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见到是杨易,眉头微微蹙起,他下意识的看向旁边的武皇后。


        

“这位杨家令......”


        

武皇后凤眉微微挑起,红润的唇角抿起,优雅的笑了笑。


        

“应该是有了法子......”


        

李治沉默下来。


        

他比李旦,李贤知道的要更多些。


        

这位杨家令预言千里外暴雪的事情至今仍然让他记忆深刻。


        

只是,他真的能够分辨出此金身佛像的真假么?


        

李治想到此,忍不住道。


        

“他行吗?”


        

武皇后凤眸抬起,盯着那道纵然在麟德殿文武百官,皇族勋贵注视下,始终挺拔的身影,缓缓道。


        

“妾身以为,可以让他一试。”


        

“或许,他能够给我们一个惊喜。”


        

麟德殿的角落里,长孙璃月黛眉轻蹙,随即又若有所思的看着杨易,笑意盈盈。


        

她刚刚想了多种法子,也没法确定这两尊佛像中的真假,她倒是要看看这位杨家令究竟是如何判断?


        

诸如狄仁杰,郝处俊,李义琰等人见到杨易的身影,心里不由得有些错愕。


        

这位杨家令有办法?


        

狄仁杰更是眉头紧蹙,有心想要劝一劝这位小兄弟不要逞强。


        

但是奈何隔得太远,一时间不好提醒。


        

赞悉若见到有人站出来,不由得眼睛眯起,待看清是一个年轻人,心里不由得又轻视了几分。


        

另外一尊赝品的佛像是他们的赞普费了大力气,让人伪造出来的。


        

何况,这些人又没有先见过真品,没有任何真品的概念的情况下,直接分辨其中的真假,难如登天。


        

即便是他,一不留神,也有可能搞混。


        

何况是一个毛头小子。


        

杨易朝着李治,武皇后,拱手行礼。


        

“陛下,天后娘娘,不如就让微臣来试上一试......”


        

李治微微颔首。


        

武皇后凤眉抬起,红润的唇角微翘。


        

“杨卿尽管放手一试,有什么所需,开口便是,本宫与陛下全都答应了。”


        

众人心里有些复杂,这位天后娘娘是在为这位杨家令公开撑腰啊。


        

这杨家令就这么得武皇后的信任?


        

杨易拱手道。


        

“是,娘娘......”


        

随即,他转身看向赞悉若,微微一笑。


        

“区区两尊佛像罢了,不必拿下去。”


        

“吐蕃花了这么久的时日,都没有搞清楚,再这样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本官只需要半个时辰,就能够得出结果。”


        

赞悉若心机深沉,自然不会被杨易的话激怒,只是淡淡一笑。


        

“那就有劳这位郎君了......”


        

杨易嘴角一勾,随即看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何等聪慧,立刻到杨易面前,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扑面而来。


        

她轻声道。


        

“杨家令有何吩咐?”


        

杨易低声吩咐了几句,上官婉儿一怔,旋即点头退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杨家令要搞什么把戏。


        

杨易静静呆着,并未在意周围众人复杂的目光,他只是嘴角含笑,朝太平看去,却是正好迎上公主殿下略显担忧的目光。


        

太平若无其事的又偏过头,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肉,装作毫不在意的模样。


        

等到她将肉准备放入口中的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劲。


        

嗯?


        

筷子怎么拿反了?


        

太平心里羞怒。


        

...........


        

片刻后。


        

上官婉儿走了进来,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去。


        

只见这位上官才人身后跟着一些侍卫。


        

这些侍卫或是提着小桶,又或是挑着大桶,还有拿着杆秤和绳子的。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眸中有些好奇的看着杨易。


        

“杨家令,东西已经带到了......”


        

杨易微微颔首。


        

他看了一眼侍卫手中的东西,让他们将两个装满水的小桶放在地上,迎着众人好奇中带着疑惑的目光,平静道。


        

“诸公应该都知道,这装满水的器具之中,一旦放入东西,就会导致水溢出......”


        

“而这溢出之水的多少,便是跟放入东西的大小有关。”


        

“东西越大或者是浸入水中的东西越大,溢出的水便是越多。”


        

“由此便知溢出水的多少,跟东西本身大小相关,甚至可以说溢出的水的大小与东西大小相同。”


        

众人闻言一怔,下意识的点点头。


        

谁还没洗过澡啊,杨易话中的意思,他们自然听得懂。


        

杨易嘴角含笑,眸中微茫闪动。


        

“既如此,那便请诸位一观......”


        

他从侍卫手中拿出两枚一模一样的银锭,走到盛满水的小木桶旁边,将两枚银锭系上绳子坠入水中。


        

小木桶的水立刻溢出。


        

杨易随即又将银锭提起,迎着众人的目光,笑道。


        

“诸位且看,两枚同样的东西,放入水中,这水溢出之后,两木桶里剩下的水量,依然相同。”


        

众人围过来,木桶中的水面此时已经平静,两边的水位比较一番,的确是水量相差无几。


        

赞悉若眉头挑起,颇有些嘲讽道。


        

“两个相同的东西,丢入水中,当然是排出一样的水。”


        

“郎君所言,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


        

殿内众人也是面面相觑,赞悉若的话也是他们内心的想法。


        

这道理谁都知道啊。


        

跟分辨佛像真假有什么关系?


        

太平凤眉蹙起,冷冷的瞪着赞悉若,要不是顾忌国家之间的关系,她真想要让人把这厮给打一顿。


        

杨易丝毫不在意赞悉若的嘲讽,只是认真道。


        

“那若是相同重量,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入水中,排出的水一样吗?”


        

赞悉若顿时一愣,杨易的这个问题,他还从未思考过。


        

其余等人也是露出思索之色。


        

狄仁杰眉头紧锁。


        

他隐约感觉杨易的这句话中隐藏着关键。


        

杨易淡淡一笑,不等众人反应,便走过来,将侍卫手中的包裹拿过来,将其解开,里面是一件银盏。


        

杨易举起这银盏,放入杆秤上,引来众人目光,他沉声道。


        

“此银器有一斤的重量,下官准备了同样有一斤重的银两,足十六两。”


        

他说话间,将侍卫手中包裹着白银的布包拿来,随即将其取出,系上细线,再把那银盏系上细线。


        

众人顿时明白过来杨易想要做什么了,他们有些愕然的看着杨易将银盏,白银分别放入重新盛满水的木桶之中。


        

水再度溢出。


        

众目睽睽之下下......


        

杨易的将两根细线分别提出来。


        

涨起来的水再度降下去。


        

其余等人纷纷有些好奇的探头。


        

狄仁杰更是有些激动的上前一步,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两个木桶里的水,他心里一震,脱口而出。


        

“水位竟然相等。”


        

“不同的形体,相同的重量的同一个东西,排出去的水居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