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建议配合阿嬷(爱国版)一同观看。】


        

接下来的几天。


        

方浩然这位在新兵营中,存在感一向不高的营长,扎扎实实的给全体新兵上了一课!


        

炒面吃不下去?


        

一天三顿炒面,有种你就别吃!


        

用方浩然的原话来讲,便是“我看你们还是不饿,真要饿了炒点粪蛋你们都能吃!”


        

这话有点粗鲁,但话糙理不糙。


        

炒面难吃归难吃,但绝对是合格的主食,热量杠杠的,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被选为军粮。


        

饿了几顿后,新兵们也就习惯了这种食物,甚至还有人喜欢揣点炒面在身上,走累了的时候掏出来当零嘴吃!


        

当然,方浩然不会让新兵们只吃炒面。


        

因为这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还不含维生素。


        

吃时间长了什么夜盲症啊,牙龈出血啊等等因为缺乏维生素而导致的疾病,就都找上门了。


        

正所谓“缺啥补啥。”


        

方浩然用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每天额外给新兵们提供野菜。


        

偶尔还会有一整个炖土豆,冻的邦邦硬的那种,还美其名曰“改善伙食.”


        

赵卫红看见野菜的时候,人都懵了,心说这大雪连天的,方浩然是从哪整的野菜呢?


        

对此,赵卫红也曾非常好奇的向方浩然询问过,但方浩然总会信誓旦旦的回答道。


        

“卫红,这就是野菜!”


        

“你就吃吧,特别有营养!”


        

有没有营养,赵卫红不知道。


        

但这玩意确实没啥味道,就是清洗过的绿叶菜用开水烫了一下,便给他们这群新兵送过来了。


        

幸好炒面还算有点咸淡,赵卫红灵机一动,用炒面和野菜做了个野菜团子,吃起来还挺香!


        

拉练途中,时不时就能看到赵卫红单手从挎包里翻出来个野菜团子,一边扛旗一边猛啃,吃的那叫一个香!


        

这下换成方浩然震惊了,心说他这精心准备的“忆苦思甜饭”,在赵卫红身上好像没啥用啊?


        

这玩意有那么好吃吗?


        

狐疑之下,方浩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赵卫红也给他整个野菜团子。


        

一口下肚,方浩然神色如常,甚至还不忘夸奖赵卫红真会发挥革命军人的主观能动性,能把普通的食物变得不普通!


        

可一扭头,方浩然便赶忙跑到没人的角落,扶着树干大吐特吐,心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惊悸!


        

能把两种非常难吃的食物,组合起来变得更加难吃,并且吃的非常起劲.


        

“魏连长。”


        

“有事就说!”


        

魏刚这时候心里仍然有气,语气并不是很好,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但方浩然并没有和他计较,而是一脸郑重的开口道。


        

“卫红这个兵一直都嗯.这么让人省心吗?”


        

魏刚:“.”


        

不久前还“对簿团部”的二人,此刻就这么站在原地,一声不吭的大眼瞪小眼。


        

面面相觑之间,他俩生平第一次觉得,对方看起来居然还挺顺眼的


        

总之,在“吃”这个方面,方浩然就别想着给赵卫红上课了。


        

诚然,赵卫红这一代人,在这个岁数确实没吃过苦,无非是物质匮乏了一些。


        

但这不代表赵卫红没吃过苦。


        

区区炒面算什么?


        

总比饿肚子强吧?


        

赵卫红曾经最困难的时候,连着三天只能靠喝自来水充饥!


        

还是那句话!


        

赵卫红什么苦没吃过?


        

部队就算再苦,还能有进厂苦?


        

这才是赵卫红能够对艰苦的部队生活,甘之若饴的最大原因!


        

而拉练的其他科目,在赵卫红眼里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无非就是强行军,急行军,时不时穿插着“低姿匍匐,前进”,再就是偶尔练练应急防护。


        

这些科目,赵卫红在营区里就已经滚瓜烂熟了,怎么可能难得到他?


        

并且由于扛着团旗的缘故。


        

很多科目,赵卫红根本没机会参加。


        

经常是回过身去,乐呵呵的看着其他新兵,被方浩然花样百出的命令折腾的鸡飞狗跳,顺便啃啃野菜团子。


        

赵卫红最大的麻烦,可能就是扛旗这件事。


        

但等到赵卫红习惯之后,军旗这点重量根本算不得什么。


        

眼看着拉练渐近尾声,赵卫红不由得为几天前提心吊胆的自己,感到好笑。


        

出发前,魏刚和史继东可谓“兴师动众”,又是停训又是延迟起床的,“仪式感”拉的很满!


        

吓得赵卫红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还以为自己即将要面对军旅生涯的最大挑战!


        

现在一看,也没什么啊?


        

分明就是游山玩水来了!


        

念及于此,赵卫红笑着摇了摇头,尽情欣赏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美景,脚下的速度,不自觉又加快了几分,气的后面萎靡不振的新兵们直骂娘。


        

别看赵卫红不把拉练当回事。


        

但其他新兵可没他这本事!


        

就算没有方浩然那些花样百出的手段。


        

总计二百一十公里的路程,也足以让新兵们怀疑人生!


