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肇的这番旨意,确实是有了作用,并未让朝堂上生出什么变故。


        

顾熙的政治水平确实足够。


        

并且,他亦是深受顾康学问的影响。


        

如今大汉的庙堂体系,他都曾参与其中出谋划策。


        

再加上如今有这么多人的协助。


        

他执政起来,自然也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各项政策如常进行。


        

但哪怕就是这样,整个大汉朝堂上的阴霾却仍是不散。


        

没办法,在当前这个封建时代下。


        

天子无子且患病,这种影响是难以用其他方式抚平的。


        

最关键的是——


        

刘肇的身体根本没有半点好的迹象。


        

甚至没过多些时日,便有了病危之象。


        

这对整个大汉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甚至就连顾熙都乱了方寸。


        

他终究不是顾康,在上限上两人完全不同。


        

如今的大汉,但凡刘肇真的出现了问题,各种暗中的风波便会狂涌而至。


        

虽说可以过继子嗣,立为皇帝。


        

但想要不流血便坐稳皇位,那显然还是不可能。


        

整个朝堂上下都乱了。


        

但还未过几日,事情便又出现了变故。


        

刘肇,竟然又莫名痊愈了!


        

这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北宫,德阳殿。


        

“朕要废后!”


        

当顾熙等一众众臣相继赶到之后,刘肇便愤怒的道出了这句话。


        

听到这话,群臣都是有些愕然。


        

就连顾熙都是一愣。


        

根本就想不到刘肇痊愈后,见到群臣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群臣皆是不解。


        

其实刘肇的后宫内一直都不消停。


        

自当初邓贵人入宫之后,愈发得刘肇宠爱,之前便有过废后之意,只不过最后没有执行。


        

但这种事自然会引起阴皇后的不满。


        

在这后宫之中,皇后不定,那暗中的风波自是可想而知。


        

但如今大汉庙堂上的群臣也都是聪明人。


        

对于后宫内的争端,几乎都不参与。


        

如今对于皇帝为何会这么愤怒,自然也是无比诧异。


        

“哼!”


        

刘肇冷哼了一声,气色仿佛是回到了巅峰一般,再也没有了往日病恹恹的模样。


        

“前些时日,朕病重险死。”


        

“那阴氏既为皇后,不为朕祈福也就罢了。”


        

“你们猜猜她做了什么?”


        

刘肇的表情愈发阴冷,“她竟然敢说她得意!”


        

“还要等朕死后,将整个邓氏一脉全部杀尽,让邓氏不再有遗类!”


        

“这种歹毒的女子,岂能为后?”


        

整个殿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变了。


        

这竟然能是一个皇后说出来的话?


        

且不说歹毒不歹毒,陛下仍在,岂敢如此大胆啊?


        

顾熙此时也是格外震惊。


        

他忽然便想起了前汉时期栗姬的故事。


        

一句“老狗”将濒死的景帝给骂了回来。


        

如今....这竟然又来了一个?


        

都是救天下的神医啊!


        

顾熙有些想笑,不过他忍住了,当即一脸严肃的朝着刘肇行礼:


        

“皇后无德,臣请废后!”


        

他并不在乎此事是不是真的,但既然刘肇已经愤怒到了这个地步,显然废后之心已经无比坚决了。


        

而且刘肇身体变好,对他而言对整个天下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顾熙又有什么好反对的?


        

此话一出,几个大臣也是相继反应了过来。


        

看着刘肇那愤怒的表情,他们也是立刻拱手。


        

“皇后无德,臣等请废后!”


        

相比于刘肇的身体而言,所谓的废后自然便成了小事。


        

刘肇是真的很愤怒。


        

哪怕就是这样,他脸上的怒色都不见任何缓和。


        

皇帝下诏,朝中重臣全都同意。


        

此事瞬间便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并且,当阴皇后被废的那一刻起,四方的攻击亦是接踵而至。


        

先是有人告发阴皇后与邓朱行曾使巫蛊之术,随后便是各种对于阴氏族人的弹劾。


        

甚至都有人说北宫盛馔门阁的火灾都与阴氏有关。


        

刘肇派中常侍张慎等人在掖庭狱中审理此案。


        

树倒猢狲散。


        

这一日起,整个阴氏的势力轰然倒塌。


        

邓奉、邓毅、阴辅三个人在狱中被拷打致死;


        

阴氏的父亲自杀身亡;


        

阴轶、阴敞以及邓朱的家属全部流放;


        

整个阴氏上下所有亲属,全部被罢免官职遣返回乡。


        

这就是一场大清洗。


        

一个实权皇帝的愤怒,在这种时代就是可以引起天下震动。


        

顾熙一直都没有参与到这件事之中。


        

他仍旧是在执政。


        

虽然刘肇的身体好了,但是无论是群臣也好亦或是顾熙也罢,都希望他别像之前那般勤政。


        

这倒并不是因为贪权。


        

实在是刘肇的关系太大了。


        

如今且还有废后风波,若是刘肇身体再出现问题,那局面便彻底无法改变了。


        

当然,涉及到各种大事之时,刘肇亦是要亲自做主。


        

而就在这种状况之下。


        

此番废立皇后之事,竟然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对于当前的大汉盛世而言。


        

根本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


        

........


