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色对于李承乾来说不值一提。


        

然适当的享受,这叫劳逸结合。


        

如果还能附带更多的利益合作,那就是双赢的局面。


        

次日,李承乾继续率领大军出发。


        

没有因为睡了冯徽音就跟长乐冯氏有所牵扯的意思。


        

长乐冯氏举族上下则是皆大欢喜。


        

太子临幸,如果冯徽音能够怀上太子的子嗣,生出来的,就是皇子。


        

就算是庶出怎么了,等太子当了皇帝,照样会封王。


        

长乐冯氏,必然可以因此再度崛起。


        

赵郡李氏的威胁也将荡然无存。


        

七月二十五日。


        

长安朱雀大街,水泥地面竣工。


        

犹如石砖一样的水泥地面,顿时引来大唐百姓的惊叹。


        

这般干净整洁的地面,尤其是长度十里,宽度150米的情况下,给人以极大的视觉震撼。


        

在如今这个时代,这样的地面,是无与伦比,独一份的。


        

竣工那天,李世民还特地出宫,在龙辇上感受了一番。


        

于是当即下令,对长安所有城墙,进行水泥改造。


        

从现在的目光看,长安城就跟泥巴造的一样,夯土的本色跟黄土差不多,长安城更像个泥巴城。


        

可若全部都铺设上水泥,那就变成石头城了。


        

不仅是城墙,地面,李世民打算把所有的坊高墙,全部都刷上水泥。


        

届时,万国使臣,商人,都将被长安所震撼。


        

这是真正的文明之地。


        

之所以这么大气,也是在李世民了解到水泥的造价。


        

夯土的制作,是非常复杂且耗时的。


        

要分层,熟土,压实。


        

尤其是在压实这块,很是耗费人力。


        

哪像水泥地面,搅拌好后,直接倾倒,养护几天就能行。


        

长安的夏天灰尘扑扑,这就是因为所有的高墙都是夯土。


        

李世民思索一番后,还是决定多开几家工厂。


        

这部分的支出,暂时由自己的内库支出。


        

国库现在因为东征高丽的关系,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七十万人的调动,对于国库的支出也是非常之大,数年的储备消耗一空。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文官,都不建议攻打高丽的原因所在。


        

一旦有什么天灾出现,国库拿不出粮食,对于百姓就是很大的负担。


        

况且,哪怕是现在,对于今年的收成也有很大影响。


        

四十多万民夫,都是劳力。


        

如果不参与徭役的话,他们应该是在家收割麦子。


        

百姓家里主要劳力走了,就只能分担在女人,老人,孩子身上。


        

且如果被征调的民夫死亡,在抚恤金这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保障的。


        

可能会给予民夫家属一定量的钱财、粮食或布匹等作为补偿。不过这种补偿的数额通常并不多,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慰藉。


        

更多的是对死亡民夫的家庭减免一定时期的赋税和徭役。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民夫家庭因劳动力丧失而面临的经济负担,使其家庭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轻松地维持生计。


        

实际上每次战争背后,都充斥着大量家庭的支离破碎。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崇仁坊,长孙府。


        

厅堂中,长孙无忌面色阴晴不定。


        

今日在皇城官署,尚书省公廨的时候。


        

他从黄门侍郎许敬宗那边,得到了消息。


        

陛下确实是在安排张阿难正在进行秘密调查。


        

至于调查什么事情,就不得而知了。


        

许敬宗早年投奔瓦岗军,为李密记室,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


        

在文坛中有着很响亮的名声,前为秦府学士。


        

今年初完成《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受封为高阳县男,代检校黄门侍郎。


        

黄门侍郎这个官职,就是随侍圣人。


        

负责传达皇帝的诏令,回答皇帝的咨询,参与朝廷的重要决策过程,与中书省、尚书省等机构协同处理政务。


        

相当于后世私人秘书差不多的概念。


        

因此张阿难的一些动向,便能轻易得知。


        

历史上,长孙无忌遭人陷害,被流放到黔州,这个陷害的人,就是许敬宗。


        

后来也是受许敬宗党羽逼迫,长孙无忌在黔州自缢而亡。


        

