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道馆场景内。


        

《叶问》剧组租了一间魔都的大仓库来搭建场景,价格实惠空间还大。


        

就是每天得坐车半小时才能到场。


        

场景内布置成了标准的影视剧中战时皇军道馆模样。


        

除了铺着地垫,用于柔道,空手道练习的主场馆外,还有地牢,囚室等配套设施。


        

这味才对。


        

表面道貌岸然,背后凶残血腥,这才是军国主义的真面目。


        

侵略者哪会充满善意的与你和谐交流。


        

张远趁着吴惊和其他配戏演员化妆的功夫,在这片场转了转。


        

“不愧是大杂烩……”他背着手,笑着感叹。


        

如果说叶问最终比试,胜过岛国高手后被暗枪击中,这情节是在“致敬”《霍元甲》。


        

那到场踢馆,连胜岛国人的情节,就是在“致敬”另一部经典作品。


        

《精武门》!


        

就是陈真踢馆,踹碎“东亚病夫”招牌的情节。


        

按照影视作品的时间顺序,是在霍元甲被毒死后,陈真才上门踢馆。


        

与霍元甲打擂一样,陈真踢馆可说是华夏动作片中的典中典。


        

除了李小龙演绎的经典场面外,李连界那一版不光丝毫不弱,打戏还精采至极。


        

尤其是最终和周比利扮演的“机器人”藤田刚决战,那场戏的动作设计绝对是世界顶级。


        

到了《叶问》这边,在设定上将霍元甲和陈真这对师徒揉在了一起。


        

所以剧情变为了反向设计,先道馆,再决斗。


        

实际上就是“新瓶装旧酒”,剧情,人物还是老作品的模板,拿过来抄抄改改就能用。


        

招不在老,管用就行。


        

说实在的,陈真这角色比师傅霍元甲还火呢。


        

霍元甲可是真实人物,陈真则是虚构。


        

原型为霍元甲大徒弟刘振声。


        

在师傅被害后挑战岛国武士,后逃亡东北,还当过张少帅家的保镖和教官,最终出家清修。


        

不光角色,连虹口道馆这经典场景也是虚构的。


        

其原型为日军在华的著名特务机构,梅机关。


        

虚构又如何,反而比真实人物更痛快。


        

尤其是是李小龙一脚踢碎“东亚病夫”招牌的场面,可以说是世界功夫片领域的绝对经典画面。


        

陈真这个角色,也是利用了华夏人对岛国人的厌恶和爱国心,才能经久不衰。


        

套路还是这个套路,就看你用的好不好。


        

《叶问》显然属于用的非常好的典型。


        

不过这本子在拍摄前,其实并没有太被看好。


        

问题就在“致敬”痕迹明显。


        

无论是黄白鸣,叶伟性,又或者是甄子弹,他们都没有太过看好这部戏。


        

只当做是普通功夫片。


        

与之前的《杀破狼》,《龙虎门》差不多,他们的心理预期都在几千万票房左右。


        

完全没想到片子在大陆爆了!


        

幸好编剧和导演没有糊涂,明白过来为啥爆了,才有了后面几部的接连成功。


        

“来,准备……倒!”


        

砰!


        

饰演廖师傅的陈志辉应声倒地,一脑袋砸在了“米袋”上。


        

怕他嗑伤,米袋里装的是大米掺塑胶泡沫粒,砸上去没那么疼。


        

道具大哥一按开关,米袋里的血包炸开,映红了地面。


        

廖师傅就此下线。


        

“好!”


        

“过了!”


        

叶伟性高喊一声后,转头看向张远。


        

张远朝他点点头,确认后,叶导才又说了遍。


        

“过了!”


        

只要有张远在,过不过谁说了算,他终于摸清了,剧组其他人也摸清了。


        

“陈师傅,先给红包。”


        

“哇,你可够大方的。”


        

按照片场惯例,张远给拍了死亡戏的陈志辉拿了个红包冲喜。


        

陈师傅边擦额头上的人造血浆边接过,一捏就发现不对。


        

老江湖了,“死亡红包”收过多次。


        

一般就是一块钱,早年间还有用一毛钱纸币的。


        

打开一瞧,张远给的是一百的票子,心里高兴。


        

“自己人,应该的。”张远拍了拍老哥的肩膀。


        

也是做给其他人看。


        

跟着我,向我靠拢,有肉吃。


        

“你可给导演都调教出来了。”陈老哥将钱塞进兜里后,憋笑着说道。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张远厚着脸皮回道。


        

“哈哈哈……”


        

开拍前陈志辉可看的真真的,叶伟性正调整布光呢,张远看着场景摇摇头,叶导便虚着心主动上前询问。


        

“是哪里不对吗?”


        

“是有点不对。”张远转头看向他:“但你来问我,这件事很对。”


        

叶伟性清了清嗓子,已经快被张远调教成抖M了。


        

“太亮了。”张远指了指灯光布置好的点位。


        

“我们是模仿《精武门》。”


        

张远一说这话,叶伟性有点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被看穿了。


        

“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几版《精武门》的道馆战斗场面都有一个缺点,就是氛围。”


        

“老电影的设计,还是更偏普通商业片。”


        

“我们是新时代的剧组,得更讲究一些。”


        

“虹口道馆的原型梅机关是特务组织总部,地下有审讯室和水牢的。”


        

“这地方说好听是道馆,说不好听的就是魔窟。”


        

“魔窟有灯光明亮,富丽堂皇的吗?”