        

不等行至半程,不少新兵的脚下便生出了血泡,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


        

严重点的,还会“腌裆”,大腿内侧尽是触目惊心的血迹,连内裤都不敢穿,只能岔开双腿龇牙咧嘴的往前挪,看起来就跟脑血栓发作了似的。


        

在此期间,方浩然的那些手段,便成了让新兵们“破防”的最后一根稻草,休息之余不是骂方浩然就是骂赵卫红,再不就是俩人一起骂。


        

因为除了骂骂人,他们也没有其他发泄的方式了。


        

每天从冰冷的睡袋中爬起来,迎接他们的,便是新的二十多公里。


        

可也正是因为这一路上所遭受的困难。


        

新兵们曾经不知练来何用的各项军事技能,渐渐成为了他们的本能。


        

至少当“卧倒”的口令响起时,新兵们无需班长“大飞脚”的帮助,就知道原地爬下,立刻寻找合适的掩体隐蔽。


        

是以,拉练,这个不断蜕变的过程。


        

也被很多人称之为军人真正的“成人礼。”


        

而现在,这场属于他们的蜕变,即将接近尾声。


        

“动作快点!”


        

“再加把劲!”


        

“二百公里都走过来了,最后这几步路还撑不住吗?”


        

“卫红,加速,把军旗举高一点!”


        

“是!”


        

赵卫红的身旁,已经不再是彷佛没有尽头的积雪与密林。


        

而是高耸的建筑,惊讶的行人!


        

这还是赵卫红第一次扛着军旗,堂而皇之的穿过城区。


        

之前如果不得不经过城区,方浩然便会调来军车,用最快的速度,穿过城区,不给百姓添麻烦。


        

而现在,方浩然仿佛收起了顾虑,一路上都是迎着百姓们掺杂着惊喜与敬仰的目光,大踏步的前进!


        

百姓的目光,仿佛是这世界上最好的良药。


        

令新兵们忘却了身上的伤痛,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拉练的终点进发。


        

一如五十二年前!


        

走着走着。


        

跟在赵卫红身旁的方浩然,突然停下了脚步。


        

扛着军旗,走在最前的赵卫红抬头望去。


        

终于看到了他们此行的终点。


        

鸭绿江,断桥。


        

并且赵卫红还注意到,桥头不远处的空地上,还停着一辆辆军绿色的卡车以及大巴,像是在等候着他们的到来。


        

“立定!”


        

嘹亮的口令划破天际,带动整支队伍瞬间停下。


        

无需方浩然的命令,连长们似乎知道自己该做的事,立刻整队,以连为单位,在赵卫红,不,在那面名为“陕甘雄师”的军旗的带领下,有序踏上了这座他们的先辈,曾经奔赴战场的断桥!


        

没有人引导。


        

新兵们上桥时,却是情不自禁的抬头,看向了上方镌刻着“鸭绿江断桥”字样的牌匾。


        

以及桥身四处,充满岁月痕迹的钢架。


        

“知道这些凹陷下去的痕迹,是怎么来的吗?”


        

闻言,赵卫红有些迷茫的摇了摇头,心里却是已经有了猜测。


        

“这是炮火肆虐后,遗留下来的弹痕。”


        

“是我们曾从这里出发,保家卫国的证明。”


        

淡淡的向赵卫红陈述完这些弹痕所承载的历史,方浩然脚步一顿,压抑一路的口令自胸腔中喷涌而出!


        

“立定!”


        

桥身上,这时还有其他路过的游客。


        

但他们并没有打扰到正常行进的队列,反而自发的为队列让开了一条通道。


        

队伍渐渐聚拢。


        

方浩然没有使用对讲机,而是带着赵卫红一溜小跑,让全体新兵,用截然不同的心情,审视着这面军旗的同时,声嘶力竭的咆哮道!


        

“五十二年前!”


        

“咱们团,就是在这座桥上,奔赴战场,保家卫国!”


        

“那时,团里的战士有很多人,跟你们现在的年纪一样,甚至比你们还小!”


        

“祖国一声令下,他们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战场!”


        

“他们当中,有的人回来了。”


        

“但更多的人,却是将自己的满腔热血,连同对祖国的热爱,留在了江的那头!”


        

“呼。”


        

方浩然似乎是有些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忽然长出一口气,竭力不让眼中愈发汹涌的泪水落下。


        

而赵卫红,此刻已是泪流满面。


        

对于347团那些壮烈卓绝的历史,赵卫红早已有所了解,也曾对那一个个英模人物,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事迹,肃然起敬。


        

但没有哪次,能让赵卫红有现在的触动!


        

站在这座因为战火而断裂的大桥上,这座自己的先辈,曾经踏足过的大桥上。


        

赵卫红的泪水,止不住的流淌!


        

甚至就连路过的游客,此刻也是满脸泪水,似乎想起了那段火一样的岁月!


        

平复了心情,方浩然整理好情绪,对着红着眼眶,紧握双拳的全体新兵,激昂的咆哮道!


        

“五十二年后,你们再次回到了这里!”


        

“如果祖国需要,你们愿不愿意再一次奔赴远方,承载起先辈们的遗志?”


        

回应方浩然的,是宛若山呼海啸般的怒吼!


        

“时刻准备着!”


        

“如果战争来袭,你们愿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构筑起祖国和人民的最后一道防线?”


        

“时刻准备着!”


        

“向左转!”


        

“向没能回来的先辈们,敬礼!”


        

伴随着方浩然的口令,赵卫红换做左手擎旗,右手高高举起,向断桥那头,行了一个此生最为庄严的军礼!


        

夕阳西下。


        

落日的余晖,洒在赵卫红的身上,令他反射着金黄色的光。


        

赵卫红的热泪,已经被北风冻住。


        

但赵卫红却感觉不到半点寒意,只觉得有一簇火焰,正在心中熊熊燃烧。


        

愈演愈烈!


        

这一章是承上启下的大章节,写得慢了一点,兄弟们见谅!


        

一会还有一章,新的高潮马上来袭!


        

话不多说,兄弟们,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