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罗阳先去管理系蹭了两节课。


        

这次安生了,夏颖没有再过来缠着他套近乎。


        

等他赶回阳市,还来得及去青青制衣厂吃午饭,顺带在办公室里午休一个多小时。


        

下午一点半左右,罗阳才开车前往双峰镇,去找小姨夫乔世安。


        

“阳阳?”


        

在办公室里看到罗阳出现,乔世安愣了一下。


        

“今天不是礼拜一吗?”


        

要不是他上着班,还以为记错日子了。


        

“请了假的。”


        

罗阳边解释边自己动手泡茶:“筹备小组那边打我电话,说有人跳的比较欢。”


        

“?”


        

没头没尾的话,把乔世安说的一头雾水。


        

好在罗阳很快泡好了茶,坐到了他办公桌的对面。


        

“小姨夫,预拌水泥砂浆厂的环评答应给谁去编制了?”


        

这就对了,结合上一句话,乔世安立刻反应了过来。


        

“口头许给了康明公司。”


        

乔世安皱眉道:“双峰镇不少项目都是这家公司做的,本身在环保那块关系也不错啊”


        

按照他的话,这家康明公司也是有跟脚的。


        

罗阳掏出手机,翻出关凯发给他的消息,递给乔世安看。


        

上周和关凯通完电话之后,他特意让关凯放低身段又联系了对方一次,摸清了对方公司的名字。


        

“青山咨询?”


        

乔世安念出了这家公司的名字,随后皱起了眉头。


        

片刻之后,他也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老姚吗,我是乔世安。”


        

罗阳估计这个老姚应该就是康明公司的老板。


        

同行最了解同行,乔世安打这个电话了解起来最直接明了。


        

“问个事,青山咨询知道吗?”


        

“嗯嗯.”


        

“你确定?”


        

“好的,我知道了!”


        

“.”


        

几分钟之后,乔世安挂断了电话,看向外甥道:“审批科的关系。”


        

“仅仅是审批科?”


        

“老姚也是圈内人,说这个青山咨询的老板洪向斌霸道的很,最近半年里抢了其他公司不少业务”


        

“咱们阳市就这么大,每年的项目也就这么多。”


        

罗阳掏出烟,递了一根给小姨夫:“能养活的咨询公司不会超过十家,谁没有点关系?”


        

帮着乔世安点完烟,他给自己也点上一支。


        

“俗话说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他洪向斌凭什么就能这么霸道?”


        

“说是刘绍波的小舅子。”


        

乔世安随后补充了一句道:“刘绍波在主管这一块.今年才上来的。”


        

“不是吧?”


        

罗阳冲自家小姨夫眨了眨眼睛:“这么明目张胆的威胁企业,一点都不避讳的吗?”


        

“啧是有点作死了。”


        

乔世安也忍不住咂嘴:“这种小舅子有点坑姐夫啊”


        

罗阳还以为是多大的人物,原来是遇到愣头青了。


        

一时间有点哭笑不得。


        

难道这种事情也要去找姜远山帮忙?


        

丢不起这个人。


        

“小姨夫,反正土地还没挂出来,不着急。”


        

罗阳淡定的道:“您要是有时间,就帮我了解一下这个刘绍波,知己知彼嘛。”


        

“嗯,圈子不大,转个人就问到了。”


        

外甥把前期的事情丢给自己去做人情,结果闹出这么件事情来,乔世安自己也觉得过意不去。


        

就算罗阳不提,他也会先打听清楚情况,再酌情解决的。


        

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个副科,在阳市多少有点人脉关系,总不能被个股级给卡死吧?


        

都在一个圈子里,多少要给点面子。


        

说完这件事后,接下来乔世安又询问了一下罗建国的境况。


        

一支烟抽完,罗阳见他还有事情要忙,于是起身告辞。


        

出了办公楼,到停车场后又点起了一支烟。


        

罗阳可没有太乐观。


        

俗话说的好,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有时候难的真不是大领导,反而是不上不下的中间层。


        

被一个科长给卡的欲仙欲死的老板多了去。


        

尤其是在一些局办单位里,这种情况还不少见。


        

人家就拿着法规来说事,上面领导要是压下来,某些无欲无求年龄的中层,真敢硬顶。


        

会议是有记录的,硬要通过也不是不行,领导越级签字。


        

特批?


        

万一将来出了事情,谁签字,谁负责!


        

这种时候,关系不到一定程度的领导,还真不敢帮这个忙。


        

没必要嘛。


        

当然,更高层面的领导通过绿色通道来推进这件事,就挡不住了。


        

可是有几个项目值得更高一级的领导来推进?


        

大部分都是几百万、千把万的中小项目罢了,搞到最后,多半是老板托关系打招呼,低个头完事。


        

可这种也要讲规矩的。


        

大部分都是先按规范卡一卡,让你自己找原因去。


        

企业还没话说,因为自身腰杆子就不硬,也别怪人能拿捏你。


        

品味出来了,再找关系协调沟通。


        

最后整改一下完事。


        

哪有像现在这样,直接打电话上门叫嚣着威胁的?


