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了那景象之中自己儿女子嗣被胡亥所屠的惨状,看到大秦朝堂混乱的朝局,指鹿为马。


        

现在嬴政是无比庆幸没有发生,更加庆幸那一切都不会再发生。


        

因为自己的儿子在!


        

“你说,我大秦以后会是怎样的?”嬴政有所担心的问道。


        

显然。


        

那景象对于嬴政的冲击也是很大的。


        

一统神州的他原本壮志无穷,想要将大秦万世传承。


        

可最终二世而亡。


        

特别是看到了老迈的自己,病逝沙丘。


        

亲眼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这种感受更是难以言明。


        

“爹。”


        

“你就放心吧。”


        

“六国余孽,只是老鼠罢了,不值一提。”


        

“至于大秦的未来,你儿子早就有所规划了,我行国策,你老就好好批阅奏疏就行,一切有我。”


        

“至于你担心寿元?那大可不必,你儿子会让你长生不死的,你会看着大秦一步步蜕变的。”赵封笑着安慰道。


        

“现在我明白了一点。”嬴政凝视着赵封。


        

“什么?”赵封问道。


        

“还是要生一个好儿子啊,可以帮我分担。”


        

“哈哈哈。”嬴政大笑了起来。


        

看到这。


        

“得了。”


        

“你老就好好休息吧。”


        

“一切有我在,你所看到的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睡一觉,什么都过去了。”


        

赵封对着嬴政一笑,安慰了一句。


        

随后就转过身,向着阶梯下走去。


        

“封儿。”


        

“明日认祖归宗大典,可要重视。”嬴政说道。


        

“放心吧。”


        

赵封摆了摆手。


        

“这小子。”


        

嬴政脸上露出了一抹宽慰的笑容来。


        

“他是让我杀了那逆子没有任何负罪感啊。”


        

“如若不然,他或许都不会让我看到大秦的未来。”嬴政心底一叹。


        

他哪里又不清楚自己儿子为他的好。


        

今日!


        

对于大秦而言,注定不会很平静。


        

百官也被大秦朝堂之变,看到了始皇死,看到了篡改遗诏。


        

只不过。


        

此间之人或许也不会乱传,毕竟此事影响太大了。


        

魏地。


        

一处地下密室内。


        

“终究还是失败了。”


        

“此番可见,赵封没有那么容易好杀。”


        

“这一次赵封故意以身为诱饵,目的就是引我们动手,终究是我们忍不住啊。”


        

张良叹了一口气。


        

“此番我们派出了一千多名死士全部死在了赵封手中。”


        

“损失惨重啊。”


        

项梁也是一脸苦意。


        

可这一次。


        

这么好的机会,哪怕知晓是赵封刻意的,他们也忍不住。


        

毕竟赵封如今可是秦国太子,国之储君。


        

这一次他尚且只是带着几百个亲卫离咸阳,以后就很难有机会了。


        

他们不得不做。


        

“赵封,或许是杀不了了。”


        

“而且这一次他主要目标并非是针对我们,而是针对咸阳的那些人。”


        

“在行刺之后,赵封就下令封禁了咸阳。”


        

“想必现在的咸阳已经迎来了大变了。”张良叹了一口气。


        

“子房。”


        

“那我们要怎么办?”项梁问道。


        

“趁着秦国所谓的国策还未完全施展,我们要尽可能购置铜铁,尽可能锻造兵器。”


        

“否则等秦国收缴天下铜铁后,我们就没有机会了。”张良说道。


        

“以我们现在的财力,很难购置足够的。”


        

“昔日的那些贵族一个个都明哲保身,他们也根本不会支持。”


        

“可恨。”项梁骂了一句。


        

“没有任何办法了。”张良苦笑着摇了摇头。


        

纵然他有才智,可面对大秦施展的国策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等秦国的国策施行,我们以后的日子会变得更为艰难,谈何复国啊?”项梁心底揪心无比。


        

复国,复仇。


        

国仇家恨。


        

他真的不敢忘。


        

但如今。


        

随着赵封的出现,随着赵封成为了秦国的太子,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渺茫。


        

如若说秦始皇威震天下,镇大秦天下安稳。


        

那么赵封的威名也是遍传天下,对于六国余孽而言,赵封的名字比之秦始皇的威慑更是不小了。


        

这两个名字就足可压得六国余孽无法抬头了。


        

可纵然恨,纵然忌,他们也只能在暗中骂几句,甚至他们都不敢主动出现。


        

“父亲。”


        

“难道我真的无法为你报仇了?”


