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先听到的不是这个,而是被夏所长问话了。


        

也没别的,还是自行车的事。


        

这个肯定不是说何雨柱在里面掺和了什么,就真的只是问话。


        

也是倒楣催的,谁让何雨柱有个师父,他师父家又有个儿媳是公社的呢。


        

就那么凑巧,秦京茹他哥,临时工转正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辆自行车。


        

问题是自行车票,需要何雨柱证明。


        

车票是秦京茹给娘家想的办法。


        

现在她哥成了秦家村最靓的崽,秦淮茹娘家羡慕的眼睛发红。


        

据说这个事,就是秦淮茹娘家哥哥报告了下村子去检查的那帮人。


        

这就是比不上产生的嫉妒了。


        

秦京茹他哥,自行车是一直想买,家里也有这个钱。


        

但就是没票。


        

关键是有人往他手上送票,公社有领导暗示可以帮忙搞一张票,前提是把何雨柱请出来坐坐,大家交个朋友。


        

这也不是太难理解的事,就像何雨柱去区里开会,身边坐着的那个公社小领导。


        

那家公社凭借一个农机维修站,几台废旧机器,就一年能从玩具厂接到多少钱的订单。


        

像是这种露脸的事,公社领导之间小聚的时候,肯定也是吹牛的素材。


        

秦京茹娘家所在公社,也想挣这个钱。


        

说想挣钱也不对,但要是能多一个厂,可以安排多少亲朋好友吃公粮,这个事才是当地公社领导在乎的。


        

至于秦京茹她哥的转正,倒不是因为这个。


        

那是老李在那边安排的小厂正式投产的回报。


        

职场上事情,乱七八糟的,但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


        

秦京茹她哥明白自己的地位,别说拉扯何雨柱了,就算秦京茹,整个秦家,都是做不了她的主。


        

所以这个事,秦京茹她哥推辞了。


        

转身就把这个事跟他妹妹说了。


        

秦京茹是搞不到自行车票,但王福荣却是有办法。随便跟哪个混得好的徒弟念叨一下,也是能帮他搞来。


        

大不了就是花钱跟领导换,打个条子,证明是赠送,一点后患没有。


        

这个事王福荣找的就是何雨柱,何雨柱也不太在乎这些小东西,随手就给出了一张。


        

何雨柱邀请老夏同志坐下,把里面的事情跟着老夏解释了一遍。


        

按理来说,老夏一个所长,这种问话的小事犯不着他亲自跑一趟。


        

但问话对象是何雨柱,那又是不同了。


        

很多事都是如此,虾有虾路,市府现在是把电视机产业链的建设报告交了上去。


        

这个上面的争论很多,有人保守,想着先办一个组装厂试试水的。


        

如果有销路,那么再扩建生产,完善产业链。


        

也有人想着搞大动作的。


        

一直没下文,就是因为争论这个。


        

最后是两份报告全部交了上去,包括何雨柱写给市府的报告,市府那边是截取了重要的一段,又找了几个专家,把何雨柱提议要重视研发,以科技含量跟外面的电视机争夺市场。


        

这就是重点。


        

要重视研发,那么就不可能只搞一个组建厂。


        

所以四九城这边,大部分意见,还是花代价搞完善的产业链。


        

现在上面也在找专家研究,没批下来,自然就没人跟何雨柱说这个事。


        

但老夏这边算是另一条线,别的不说,只要有那个建设计划,那保卫工作,就必须提前安排。


        

所以,何雨柱提议的事,何雨柱不知道进展,老夏同志反而是知道了。


        

市里有领导是给老夏打过电话,问他敢不敢接受新的挑战。


        

这话自然是官腔,虽然级别没变,只算平调。


        

但是工业区要是建设起来,那属于市府直辖。


        

而老夏现在的位置,却是还有个分局管着他。


        

这随便比较,也知道怎么选择。


        

何雨柱笑道:“自行车票是我媳妇刘婷工作表现优秀,她们毛纺厂奖励给她的。


        

正好我厨艺师父家儿媳想着要,我就转赠给了那边。


        

至于她自己没买,反而交给了娘家,我个人认为,这里面应该不存在金钱交易。”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所里要查的也就是这个事。


        

也就是很多人的自行车票都是鸽子市上买来的。


        

像是那些事要是细查,谁解释不清,谁倒霉。


        

何雨柱在职场混了这么久,这点敏感性还是有的。


        

老夏同志跟记录员对视一眼,老夏笑道:“这个我也可以证明,何主任跟他那个厨师师父的关系,跟父子也差不多。


        

据说他家儿媳,还是何雨柱同志介绍的吧?这个完全合理。”


        

“对。”虽然何雨柱知道老夏在装糊涂,故意问这些话。


        

但他还是挺配合的回答了。


        

职场上面就是如此,有些事哪怕就是明摆着,但该走的程序还是一样不能少。


        

记录员也是没打磕绊,两位领导对话完毕,他的记录也结束了。


        

并且把记录主动递给了何雨柱,笑道:“何主任您看看,有没有错记漏记的地方?”


        

这也是个明眼人,不然老夏也不会带他上何家。


        

让何雨柱看一下,也就是自证清白,说明他没在记录上面多事。


        

老夏先把记录接了过去,仔细的看了一眼,然后对着何雨柱点了点头,掏出钢笔,直接签上了他的大名。


        

这也是为了跟何雨柱表态,意思这份记录就不会变了,所里已经给他证明了。


        

看上去,自从老夏他们进何家十多分钟,干的事都是没用的事。


        

但现在是何雨柱重要节点,要是私德有瑕疵,也是容易出大麻烦的。


        

何雨柱也没客气,接过来扫了一遍,最后自然是签字。


        

记录员很有眼色的起身说道:“我外面自行车好像没锁,我先出去看一下。您二位还别说,自从办到自行车这个案子,我每次停车,都有迟疑车锁有没有锁好。


        

都被那些小偷闹出精神紧张来了。”


        

一通哄笑,等到书房只剩下夏所长跟何雨柱,夏所长才笑道:“你那个弟媳秦京茹是吧?她娘家那边,据说什么堂兄弟,这回是拼命了。


        

往公社跑了两回。


        

一开始说自行车票来源不明。


        

后来又说,肯定是你卖给秦京茹的,你跟她没这个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