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沉笼罩军营。寒星寥落,高悬天际。


        

军营中,灯火点点,于暗夜摇曳。


        

李承乾身着戎装,稳步而行,身后跟着数名卫士。


        

或是大变在即,军心便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造反这等事情,是不能跟将士说的。


        

大唐的民心还在,这些府兵的家人,都归于长安治下。


        

要是太子跟将士说,我准备造我老子的反,然后自己当皇帝。


        

这要别人如何景从。


        

真正到了造反那天,李承乾往下传的话就是。


        

圣人遭小人蛊惑,欲冤枉于太子,请众将士随太子斩杀奸妄,清君侧。


        

只有大义所在,才能心之所聚。


        

火药再强,也是人在用。


        

若众叛亲离,又如何治世。


        

夜风轻拂,旌旗微微飘动,猎猎作响。


        

李承乾步入一处营帐。


        

大唐营帐是麻布帐顶,木杆支撑搭建。


        

空间不大,十人一帐,分左右五床,中间一条小道。


        

白日里操练苦,披戴甲胄,哪怕是骑在马上,经烈日一晒,威风是威风,热也是真热。


        

高强度操练下,李承乾在饭食这块,还是提供很大保障的。


        

肉蛋奶不缺,睡一觉就能恢复气力。


        

营地有水源,将士每日也能冲个澡。


        

衣服想来是辅兵帮着洗。


        

今夜已是戌时中,也就是晚上八点。


        

除了巡逻值夜的将士外,大部分的将士已经是在营帐中准备睡觉了。


        

躺在营帐里,随意的聊聊天,差不多也就睡了。


        

“谁!”


        

门帘打开,一个身影钻了进来。


        

还没睡觉的将士,顿时就警觉起来。


        

“是孤。”


        

李承乾笑着说道。


        

营帐很矮,走进来后难以直身,李承乾干脆就直接坐在了地面上。


        

借着月光,十名将士顿时就看清了来人,大吃一惊。


        

“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慌慌张张的,将士们就准备起身拜见,然而这夏天睡觉,衣裳不全,又感觉失礼。


        

“无须多礼,孤就是来看看,营帐小,都坐着。”


        

“是,殿下。”


        

众人有些紧张起来,不知道怎么太子殿下就来了。


        

个个心里头开始回想,是不是白天操练哪里没做好,还是犯了什么错误。


        

就这短短片刻,十名将士,已经把自己这辈子犯过的错都想了一遍。


        

“不必紧张。”


        

“马上就要东征高丽了,此去山高路远,跋涉千里,孤便想着来瞧瞧,不要为此过于惊讶。”


        

李承乾语气温和,让众人顿时安心。


        

说吧,看向一身影说道;“孤记得你,李虎,巽谋班的学子,没错吧。”


        

李虎心中激动,没想到太子竟然认得自己,连名字都记得。


        

当即回道:“是,是,殿下,是李虎。”


        

李承乾问道:“马上要打仗了,怕不怕。”


        

李虎坚定道:“回殿下,不怕。”


        

李承乾道:“好样的,你们呢,怕不怕。”


        

众人皆神情振奋,大声道:“不怕。”


        

李承乾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有胆气,不愧是我大唐的好儿郎。”.


        

听到这话,大家更显激动了。


        

“早些歇息,明日可还是要军演的。”


        

“是,殿下。”


        

勉励一番后,李承乾又继续前往下一个营帐进行看望。


        

也不是每个营帐的什长都能认出来,不过大多数的军官,都是讲武堂的学子。


        

整个五千骑兵的骨架,就是以讲武堂学子为主搭建的。


        

这一走,就是数十个营帐。


        

李承乾也没有时间说一晚上把所有营帐都走完。


        

五千骑,就是五百个营帐。


        

怎么可能走完。


        

况且到了亥时初,也就是晚上九点的时候,基本上都已经睡觉了。


        

毕竟按照规定,寅时三刻,也就是差不多凌晨四点,就要开始醒来准备。


        

半个时辰后到卯时开始操练,也就是俗称的点卯。


        

过了大概三四十个营帐。


        

当李承乾再进去的时候,就已经有部分将士睡着了。


        

轻声交代两句,今夜的巡营也就结束了。


        

不得不说,这一套虽然很有作秀的嫌疑,但对于底层的将士来说,效果特别好。


        

能当面跟太子殿下聊上两句,将士感觉到莫大的荣幸。


        

次日。


        

点卯前,营地已是热闹一片。


        