        

“得暗一些,还得有点脏。”


        

“地上让道具加一些未洗干净的血迹特效,深红干涸的那种。”


        

“再给个特写镜头,提醒观众这里曾经死过无数华夏武者。”


        

“这样后边叶问击败众人,全身而退才显得更为可贵。”


        

“对比,反差,给观众心理暗示。”


        

“灯光也是,氛围得阴沉。”


        

“不过叶问打斗时的灯光,得与其他师傅有区别。”


        

“武痴林,廖师傅都死在这里,所以布光要特别暗,还要浑浊。”


        

“到了叶问大战时,落顶光,多加一束。”


        

“有种老天爷照拂,天选之人的感觉。”


        

“井底多了一束光,好似他能带领华夏武术杀出重围,要这种感觉。”


        

“黑暗中唯一的光亮,懂不懂。”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而第八艺术,就是电影。


        

能被称之为艺术,电影不光故事得迷人,镜头语言也是艺术的重要一环。


        

最顶级,最优秀的电影,每一帧镜头都是经过巧思和设计的。


        

所以优秀的导演,一定是想象力特别丰富,对形体,色彩,光线都特别敏感的人。


        

叶问在影片中是有转变升华的。


        

从一开始的富家子弟,独善其身,不愿收徒。


        

与同行较量也只是因为技痒。


        

到后来穷困潦倒,开始逐渐明白何为大家,何为小家。


        

无大家则无小家,逐渐扛起了民族大义。


        

还无私教导砂厂工人,无论男女老幼学习咏春,习武强身。


        

人物是有成长的。


        

不同阶段,对其塑造也得有所区别。


        

不光在表演上,妆容,动作,灯光,都得变化。


        

就像说书一样,越细致越不嫌细致。


        

观众可以看不出来,但你不能不做。


        

而港片的老毛病就是糙。


        

尤其是功夫片和喜剧片。


        

墨镜王虽然拖沓,但拍戏是真细致。


        

尤其画面灯光,每一镜都能当截图用。


        

听完张远的说法,叶伟性想了想,是有道理的。


        

怎么觉得他对画面的理解不比我这个专业的差呢……叶导挠头安排。


        

那是,张远可是从老谋子那边薅了不少的。


        

论搞画面,整个大陆影坛能干过他的都不多了。


        

“怎么不讲武德呢?”


        

都安排好,正在准备下一场戏,也是死亡戏份的吴惊嘀嘀咕咕的来到他身旁。


        

“什么不讲武德?”张远以为他又事:“剧组有人搞你?”


        

“没有……”功夫小子一晃脑袋。


        

心说有你在,谁敢啊。


        

论整人,你的水平比功夫都强。


        

可也有不怕事的……


        

“我说是陈诗人。”


        

“怎么和片子里的鬼子一样,不讲武德,搞偷袭。”


        

“你不都和韩三品打过电话,说了这事。”


        

“他还在网上传你的消息。”


        

“不光没有变少,还更多了。”


        

吴惊说的就是张远没演上《梅兰芳》举报剧组的假消息。


        

如今网络上传的到处都是,天涯上都编出四五个版本了。


        

把他是曲协理事的身份都扒出来了,说是曲艺界排挤电影圈。


        

哎呦,谢天谢地!


        

电影圈不排挤曲艺圈就不错了。


        

还有传孙洪雷使坏,毕竟张远当年演他小弟,不想被对方爬到头上。


        

活生生演出了一场男星乱斗的戏码。


        

这都算合逻辑。


        

因为还有更过分的。


        

说张远和陈虹偷情被陈诗人发现了,所以从剧组开除……


        

我和陈虹。


        

可差辈喽!


        

不过陈老师年轻时那样,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好像比许情还带劲!


        

总之,网络上骂他的人可不少。


        

有说小心眼的,有说忘恩负义的,有说不守规矩的。


        

一时间,他前阵子因为救人而格外突出的风评,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幸好底子厚,短时间内还不至于全网嘲。


        

吴惊这几天也经常上网看。


        

自己兄弟的事,能不关注。


        

可发现绯闻不减反增,心说肯定是陈诗人仗着自己背景深厚故意欺负人。


        

吴惊这货缺点不少,其中一项就是“不服气”。


        

这同时也是他的优点。


        

敢向任何人说“凭什么”,这份勇气还是可以的。


        

“哦,这事啊。”张远了解后,不慌不忙。


        

“我看你怎么不着急。”


        

“口碑可重要了,你看华哥,口碑好就有人喜欢。”


        

“万一招牌毁了,可影响日后的事业。”


        

“你都不做些什么吗?”


        

“你怎么知道,我什么都没做呢?”张远反问道。


        

“你做了什么?”


        

“对方从一开始,就用了瞒天过海计,欲盖弥彰计,稀里糊涂落锤计。”


        

“而我就用了一计。”


        

“什么计?”


        

“将计就计!”张远打了个响指回道。


        

吴惊抿嘴。


        

你个演员不好好演戏,还看上兵法了!


        

“你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


        

“如今愈演愈烈的,关于我的绯闻,其实不是陈诗人放的。”


        

“什么!”功夫小子瞪大了眼睛。


        

“那是谁?”


        

“还有坏人。”


        

“谁这么缺德?”


        

“这么干生儿子没屁眼……”


        

张远赶忙捂住他的嘴。


        

别骂了……


        

随后指了指自己。


        

“你说的坏人,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