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熙说的不错,大汉的脚步并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离去而停下。


        

但自他离开庙堂之后。


        

整个庙堂却仍是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气氛总是有些莫名的沉重。


        

刘保真的已经成长起来了。


        

他虽然很伤心,但作为帝王,还是负起了帝王的责任。


        

就在顾熙离开洛阳的没几日后。


        

他便宣布改元“阳嘉”。


        

向天下表明——


        

大汉的新时代,彻底到来了。


        

巨鹿。


        

顾熙这一路返程,凡到一城,百姓、官员无不是自发前来相送。


        

但若说哪里的百姓最为开心。


        

自是冀州。


        

顾氏于整个冀州的声望之高,远超旁人想象。


        

在昔年那连续的天灾之中。


        

整个冀州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州郡,顾氏在这其中发挥的努力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尤其是巨鹿百姓。


        

这也和顾氏一向的政策有关。


        

当田地无产之时,顾氏往往会救助百姓,收购他们的田产,甚至是借粮种给百姓。


        

且这些年来。


        

顾氏从未停止过于巨鹿之地施恩于民。


        

这种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


        

当巨鹿百姓听说顾熙回到巨鹿之时,纷纷前来相迎。


        

顾熙此时的表情也是格外复杂。


        

他通读顾康当初留下的典籍,其中自然也包括家族的族史。


        

忽然间他便想起了顾康当年临终前说过的话。


        

巨鹿乃是心安之地。


        

若是以往,顾熙是绝对没有这般心境能领略出这句话的深意的。


        

但如今他还真的明白了这其中的含义。


        

当他踏入巨鹿的这一刻起。


        

整个人心中的躁动,就瞬间平静了下来。


        

庙堂争斗;


        

朝野状况;


        

天下时局。


        

等等这一切伴了他数十年的问题,竟真的在心中渐渐隐去,整个人也完全放松了下来。


        

这注定是一件,震动整个冀州的大事。


        

各地官员,还有豪族。


        

几乎全都前来拜见顾熙。


        

顾熙也并没有任何架子,亲自接见了他们。


        

他整个人好像都变了。


        

再也没有了昔日于朝堂之中的那种凌人的锐利。


        

但举手抬足之间却还是能给众人带来很大的压力。


        

这就是顾熙于整个天下的地位。


        

哪怕他如今已经离开了庙堂,但却也根本没有任何人敢小觑顾熙。


        

这场盛大的交际场面持续了数日。


        

而随后,顾熙也未出乎顾易的预料。


        

他真的静下心来。


        

开始琢磨起了,左雄提出的政策。


        

这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顾熙的水平不及顾康的,他只能一点点的去想。


        

根据这些年来治世的经验。


        

细细的去考虑其中的各种问题。


        

——阳嘉元年,春。


        

刘保就如原本的历史之中一般册立梁妠为皇后。


        

但不同的是他却实行了如当初刘庄时一样的制度,根本没有赏赐外戚的打算。


        

只是偶尔会和梁妠商谈国事。


        

而也正是在此事之后。


        

新制,再次开启。


        

顾熙的离朝,确实是让刘保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的依靠没了。


        

刘保不得不亲自面对一切问题。


        

但或许是为了不让顾熙失望,刘保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太勤奋了。


        

真的就如同当初的孝明皇帝孝和皇帝在世之时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


        

整个大汉朝的新政就如同潮水一般向四地蔓延。


        

任何时候的改制都注定会引起一场全面的大地震。


        

但刘保显然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于天下颁布诏令。


        

但凡敢有不遵法令之人,皆处重罚。


        

不过这件事注定是要有麻烦的。


        

哪怕是当年的刘秀再行度田之时,都会有种种麻烦,更何况刘保?


        

这种事,注定见血!


        

而且最关键的是,随着顾熙离开了洛阳越来越久。


        

这始终悬于百官头上的利刃渐渐散去。


        

百官们的心思也是自然活跃了起来。


        

当下便有人联名上书,言新政之弊人心浮动之类的芸芸,想请刘保收回诏令。


        

但刘保的处理方式着实是惊到了所有人。


        

这其实只是百官的试探。


        

但刘保却仿佛是知道这种扣子绝对不能开一般,将所有反对此事的官员或是罢免或是降职。


        

此事一出,天下震动!


        

皇帝的雷霆手段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直至这一刻,各地官员这才完全反应过来。


        

刘保可是自幼跟在顾熙身边学习治世的!


        

别人可能他们还不了解。


        

但顾熙是个什么人他们还能不清楚吗?