        

张良此刻也是无比的沮丧。


        

对于他而言,


        

复仇,复国,这就是他心中所想。


        

但此刻所面对的让他这一个历史上被称之为谋圣的他也无可奈何了。


        

…………


        

大秦,咸阳!


        

今日的皇宫内,异常的庄重。


        

在皇宫祖庙所在。


        

供奉大秦历代先祖先王的祖庙前。


        

百官齐聚。


        

宗族长者临。


        

还有来自民间的功勋爵位退伍老兵。


        

今日。


        

他们都将一起见证赵封认祖归宗,录入宗谱的一刻。


        

“陛下驾到。”


        

“帝后驾到。”


        

“太子驾到。”


        

“太子妃驾到。”


        

接连三声高呼下。


        

嬴政一身黑龙帝袍,头戴冠冕,牵着帝后宫装的夏冬儿。


        

在两人身后。


        

赵封同样是一身黑龙王袍,头戴六珠的冕旒。


        

如今秦始皇已经并非君王,而是帝王,天下第一个皇帝。


        

他的位格已经超越了君王的层次了。


        

而作为太子储君,自可穿王袍,戴王冠。


        

而在赵封身边,王嫣也是一身宫装,绝美容颜露出,更有着一种尊贵之气。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帝后。”


        

“臣等参见太子,参见太子妃。”


        

随着四人来到。


        

满朝文武,后宫嫔妃,皇族公子公主,还有来自民间功勋锐士,纷纷参拜。


        

“诸卿,平身。”


        

嬴政一笑,抬手一扶。


        

“谢陛下。”


        

“谢太子。”


        

所有人齐声高呼道。


        

许多人目光带着激动的看着这祖庙前的四人。


        

“没想到啊。”


        

“我王翦的女儿竟然成了太子妃。”王翦凝视着自己女儿身着太子妃宫装的身影,脸上则是激动的笑着。


        

满朝之中。


        

如若论曾经谁最会明哲保身,那毫无疑问就是王翦了,可这明哲保身的王翦却成为了大秦朝臣之中最为尊贵的一个家族。


        

他成为了国尉,儿子成为了上将军,女儿成为了太子妃。


        

毫无疑问。


        

这真的是运道好。


        

“今日。”


        

“吾儿,吾女,吾孙认祖归宗之礼。”


        

“诸卿见证,天下见证。”


        

嬴政大手一挥,威声喝道。


        

只见韩非走上前,手持圣旨,大声道:“请宗谱,请玉蝶。”


        

应声。


        

自祖庙内。


        

几个祖庙内的宗族缓步走了出来。


        

只见。


        

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下。


        

一封全新的宗谱展开。


        

嬴政这一脉。


        

所有儿女的名讳都在这一张宗谱之上。


        

以往。


        

在赵封未曾认祖归宗时。


        

嬴政长子为扶苏。


        

但如今。


        

长子一栏则是赵封的名讳,赵氏嬴封。


        

除此外。


        

在赵封的一旁还有着赵颖的名字,赵氏嬴颖。


        

在赵封下面的一栏。


        

嫡长子,赵启。


        

嫡子,赵武。


        

嫡长女,赵灵。


        

赵封所有儿女的名字都已经录入了宗谱之上。


        

“认祖归宗。”


        

“请归宗族裔叩拜大秦历代先祖。”


        

宗族长者大声道。


        

应声。


        

赵封缓缓走出,身边赵颖走来。


        

还有一众儿女也是纷纷来到了赵封的身后。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


        

赵封面朝祖庙内大秦历代先祖先王的灵位。


        

继而跪下。


        

“大秦第三十八代后裔,赵氏嬴封,参拜历代先祖。”


        

赵封对着祖庙灵位叩首三拜。“大秦第三十八代后裔,赵氏嬴颖,参拜历代先祖。”赵颖也是跪下叩首。


        

随着两人跪下。


        

在后面。


        

赵启,赵灵,还有赵封的一众儿女们也是纷纷跪下。


        

哪怕年幼不知的,此刻也是学着他们的哥哥姐姐,有样学样。


        

“大秦第三十九代后裔,赵氏嬴启。”


        

“大秦第三十九代后裔,赵氏嬴灵。”


        

“大秦第三十九代后裔,赵氏嬴武。”


        

……


        

“参见大秦历代先祖!”