        

——永元十四年。


        

烧何羌造反,被安定郡兵击灭,彻底解决了西海大小榆谷之地的羌患。


        

顾熙深得顾氏子弟于农耕方面的天赋。


        

察觉到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当即上书请立郡县。


        

刘肇对于这种事自然不会反对,划定西汉郡,并派军前往,于青海湖附近广增良田于民。


        

而同时间,商税的减少,大大促进了整个大汉的商业发展。


        

班超于西域的威望可不是吹出来的。


        

若是谁能超过班超。


        

恐怕也只有在西域被称为“昆仑之怒神”的顾晟能够超过。


        

在他多年的经营之下,如今的西域已经算是彻底稳固。


        

有如此地利且再加上朝廷的政策。


        

大汉的商路可谓是达到了顶峰。


        

丝绸、瓷器、铁器等皆是迎来了磅礴的发展,大量金银珠宝从外流入大汉。


        

整个大汉的国力再创新高,真正达到了顶峰。


        

各地屡屡惊现“祥瑞”。


        

天下之人都在夸赞着天子的仁德。


        

百姓们对于顾康的祭祀愈发兴盛,甚至是渐渐形成了习俗那般。


        

但唯一不幸便是,刘肇的身体并没有好转多久,便再次复发,甚至愈发严重。


        

虽然顾熙仍旧可以顶着。


        

但天子的身体,却仍是所有人都牵挂的大事。


        

——永元十六年。


        

洛阳附近多地出现“嘉禾”,被誉为象征着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祥瑞。


        

群臣上奏请刘肇改元。


        

并顺便祭祀上苍,想要保佑刘肇的身体。


        

对此,刘肇并没有拒绝。


        

不过他却也并未如同昔年光武、章帝时那般,前往泰山封禅。


        

只是祭拜了三代先帝。


        

随后便宣布改元“元兴”,寓意“万象更新、国家振兴”。


        

或许正是这如今的盛世让刘肇振作了起来。


        

就在改元之后。


        

他竟然又有了子嗣,刘肇为他取名刘隆。


        

似乎是受到了之前后宫风波的影响,这一次刘肇竟决定将刘隆送到民间秘密抚养。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孩子能不能活到成年。


        

但皇帝有了子嗣,对于当今的天下自然是一件好事。


        

而刘肇也十分开心,甚至就连身体都有了好转之象。


        

这一次的改元似乎是真的有了作用。


        

可就在两个月之后。


        

西域传来消息,定远侯西域都护班超薨世。


        

遗愿“葬于玉门关”,想要死后亦为大汉看住整个西域。


        

此事对整个大汉造成的影响远超想象。


        

刘肇十分伤心。


        

下令厚葬班超,遵班超遗愿。


        

并于玉门关刻顾晟与班超画像,留后人敬仰。


        

此事之后,他再一次的病倒了。


        

并且此次病情之重,远超以往,短短数日之间,便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


        

章德殿。


        

气氛凝重而压抑。


        

顾熙缓缓踏进殿内,看着躺在床榻上的刘肇,眼神中亦是含泪。


        

“陛下。”


        

他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


        

刘肇悠悠地睁开双眼,起初眼神中透着几分凌厉,待看清来人是顾熙后,眼神逐渐缓和下来。


        

“明远,群臣可都来了?”


        

刘肇看着顾熙问道。


        

“群臣已在门外侯旨!”顾熙连忙回答。


        

刘肇微微点了点头,随后艰难地抬起手,说道:“明远,你先过来。”


        

“朕有话要对你说。”


        

顾熙连忙走了过去,直接跪在了刘肇面前。


        

刘肇立刻紧紧抓住顾熙的手,目光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格外认真地说道:


        

“皇后虽品德贤良,然当初朕的遭遇不得不防。”


        

“朕,待会会在群臣面前赐你摄政之权。”


        

“待隆儿长大,替朕将这个天下完整的交给他。”


        

刘肇的双眼布满血丝,紧紧盯着顾熙。


        

眼神中既有壮志未酬的不甘,又有对未来局势的深深担忧。


        

他并非畏惧死亡,而是对天下即将面临的变局充满了恐惧。


        

国本不定。


        

除非如今朝堂之上有当初顾康那般威望的臣子,不然就一定会出现变故。


        

摄政!