“太子殿下真是平易近人。”


        

“昨晚太子殿下来了,你怎么不叫醒我。”


        

“我看到太子殿下,整个人都懵了,哪敢叫醒伱啊。”


        

有兴奋的,整个人精神振奋。


        

也有捶胸顿足的,因为睡过头了。


        

更多的是羡慕,期待。


        

今夜太子殿下,会不会来我们营帐啊。


        

忠诚,既珍贵,又廉价。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就跟晚膳后消消食,随便聊聊天,多的也不过是几句话。


        

可对于底层的将士来说,太子的一句勉励,一句关心,就已经让其暗下定决心,此生当为太子效死。


        

这个时候要是听到谁敢说太子一句坏话,那真的就是拔刀就砍。


        

皇帝太子这等层次,只要肯放下身段,收拢军心,简直不要太过容易。


        

哪怕是个傀儡皇帝。


        

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派人对汉献帝刘协严加看管。


        

守卫全是曹家子,绝对的心腹。


        

就这样还不放心,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人。


        

他哪里敢让其接触军队。


        

若汉献帝刘协能有接触军队的机会,不消十天半个月,大批将士都要被其策反,哦,不对。


        

跟随皇帝,怎么能叫策反呢,那叫顺应天命。


        

百姓吃不起饭,大骂狗皇帝。


        

可如果皇帝站在你面前,那是跪得比谁都快,磕得比谁都响。


        

皇权统治下,皇帝就是圣人,圣人等若神明。


        

李承乾自然不会让期待的将士失望。


        

至东征高丽出发前,每夜都会行巡营之事。


        

这也能最大程度上确保,在跟长安决裂后,将士们能对他进行拥护。


        

——


        

次日,长安城。


        

永兴坊某茶楼上。


        

窗下是已经热闹起来的街道。


        

“为什么每次要在人多的地方见面。”杜荷有些不解。


        

“因为人多,更安全。”


        

李安俨吃着胡饼配着粟米粥回道。


        

“好吧,只是这回,我感觉你可能弄出大事了。”


        

杜荷吃了口蒸饼说道。语气有些唏嘘。


        

这话一说,李安俨顿时停了下来。


        

认真道:“那天晚上,房玄龄绝对不对劲。”


        

“我能看出来,他很急,却在我报信后,又变得没那么急了。”


        

“他看我的眼神也不同,很警惕。”


        

“我干了这么多年宿卫,感觉绝对不会错的。”


        

杜荷无奈道:“可现在,太子已经陷入两难之地。”


        

“我在宫里打探消息,陛下那边,毫无动静,那事关这次祭祀,太子到底是来还是不来。”


        

“我等又要如何回复太子,说宫内一切如常,先前完全就是个误会?”


        

“还是说陛下跟房玄龄筹谋。”


        

杜荷苦恼得很,自从太子夜出长安,他就从内侍文忠那边得了消息。


        

一直尽心的留意探查宫内可能会有的情况。


        

可这几天里,却是半点异常都没查探到,于是开始怀疑,是不是当初李安俨这边警惕过头了。


        

听着这话,李安俨也有些沉默了。


        

不知道该怎么说。


        

他现在压力很大。


        

陛下那边,每天也就晚间宿卫,暂且没有听到半点跟太子有关的情况。


        

房玄龄那边,亦是毫无动静。


        

但李安俨能够确定,那天晚上绝不是自己多疑。


        

而是真有问题。


        

问题是,现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那天晚上的房玄龄有问题。


        

全凭他的直觉。


        

就现在来说,李安俨都有些不自信了。


        

但这话不能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那可不是笑话,而是罪过了。


        

太子都在城外秣马厉兵了,现在来一句搞错了?。


        

只能是硬着头皮,认定房玄龄有问题。


        

想了想,李安俨咬牙道:“太子不能回长安。”


        

“房玄龄没说,是因为时机不对,所以把这事压了下来。”


        

“如果太子回长安,必然会再次上告,请求陛下先行夺太子兵权,行软禁之事。”


        

这就是最恶心的地方,房玄龄手里捏着雷,随时都能爆。


        

本身就以足智多谋著称的房玄龄,谁能揣测到他的心思。


        

哪怕是他站在太子面前,跟太子保证,说没有这回事。


        

可到了这节骨眼上,谁敢信呐。


        

谁能保证,房玄龄不会利用这次机会呢,他自己都保证不了。


        

这完全就是个死循环。


        

“房玄龄这个老狐狸,这是要硬逼太子反啊。”


