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府。


        

天色已黑。


        

朱允熥正苦苦思索着。


        

方孝孺虽然转手送给了朱允炆,但他的老师人选,却还没有着落。


        

这个人很关键,不能等闲视之。


        

不仅如此,如今朱允熥领旨办报刊,可是,他还缺少一个主编呢。


        

朱允熥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那点可怜的才学,抄抄诗尚还可以,要当报刊的主编,还差太远。


        

偏偏他在文官中没有啥人脉,一时之间,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主编可不仅仅是要才学高,写文章信手拈来。


        

更重要的,要政治头脑好,政治嗅觉敏锐,懂得因势利导的引导舆论,还能巧妙无比的避开老朱的避讳。


        

明初的“文字狱”非常严重。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一方面,他坐江山之后,开始重用读书人治理天下。


        

对于有才学的读书人,老朱十分敬重。


        

另一方面,老朱又对这些人不放心,非常固执且敏感。


        

总是认为读书人看不起自己这个泥腿子。


        

他又觉得读书人善于指桑骂槐。


        

因而疑心很重,喜欢抠字眼,大兴“文字狱”。


        

为此而被杀的人,不在少数。


        

朱允熥办的报刊,要负责宣扬老朱生平的种种事迹,歌赞他的丰功伟业。


        

稍有不甚,歌颂就会变成有心人眼中的“攻击和侮辱”。


        

若再从中挑拔一二,只怕老朱便又要举起屠刀了。


        

朱允熥对此十分清楚,这不是一份容易做的工作。


        

以老朱对亲情的看重和顾及,他身为皇孙,自然无事。


        

但报刊工作的其他人,就难说了。


        

弄不好就身首异处,全家跟着一起完蛋。


        

朱允熥可不想让好事变成坏事。


        

没讨到老朱的欢心,反而惹他不快。


        

这就需要一個能力很强,政治嗅觉还极其敏锐的主编。


        

那该是谁呢?


        

朱允熥脑海内掠过一个个人选。


        

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妖僧姚广孝。


        

当世才子,若说智计谋略,恐怕无人能出其右。


        

可惜,眼下的姚广孝,早已被燕王朱棣捷足先登,弄到他手中了。


        

至少暂时,朱允熥是没有希望将人弄过来的。


        

要挖墙脚,也要等以后再找机会。


        

至于其他人……很多也都已经有了主人。


        

更严重的是,就是朝堂上的官员,此时也多半不愿意投效他。


        

哪怕他伸出橄榄枝,别人也不会接啊!


        

特别是他公开提出要争储之后。


        

除了天生和他绑定在一起的勋贵武将,饱读圣贤书的文官们,一个个都恨不得绕着他走。


        

除非是那些现在还被埋没在人间的人才。


        

才有可能投效到他门下,博一博前程。


        

老实说,选择的余地,并不是很大。


        

突然。


        

他的眼前一亮。


        

旋即,朱允熥唤来了一名亲信小太监。


        

“你去一趟开国公府上,代本王去看望一下开国公。”


        

“问问他的伤,恢复得如何了!”


        

说到底,常升终究是他的舅舅,挨了板子,他派人前去探望,也属理所应当。


        

“还有,本王想拜托舅舅帮忙办一件事。”


        

“让他派人去江西吉安泰和,寻一个叫杨士奇的人。”


        

“此人自幼丧父,随母亲一起生活,此前可能曾经参加过乡试,却不幸落第。”


        

“若是找到了此人,便立即将其带来金陵。”


        

“切记,此事至关重要,让舅舅务必重视。”


        

杨士奇可能不如姚广孝,治国方面有成就,也有不少短板。


        

但再怎么说,也是首辅之才。


        

至少当一个报刊的主编,绝对是绰绰有余。


        

对朝堂争斗,这种人也非常擅长,否则,也爬不到那么高的位置,刚好可以帮他参谋。


        

更别说,眼下还在微末之际,没有被朝廷重用的人才,也找不出几个了。


        

这名小太监是自幼随原身一起长大的人,十分可靠。


        

领了命,当即便去了。


        

杨士奇,是朱允熥目前能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


        

那可是历史上历经五朝,曾任内阁辅臣四十余年的人。


        

以他的政治敏锐度和学识水平,当一个报刊主编,绝对是绰绰有余。


        

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杨士奇,名声不显,连举人都不是。


        

布衣之身,又不是方孝孺那种名气极大的读书人,只要去召他前来,应该就能为自己所用。


        

之所以不自己派人去吉安寻人,是因为他身边还真没有适合出远门办差的可靠人选。


        

久居深宫,才住进王府当家作主,手底下可以说全是草台班子。


        

唯一有点能力的太监赵瑞与宫女玲儿,还是吕氏安插在他身边的耳目。


        

朱允熥也很无奈啊。


        

这其实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主要是刚刚分家出来,处境才这般尴尬。


        

只要给他几个月时间,自然不难培养能力过关,忠诚可靠的心腹人马。


        

可时间不等人,现在立即要办,便只能将事情交给常升去办。


        

一来显示自己对他的器重。


        

