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辽这个人并不愚忠。


        

他早就看出来吕布不是一个成事之人,但是自己也没有由头离开他。


        

就这么干耗着。


        

后来,曹操为了对付吕布,分化他手底下的军事集团。


        

通过假天子诏命,大肆册封了吕布的手下。


        

其中张辽就被封为了北地太守。


        

北地在凉州,张辽根本不可能脱离吕布跑那么远的地方去赴任。


        

但这对张辽的心态是有影响的。


        

因为后来关乎到吕布生死存亡的下邳之战,就完全没有张辽的参战记录。


        

按陈琳的《檄吴将校部曲文》记载,


        

曹操一到下邳,吕布还没战败,张辽就直接率众投降了。


        

即便是按《三国志》记载,也是吕布一被擒,张辽就直接带着自己的部曲投降了。


        

无论哪篇史料,都没有张辽直接参战的记载。


        

至少他肯定是没有力战的。


        

像演义里张辽还被曹操生擒了,还骂了曹操一顿,当然也是虚构的。


        

因为人家张辽是带资进组。


        

是带着自己的本部部曲主动投降曹操的。


        

众所周知,曹操对带资进组的人没有抵抗力。


        

因此曹操也非常重视张辽,一上来就直接封了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由此可以推断,张辽其实早就想离开吕布了,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他没有力战,也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军队,好作为投降曹操的筹码。


        

要不然曹操也不可能对一个降将,直接拜将赐爵。


        

“某观文远仪表不俗,何故失身于贼?”


        

在旁侧一直闭目养神的关羽,忽然睁开眼睛,开口来劝张辽。


        

张辽闻言,低头默然不答。


        

而关羽却难得地忍不住多说两句。


        

“文远且听吾一言。”


        

“我观吕布此人,反复无义,并无诚信可言。”


        

“虓猛而不知义,是为大恶。”


        

微微一顿,又想起前日吕布与曹操大战于兖州,捋着长髯接着道:


        

“前日兖州之败,吕布之勇,足以敌曹操,然智谋之不逮操远甚矣。”


        

“有勇无谋,英雄气短,诚不足以成事。”


        

“文远在其身边,可谓虚度年华。”


        

关将军……


        

张辽微一沉吟,心中产生一丝动摇。


        

如果说李翊与刘备此前的施恩,使张辽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的话。


        

那么关羽便是使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的关键之人。


        

历史上,张辽与关羽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按照《傅子》里的记载,张辽自称与关羽是亲如兄弟,私交甚笃。


        

张辽在投靠曹操的一年后,曹操又得了一员猛将,那便是关羽。


        

曹操对关羽很好,怕他走,又不敢问。


        

便让张辽去试探关羽的心意。


        

张辽上去便直接开口问,兄弟,你到底想不想跟曹公啊?


        

这种问题放在职场上堪称死亡问答。


        

同事一个冷不丁的一问,你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老板让问的。


        

但关羽是个耿直汉子,不懂职场上的弯弯绕绕。


        

非常直白的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原话叫:


        

——“吾深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知道曹操对我好,但我与刘将军早就恩若生死了,不能背弃誓言。


        

但我要立下战功,报答了曹公的恩情之后才走。


        

面对死亡问答,关羽没有半点圆滑。


        

给出了最耿直,也是曹操最不愿意听到的答案。


        

而张辽当时想如实汇报给曹操,但是又害怕曹操知道后生气杀害关羽。


        

隐瞒了又不是忠臣所为,于是左右为难。


        

最后只能无奈叹息,曹公是君父,关羽是兄弟。


        

领导和兄弟之间,张辽选择了前者。


        

于是选择了跟曹操说实话。


        

通过这件事,至少能看出两点。


        

一,张辽的确秉直,是个标准的职场人,不会因私废公。


        

二,张辽与关羽关系很好,性子也很相合。


        

两人唯一不同的是,张辽是个职场人。


        

而关羽至死都是个江湖人,是个游侠,不懂职场,不懂人情世故。


        

因为他有曹操捧着,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同僚让着。


        

