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与建安城之战,是这次唐军跟高丽的第一次交锋。


        

以远低于高丽军队的数目,斩杀五千余高丽士兵,损失不过两千。


        

尤其是其中还有五千胡兵。


        

这等战绩,足以称大捷了。


        

消息很快进行了通传。


        

各路唐军听闻,军心大振。


        

平壤城,高丽王都。


        

渊盖苏文知道这个消息后,气得大发雷霆。


        

“蠢货,放弃守城之优势,去跟唐军正面对决,为何如此愚蠢之人,可担任建安城大将军。”


        

王廷中,渊盖苏文语气质问。


        

百官不敢开口,上首的傀儡高丽王更是有些害怕的发抖。


        

其实渊盖苏文还是很有气质的。


        

历史对渊盖苏文的记载是貌魁秀,美须髯,冠服皆饰以金,佩五刀,左右莫敢仰视。


        

见没人回答自己的话,渊盖苏文下令。


        

“传令各城守将,严禁出城与唐军对决。”


        

对于这次大唐东征,渊盖苏文很重视,但并不害怕。


        

因为从已知的情报中,渊盖苏文已经知晓,大唐的兵力只有十五万。


        

当年隋朝百万大军,都没有能攻下高丽,如今唐军想要凭借十五万兵力大胜,渊盖苏文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高丽可是有三十万的兵力,是唐军的两倍之多。


        

而且还是守城的一方。


        

自古以来,守城向来占据天然优势,往往需要数倍乃至于十倍兵力围城,才能攻克一下一座城池。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高丽这边。


        

这要是还输了,岂非是说自己这个大莫离支的无能吗。


        

现在的高丽,在吸取了隋朝逃亡的百姓和将士后,有着比先前更精良的装备,更坚固的城池,更多的兵卒。


        

这怎么可能会输呢。


        

当然,如果都是建安城那样的傻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随着渊盖苏文的下令,所有的高丽前线城池,都专注于防守,坚决不跟唐军野战。


        

八月二十五日。


        

李承乾大军抵达辽东城下。


        

他也听到了关于张俭大败高丽军的消息。


        

这消息大振人心。


        

不过这也意味着,高丽方面会更加保收。


        

大军抵达辽东城时,除了有些些许高丽探子,辽东城这边大门紧闭,完全没有要出兵跟唐军大战一番的意思。


        

日落夕阳。


        

李承乾骑着马,带着苏定方,李道宗等人,在前边观看辽东城的情况。


        

辽东城的城墙很高,约莫有三丈,也就是九米的高度。


        

城门有三个,东西门相对,且为双层门楼。


        

双层门楼的设计不仅使城门更加坚固,而且方便守城士兵在门楼上方进行防守和攻击。


        

城垣上有角楼、雉堞、女儿墙等建筑。


        

角楼可以让守城士兵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攻击敌人,没有视觉死角。


        

雉堞则为守城士兵提供了掩护和射击的位置。


        

女儿墙可以防止敌人攀爬城墙。


        

这些附属防御建筑相互配合,形成了严密的城防体系。


        

此外,城外西北还有两层高楼建筑,可能用于瞭望和防守,能够提前发现敌人的进攻并进行预警。


        

从地势上来说,周边地势有一定的起伏和屏障。


        

虽然整体都属于平原的位置,但辽东城的地势要更高。


        

这使得其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攻城方在进攻时需要仰攻,增加了进攻的难度和体力消耗。


        

作为高句丽统治的东部首府,辽东城内有充足的兵力进行防守。


        

李承乾手里只有两万五的兵力,加上辅兵也就五万多。


        

但辽东城的守军,至少不会低于五万人。


        

“太子殿下,辽东城这般规模,不可强攻,只能智取。”


        

李道宗也是知道自己劝说不了太子攻城的想法了。


        

所以改为献策。


        

这次太子亲眼看到辽东城的雄伟,怎么也会有些动摇吧。


        

“皇叔说说,该如何智取。”


        

李承乾笑着问道。


        

对于李道宗的想法,李承乾心知肚明,也没什么太过在意的。


        

毕竟他没见识过火药的威力。


        

相反,李承乾在看到辽东城的情况后,心中更有信心。


        

因为城墙上的那些建筑,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个大麻烦,可对于李承乾来说,却是火药发挥威力的最佳方法了。


        

先前只准备把城门给炸了,但是现在,还可以把这些城墙上的建筑一同炸了。


        

对付木质结构,显然火药最为有利。


        

“这我还没想到。”


        

李道宗有些无奈的回道。


        

自古攻城,向来是以多打少,数倍于敌城。


        

现在这情况,他能有什么办法。


        

“行了,皇叔也不用想了。”


        

“且再过几日,便就能知晓分晓了。”


        

“届时,你就能清楚,孤是怎么来的这般自信。”


        

“届时,你就能看到,整个高丽的大门,都将为孤而开。”


        

“哈哈哈哈!!!”