不过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许敬宗还没发展起来,李世民在位,政治清明,朝廷中贤臣众多,对结党营私等行为管控严格。


        

许敬宗虽有一些党羽,但只能算小群体,在朝廷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后来是受到唐高宗李治的提携,才不断上升。


        

而许敬宗有个特点,那便是贪财。


        

长孙无忌使了些钱财,就从许敬宗这边确定了陛下正在调查太子谋反之事。


        

“主人,长公子来了。”仆从上报道。


        

“让他过来。”


        

“是,主人。”


        

长孙冲是长孙无忌嫡长子,但跟长孙无忌却是两个样子。


        

长孙无忌是鲜卑族,长期一身胡服。


        

但长孙冲却更喜欢文士的圆领袍。


        

“父亲。”


        

长孙冲拱手作揖。


        

长孙无忌皱眉问道:“你最近跟晋王相处如何。”


        

长孙冲有些无奈,他猜到父亲找他,就是因为此事。


        

长安中关于他跟晋王的谣言很多,以至于生出误会。


        

“晋王是长乐的弟弟,长乐生前最为疼爱晋王,因此最近才亲近了些,并未有其他之意。”


        

“若父亲觉得不妥,我日后定会注重分寸。”


        

长孙冲知道父亲是太子党人,冰肆铺的买卖赚了不少,还投资过太子的煤矿厂,不过被陛下退了股。


        

在长孙冲看来,父亲这是要让自己避嫌。


        

“不。”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


        

“此番叫你前来,是特意告知于你,当与晋王多加亲近。”


        

长孙冲一惊:“父亲,这是为何。”


        

惊,是因为父亲的这句哈,带有很浓重的政治意向。


        

以前长乐公主就跟李治关系好,不是因为这次病逝,长孙冲才跟李治认识。


        

而是在此前,刻意有所回避。


        

再加上晋王外放封地才这样。


        

因心中思念,所以长孙冲跟李治颇有些同病相怜,两人会时常共同回忆曾经长乐公主的往事。


        

但主动亲近,这意义可就大不同了。


        

长孙冲下意识的猜测道:“难道是太子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长孙无忌没有直接回答,微微摇头:“有些事情,现在还没个定性,伱也不必知道这些,知晓太多,对你不是好事。”


        

“坊间流言,就不要去管了,你现在交好晋王就行了。”


        

长孙无忌心思通透,看似是坚定的太子党人,实则却没有切身卷入到太子跟魏王的夺嫡斗争中去。


        

不告诉长孙冲,也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卷入进去。


        

但预先准备,还是很有必要。


        

长孙冲迟疑片刻,却道:“父亲,太子声望如日中天,即使有些差错,也不可能有所改变。”


        

长孙无忌不想多说:“别问这么多,按照我说的,去做就行了。”


        

虽有想法,但还没到他支持晋王夺嫡的程度。


        

这里头最关键的,还是看陛下的态度。


        

太子声势这么大,还掌控兵权,难道陛下就不忌惮吗。


        

要是在辽东战场上立下大功,又该如何。


        

虽说没人觉得,太子能够在东征高丽这块,立下多大的功劳。


        

“是,父亲。”


        

长孙冲觉得父亲可能遭受小人蒙蔽。


        

太子怎么可能被废呢。


        

晋王如今是很有权势,可这些权势,对太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便说如今的右金吾将军陆仝,就是太子党人。


        

晋王也只能任之,而不能对其有所打压。


        

左金吾卫将军苏定方虽然走了,可官职还在。


        

看似掌控左右金吾卫的晋王,实则还是被笼罩在太子的权势下。


        

四个金吾将军,两个是太子的人,这就相当于被分走了一半的实权。


        

长孙冲并不看好晋王。


        

——


        

李治其实也不看好自己。


        

但随着太子跟魏王离开长安后,作为在长安唯一的嫡子。


        

李治的地位,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李世民不能说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儿子,李治也是很乖巧懂事的。


        

只是想对于魏王的偏爱,稍微差了一些而已。


        

但现在身边就只有李治一个嫡子,自然就多了几分关心。


        

李治何尝不想夺嫡。


        

