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很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歧视和隔阂。


        

同为华夏人,不同省份间还互相黑对方呢。


        

甚至不同区县之间都能骂起来。


        

最典型的便是江苏十三太保。


        

疫情期间,这地方愣是搞出了几十个二维码。


        

省会与地级市不互通,城与城不通,甚至乡与乡都不通。


        

这还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融合后的华夏。


        

东北人听不懂福建,两广的方言。


        

粤省人吃不惯北方的菜系。


        

但即使如此,华夏都是全世界范围内,多民族融合做的最好的区域了。


        

其他多民族地区的散装情况是超乎普通华夏人想象的。


        

最明显的便是咱们的南方邻居。


        

邦与邦之间都能干起来。


        

不光语言不通,连文字都不同。


        

这还是同一个国家。


        

如今张远身在海外。


        

这里不是北影厂,是好莱坞。


        

这里是白人和老犹子的天下。


        

这里不太能容得下黄皮肤的人。


        

好莱坞建立与1925年,到2008年,岁月已过八十余载。


        

可是能在此处站稳脚跟的黄种人明星,依旧屈指可数。


        

所以,想要在好莱坞有一席之地,相当不易。


        

辰龙拍第一部《尖峰时刻》的时候,刚开始也不受重视。


        

第一部成功后,他在采访后也说在好莱坞拍戏不开心。


        

因为即便是龙叔这般的国际巨星,在剧组依旧没有太多话语权。


        

不像在国内,导演制片都得和他商量着来。


        

他是爱当大家长,当然觉得憋屈。


        

张远虽没有当大家长的癖好,但也不得不小心考虑该如何自处。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环球影业。


        

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该如何站稳脚跟,而不是被人用完就扔,这点就很有技术含量了。


        

“张远先生,我听哈维说,你愿意对《速度与激情》的新作进行赞助。”


        

“请问您的预算有多少?”制片主管麦克聊到了正题。


        

“首先,我说的是投资。”张远明确了一下说法。


        

投资是按比例回报的。


        

赞助可未必。


        

这俩事不一样,投资就像结婚后要孩子,是付出了成本,得到结果。


        

赞助则像隔壁老王,助了,也可能得出结果,但不一定让你抱孩子。


        

你们白人老爷少和我来这套,老子不是来打白工的。


        

我就是来既要又要。


        

既要出名,又要赚钱的。


        

近一年时间,张远一直在“攒钱”。


        

《尖峰时刻3》和《功夫之王》的片酬他都没动。


        

再加上过年时从各家公司结来的账目。


        

在不影响其他投资和项目的情况下,他个人短期内能拿出的资金,大概有500万美金左右。


        

这是他此次北美行的预算。


        

按照他的估计500万美金,买个席位应当还是可以的。


        

况且这时候的环球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数。


        

不知道《速度与激情》的下一部戏能不能赚钱。


        

更不清楚范迪塞尔带来的“老员工团建”方案是否能够扭转颓势。


        

其实范迪塞尔很聪明。


        

这时候漫威宇宙还才起步。


        

大杂烩,大乱炖的好莱坞大片模式也未盛行。


        

所以他的想法还挺超前。


        

到了《速度与激情5》时,在里约召集团队,还真有种“复仇者集结”的感觉。


        

可那是后来,现在对环球来说,这依旧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项目。


        

所以他们以为,张远是想要一个固定角色。


        

其实他想要的是介入“家人侠”宇宙。


        

但也不能将底牌摊开,所以他并未直说。


        

“麦克先生,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来问你。”


        

“是你们认为韩这个角色,值多少钱。”


        

范迪塞尔这边已经联合制片人找了编剧,做了大致的剧本。


        

如今的内容,是想联动前三部的主要人物。


        

因为第三部结尾是找老范头客串。


        

剧情上,是第三部男主的小弟说,有人来找新一任的东京漂移王,并说自己是已故的韩的家人。


        

家人侠是以韩的朋友的身份登场的。


        

而韩则是一个死人。


        

所以在第四部给他设计了一段与家人侠共同犯罪的情节,以圆上这个坑。


        

但老范头虽然想4,5两部连拍,可环球不同意。


        

所以就没有想到第五部会设计出那么大的案子。


        

也没想到角色会人均分到上千万美金的报酬。


        

其实到后来,剧情衔接上还是有点小问题的,毕竟是后找补。


        

韩在第三部中贪当地黑帮的赃款。


        

那才多少钱?