而张辽处事却非常圆滑,他知道在职场上混有多不容易,所以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这样一个职场人,招募他,就真的是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


        

既要开出优厚的条件,又得留有足够的体面。


        

关羽他对喜欢的人很有耐心,继续劝说张辽道:


        

“文远之勇略,世所罕有。”


        

“我主乃当世英雄,其好礼贤下士,天下所共知也。”


        

“筵席之前,我主见文远之仪表,便十分敬爱。”


        

“故托军师在点将之中,选了文远去救援陈国,只乞共事一场。”


        

这……


        

张辽有些不敢相信,刘备竟会如此敬重自己,一时不觉有些情怯。


        

关羽的话还在继续:


        

“我主如此敬爱文远之才,文远何不弃暗投明,与我等一同匡扶汉室,共成大业。”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失之交臂,非丈夫也。”


        

张辽低头,再次陷入沉默。


        

李翊知道这时候该自己出场了,便站出来缓解尴尬的气氛:


        

“今我等唤文远至后堂,绝非是要文远做为难之举。”


        

“不若如此,明日便请我主向吕布借调文远一用。”


        

“只求共事一场,未审文远尊意如何?”


        

李翊给了个台阶下,说是找吕布借张辽一用。


        

借用人手这种情况,在汉末还是很常见的。


        

就像张辽他自己,早年间在丁原手下当从事时。


        

就曾被丁原派到京城,听命于大将军何进,帮他去募兵。


        

只是没想到刚回来,何进就被宰了,董卓接管了朝中大权。


        

张辽作为何进的直属部下之一,便像何进的其他部属一样,统兵从属于董卓。


        

董卓死后,便像上次一样,从属于吕布手下。


        

所以张辽对吕布谈不上有感情,就是个标准的职场打工人。


        

哪有什么君臣之义可言?


        

但现在刘备如此敬重自己,士为知己者死。


        

如今刘备希望借调张辽一用,只求两人能够共事一场。


        

这是何等的浪漫,张辽焉有不从之理?


        

张辽当即朝着刘备大礼参拜。


        

“辽何德何能,幸遇明公如此器重。”


        

“辽不才,愿与明公共事!”


        

刘备顿时大喜,望一眼李翊,想说还是军师点子多。


        

李翊冲他点了点头,两人简直是计划通,配合的太默契了。


        

借用这招,真是屡试不爽。


        

我们是借用,只是借了不还而已。


        

或者说,我们可以还,只要你能够活到我们还给你的那天就行。


        

毕竟这世道,刀剑无眼,谁能保证自己将来没个万一呢……


        

拉拢张辽的一事顺利完成。


        

接下来,李翊单独跟张辽聊了聊。


        

主要是给他讲了讲当前豫州局势,方便他之后去陈国救援时,能够理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


        

……


        

“如今从兖州脱困,终于得一安歇之所。”


        

“公台先生缘何闷闷不乐?”


        

房间内,吕布站在陈宫身后问道。


        

陈宫背着手,两眉紧皱,叹息道:


        

“今寄人篱下,不知几时能够打回兖州,我如何能够高兴?”


        

吕布心态比之陈宫要好一些,反过来安慰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败了,下次再找曹贼复仇便是。”


        

“公台先生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吕布懒洋洋地卧倒在了榻上,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仿佛对此无所谓,反正都飘零那么久了。


        

但陈宫不同,兖州是他的家乡。


        

他与兖州士人联合反叛曹操,是输不起的。


        

成王败寇,他与曹操之间只能有一个胜者。


        

“温侯当真觉得刘备能容得下我们吗?”


        

陈宫闭上眼睛,沉声问道。


        

吕布闻言,翻身从榻上站起,嗔目道:


        

“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吾弟他……”


        

“吾弟?哼哼。”


        

陈宫冷笑一笑,打断吕布,又好气又好笑道:


        

“温侯莫非不知刘备乃是徐州牧,我等是败军之将。”


        

“今刘备来收容我等,温侯怎敢对方伯以兄弟相称?”