至少夜里偷偷想过。


        

但他知道,现在的风光,是建立在太子跟魏王没有返回长安的情况下。


        

一旦太子跟魏王回来,他还是要被逼到边边角角。


        

作为左右金吾卫,李治正在大力推广先前治理万年县陈年旧案的方法。


        

一时间,大量的罪犯被逮捕,结案。


        

也让李治在长安的名声得到了极大提升。


        

太极宫,某庭院内。


        

武曌依偎在李治的怀里。


        

频繁的见面,使得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颇有一些卿卿我我的感觉。


        

俗话说得好,家花不如野花香。


        

这种偷情的感觉,让李治感觉到了别样的刺激。


        

“如果能跟你一起去游猎,那想必是很有趣的事情吧。”


        

武曌轻轻地说道。


        

这让李治不由憧憬,两人共骑一马的场景。


        

只是随即又脸色一黯。


        

因为他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晋王,时间到了。”


        

没有听到回复,武曌也不意外,看了眼香炉上的香,从李治怀中出来后开口道。


        

怀中人的离去,让李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不过他也明白,时间到了。


        

为了更好的把控时间,减少暴露的风险,武曌提出一炷香。


        

即每次见面,先插一炷香,等这一炷香染完,两人便就分开。


        

武曌不是什么心理学家,她也不可能说学过后世心理学的内容。


        

可这样驾驭一个男人的本事,是她天生就会的。


        

具体的时间,会让李治更加珍惜与她在一起的每一个呼吸,心里总是不由自主的看向香炉上的香,心里算着还有多久离开。


        

这样的手段,如何让李治这样未经世事的少年抵抗。


        

李治接触过不少女人,都是美女。


        

可谈恋爱的经历,完全是一片空白,毕竟他不需要跟谁恋爱。


        

这种爱而不得的感觉,让他心里总是惦记。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啊。


        

“晋王下次来的时候,应该那件事就有眉目了。”离开前,武曌突然说道。


        

李治一愣,随即想了起来:“你是说关于张内侍的事情。”


        

“他进行秘密的调查。”


        

武曌回道:“没错,这肯定是一件大事。”


        

李治其实并不怎么感觉兴趣。


        

毕竟宫廷内的事情,虽然大,可跟他能有什么关系。


        

顶多有些八卦好奇而已。


        

武曌察觉到李治的神情,又道:“这件事,可能跟太子有关。”


        

“张内侍在查跟东宫有关的人。”


        

李治闻言一震,不由道:“这,张内侍如何敢这般做。”


        

李治没有什么消息渠道。


        

上次太子意图起兵造反的事情,虽然知晓的人不少,可这其中并不包括李治。


        

他没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或者说,李治根本都不知晓太子可能在谋反的事情。


        

宗庙祭祀李治也参加了,然而在他眼里,只是父皇对太子爱护的表现。


        

他听到的情况,是太子生病,父皇多次派人探望。


        

“张内侍当然不敢,这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如果没有陛下的同意,给张内侍三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武曌淡淡的说道,语气很是肯定。


        

李治有些不解:“父皇怎会突然要查太子,太子不是都已经东征去了吗。”


        

武曌解释道:“就是因为太子不在长安,所以才更好调查。”


        

“陛下查太子,这里头或许还跟魏王有所关系。”


        

“甚至还可能牵扯到房玄龄,他可是魏王文学馆大学士。”


        

听到连房玄龄都参与其中了,李治不由呼吸一滞。


        

这必然是天大的事情啊。


        

喃喃道:“太子究竟做了什么,会让陛下突然去查他。”


        

武曌翻了个白眼:“你说太子要做什么,才会引起陛下的忌惮。”


        

说完后,武曌便起身离开了。


        

等了一会,李治才动身离开。


        

两人还是很谨慎的,不会一起出现,也不会一起离开。


        

返回的途中,李治一直忍不住的在想。


        

太子究竟做了什么。


        

这般深思下,一个可能,在晋王的脑海里逐渐浮现。


        

让他脸上充斥着震惊的神情。


        

难道说,太子在谋反?


        

想到这个可能,李治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种叫做野心的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