        

“我找人查过了,祭祀的主意,是太卜署的太卜令上奏的。”


        

“他是魏王党人。”


        

“所以这次很有可能就是房玄龄指使魏王进行安排,逼反或软禁太子。”


        

杜荷愤愤说道。


        

现在不是谋反的好时机,因为太子的势力还是太过单薄了。


        

现在的太子是很难掌控朝廷,乃至于整个大唐天下的。


        

尤其是被逼造反这样的路子。


        

跟陛下直接面对面的对抗,没人会觉得太子会能打赢陛下。


        

起兵造反是最下乘的路子,这跟谋反不是同一个概念。


        

“若大变起,届时你也要逃出长安。”


        

李安俨提醒道。


        

“不,我要留在长安给太子作内应。”杜荷摇头拒绝。


        

李安俨微微摇头:“你能做什么内应,你是太子心腹,朝野上下谁不知晓,一旦太子起兵,陛下的目光肯定会放在你身上。”


        

“还有房玄龄那边,肯定也不会放过你。”


        

“出城去追随太子,才能活命。”


        

杜荷冷静下来,仔细一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


        

他在长安城内,哪怕不被抓起来,也会被时刻监视。


        

“那你呢。”


        

“你怎么办。”


        

杜荷问道。


        

李安俨道:“我当然是留在长安,给殿下通风报信。”


        

杜荷担忧道:“可是房玄龄那边,肯定已经在怀疑你了,即便之前没有察觉,现在也怀疑到你头上了。”


        

李安俨道:“他没有证据。”


        

杜荷道:“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证据。你不要忘了,你现在买的宅子,钱是殿下给的,以房玄龄的老谋深算,他会查不到?”


        

“那可是几百万钱的宅子,你的俸禄,怎么能买得起。”


        

“单单是这条,就足以让陛下把你先行抓起来了。”


        

李安俨深吸口气,道:“若是这样,那我便先砍了房玄龄。”


        

“一命换一命,也是值得了。”


        

杜荷摇头:“你想多了,难道你以为这样的事情,房玄龄会给你机会?”


        

“他若要办你,还会特意等到你值夜的时候,去跟陛下说吗。”


        

“白日便把你给围了,你连他的面都见不到。”


        

李安俨听了杜荷的话,沉默片刻后,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不肯离开长安。


        

“我不能走,也走不了。”


        

“若我提前离开,岂非是坐实了太子造反之事,房玄龄手中虽有一定证据,但不见得是绝对。”


        

“我留在长安,太子跟陛下这边,哪怕是起兵了,至少还会有缓和的机会,也能为太子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


        

“陛下身边的情况,我最为熟悉,若有任何风吹草动,我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并设法传递给殿下。”


        

“这对于殿下的决策至关重要,也许关键时刻,我的一个消息就能改变整个局势。”


        

“而且,我在宫中多年,也有一些可用之人,关键时刻,他们或许能为殿下出一份力。”


        

听到这话,杜荷也只能是轻叹一声,无可奈何。


        

——


        

城外太子军营。


        

李承乾坐镇大帐,正在听取士兵的不断汇报。


        

他已经做好了起兵的准备。


        

东宫的府库大量支出,大批的物资正在不断被送来运营。


        

肉食,粮草,辎重,马匹,马车,源源不断的送过来。


        

这个时候,迅速把钱财化为实力才是硬道理。


        

长安的马市基本上都已经被李承乾扫荡一空了。


        

还有大量供给马匹的精饲料。


        

军营之中,有战马五千二百三十四匹,驮马三千一百六十匹,


        

马车两千四百二十三辆。


        

骑兵五千三百六十七人,辅兵三千六百人。


        

粮草辎重,不计其数,可供大军三十日所需。


        

“长安城内,还没有异常吗。”


        

大帐内,李承乾问道。


        

苏定方回道:“宫廷军队,皆无异常。”


        

祭祀是在后天,然按照规矩,李承乾明天就要入城了。


        

毕竟不可能说早上祭祀的时候再赶过去。


        

祭祀是一套很繁琐的流程,天还没亮就要起来准备。


        

所以最迟,明日下午,李承乾就要返回宫中去进行准备。


        

“殿下不入宫,陛下定然会派人来催。”


        

“届时殿下如何回复?”苏定方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拖到明天下午,然后就说孤病了。”


        

“就算是太医这一来一去的,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且看能不能拖过去。”


        

这是个很敷衍的借口,但思来想去,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