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瑶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父母都是农民,可以说她从小到大的日子都很艰辛。


        

不是有句话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以前这句话被解释为,穷人家的孩子懂事的早。


        

用现在话说就是,家庭越贫困,孩子就越早当牛马。


        

茹瑶从小就帮家里做很多活儿,几乎没怎么出过村子。


        

这一次来松海务工,是她第一次来到大城市。


        

这样的人,会舍得花钱打出租车吗?


        

尤其在松海这个超一线城市,出租车的价格更是比其他城市贵的多。


        

而监控视频显示,茹瑶从火车站出来后,是坐公交车去的商场,这才符合她的行为习惯。


        

为什么之前的警员和于大章一样,都没想到茹瑶能够打出租车离开?


        

这就是原因。


        

包括现在于大章也不认为茹瑶会主动去打车。


        

除非……


        

价格!


        

假设出租车司机用低价吸引茹瑶的注意力。


        

出门在外,一个20岁出头,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姑娘,是很可能被诱惑上钩的。


        

而且相比公交车,出租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直接将人送到指定地点。


        

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这也正是茹瑶最需要的。


        

“两年前,出租车,低价诱惑……”


        

于大章嘴里念叨着,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好像自己之前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对了!


        

他忽然想起,方鹏开出租车的时间就是在两年前!


        

有没有一种可能,当年在监控盲区拉走茹瑶的就是他?


        

太巧合了吧。


        

不,这不算巧合!


        

很多案子就是这样,长时间挂在局里没有头绪,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和某一个犯罪分子联系上。


        

时间对得上,方鹏也正好是开出租车的,还有……


        

于大章立刻从包里将记事本拿了出来,之前他和周子喆谈话时,曾记下了三个被害人的小名。


        

“小瑶、小佳、小月。”


        

于大章盯着记事本上的名字,喃喃自语道:


        

“名字也对上了,方鹏嘴里的小瑶,很有可能就是茹瑶。”


        

而茹瑶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很符合被囚禁的特征。


        

如果是这样,那就不妨再大胆一点。


        

于大章抬头看了看正在翻阅案宗的马健和刘淼。


        

另外两起积案有没有可能也是方鹏做的?


        

一想起这个可能性,于大章不由得有些激动起来。


        

方鹏说出了三个被害人的小名,而分局的这三起积案也正好是三个被害人。


        

并且时间都是在两年前。


        

而另一起失踪案的被害人也是个女孩儿,名字叫:舒汝佳。


        

正好和其中“小佳”这个小名对上号了。


        

可惜另一起积案是个无名尸体案,警方这边没有查到被害人的个人信息。


        

但有一点可能肯定,这个无名尸也是个年轻女性。


        

相似点太多了……于大章越想越顺。


        

假设这个无名尸也和方鹏有关系,那他确实不能招供。


        

非法囚禁的量刑也要视情节轻重。


        

情节较轻的,三年以下。


        

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导致人重伤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致人死亡的,静脉注射或打靶。


        

如果他招供,情节肯定属于特别严重那一类,那结局就不难猜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于大章站起身,对着马健和刘淼说道:


        

“你们两个去楼下等我。”


        

随后他来到支队长办公室。


        

“李队,我要去看守所见见方鹏。”


        

这是客气的说法,于大章其实是要去审问对方。


        

“不是不让你插手这件案子了么。”李钧面露不悦:


        

“我承认你能力很强,但案子要一件一件办,贪多嚼不烂的道理都不懂吗?”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再加上于大章刚从S省那边回来不久,他不想让其太辛苦。


        

“我去见方鹏是因为他和积案有关。”


        

于大章解释道:


        

“茹瑶和舒汝佳的失踪案也是发生在两年前,我怀疑很有可能是方鹏开出租车期间,将她俩掳走了。”


        

这两个名字李钧都知道。


        

毕竟积案挂在分局两年多,而且以前调查的时候,他也关注过。


        

“我发现你现在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了。”


        

李钧怕他急于破案,导致出现错误判断,所以话语中有些担忧:


        

“要不,你再休两天?”


        

能力是一方面,但年龄也在那摆着呢,李钧是真怕于大章出现什么意外。


        

破不了案是小事,办错案可就是大事了。


        

“李队你先听我说……”


        

于大章随即将自己分析的情况和李钧做了详细说明。


        

李钧听完后点头:


        

“这样啊,如果按照你所说,确实很有可能。”


        

既然有疑点,那就不妨先查清楚,也许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呢。


        

身为支队长,他很清楚不能放过任何一点儿蛛丝马迹。


        

得到李钧的同意后,于大章立刻下楼,来到外面。


        

此时,马健和刘淼早已将警车启动好,在门口等着了。


        

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守所?


        

因为李钧之前已经明确告诉过他不要插手了。


        

如果直接去看守所见方鹏,极有可能会被李钧误解为他不听指挥、肆意妄为。


        

这种违反纪律、得罪领导的行为,于大章不可能去做。


        

来到看守所。


        

三人亮明身份后,在一间审讯室内见到了方鹏。


        

嗯?


        

于大章在看见方鹏的那一刻有点意外。


        

实在是对方的长相太有特点了。


        

他的个子不高,身材也很瘦小,眼距较宽、鼻梁塌陷,眉毛十分粗重,但头发却有些稀疏。


        

冷不丁一看,就像是唐氏综合征患者。


        

简称:弱智。


        

但于大章知道,这人的智商肯定正常。


        

支队的警员已经审问两天了,如果真是弱智,李钧今天一早就告诉他了。


        

可正常人能长成这样的也确实少见。


        

看着坐在对面的方鹏,于大章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姓名?”


        

“方鹏。”


        

“年龄?”


        

“46岁。”


        

“职业?”


        

“警官,都审两天了。”方鹏抱怨道:


        

“这怎么还重头开始了。”


        

说话逻辑清晰、思路清楚,智商没问题……于大章在心里做出判断。


        

问到这里其实就够了,也算是走了一遍程序。


        

对于方鹏的资料,他在来之前就已经看过了。


        

于大章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那你说说,上次审到哪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