        

自此之后,群臣震颤.


        

这新政再也没有了阻拦。


        

——阳嘉二年。


        

刘保再次开启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


        

他先是将一众因选举不实的官员全都罢免,随后又相继提拔官员。


        

并将自己的乳母宋娥送出了皇宫。


        

再次向群臣展示了自己要压制外戚的决心。


        

此外,更是再一次整顿宫内宦官。


        

朝廷肃然!


        

并且刘保宣布扩建太学!


        

他就真的好像继承了顾熙的一切优点一般,带头将整个大汉朝着兴盛的方向前进。


        

——阳嘉二年,陇西发生地震,天下各地亦有小灾。


        

人心稍有悸动。


        

如今天下百姓还有不少从昔年连续天灾之中活到现在的。


        

对于天灾这件事本来就很敏感。


        

刘保在得知此事之后,立刻亲自率领百官于洛水畔效仿顾熙祭祀,并宣布大赦天下,赐民爵。


        

并赏赐八十岁以上的百姓一人一斛米、二十斤肉、五斗酒。


        

九十岁以上的民众加赐二匹帛,三斤絮。


        

致使天下尊老之德再次兴盛。


        

人心瞬安。


        

天下百姓无不感恩戴德。


        

并且,刘保还效仿昔年刘庄削减宫内开销,将各地上供来的无用之物,全都取消。


        

只保留了些许。


        

而这些东西亦是直接送往巨鹿,赏赐给顾熙。


        

没错,这些年来刘保的书信和赏赐就没断过。


        

几乎都是一些各地上供而来的特产和宝物。


        

这些东西放在现代而言可能不值一提。


        

但是在如今的这时代,这就是天大的恩宠!


        

并且,刘保还增设太医,让他们前往巨鹿照看着顾熙的身体,态度十分坚决。


        

这种变化是明显的。


        

顾熙治世,确实也能打造出盛世。


        

但摄政大臣治世与皇帝亲自治世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不同。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同之处!


        

皇帝的所作所为。


        

就是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


        

各地祥瑞不断。


        

昔年那个最巅峰的大汉好像真的回来了,甚至都已经有大臣提议让刘保前往泰山封禅。


        

但刘保却将此事压了下来。


        

——阳嘉三年。


        

回迁的部分北匈奴进攻车师后国,于伊吾屯田的顾寒联合敦煌太守裴岑率军驰援,大破于敌。


        

并且天灾又止。


        

在这种情况下,群臣再次上疏刘保封禅泰山。


        

并且这一次。


        

还有人说出了一个让刘保无法拒绝的理由。


        

“昔年光武皇帝未能同忠武侯顾啸一同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一憾。”


        

“孝明皇帝未能同文成侯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二憾。”


        

“如今天下已有盛世之象,各地祥瑞不断,且太傅年事已高,以太傅对大汉之功,若无此封禅之事,岂不是三憾?”


        

这一次,刘保答应了。


        

顾易一直都在注意着整个大汉的发展。


        

如今的大汉已经与原本的历史有了太大的差别,强上了不止一点。


        

顾熙的出现,解决了刘保性格上的一些问题。


        

造就了这个局面的出现。


        

但要说这真的就是中兴但却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因为他们都没能解决掉最关键的问题。


        

——土地兼并。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保和顾熙。


        

当初那场连续不断的天灾,再加上东汉的核心体系,便注定会形成如今的局面。


        

若是顾康在世的话。


        

他或许能看出来这其中的隐患。


        

毕竟他真的在治世政治方面属性达到了极致。


        

而顾熙则不然。


        

他确实是个六边形战士,各方面都算是称得上人中龙凤。


        

但在单独侧重的方面,自然是不可能比得过顾康这种人。


        

就连顾氏都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土地,便可以感觉出这其中的所以然来。


        

这就是时代的产物。


        

而且最关键的是。


        

在顾熙多年的治理之下,如今大汉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引起如原本历史之中那么尖锐的矛盾。


        

这个最核心的问题被掩盖于这盛世表象之下。


        

顾易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在将来引发出更大的矛盾。


        

但很显然,这个问题就如同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所引出的局变可能会远超原本的历史。


        

消息迅速便被送到了巨鹿。


        

顾熙也完全没料到竟会发生这种事。


        

其实若是其他事的话,顾熙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肯定会拒绝的。


        

既已决定出了庙堂。


        

那他便不会参与其中了,如若不然还不如不退。


        

但封禅这种事可就不同了。


        

这可是顾康当年最大的遗憾。


        

刘庄亲口说出要与他共同前往泰山封禅,但只可惜当年便崩殂了。


        

后来虽然刘炟前往泰山封禅了。


        

甚至还打算带顾良前去。


        

但顾良却知道自己的功劳不足,所以便拒绝了此事。


        

这可是顾氏的遗憾之一啊!