        

李承乾猖狂大笑,调转马头,向着营地返回。


        

旁白苏定方,李德謇,贺兰楚石,陈云超纷纷策马跟上。


        

李道宗在原地,有些愣神。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太子到底是哪里来的自信。


        

这是不是也太自负了。


        

转头看了眼辽东城雄伟的城墙,李道宗微微摇头,策马跟上。


        

此刻,辽东城城墙上。


        

守军们一直紧盯着唐军的动静,时刻不敢有所放松。


        

“那就是大唐的太子吗。”


        

“听说这次攻打咱们,就是这个大唐太子一力促成,等他日后当了皇帝,肯定是个暴君。”


        

“真想就这么出城,把这个大唐太子砍死啊。”


        

“我更想用弓箭射瞎他的眼睛,让他知晓咱们高丽的厉害。”


        

“他好像在笑,我听到了。”


        

“我也听到了。”


        

“他在笑什么。”


        

“不知道,也许疯了吧。”


        

“真疯了才好。”


        

从高丽城墙上向下边看去,是密密麻麻的军营,一望无际的人群。


        

当十万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从远处望去,犹如一片黑压压的海浪,根本望不到头。


        

居高临下的视角,更加让人震撼。


        

整个平原,几乎都要被塞满了。


        

年轻的高丽士兵,每次看向城外都会有紧张的神情,下意识的吞咽口水。


        

老兵则有些不以为然。


        

当年比这更加震撼的场面,那是数十万人兵临城下,整个平原都被彻底塞满了,数不尽的马,数不尽的人。


        

如今的场面比起当年,可就相差太大了。


        

况且老兵们更加清楚,看似这么多人,实际上能拿出来打仗的,不足一二。


        

城墙坚固,完全不用害怕。


        

——


        

在经过一天的休整后。


        

李承乾开始聚集大军,准备进行试探性质攻城。


        

此刻还没到直接使用炸药包的程度。


        

因为精准度的问题,还需要对抛石机跟床弩进行调校。


        

三万步卒压阵,形成三百个百人方阵。


        

当三万人在平原上行走的时候,地面都有一种颤动的感觉。


        

紧随着的,是二十架床弩,二十架抛石机,由大量辅兵进行推动。


        

“按照孤的安排,对每架床弩进行精度调试。”


        

“旁边要有人进行记录,高度,射程,力道。”


        

李承乾开口吩咐道。


        

苏定方拱手作揖:“是,殿下。”


        

人员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相比投石机来说,床弩更为重要。


        

因为投石机所抛投的炸药包,是要准备直接砸进城里的。


        

这个精准度就无所谓了,只要能抛投的距离更远就行,到时候配上炸药包,进行随机轰炸。


        

床弩就不同了。


        

床弩的精准度抛石机要更高。


        

尤其是对于城门楼,城门来说,这么大的目标,稍微进行调校跟熟悉,命中并不是什么难事。


        

李承乾手里的炸药包也是有限的,更省点就省点。


        

测试很快就开始。


        

高丽方面的守军也变得紧张起来。


        

虽说暂有极大的优势,但是唐军的厉害,也是深入人心的。


        

“太子教令:准备!”


        

“太子教令:准备!”


        

“太子教令:准备!”


        

随着骑马的传信兵大声奔走嘶吼。


        

当命令下达,数十名士兵齐声呐喊,他们肌肉紧绷,奋力推动绞盘。那绞盘发出“嘎吱嘎吱”的沉闷声响。


        

仿佛是巨兽在苏醒前的低吟。


        

随着绞盘的转动,弩弦被一寸一寸地拉回,弩臂上的巨大弩箭被按了上去,但这弩箭却没有箭头,只是削成了尖形。


        

在投石机的周围,一群群士兵同忙碌的蝼蚁,围绕着这尊战争巨兽穿梭不息。


        

齐心协力地将一块又一块巨大的石块搬运到投石机的投臂之下。


        

当一切准备就绪。


        

迅速有人禀告给太子。


        

“禀太子殿下,已准备就绪。”


        

李承乾轻甩衣袖,命令道:“发射!”


        

传信令大声奔走。


        

“太子教令:发射!”


        

“太子教令:发射!”