        

“你难道没有觉得,今日宴上,徐州诸将皆欲将我等生吞活剥吗?!”


        

陈宫最后一句话,几乎快要嘶吼出来了。


        

对吕布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这哥们儿简直是社牛加情商低,人刘备跟你很熟吗?


        

你上来就套近乎,又说是老乡,又说咱们是兄弟。


        

陈宫当时在旁边,差点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唔……”


        

被陈宫这么一说,吕布也察觉到今日宴会上氛围貌似是有些不对。


        

他初时不觉,还以为大家都很欢迎自己。


        

不然刘备怎么可能亲率文武出城来迎接自己,还摆下这么隆重的宴席。


        

“可我观刘备待我甚厚,不像是不肯容我。”


        

吕布挠挠头,有些不信邪地说道。


        

“哼,就算刘备能容你,你觉得他手下那帮人能容你吗?”


        

陈宫眉梢轻轻一扬,“况我观刘备此人喜怒不形于色。”


        

“你怎知他外表待你和善,内心如何看你?”


        

“温侯在徐州士人眼里不过是一边地武夫。”


        

“而我等兖州士人,跟徐州人更是有着血海深仇。”


        

“温侯真的觉得,徐州容得下我们吗?”


        

吕布除了麾下那批老将之外,剩下的部众全是以陈宫为首的兖州派系。


        

听完陈宫这么一分析,吕布顿时有些后怕。


        

“难道说,他们会谋害我们?”


        

“哼,刘玄德仁义著于四海,今我等势穷来投,料他明面上不会加害于我等。”


        

陈宫眯起眼睛,“但暗地里谋划着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话落,陈宫也坐了下来,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这些天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不知为何,来到徐州后,我心中总是隐隐不安。”


        

陈宫吐一口气,竟累得汗水都流了下来。


        

吕布反而笑道:


        

“先生何以言笑?”


        

“此前在兖州时,裹血力战,九死一生,其危急程度尤胜于此。”


        

“公台先生难道会觉得在徐州会比在兖州更加危险吗?”


        

陈宫沉默半晌,回了一句:


        

“难说!”


        

微微一顿,又接着补充道:


        

“温侯今日可见着刘备那军师李翊了?”


        

吕布颔首,“是个少年公子,的确生的俊迈风流,难怪讨刘备喜欢。”


        

“此子若只凭形貌便能得刘备器重,那刘备便不足为虑。”


        

陈宫一挥手,“刘备自打得了这李翊后,在徐州可谓蒸蒸日上,实力大增。”


        

“我初时心中尚存疑虑,可今日直到见着那小郎。”


        

“方觉此子深有谋略,心思难测。”


        

“他是一个比曹操要可怕十倍的对手,你我皆大意不得。”


        

吕布一扬眉,摆了摆手:


        

“罢罢罢,待明日见着刘备,向他讨要了承诺好的地盘。”


        

“我自远离下邳,这总无虞了吧?”


        

在吕布看来,刘备这人还算忠厚,不可能言而无信,答应好自己的地盘不给自己。


        

待之后拿到地盘以后,自己招兵买马,重整旗鼓,恢复元气。


        

亦不失为一方诸侯。


        

而只要自己实力恢复,刘备又能奈他如何呢?


        

地盘给不给,在他吕布自己,由不得刘备了。


        

吕布嘴角微微翘起,想想便觉美滋滋。


        

咚咚咚……


        

门外忽然想起了敲门声。


        

从屋外走进来一名侍者,躬身向吕布、陈宫二人行礼。


        

“公台先生,来了一位远道的客人。”


        

“说是要找您。”


        

找我?


        

陈宫眼眸一蹙,暗道自己已经兵败至徐州了,谁会专程跑到徐州来找自己?


        

“带路吧。”


        

陈宫命侍者带路,临出门前,又叮嘱吕布:


        

“温侯好生休息,明日还要会见刘备。”


        

“你切记不要再失了士人礼数!”