        

顾熙怔怔的看着刘肇,刘肇的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顾熙心中炸响。


        

他虽然想过刘肇可能会让他辅政。


        

但摄政这样的重任,却是他从未想过的。


        

“陛下!”


        

顾熙深深的吸了口气,反握住了刘肇的手,认真地说道,“摄政之事……”


        

“明远!!”刘肇突然大声喝止了顾熙。


        

这忽然翻涌的情绪,似乎是刺激到了他的身体。


        

这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似乎刺激到了他本就虚弱的身体,呼吸愈发急促。


        

他紧紧的盯着顾熙,眼神中的不安愈发浓烈,“明远,朕真的不行了。”


        

“朕,不能再与你共同走下去了。”


        

“然我大汉天下不可颓也。”


        

他的语气一顿,语气忽然便有些颤抖了起来,“朕...只能将此事,托付给你了。”


        

“明远,可切莫负了朕。”


        

“负了我刘氏与顾氏四代君臣之间的美名啊。”


        

顾熙完全愣住了。


        

眼前的刘肇再也没有了曾经的意气风发。


        

此刻的他显得如此虚弱和无助,甚至有些可怜。


        

顾熙的身体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沉默片刻后,微微点头,朝着刘肇行了一个大礼。


        

“陛下之恩,臣万死亦不能报。”


        

“定矢志不渝。”


        

“替陛下看好大汉。”


        

刘肇静静地看着顾熙,沉默片刻后,摆了摆手。


        

“将群臣唤进来吧。”


        

顾熙起身出去传唤群臣。


        

不多时,邓皇后、群臣一个接着一个的跟在他后方走了进来。


        

声声呜咽声响起。


        

角落处的史官亦是拿起笔记录起了一切。


        

“先帝以明圣,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静,庶事咸宁。”


        

“......”


        

刘肇也不去看群臣,就这样交代着自己最后的遗言。


        

大汉制度的安排;


        

立刘隆为太子....


        

以及,最后的——赐摄政之权。


        

“拜侍中、尚书令顾熙为太傅,录尚书事,总摄朝政。”


        

“与皇后共治天下。”


        

“待太子及冠,再还政于君,”


        

刹那间,殿内一片死寂。


        

彻底的死寂!


        

这一瞬间,就连那声声的呜咽声都戛然而止。


        

群臣们的脸色骤变,唯有邓皇后,似乎早已知晓这一切,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


        

托孤!


        

摄政!


        

群臣们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跪在最前方的顾熙,眼神中充满了茫然。


        

这才多大年纪?


        

陛下这是要干嘛?


        

怎么会下出这种诏令?


        

立刻就有人想要开口反对,但就在他刚高呼“陛下”的瞬间;


        

——刘肇猛地转过头,看向那人,那满是血丝的眼神中,尽是杀意!


        

瞬间,所有人都再次安静了下来。


        

刘肇扫视群臣,见群臣不再开言,才再次转过了头,如自语一般喃喃的道:


        

“朕,自幼便一直听闻孝明帝与文成侯打造的盛世...”


        

“当时朕就在想...”


        

“朕将来会不会有机会打造出如孝明皇帝时的那般盛世呢。”


        

“遂自掌权以来,朕夙夜忧叹,唯恐负了列祖列宗,毁了我大汉的大好天下。”


        

“兴得诸卿辅佐...”


        

“朕之治下,大汉未颓,可让朕有脸面于九泉之下面见列祖列宗。”


        

“然壮志未酬,旦夕将死。”


        

“只叹....”


        

刘肇的语气猛地一顿,整个人的呼吸在这一刻愈发的急促。


        

他眼神之中的不甘在这一刻浓郁。


        

他似乎在与即将来到的死亡作抗争一般。


        

下一刻,他猛地就坐起了身。


        

在众人惊诧的表情一下,大吼了两声:


        

“只叹宏图未展身先陨,徒留憾事满乾坤。”


        

言罢,他仿佛是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直接就倒了下去,合上了双眼。...


        

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日;


        

——刘肇崩于彰德殿内。


        

托孤顾熙。


        

太子刘隆继位。


        

—————————


        

元兴元年十二月,帝崩于章德殿,年二十有七。


        

疾笃时,召侍中、尚书令熙至榻前,执其手曰:“昔窦氏跋扈,几危社稷。卿忠谨夙著,必无霍禹、窦宪之患。太子幼冲,托卿以伊、周之任。”


        

遂颁遗诏,命熙拜太傅,录尚书事,摄朝政。


        

熙顿首流涕,誓曰:“臣虽死,不负陛下深虑。”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