        

顾熙并没有做作,当即答应了此事。


        

时隔数年时间。


        

君臣二人再次相见。


        

刘保亲率群臣,于洛阳城外迎接顾熙。


        

这是一种天大的殊荣。


        

顾熙仍是那般头发雪白,但整个人的状态却没有半点衰老的感觉,仍是那般令人胆寒。


        

这就是长寿卡效果的恐怖之处了。


        

顾熙如今才五十四岁,根本就还达不到寿终正寝的地步。


        

而刘保如今更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且因为这几年的执政,整个人愈发的具有威严。


        

走下马车。


        

顾熙当即便要给刘保行礼。


        

但刘保却不顾礼节快步向前,直接拦住了顾熙,正色道:“太傅于朕,如师如父,岂能向朕行礼?”


        

说着,他也不顾顾熙如何。


        

当即朝着顾熙一拜。


        

而在这一瞬间,城门前的百官亦是纷纷对着顾熙行礼。


        

这注定是一场盛事。


        

刘保真的很开心,面对顾熙时就根本没有半点昔日执政时的锐气,满脸都是笑容,如同昔年那般。


        

虽是重回洛阳。


        

但是这一次,顾熙却仍是没有半点接触政事的心思,向天下人表明着自己的态度。


        

既退隐,那便不会重回。


        

——阳嘉四年,春。


        

刘保率领群臣亲赴泰山。


        

这注定是一场举世关注的盛况。


        

自昔年刘炟封禅之后,大汉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天子封禅过了?


        

连续的天灾,边疆的祸患.


        

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事,缓缓的将当初正值巅峰的大汉拉下了神坛。


        

而如今,大汉又回来了!


        

于泰山山下。


        

刘保设坛行祭,进行着各种礼仪,最关键的是将记录功勋的玉牒上还刻上了顾熙的名字,并宣布改元“永和”


        

以盼大汉能永远康和。


        

随后更是亲引顾熙登台。


        

令画师做画。


        

他似乎是知道顾氏的传统,于画上盖玺,最后赐给了顾熙。


        

这让顾易颇为高兴。


        

都是底蕴啊!


        

只要底蕴够多,但凡能流传下来一两件,都是足矣震世的宝物!


        

这场盛大的仪式落下帷幕。


        

顾熙并没有选择再回洛阳,而是打算直接回河北。


        

分别之时。


        

刘保似乎还是有意让顾熙回到洛阳。


        

但时至今日,他也是渐渐明白了顾熙处境的艰难。


        

其声望之盛远超正常臣子。


        

只要身居朝堂,就定会影响到皇帝的权威。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对于他这个皇帝也好,亦或是对顾氏也罢,顾熙隐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对于他而言,看着顾熙那满头的白发。


        

他又何忍再自私的留下顾熙?


        

君臣二人再次分别。


        

虽然这一次的场面并没有当年那般盛大,但这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却也同样不小。


        

封禅之时登坛啊。


        

还留名于玉牒。


        

这还能以臣子来看待嘛?


        

可以说,刘保的这种行为,彻底是将当今的盛世功劳分给了顾熙。


        

但谁又能说出什么呢?


        

当今如此的盛世谁能说出完全与顾熙无关?


        

这就是顾氏该得的殊荣!.


        

—————————


        

“阳嘉四年春正月,帝巡狩岱宗,行封禅礼。


        

“是时天下安豫,阴阳和畅,州郡奏祥瑞者日继:河内现白麟,东莱出甘露,泰山之阳草木皆生华彩。


        

太史奏曰:“此圣主德被四海,天降休徵也。


        

三月辛卯,帝登泰坛,燔柴瘗玉,告成于天,遂以金绳银检封玉牒,刻功勋于其上,特录顾熙之名。


        

礼成,帝执熙手,同升坛陛,乃诏画工图君臣同礼之状,笔精墨妙,神采如生。


        

复取传国玉玺,亲钤其侧,赐熙曰:“朕与卿共承天命,此迹当传百世。”


        

群臣莫不感泣。


        

是日,山峦肃穆,云霞成绮,观者咸叹:“君臣相得之盛,虽周召之治,未可逾也!”


        

——《后汉书,顺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