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大将军擅离职守,私自率军北上,此事极为恶劣。”


        

大楚皇宫,随着江南水患持续加剧,整个朝堂早己经是人心惶惶。


        

“那依宋将军之见,本宫应当如何处置?”


        

看着下方一群心思各异的朝中重臣,沧海的脸色极其难看。


        

自从江南水患以来,这些朝中大臣不思赈灾之事,却整日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似乎自己不罢免几个官员,这江南的水患就治不了一般。


        

“娘娘,大将军擅离职守,按照我朝律法,自当严惩。”


        

“然,念及大将军曾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且如今江南局势愈发严峻,故而,末将认为,应革去大将军之职,贬为庶民,以正视听。"


        

李格率军北上,乃李子归密授,因此,他并未向军部报备。


        

然而,他的此举,却成为他人弹劾他的把柄。


        

要知道,擅离职守,私自出兵乃是重罪。轻者革职查办,重者恐有杀身之祸。


        

“是啊娘娘,帝国本就因为江南水患而人心惶惶。”


        

“可如今,大将军又擅离职守,私动刀兵,若是娘娘不加以严惩,恐怕很难服众。”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似乎朝廷不罢免李格,天下就会大乱一般。


        

“行了,本宫知道了,此事容后再议!"


        

见众臣的目的,竟然是要自己罢免李格的大将军之位,沧海的眼眸顿时冷了下来。


        

要知道,李格在军方的地位,可是仅次南宫允等人的存在,若是罢黜李格,无异于让军方自损一臂。如此荒诞之事,沧海岂会应允。


        

“请娘娘三思!”


        

“请娘娘三思......”


        

然而,不等沧海话音落下,群臣己经纷纷跪了下去。


        

“够了!本宫己经说了,此事容后再议,若谁再敢谏言,本宫决不轻饶。”


        

面对这一群只知道勾心斗角,不思如何治国的前朝旧臣,沧海也是来了火气。她该如何决断,还轮不到这些家伙指指点点。


        

"娘娘息怒!"


        

群臣虽然还想再说什么,但见沧海己然动了真怒,便也没敢再多言。


        

毕竟,众臣都知道,这位可是一怒便让数万人头落地狠主,若是真把她逼急了,她可是会杀人的。


        

“启奏皇后娘娘,江南急报!”


        

然而,就在一众大臣沧海动怒而噤若寒蝉之际,大殿外蓦然传来一名禁卫的声音。


        

“呈上来!”


        

听到是江南急报,沧海心里顿时一沉。


        

自从灾区爆发瘟疫,李子归亲自前往灾区后,灾区便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然此刻,灾区却突然有急报传来,这不得不让她感到些许焦虑。


        

“是,娘娘!”


        

很快,一名老太监便从禁卫手中接过急报,恭敬地呈到了沧海面前。


        

“放肆!真是岂有此理。“


        

接过急报,沧海只是匆匆看了一眼,脸色便变得阴沉起来。


        

“这......”


        

看到沧海的反应,在场的一众臣工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灾区究竟发生了什么,竟然使得这位狠主如此震怒。


        

“哼!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可本宫怎么也没想到,你们当中有些人竟然如此大胆。”


        

“不但勾结外敌破坏水道,致使延江决堤,令江南千万百姓受灾。”


        

“更为可恶的是,尔等竟然还妄想在朝中发展势力,企图颠覆我大楚江山,着实是罪大恶极。"


        

“来人!速将此等乱臣贼子拖出去杖毙,以正国法!”


        

猛地将急报摔于大殿之上,沧海那冰冷的眼神之中,透露着无尽的杀意。


        

她着实未曾料到,江南水患,竟是人为所致。而且,如今,这些人竟然己经将魔爪伸向了帝国朝堂。


        

“是,娘娘!”


        

匆匆拾起地上的急报,老太监粗略扫一眼,便将目光投向了殿中的几名臣子。


        

“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娘娘单凭一封急报,便欲治我等之罪,这是不是有些太武断了?"


        

看到老太监的目光,竟然也投向了自己,其中一名老臣立即迈步上前,沉声道。


        

"是啊娘娘,如今灾区形势严峻,帝国又正值用人之际,如果娘娘因为一封急报便处置了朝中重臣,这恐怕会引起民心动荡!还请娘娘三思。"


        

紧接着,又是一名老臣走上前来,对沧海躬身行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