        

陈宫本还想多叮嘱两句,但见吕布已经十分不耐烦了。


        

只能无奈摇头,跟着那名侍者走了。


        

“……唉。”


        

见陈宫走后,吕布这才叹了口气。


        

要说压力,他吕布难道压力就小了?


        

偌大的兖州说丢就丢,吕布心里其实比谁都难受。


        

只是不想在手下人面前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罢了。


        

“夫君,头还疼吗?”


        

“先饮一盏醒酒汤罢。”


        

一名美丽的少妇自后堂中转出,手里端着一碗醒酒汤。


        

吕布看见爱妻,顿时将烦恼抛诸于脑后,笑道:


        

“夫人这一路也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不去休息,来此作何?”


        

吕布虽然对父亲的感情不深,但对妻儿确实情深义重。


        

不管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


        

可惜的是自己一直居无定所,害得妻儿也得跟着颠沛流离。


        

魏氏将醒酒汤递给吕布,旋即坐在他身旁,双手替他揉捏肩膀。


        

“见夫君心事重重,妾又哪里能安心睡下?”


        

吕布顿时欣喜地握着魏氏的手,深情道:


        

“布有贤妻,虽万千烦思,亦不入我心中。”


        

“只会说嘴。”


        

魏氏抿嘴一笑,喂吕布喝醒酒汤。


        

吕布一连喝了数口,才开口道:


        

“贤妻看起来似乎有事要与我相商?”


        

被吕布问起,魏氏索性直接搁下汤碗,对着吕布微微笑道:


        

“适才夫君与公台先生的谈话,妾身都听见了。”


        

魏氏不由得勾了勾唇角,展颜笑道:


        

“我适才听闻徐州军师李翊,深受刘徐州信任。”


        

“料此人在徐州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然夫君担心徐州人不能相容,何不与这位军师交好呢?”


        

吕布愣了愣,开口道:


        

“我与这小郎非亲非故,话不投机。”


        

“他怎肯与我相交?”


        

魏氏一听,美眸顿时大放光彩。


        

“夫君莫非忘了,绮儿如今年已及笄,正是青春年少。”


        

“我等身为父母,也该为她作作打算了。”


        

嗯?


        

吕布眉梢一扬,“夫人莫非是想!?”


        

魏氏索性直接所破:


        

“既然我等现在客居徐州,无依无靠,若能与本地大族联姻,便能够立身于此。”


        

“思来想去,那李先生与绮儿年纪正好相配,若能两家联姻。”


        

“何愁徐州人不能相容?”


        

还有一个原因,是魏氏不曾说破的。


        

那就是吕布长期颠沛流离,可怜她们母女俩也跟着过刀口舔血的日子。


        

魏氏已是半老徐娘,自然不会在乎这些。


        

可女儿是她一手养大的,实在不忍心看她继续跟着爹娘受罪。


        

尤其两家交兵,女眷一旦落入敌手,下场有多惨可想而知。


        

索性直接给女儿找个好人家嫁了,也免得在军旅里遭罪。


        

赶巧来到徐州,碰上一个年轻有为,又有实权与能力,还和女儿年纪相差不远的少年人。


        

在魏氏看来,这简直就是天赐良缘呐!


        

“我吕布虎女,岂能嫁给一山野村夫!”


        

吕布有些不甘。


        

别看他吕布现在过得落魄,但目前才刚刚进入乱世。


        

各地军阀都还担任着朝廷中枢所拜的职务,大家也都奉为正统。


        

而吕布是正儿八经,朝廷册封的奋威将军,大汉温侯。


        

尤其吕布的这个温侯,是侯爵中爵位最高的县侯。


        

比后来关二爷的汉寿亭侯都整整大了两级。


        

就吕布这身份,连刘备都看不上,更不可能看上李翊这个山野村夫了。


        

这也是为什么吕布初次见到刘备时,就敢叫他贤弟的原因。


        

因为他是真的没有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妥。


        

我吕布可是堂堂大汉温侯啊,你刘备连个最低级的关内侯都没有。


        

我叫你贤弟,那是屈尊好吗?


        

你好不乐意了。


        

这令吕布感到很是费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