二来嘛,常升就算能力再差,以开国公之尊,再加上常家的人脉关系,去寻一个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他也确实该认真培养自己在府中的亲信了。


        

总不能当了王爷,却连一个可靠又有能力的奴才都没有吧。


        

正想着,却见赵瑞从外面一拐一拐地走了进来。


        

一边走,还一边用手摸着屁股。


        

脸上流露出极为痛苦难受的神情。


        

朱允熥打量着他,一眼笑意,道:“此番我做出滚筒式油印机,得到皇爷爷的赞赏,也多亏了你办事用心得力。”


        

“你可是立了大功,本王要好好赏你。”


        

这是实话。


        

不得不说,赵瑞的办事能力,还挺强的。


        

这几天找工匠,找材料,忙前忙后,都多亏了他。


        

若是换一个人,恐怕朱允熥的油印机,还要晚几天才能做出来。


        

“本王便赏你白银千两,哦,对了,你家里可还有什么人?”朱允熥笑道:“伱的家人,也可以接来王府,好生供养。”


        

对于赵瑞这种“奸细”,控制他的家人,就是控制了他的生死命脉。


        

打着恩赏的名义,将他的家人接到王府里面来,或许就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料,赵瑞闻言,却是扑通一声,重重地跪了下去。


        

“吴王殿下饶命,奴婢绝不敢领赏啊!”


        

他哭喊着,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好不痛心。


        

朱允熥端起茶杯,悠闲地喝了一口茶,笑道:“这是挨板子了?”


        

他刚才看到赵瑞走路的姿势,便猜到他应该是被吕氏打了板子。


        

“回吴王殿下,是!”赵瑞一边哭泣,一边应声。


        

朱允熥向老朱进献油印机的消息传出来,吕氏便立即将他唤了去,将其重重打了一顿。


        

谁让他帮着朱允熥找工匠,找材料,鞍前马后地效劳呢?


        

在吕氏眼中,这就是无耻的背叛。


        

自己派来的人,结果却成了朱允熥的“功臣”,简直是在赤裸裸地打她的脸啊。


        

可怜赵瑞只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明明是吕氏交待他,要他想方设法拉着吴王殿下玩耍,让吴王沉迷娱乐,玩物丧志……赵瑞也自认为,自己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可结果呢?


        

谁知道吴王殿下拿来玩的东西,竟然真的有大用啊!


        

这能怪他吗?


        

吕氏却不分青红皂白,狠狠地打了他一顿。


        

若非还要他来继续监视吴王,只怕这条命,就当场彻底交待了。


        

此际听到朱允熥要重赏自己,他哪里敢接受!


        

消息再传到吕氏耳中,那他还能活命吗?


        

“你是本王府中的人。”


        

朱允熥将茶杯放下,轻声说道:“只要你不首鼠两端,胳膊肘往外拐,那么,除了本王,便没有人能打你的板子!”


        

“至于你的家人,本王也可以将他们接到王府,以后替王府办差,那便谁也动不了。”


        

“若你还是执迷不悟,宁死也要替别人卖命。”


        

“本王哪天心情不好,随便寻一个理由,将你活活打死,绝对没有一个人来为你喊冤。”


        

“何去何从,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他的话音方落,赵瑞便重重磕头,大声哭泣道:“殿下,奴婢愿誓死追随殿下,从此不敢再有二心。”


        

“否则,便教天诛之,地灭之,教我全家都不得好死!”


        

朱允熥的嘴角边,不由得浮起一抹笑意。


        

“这么快就决定了,不好好考虑一下吗?”


        

“殿下,奴婢考虑得很清楚了。”赵瑞道:“其实从派到殿下身边第一天,奴婢便明白,日后奴婢的身家性命,都系于吴王殿下一身。”


        

“就算是帮着吕妃娘娘,搬倒了吴王殿下。”


        

“可奴婢始终是吴王殿下身边的人,吴王殿下被治罪,奴婢也会被跟着治罪。”


        

“吕妃娘娘绝不会承认奴婢是她派过来的“奸细”,更不可能施手相救。”


        

“害了殿下,其实也就是害了奴婢自己。”


        

“这个道理,奴婢心里明白得很。”


        

“可吕妃娘娘的命令,奴婢也不敢不从啊!”


        

“若吴王殿下不弃,愿意收留奴婢,庇佑奴婢的家人,奴婢愿以死相报!”


        

朱允熥轻轻点头。


        

这个太监赵瑞,倒真是一个聪明人,对于这些,心里竟跟明镜儿似的。


        

不错!


        

朱允熥对赵瑞越发欣赏起来。


        

“只要你忠心侍主,本王自是不会亏待你。”


        

“你今天晚上就出去,连夜将你的家人接入府中来吧。”


        

连夜接人一是趁吕氏不备,二来也可以看出赵瑞是不是真心投效。


        

“谢殿下,奴婢这就去办。”


        

赵瑞喜不自禁,连连再磕头,强忍着屁股上的痛意,一拐一拐地走了出去。


        

就在这时。


        

外面又有人来报。


        

“启奏殿下,燕王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