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长,对不起,我搞砸了。”张柯一脸羞愧。


        

在昨天跟踪杉山博介的时候,张柯由于经验不足,被其觉察了。


        

张柯没有经过培训,在特务专业技能上,自然稀疏平常。


        

不过能力可以培养,忠诚却很难。


        

“无妨,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月有一个内部的培训班,到时候你去参加一下。”宋应阁安慰道。


        

“谢谢组长,我一定努力。”


        

先前张柯只是一个小小的巡警,干的都是脏活累活,背地里还被人叫做臭脚巡。


        

后来宋应阁提拔他,将其调任特务处情报科。


        

情报科可不是一般人能进去的,典型的位低权重。


        

之前领导再见到他,一个个点头哈腰的,都得喊上他一声“长官”。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是一步登天。


        

如此知遇之恩,张柯如何不对宋应阁感恩戴德。


        

待张柯走后,孙希开口问,“组长,杉山博介还盯吗?”


        

宋应阁有些头疼。


        

杉山博介这个人在日领事馆任职,不能抓,更别说严刑逼供了。


        

这次打草惊蛇,他肯定会蛰伏一段时间,短时间内不会去和潜伏人员联系了。


        

若此时收网,宋应阁又不甘心。


        

忙前忙后这么久,就抓柳月贞这条线上的三个日谍,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当然,这只是宋应阁的想法。


        

若是其他情报组遇到这种情况,早就嗷嗷叫冲上去抓人了。


        

日谍是那么好抓的吗?


        

更何况还是三个。


        

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我还不信拿这个杉山博介没办法了!”


        

宋应阁决定亲自跟踪杉山博介,寻找其身上的破绽。


        

若是这样,还无功而返,再去抓捕柳月贞等人也不迟。


        

就在宋应阁跟踪杉山博介的第二天。


        

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


        

蒋委员长前日在长安被软禁了。


        

戴笠连夜从羊城飞回了金陵。


        

得知消息后,宋应阁第一时间,前去面见戴笠。


        

此时戴笠双目浮肿,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处座,还请振作。”宋应阁道。


        

特务处身为特权部门,其特权所系皆在蒋委员长一人。


        

若蒋校长有个三长两短,特务处也将不复存在,他戴笠又要如浮萍一般了。


        

“此事责任皆在于我。”戴笠自责道。


        

不得不说这是戴笠情报工作的严重失职。


        

戴笠本该吃不了兜着走的,奈何全靠同行衬托。


        

特务处本是复兴社的下级组织。


        

后来特务处在蒋校长的支持下,日益壮大。


        

创办复兴社的那一批元老,反而没捞到好处。


        

蒋校长出事后,复兴社的元老打着武装解救的幌子,投诚何应勤。


        

事后清算时,两者相较,戴笠因“救驾有功”,反而成了大的赢家。


        

“人算不如天算。事到如今,唯有舍身,事后方能有一线生机。应阁愿陪叔父前往长安。”宋应阁提点道。


        

反正戴笠日后也会去往长安救驾,不如提前说出来,卖个人情。


        

“你是说,我应该去长安?”戴笠闻言,眼神亮了起来。


        

“勤王救驾,自是臣子本分。”宋应阁道。


        

戴笠本就好赌,曾经因为赌钱而债台高筑。


        

这一次,他决定再赌一把。


        

赌的不是钱,而是命。


        

面见完戴笠后,鉴于特务处如今人心浮动的现状,宋应阁决定立刻抓捕柳月贞等人,免得夜长梦多。


        

以有心算无心,行动科的人在巡警的带领下,扮成警察,以检查消防为由,一举将手无寸铁的柳月贞及杜鹃拿下。


        

另一边抓捕粪夫的行动却生了波澜。


        

由于行动科的人没有第一时间将其控制住,粪夫见逃跑无望,果断吞毒自杀了。


        

但在知晓上下线的情况下,粪夫这个交通员并无太大价值,死了也无伤大雅。


        

曹都巷审讯室。


        

杜鹃没有经过特务训练,只是因为其女儿,才为日本人做事。


        

曹都巷套餐中,才上到第二道铁板烧时,她就顶不住了。


        

但她知之甚少,也就是在麻三出事后,她才开始为柳月贞传递情报的。


        

一番审讯,除了浪费时间,并没有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审问柳月贞时,她只承认日谍的身份,但对于其他问题,便三缄其口。


        

宋应阁知道,她已经有了死志。


        

“你知不知道你偷窃过的情报,会让你多少同胞为此而丧命?”宋应阁问。


        

“同胞?


        

我与母亲几乎要饿死的时候,这些同胞在哪里?


        

欺负过我们母子的都是同胞。


        

帮助过我的,都是日本人。


        

我为何要为了同胞去出卖恩人?”


        

哪怕酷刑加身,柳月贞意志依旧坚定。


        

这种从小就被日本人带走,经过了十几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洗脑的人,非常执拗,很难撬开她的嘴。


        

好在这种日谍并不多。


        

“同胞对你没有恩,那你母亲杜鹃呢?”宋应阁问。


        

柳月贞沉默。


        

“你是继续为你的日本恩人,守口如瓶。


        

还是为了你母亲,招供呢?


        

她对你,并没有什么亏欠。


        

若不是你潜伏在迎春楼,让她替你传递情报,她也不会牵扯进来。


        

她原来虽生活的艰难,但至少生命无虞。


        

既然你口口声声把恩人挂在嘴边,如此知恩图报的你,要不要救你母亲一命呢?”宋应阁道。


        

柳月贞继续沉默。


        

“我终于知道什么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了。


        

所以在你眼中,日本人对你好,就是有恩。


        

杜鹃对你好,就不算有恩了,是吗?”


        

宋应阁被气笑了。


        

明明当了汉奸,却还要打着“报恩”的名头,好显得她大义凛然。


        

柳月贞虽身世可怜,但却不能成为她助纣为虐的理由。


        

如果说之前,她因为年幼没得选。


        

那现在,她有的选了。


        

可她却选择了当日本人的狗。


        

汉奸比日本人更可恨。


        

“张柯呢?”宋应阁喊。


        

“组长,我在。”张柯赶忙走上前。


        

“你在杜鹃身上练练手,把酷刑都在她身上给我走一遍。死活勿论。”宋应阁道。


        

“是!”张柯道。


        

还知道拿“报恩”当幌子,表明柳月贞心中还有那么一点礼义廉耻。


        

宋应阁就不信,当着她的面,对杜鹃用刑,她能无动于衷。


        

之所以想撬开柳月贞的嘴,是因为宋应阁对她被日本人带走培训的这段经历感兴趣。


        

日本人不会只培训她一个人,她肯定有同学。


        

若是能掌握这些曾和她共同受训之人的信息,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