        

是人就有脾气,不是每个都愿意憋屈着的。


        

夜路走多了,难免遇到鬼。


        

嘿嘿


        

按灭手里的烟,罗阳开车离开双峰镇。


        

先搁置吧,这件事还要等小姨夫那边打听清楚再做决定。


        

乔世安也是老法师了,不至于把事情弄得更糟。


        

再次回到青青制衣厂,他开始翻看这段时间里积累起来的报纸。


        

先看新华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一个半小时之后,才看起了当地的阳市日报。


        

国内大部分主流媒体,尤其是日报类,都差不多一个模式。


        

主要版面都是一级政府的消息,外加重要政策发布。


        

次一版的才是财经类新闻,甚至有些还会刊登沪市、深市的股票信息。


        

许多地方性纸媒,在这一板块还会刊登当地的招商引资信息,


        

其余版面就比较杂了,大多刊登了体育新闻、国内国际新闻、重大社会性新闻.


        

中间夹缝也不会浪费,用来刊登寻人启事、注销公司、债务清还豆腐块大小,怎么不引人注意怎么来。


        

看阳市日报的时候,罗阳就是一目十行了。


        

基本上都是一掠而过。


        

因为前世他毕业后一直在魔都工作,回来的次数很少,对于阳市发生的一些事情,基本上印象不多。


        

“咦?”


        

伴随着哗啦声,刚翻过一页的报纸又被翻回前一个版面。


        

罗阳的视线紧盯在一条报道上。


        

原本的一目十行,变成了逐字逐句阅读。


        

足足五六分钟之后,他才放下手中的报纸,陷入沉思之中。


        

“本报记者通讯:我市新乡镇青森化工新增八千吨级氨基树脂项目建设进度喜人,或于年底前投产,该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工农业机械、刚制家具、家用电器和金属预涂等工业涂料.”


        

一份普普通通的通讯稿,乍一看,还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偏偏罗阳记忆里被勾起了一些碎片。


        

双峰镇和新乡镇相邻,这两个地方都是阳市化工产业比较集中的地方。


        

只不过双峰镇以小化工为主,而且在日益高标准的环保政策要求下,大多已经外迁。


        

新乡镇不一样,化工产业规模更大,而且好多都是地方上的纳税大户。


        

懂得人都知道,一旦化工产业集中,那种臭鸡蛋味道会整天飘荡在空气里,怎么也消散不掉。


        

上辈子春节回家,亲戚也会从他嘴里了解房市行情。


        

闲聊中就听小姨夫说起过新乡镇,那边简直就是地产开发洼地,经济不弱的一个大镇,没一家地产开发商敢过去投资,因为空气了味道实在太冲鼻。


        

有钱的都搬去城里住了,没人愿意留在新乡。


        

这些还是其次,主要是另一个八卦新闻。


        

总有人会忍受不了这种环境的,后来就有人往上举报,对象就是这个青森化工。


        

结果就闹出一桩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倒也不是什么违规排放的恶性事件,毕竟在苏南这边管控很严,企业因为上不起环保设备而外迁的很多,留下的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这么胡来。


        

举报之后,上面就有督导组下来查。


        

青森也是牛逼,很硬气的接受了调查。


        

结果也是好的,督导组发现人家的确没有违规,都是按照行业规范来的。


        

要想消除这种味道,除非企业迁走。


        

但是从就业以及纳税等综合来考虑,地方上又怎么会舍得?


        

这一查,也算是为青森正名了。


        

就在大家皆大欢喜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企业没查出什么问题,却牵带的查出了另外一桩要命的事情。


        

青森在10年上了一个新项目,用的名义是老项目改建。


        

老项目属于淘汰的化工项目,拆掉后在原址上建新项目,还节省用地指标呢。


        

关键是项目评审。


        

怎么说呢,青森在起家的时候,也没多少钱,何况那时候全国企业都是粗狂式发展,要的就是GDP,谁还管那么多。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相应法规越来越完善,工业用地也要分级别的。


        

譬如服装加工厂之类,就属于无污染源的M1级别用地;金属加工厂之类,就属于轻度污染源的M2级别用地;化工企业,尤其是危险品化工生产企业,那就属于污染源比较重的M3级别用地了。


        

青森化工的新项目用的是老项目的土地,开句玩笑,属于双重M3级别了。


        

于是在项目前置评审阶段,环保给出了需要进行土壤修复的意见报告。


        

土壤修复的技术方法就不在这里多叙述了,反正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快的,就是土壤换填!


        

企业要上项目,也不可能让伱慢悠悠的植树几年再说,肯定是选用最快的方式了。


        

挖掉原先地块上受污染的土壤,换填健康无污染的。


        

买好土花的钱不多,但是处理受污染泥土的费用就高了!


        

青森自己当然不会去沾这种麻烦事,就把土壤修复的活给外包了。


        

督导组例行性的查了一下,结果发现大问题了。


        

受污染的泥土


        

主角不是无脑打脸啊


        

大家别指望上来就抽嘴巴子


        

但是肯定会更爽。


        

先发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