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局势,虽号称是群雄割据,倒不如说是二袁争霸。


        

此时此刻,


        

袁绍、袁术两兄弟就是势力最强的两大诸侯。


        

其余诸侯大多为二人的从属或同盟。


        

比如曹操就是袁绍的小弟,刘备则是公孙瓒的小弟。


        

而陶谦此刻选择了和袁术联合,对抗北方的袁绍。


        

那么从地图上能看得出来,刚刚获得兖州立足未稳的曹操,一下子就被袁术、田楷、陶谦三股势力包围了起来。


        

曹操当然要挑一个击破,袁术惹不起,田楷又是公孙瓒罩着的,只能选择陶谦。


        

这便是曹操与陶谦矛盾激发的主要原因。


        

所以一路大杀特杀,就是为了削弱陶谦的实力。


        

因为徐州富啊,当时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结果陶谦这老头居然还有钱去修寺庙,建金佛。


        

这谁看了不眼红?


        

也正因为徐州富,曹操才更要杀人屠城了,毕竟直接掠夺财富,可比自己慢慢种地来得快多了。


        

也许会有人问,曹操这样烧杀掠夺,不是饮鸩止渴吗?


        

不错,一个雄主如果真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就必须笼络人心。


        

但曹操也是万般无奈。


        

他在入主兖州时,击破了来自青徐二州的黄巾军,男女足有百万人。


        

曹操不可能把他们全杀了,而是选择接纳他们。


        

因为他明白,人口在古代就是最重要的资源。


        

它代表着兵源和粮源。


        

也正是因为接纳了这百万黄巾男女,才使得曹操实力大增,没过几年就有了挑战袁绍的实力。


        

但接纳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兖州贫瘠,供养不了这么多人口。


        

但隔壁老陶的徐州富,把他们的人杀了,给自己人腾地方。


        

顺便把他们的钱粮抢了,用来供养自己的人,岂不美哉?


        

以上便是曹操屠戮徐州的真正原因。


        

说到底还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兖州闹饥荒,还接纳了百万黄巾男女。


        

曹操的军队穷困潦倒到要靠“老实人”程昱杂以人脯来度日,那你徐州这么富,自然要抢你了。


        

听完李翊的分析,刘备、关羽、赵云三人无不默然。


        

刘备更是摇头慨叹:


        

“……唉,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君轻而民贵呀。”


        

关羽愤然昂首,抱腕请缨道:


        

“兄长!如今曹操为解兖州之急,狼狈撤军。”


        

“请予我一支精锐击之,必获全胜!”


        

关羽一向同情底层人民,被李翊一番煽动情绪之后更是愤慨,当即再次请缨,要为徐州百姓报仇雪恨。


        

刘备方被曹操在郯县击败,军士困顿,正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


        

面对关羽的请战,刘备正欲开口答应,却被李翊出声拦住。


        

“不可,此时去追,必为曹操所败。”


        

嘶……


        

听到这话,关羽有些不悦,问道:


        

“先生何故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莫非先生疑关某之勇,小觑我耶?”


        

刘备素知自己这二弟脾气,当即出声劝和。


        

“云长莫急,且听先生如何说。”


        

众人的目光同时看向李翊,李翊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非是翊小瞧关将军,关将军虽然勇冠三军,但那曹操却善于用兵。”


        

“如今曹操虽然退却,必有劲将殿后,以防追兵。”


        

“我兵虽锐,不能敌之,如此追之必败也。”


        

关羽闻言默然。


        

赵云则一脸佩服地望着李翊,应声道:


        

“云深以为然,曹贼奸诈,又是善于用兵之人,我军新败,此时追之,只恐不敌。”


        

刘备颔首,他对李翊还是颇为信任的,但放着撤走的曹军不追又觉可惜。


        

毕竟曹操狼子野心,对徐州多有征伐,如果不予以打击,那徐州以后真的任由他拿捏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刘备需要一场胜利,徐州也需要一场胜利。


        

李翊见众人脸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失望,咧嘴笑道:


        

“诸公不必失落,我有一计,可破曹军。”


        

刘备欣喜道:“计将安出?”


        

李翊不紧不慢地说道:


        

“适才我言曹军不可追,追之必败。”


        

“若果有一军追之,为曹操所败,曹操待破追军之后,必轻车速回,不复为备。”


        

“此时我军乘其不备而更追之,必能够大获全胜。”


        

赵云在一旁喜道:


        

“此计甚妙!”


        

“使君,云以为此计可行!”


        

刘备一捋胡须,迟疑道:


        

“只是谁可先为我追之?”


        

关羽建议道:


        

“可使子龙率轻骑追之,诈败而归。”


        

“然后兄长自领大军击之,如何?”


        

赵云统领着刘备的杂胡骑兵,机动性强,战斗力也高,确实非常适合用来骚扰曹军。


        

但刘备却觉得有些不妥,便问一旁的李翊道:


        

“先生以为此计可行否?”


        

李翊含笑说道:


        

“此法虽好,却不是万全之策。”


        

“曹操生性多疑,今我以少军击曹操大军,曹操岂不见疑乎?”


        

以曹操的性子,如果没有击退一支大军,肯定不敢轻车速回。


        

而且就算是诈败,肯定也是有损伤的。


        

骑兵在古代多贵啊,尤其这支杂胡骑兵,可是公孙瓒那里拿到的。


        

在骑兵中都属于顶尖,哪怕死一个都得肉疼两天。


        

老刘的兵本来就少,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先生莫非有更好之策?”刘备开口询问。


        

“……呵呵。”


        

李翊脸上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我确有一计,可使我军为后追之兵,击破曹军。”


        

“我闻陶谦部将曹豹与使君合力抵抗曹军,今可使人告知曹军将退。”


        

“曹豹贪功心切,必领兵追之,待其为曹军所败后,我军再追。”


        

“一来可削弱曹豹实力,二来可破曹军,壮使君声势。”


        

“岂不为两全之策?”


        

曹豹此时可是刘备的政敌。


        

陶谦虽然庸弱,但却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丹阳精兵。


        

而曹豹,正是这支丹阳兵的领袖。


        

当刘备来徐州后,陶谦非常鸡贼的分了四千丹阳兵给刘备。


        

美其名曰是帮刘备壮声势,实则是在分化曹豹的军权。


        

同时让刘备与曹豹二人内斗,相互制衡,以巩固他这个徐州牧的地位。


        

曹豹被削了权,当然不乐意了,是怎么看刘备怎么不爽。


        

之前在郯县与刘备合力抵抗曹操时,也是各种不配合,最后被曹操打得大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