        

对一个身价上千万美金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那么做。


        

所以为了圆这一点,也为了拓展角色可能性。


        

后来又补设定,把韩复活,说他一直在与无名氏先生合作。


        

反正为了继续拍戏捞钱,环球啥故事都敢编。


        

并且后来系列大火,成为世界一流IP后,公司直接把票房失利的第三部放到了外传的位置上,都不把他当正式系列作品了。


        

张远采用以实对虚,以虚对实的策略,与对方耍耍。


        

不能一上来就实诚,会被白人当傻子的。


        

麦克也已经察觉到这个华夏年轻人不好对付。


        

不光是有备而来,调研充分,还滴水不漏,让自己不好抓到软肋。


        

“这样,我先与公司和团队聊一聊。”


        

“然后给您一个方案,我们在展开讨论。”


        

呵呵……你看,你又急。


        

谁先给方案,说明谁的需求更迫切。


        

他给方案,自己便能主动讨价还价。


        

反之他就落入了不利的局面。


        

张远点头答应,同时开口。


        

“在你们讨论方案的同时,能不能先帮我安排一下与团队见面。”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我感兴趣,但也得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再做决定。”


        

给出了一副我还得调研一下。


        

若是不好就跑的态度。


        

“可以,你想见谁,我都能帮忙安排。”麦克则摆出了配合的态度。


        

他也怕金主跑了!


        

所以赶忙答应。


        

这就好办了。


        

其实张远不是为了调研项目,而是为了站稳脚跟。


        

哈维这老小子为了拿到50万美金的全额“介绍费”,可是非常下本的。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是网络上盛传的,出自于《资本论》的名言。


        

但这句话不是马先生写的,而是引用了大不列颠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在《工会与罢工》一文中的原话。


        

马先生是拿这段话当引子,给出了自己的著名观点。


        

既“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对资本的剖析如此精确,除了他自己和老婆都是名门望族,正是资产阶级外。


        

他本人还是犹台籍。


        

他老人家太了解自己阶级和民族本性了。


        

哈维这个老犹子,更是满打满算,百分百契合这些论点的。


        

即使和环球影业有过亲密合作,甚至一起操纵过奥斯卡。


        

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上一秒的我合作赚完了钱,下一秒的我就能把你卖了。


        

来之前,他早就把环球关于《速度与激情》这个项目的人和事,通过他的在环球影业内部的关系网查了底朝天,全都交代给了张远。


        

这几十万美金都花值了。


        

所以他已经知道。


        

这个项目,资金不充裕只是小问题。


        

团队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他不在乎这些人打死打活。


        

但得保证自己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来发育。


        

简单来说,现在这剧组分为了两大派。


        

导演和部分公司领导一帮,制片人和范迪塞尔一帮。


        

导演林诣彬是公司扶起来的。


        

而范迪塞尔与整个系列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的那个铁打营盘,也就是系列每一部的制片人尼尔·莫瑞兹是穿一条裤子的。


        

因为这位尼尔老哥还是范迪塞尔另一部系列作品《极限特工》的制片人。


        

同时,他还是最近几年大热作品《冒牌天神》,《我是传奇》和《人生遥控器》的联合制片人。


        

在环球影业和好莱坞都有些地位。


        

等于环球内部至少有两拨意见难以统一。


        

这就是张远想要的切入点。


        

次日,张远先去北美其他地方参加完《功夫之王》的宣传活动。


        

而后又飞回了加州。


        

“茜茜,我看你也是有点玩疯了。”刘晓丽在飞机上,面带笑意嗔怪道。


        

即使工作已经完成,刘茜茜也跟着他一块回到好莱坞。


        

说是想继续练车。


        

其实也是想和张远一起玩。


        

难得有时间,她不想浪费。


        

“出来玩就是要开心嘛。”


        

“况且我也进步很多啦。”小龙女回到。


        

是进步了不少……张远想着,至少能完完整整的跑圈,不再老是冲出赛道。


        

且之前拍戏时集训的好处在此时体现。


        

别看她长的偏柔,实则还是练出了一些肌肉的。


        

开车,尤其是开改装过的赛车,那可是体力活。


        

普通人三圈下来,先不说胳膊腿有没有因为甩盘子和踩刹车而抽筋。


        

那些车大多是没有助力的,开一圈跟健身似得。


        

就说脖子,一般人下车后,脑袋都得耷拉在肩膀上。


        

因为高速过弯的强大G力,普通人的颈部肌肉根本承受不住。


        

