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说过男女主角情到浓时,会实操一下…


        

应该是真的!


        

剧组夫妻嘛。


        

这个名词指的是在拍戏期间,男女演员之间就像夫妻一样,有着亲密的xing生活,但等到电视剧或电影杀青解散后,他们也就顺势分开,仿佛没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


        

怎么说呢…


        

这种事其实女明星比较主动。


        

物质条件不需要操心,她们在追求自由和惬意的同时,常常在精神方面追求更加刺激和不同寻常的体验。


        

这个在粉丝看来,叫‘自由敢爱敢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沈良的记忆里很明显没有经历过在这一环——他入行比较晚,直接就去做短剧去了。


        

短剧最多也就拍个把星期,而且他的赛道是那种沙雕剧集,不需要演员投入感情那种…


        

至于之前拍的《流浪地球》…


        

呵呵,虽然有女性角色,但那個戏每天起码12个小时,他实在没有精力琢磨这些有的没的…


        

每天下了戏,只想好好睡一觉!


        

《超时空同居》不一样…


        

这个戏属于现代戏,对他来讲,表演难度也不算高,就有机会,也有时间…


        

最主要,恬恬主动邀请,那就配合一下呗…


        

不过沈良不太习惯隔了一层厚障壁的感觉…


        

……


        

“你觉得哪部电影票房最高?”


        

“反正不是《妖猫传》!”


        

“这么肯定?”


        

“必须的!”


        

剧组,沈良跟苏仑导演聊起贺岁档…


        

这么多电影,苏仑比较看好《芳华》,毕竟她是跟着冯晓刚入行的——《大腕》剧组做副导演嘛!


        

当然,她自己原话是:哪是什么副导演,就是一打杂的,啥都干。


        

不过,沈良居然这么不看好《妖猫传》?


        

“我看介绍,《妖猫传》耗资17亿呢!”


        

“耗资70亿也不行,陈大导演的电影就不好看,艺术造诣很高并不代表能拍出观众喜欢的电影!”


        

身后传来声音:“你这话说的有点意思!”


        

沈良扭头一看,是徐争…沈良没有在意,反而接着道:“我觉得现阶段市场大卖的电影,都是能引发观众共情的…首先是故事至上,然后才是其它!”


        

“明星阵容呢?”


        

“不重要…《战狼2》最大牌的明星是吴景,《羞羞的铁拳》明星阵容可以说整个国庆档最差劲的…去年大卖的《湄公河行动》,明星阵容也不咋地…”


        

徐争点头,然后有点遗憾的摇头:“本来有一个项目很适合你的,但…我认识你太晚了!”


        

“哦?”


        

“刘若营执导的《后来》,女主角是周東雨!”


        

“…《后来》不是一首歌嘛?”


        

徐争道:“…《同桌的你》都能卖5个亿,《栀子花开》卖了快4亿…《后来》当然也能改编…”


        

沈良满脸认真:“那我得好好努力,多写几首歌,再等个十年,可以拍《海草舞》…”


        

一直没说话的景甜忍不住插了一句:“人家拍的都是故事,你拍《海草舞》?”


        

“《海草舞》怎么了?‘谁说小人物不可以做英雄…’这个词多励志!”


        

徐争看了看沈良,然后问了一句:“那伱觉得我适合什么样的电影?除了喜剧!”


        

“…可以演那种英雄迟暮,王者归来的故事…因为身体条件,不得不离开自己最心爱的某项运动…比方说拳击…但是心里有一团火一直在燃烧…”


        

苏仑补充:“最后复出,拿了冠军?”


        

沈良摇头:“这个不太现实,拳击运动也是吃青春饭的,我觉得被打死在台上是比较热血的…”


        

“…你这有点过分了!”


        

“那就设计残废终身?”


        

徐争问了一句:“为什么是拳击?”


        

“拳击、赛车都可以,因为这两项运动普及率不高…大众理解不多,可以做文章…”


        

“你有具体的想法吗?”


        

沈良惊讶:“我就随口一说…徐导要是感兴趣,可以找编剧自己写,然后增肥、减肥…最好减个100斤,宣传的时候主打100斤,票房不就来了嘛!”


        

“…我是做电影,又不是减肥纪录片…”徐争摆手,顺便说了一句:“你这个想法蛮有趣的…”


        

徐争肯定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


        

有一定地位的喜剧演员都想转型,不想再做任人围观的小丑……


        

所以,大部分喜剧演员到了一定程度都想演正剧,或者冒充宗师,在台上开口就是‘列位,你要记住…’


        

“您要是真感兴趣,我可以试着写个剧本大纲,但具体的故事编排、语言节奏…我不懂的!”


        

“那你写一个…”说完,徐争看了看沈良:“想做导演嘛?”


        

“…我肯定不行…”


        

沈良赶紧摇头:“导演要有审美,懂得光景运用,能用镜头来讲故事,要有思想,知道自己的电影要传达的是什么…我差得远了!”


        

苏仑笑了笑:“你说的是优秀导演…市面上的导演有几个达到你的要求了?”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的…如果能拉来投资就能做导演,那…电影成什么了?”


        

“好了,不说这些了…场景布置得差不多了…”


        

……


        

沈良有自知之明的…


        

他现在的能力拍个短剧没啥问题,拍电影,还是算了…


        

毕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学习!


        

当然,他并不认为科班一定是牛逼的!


        

“科班”原本是戏曲圈的一个术语。


        

在戏曲圈,假如一个人想成为一位戏曲演员,基本上一定要经过科班的教育和培训。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戏曲教育的口传心授特性所决定的。


        

但是在影视圈,这个科班的概念就有点儿悬浮了。


        

事实上,电影诞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存在所谓的专业的电影教育,但是依旧不影响当年的来自各个专业、各行各业的电影人们创作出经典之作。


        

所谓的科班,更多是一种身份标识!


        

圈子发行的认证。


        

有了这个标识,你就是咱们自己人了,可以搞艺术了!


        

其实,科班出身的导演,普遍有一种俯视观众的心态,他们的作品,戏剧冲突这个商业电影必须具备的元素基本弃之不用…


        

咳咳…


        

扯远了,沈良暂时没有做导演的想法,当然那不排除以后会付诸行动!


        

毕竟,自己做盘子总好过跟人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