        

“太子教令:发射!”


        

负责发射的士兵用力拉动机关,巨大的石块被抛向高空。


        

床弩发生呼啸之声,弩箭穿梭而去。


        

辽东城上看到这一幕,大喊着:躲避!躲避!


        

高丽士兵们立即按照先前的演练,贴着城墙蹲下。


        

天空,石块跟弩箭交织。


        

不过数量并不多。


        

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响声,很快就结束了。


        

就这?


        

高丽守军门有些懵。


        

雷声大雨点小啊。


        

二十块石头虽然砸毁了一边角,但那床弩,几乎半点作用都没有。


        

即便如此,高丽守军也没有放松警惕。


        

谁知道唐军有什么鬼计划。


        

这或许只是试探,接下来他们就要攻城了吧。


        

城外军营。


        

三万士卒严阵以待。


        

三百个百人方阵,每个方阵的统领都是李承乾这边讲武堂的学子。


        

与其说是攻城准备,这更像是一场大规模的操练。


        

这些士兵要做的,就是站好,站直,不许乱动,不许交头接耳。


        

第一波床弩射完后。


        

操作人员当即进行记录,还有工匠在旁白负责检查。


        

更有人拿起秤砣,对弩箭的重量进行核对。


        

片刻后,一些碎石被送了过来,按照一斤,两斤的数量,挂在弩箭上。


        

投石机这边,经过一轮后基本上就不同动了。


        

可以看到石块能够越过城墙,投进辽东城中。


        

辽东城有内外两重城垣。


        

外城是商业区,内城则是居住区。


        

需要先突破外城,才能进攻内城。


        

在常规的军事对战下,哪怕是耗费了大量士兵突破了外城,还要面对内城士兵的攻击。


        

这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得守城一方更具有防御能力。


        

短时间外城被突破,攻进去的士兵不仅要跟外城士兵交战,还要应对内城士兵的弓弩,很容易又会被抢回去。


        

经过两炷香时间的调试后。


        

床弩再次发射。


        

这次上边绑着一斤或两斤的石块。


        

操作的士兵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太子下了命令,他们就只能听从。


        

一次两次。


        

三次四次。


        

唐军这边不紧不慢的进行床弩的调试。


        

高丽守军那边已经开始无聊起来。


        

备足了精神准备应对唐军攻城,结果都过了一个多时辰了,还是那些弩箭射来射去的。


        

一名高丽士兵,搭着梯子,把城楼上弩箭拔下来。


        

“这是什么?”


        

看到弩箭上还挂着木袋子,有些好奇的拆开来看。


        

结果是一堆石头。


        

消息很快上报。


        

镇守辽东城的,是高丽东部大人。


        

是渊盖苏文的心腹,也是渊氏家族之人,渊峻岳。


        

“这个大唐太子,到底想要做什么。”


        

渊峻岳看着被送上来的弩箭跟碎石很是疑惑,但他敏锐的感觉到,这个大唐太子,绝对是在酝酿什么阴谋。


        

大唐太子的名声,如今已经是传到了高丽来。


        

这是在智谋,武力上,都极其厉害的人。


        

数百高丽卫士充当刺客,都没能刺杀掉对方。


        

听说其本人还是个神箭手。


        

而在渊峻岳的书房里,还有一首词。


        

那就是大唐太子的青玉案元夕。


        

每次看到这首词,渊峻岳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长安繁荣的景象。


        

同时也会感叹大唐太子的才华。


        

这么有才华的人,所做的事情,必然是有着其目的。


        

只是任凭渊峻岳如何去想,都没有丝毫头绪。


        

于是立即召开会议,令各谋士,将军,共同研讨。


        

另一边。


        

刚过晌午,李承乾就下令鸣金收兵。


        

并且让伙夫准备大量食物。


        

但凡今日出操之兵,皆可饱餐一顿,且兼备肉食。


        

李道宗听到消息,心急如焚,连忙劝说。


        

“殿下,军中只带了月余粮草,若这般吃下去,不消半月,军中便会粮草告急啊。”


        

“后边送来的粮草,按照规定,要一月之后才能抵达。”


        

“还请太子殿下速速收回成命。”


        

李承乾淡淡问道:“你是要让孤朝令夕改?”


        

李道宗解释道:“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这么下去,不能久矣。”


        

李承乾呵呵笑道:“孤自然知晓,不能久矣,然辽东城中,粮草充沛,只需要将其攻下,又何须后方送来的辎重。”


        

“行了,孤已下令,便就这么着吧。”


        

——


        

ps:昨天太困了,睡过头了,没来及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