高级别赛车手的脖子,个顶个的都和大腿一样粗,就是这个道理。


        

“张远,张远,今天我们还去赛车场吗?”她探过脑袋问到。


        

“去啊,反正还包了好几天呢。”


        

“那你带着我开好不好,我觉得你比教练开的好。”她笑着要求道。


        

人家教练是欧洲房车赛退下来的,虽然是低组别。


        

水平应该还是比张远高一些的。


        

但好坏不看技术,看人。


        

她觉得好,便是好。


        

而且张远比较猛,敢往极限推。


        

教练则得保证学员安全,不会那么激进。


        

“好,但今天你得稍等一会儿。”


        

“我约了人。”


        

回到赛车场内。


        

一位与他们几人同样是黄皮肤的老哥已经早早等候。


        

穿着打扮挺随性,短袖里面套了件白色长袖,脚上踏着双詹姆斯六代,看着有点嘻哈。


        

“你好,林导。”


        

此人正是《速度与激情3》的导演林诣彬。


        

老哥是华裔,在台北出生。


        

八九岁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洛杉矶知名的橘子郡生活。


        

这老哥最早的梦想是当职业篮球运动员,想进NBA。


        

然后发育完,身高才170……就断了念想。


        

“你好。”这位说中文时,已经有点别扭了。


        

基本已成了标标准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林导,久仰。”张远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刘家母女俩在不远处看着。


        

见他会晤的是一个亚洲面孔,便以为是张远的朋友。


        

不便打扰,俩人便走开了。


        

上来先攀关系,大概聊了聊。


        

“其实,我很喜欢《速度与激情3》这部电影。”


        

“我认为非常精彩。”


        

“听说您为了准备这部作品,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还研究了非常多的赛车资料。”


        

“是的。”林导答道,同时一直在观察张远。


        

他不认识对方。


        

但公司说了,这位不光是华夏正在崛起的新星,还是潜在的投资人。


        

所以不乐意也得见。


        

至于为什么不乐意。


        

韩的扮演者成康,是他的好友,合作过数次。


        

这头来个人就要把朋友给顶了,多少有点过不去。


        

但在好莱坞,导演的话语权远没有国内那么大,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接触。


        

他和哈维一样,也不明白为什么张远把见面地点订在赛车场。


        

但又想到,这位也许是为了提前做功课,还算敬业吧……


        

其实在拍摄《速度与激情》第一部时,两位女主角,莱迪和米亚的扮演者,连驾照都没有。


        

为了拍戏特意去练的。


        

而保罗·沃克也是为了拍这部戏,才去学赛车,并在拍摄结束后喜欢上了跑车和赛车。


        

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


        

专业演员,哪怕不会,也得为了角色去学。


        

这才是专业二字的意义所在。


        

林诣彬也做了大量调研,才开拍作品。


        

因为花了很多心血,结果却那么惨,所以他还挺伤心。


        

也更想证明自己。


        

张远认为林诣彬是系列的最佳导演。


        

他是最有能力,也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


        

还有一点。


        

环球看上他,让他拍第三部,是因为《征服怒海》这部商业片的成绩不错。


        

而在这部片子里,林诣彬与泰瑞斯·吉布森和乔丹娜·布鲁斯特合作过,并且很愉快。


        

这两位,就是《速激》系列中,保罗沃克角色的黑人好基友和老婆的扮演者。


        

林诣彬和大半《速度与激情》的演员都有过合作,且很熟。


        

有私交与合作经历,让他更容易把控团队。


        

所以张远也很支持他来拍。


        

林诣彬并不知道他的想法,显得有些拘谨。


        

“林导,我们都是华夏人,有很多共同点。”


        

“我不是华夏人,我是宝岛人。”林诣彬立马答道。


        

张远:……


        

好好好。


        

跟我来这套是吧。


        

他知道很多海外宝岛人都会自称宝岛人,而否认是华夏人。


        

这不是个例。


        

部分香江人也有这毛病。


        

大部分华夏人遇到这种事也就付之一笑,懒得掰扯。


        

因为没用,这是人家在精神上的立身之本。


        

但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我们这么搞,那就别怪我一会儿心狠手辣了。


        

“那就先不说这个了。”


        

“既然您也研究过赛车。”


        

“不如我们上车,边开边聊,如何?”


        

张远发出邀请,并递给了对方一顶头盔。


        

林诣彬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勉强答应。


        

开车就开车吧,就当完成任务了。


        

林导完全不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