        

所有赵封的儿女都纷纷高呼道,声音也是十分清脆。


        

“宗谱已入。”


        

“赐身份玉蝶。”韩非大声道。


        

只见众宗族弟子手持玉蝶,先是来到了赵封的面前,恭敬将玉蝶呈在了赵封的面前。


        

“太子殿下,这是你的身份玉蝶。”


        

赵封接过玉蝶一看,就是一个玉佩,正面为嬴,反面为封。


        

象征着赵封的身份。


        

紧随着。


        

赵颖,还有赵封的一众子女都获得了身份玉蝶。


        

“认祖归宗礼毕。”


        

随着身份玉蝶赐予后。


        

此番认祖归宗大典也算礼毕了。


        

毕竟。


        

这一礼并没有那般繁琐。


        

赵封都已经封为太子了,这也是走一个过场。


        

“自今日起。”


        

“孤为赵氏嬴封。”


        

赵封转过身,面朝满朝文武。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恭贺殿下认祖归宗。”


        

满朝文武纷纷高呼道。


        

“恭喜宿主溯源认祖归宗,奖励四阶宝箱一个。”面板此刻提示道。


        

“这竟然还有宝箱奖励。”


        

“果然。”


        

“华夏认祖归宗为大礼,或许这也是无形气运加身了。”赵封心底暗想道。


        

此番。


        

他又有了两个四阶宝箱了。


        

“诸卿,前往朝议大殿议事吧。”嬴政开口道。


        

……


        

朝议大殿。


        

百官临朝。


        

嬴政端坐王位。


        

赵封站在了阶梯之上。


        

“诸卿。”


        

“国策施行如何了?”


        

嬴政目光落在了韩非等臣的身上。


        

四项国策施行,大秦国本。


        

这是关键。


        

“启奏陛下。”


        

“经近月时,臣与诸位丞相府合力而为,已经研究出吾大秦新字的雏形,请陛下一阅。”


        

韩非拿出了一封布帛,上面则是新研字。


        

“呈上来。”


        

嬴政一挥手。


        

一旁侍奉的寺人立刻快步走下去,恭敬呈奏。


        

赵高离开后,侍奉嬴政左右的寺人自然是重新选择了,一个昔日被赵高针对的寺人,如今成为了后宫的中车府令。


        

当然。


        

这也是嬴政故意为之。


        

以此来清理赵高曾经在后宫安插的人。


        

效果不错。


        

嬴政打开这布帛一看。


        

看着眼前的新字,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


        

“此字相比于我大秦的字,还有诸国的字更为简单,而且与诸国之子相仿,凡我华夏族人识字的必可认出。”


        

“韩相费心了。”嬴政夸赞道。


        

“能够得陛下与太子看重,让臣开创新字,臣自当全力以赴。”


        

“此字合适,那臣就全力以赴开创,争取在三个月内让新字成型。”韩非立刻道。


        

“准。”


        

嬴政大手一挥。


        

“其余诸卿呢?”嬴政又看向了其他重臣。


        

“启奏陛下。”


        

“车同轨,有序进行,此事需各地官府律令,一步步施行。”


        

“行同伦,也在有序进行。”


        

“度量衡,如今吾大秦负责商贸,负责民间诸事的官吏已经逐步施行,正在统一吾大秦内的尺寸,重量,长短。”


        

李斯,尉缭等臣纷纷开口道。


        

“很好。”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


        

“天下书籍,天下铜铁,兵器收缴如何了?”赵封出声问道。


        

“回陛下,回太子。”


        

“此事臣已经传达天下官府,以各方郡府,各方县衙为部,收取天下书籍与兵器。”


        

“除此外。”


        

“还需各地军队助力,否则凭官府力量还不足。”韩非禀告道。


        

“国尉。”赵封开口道。


        

“臣在。”王翦立刻道。


        

“此事国尉多上心,如若在收缴书籍与铜铁兵器过程有阻,国尉需调兵驰援便调兵。”


        

“四大国策,收取属于与铜铁关乎吾大秦国本。”


        

“不容有失。”


        

“如若有人反抗,重惩。”赵封冷冷道。


        

“臣领命。”王翦当即一拜。


        

“父皇。”


        

“儿臣还有一事。”赵封转过头看向了嬴政。


        

“封儿,你说。”嬴政微微一笑。


        

“隗状已下狱,朝堂之上参与行刺诸官吏也是如此,朝堂群臣已有所缺,还需调任官吏。”


        

“除此外。”


        

“儿臣还要在新设一个上卿之位。”赵封说道。


        

“新设一个上卿?”


