是朱元璋为了今后一些发明的推广,以及激发发明之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所进行的一个试水。


        

今后的大明,在他的积极推动之下,必然是要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各种科学发明这些,也必然会更多的出现。


        

并且投入到实用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弄知识产权,对发明者进行一定的奖励。


        

以此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让大明的发明创造,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罗贯中将之应下,然后显得有些迟疑的望着朱元璋道:


        

“陛下,这水浒传只连载了一半多。


        

现在就进行刊印卖书的话,是不是……是不是有些早?”


        

朱元璋闻言笑了,这罗贯中还是个实诚人,


        

当下便道:“罗宣传使,有些事儿,就该趁着有热度的时候做,才是最好做的。


        

而且,咱们这边也没必要,非得刊印一整本。


        

咱们可以把水浒传,分成上下部嘛。


        

先刊印上半部,然后再刊印下半部。


        

分开来刊印不就行了?”


        

分成上下部来售卖,有不少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趁着热度,先卖出一部分。


        

另外一方面,若是上半部销售不好,那么到了下部时,就可以不印,或者是少印。


        

沉没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嗯?!


        

分成上下两部。


        

罗贯中听了朱元璋的话,眼睛顿时就亮了。


        

还得是陛下啊!


        

就是不一般。


        

各种东西,都是一套一套的。


        

这可当真是一个天才般的想法!


        

陛下真是一个赚钱小能手。


        

商业奇才!


        

各种东西那都是信手拈来,真不愧是陛下!


        

要过饭,当过和尚的人,这般厉害的吗?


        

罗贯中对于朱元璋的敬佩之情,如同江水一般滔滔不绝。


        

同时更相信了那句话,成功的人往往在很多别的地方,也容易取得一些成就。


        

就比如陛下,就算是没有当上皇帝,凭借着他表现出来的种种,做别的事,也同样会出人头地。


        

最起码不会被贫穷所困扰。


        

这份赚钱的能力,简直是绝了。


        

金点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冒。


        

交代了罗贯中这些事后,朱元璋就一路回到皇宫。


        

罗贯中则忍住心中的激动,一路飞快的赶回到了宣传司。


        

坐在自己的值房,开始伏案写作。


        

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一个个漂亮的字跃然纸上……


        

……


        

朱元璋返回到武英殿后,很快就让人把丞相胡惟庸给喊了过来。


        

说了市舶司设立的一些事情。


        

交代了一些具体的事儿,让胡惟庸接下来去做。


        

在一些必要的事情上,要给市舶司的设立,开方便之门。


        

一切从简,从快办理。


        

胡惟庸自然而然,将之给一一应下。


        

他已经知道了,皇帝今日在天界寺那边,所干出来的一些事。


        

在为皇帝的强势手段,感到震动,觉得不愧是皇帝的同时。


        

对于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越发的期待起来。


        

皇帝这次在天界寺,和这些人见面。


        

看起来是大杀四方,给人的感觉是威风凛凛。


        

但是依照他对这些商人们的了解。


        

这次的事儿,绝对不会就这般轻易结束。


        

接下来,这些商人们不会坐以待毙。


        

肯定会用出各种手段进行还击。


        

皇帝若是觉得现在,已经稳操胜券,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反正总而言之,越乱越好。


        

他想要看到,接下来皇帝吃瘪。


        

最好把皇帝给整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


        

市舶司也推行不下去,这才有意思。


        

想来那个时候,朱元璋这个不当人,处处坑害自己的皇帝,心情会特别的好受吧?


        

“胡相,快到年关了,中书省,还有各部的考成这些,弄得怎么样了?”


        

说了一些市舶司的事情之后,朱元璋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考成法是今年,他力主推行的。


        

针对京官,以及京师附近几个府来进行。


        

这是让官员们勤于政务,对官员们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自然不可能吩咐下去后,就不闻不问了。


        

必须要将之落实下来。


        

不断完善,将之给推广开,今后形成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