        

“此上卿,封儿是准备安排重任?”嬴政笑着问道。


        

“的确。”赵封点了点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儿臣要设的这一个上卿不仅仅是官位,更是主管一个职权。”


        

“此权名为工。”


        

嬴政点了点头:“封儿,你继续说,朕听着。”


        

“神州分裂八百载,为何吾大秦能够一统天下?”


        

“诸卿,可有所想?”赵封扫视朝堂一眼,问道。


        

“吾大秦变法有成,军功制让吾大秦子民人人皆有机会位极人臣,出人头地。”


        

“哪怕如太子,昔日也是依军功制而上,才能与大王相认。”李斯当即说道。


        

“军功制是一部,让吾大秦锐士勇往直前,悍不畏死。”


        

“但更为关键的是吾大秦的军械兵器。”王翦思虑一刻后,大声道。


        

“国尉之言,吾也认同。”


        

“或许这就是太子殿下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吾大秦兵器军械相比于诸国,更利,更强。”


        

“弓箭射得更远,矛更为锋利,盾牌更为坚固,投石机也放的更远。”韩非也赞同道。


        

“不错。”


        

赵封点了点头,继而道:“孤要增设的这一部,便是主要负责工,负责器,不仅仅是吾大秦的军械,更有关吾大秦的民生所用,乃至于造字,成书所用。”


        

“此责,此位。”


        

“需要一能臣。”


        

“诸卿可自荐,能力为先。”赵封缓缓开口道。


        

闻言!


        

朝堂之上不少大臣都带着意动之色。


        

显然。


        

这一个新设的上卿必然是重位,更是得到太子重点关注的。


        

当然。


        

被太子关注,如若做的不够好,那必然是要受到惩处的。


        

这么久了,朝臣自然也知道赵封这个太子的手段,这绝对不是什么柔弱的。


        

所以想到这,许多朝臣就算有心,也是望而却步了。


        

“启奏太子。”


        

“臣倒是有一个人才举荐,他极善工事,更善治理。”


        

萧何此刻站了出来。


        

“谁?”赵封笑着问道。


        

“沙丘郡守,陈平。”


        

“他原在魏国出仕为官,臣看其能力不俗,故而在年前将之提至沙丘为郡守,对于他,臣还是有些了解的。”萧何恭敬说道。


        

“沙丘。”


        

“倒还真的是吾大秦的福地。”


        

“一则养育了朕的封儿,二则给朕出了严兵,萧何两位人才,如今竟还有一人。”嬴政大笑着说道。


        

“陈平,历史上刘邦的重要谋臣,掌军械,让汉军军械了得,原来此刻就已经现行了。”赵封心底暗道。


        

随即。


        

“既是萧卿举荐,孤,自当用。”


        

“传孤旨意。”


        

“召陈平入都,孤封他为上卿,主掌工事之权,不仅仅是军械工事,更掌民事工事。”赵封沉声道。


        

“臣领旨。”萧何立刻道。


        

“除此外。”


        

“昭告天下。”


        

“广发招贤令。”


        

“凡吾大秦子民,凡有一技之长者,能工巧匠,铸兵器,知水利,识字断文等,皆可入咸阳,孤会亲自审阅,择才而用。”赵封又紧接着说道。


        

众臣目光看向了嬴政。


        

“无需看朕。”


        

“朕再说一遍。”


        

“在大秦内,太子执掌一切军政,太子的话便是朕的话。”


        

“太子的旨意便是朕的旨意。”


        

嬴政沉声说道,带着毋容置疑。


        

“臣等谨遵圣旨。”


        

群臣齐声道。


        

“好了。”


        

“今天下初定,重中之重在于稳国本,定民生。”


        

“四项国策为本,诸卿还需合力而行。”


        

赵封对着满朝交代道。


        

“谨遵太子旨意。”群臣高呼。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