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拍,不过亏本买卖我可不干。”赵红军说出自己的意见。


        

“棠棠,你的意思呢?”方明华又问自己的媳妇。


        

“我觉得,如果暂时亏倒不要紧,但是如果一直亏,而且全行业都普遍亏损,我们就要谨慎。毕竟我们不像那些电视台,反正钱是国家的,亏不亏无所谓。”


        

“的确是这样。”方明华同意宋棠棠的分析:“不过我觉得,如果你们真的想涉足影视,现在倒是个很好的契机。”


        

“你不怕亏钱?”赵红军反问道。


        

“明华的意思是,他写的这个剧本将来挺吸引人,拍出来观众喜欢看,这就是给咱们赢口碑,如果咱们拍下一部剧,就可以和电视台谈价格!就像吴天民拿着《红高粱》和中影谈票房分成那样!”宋棠棠说出自己的想法。


        

吴天民最后赢了。


        

虽然是一九分成,结果《红高粱》票房高达四千万!


        

一成也是400万啊,西影厂赚麻了。


        

赵红军听了也颇为赞同,他又看着方明华:“是不是这个意思?”


        

“其实也不一定亏,只要咱们好好运作没准能保本。”


        

方明华不慌不忙喝了口茶:“但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必须拍好!剧本不是,又不能直接拿出来让观众看,再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导演和演员拍出来也是白搭。“


        

“还有就是找合适的电视台合作!”宋棠棠补充道。


        

“电视台好找,全国这么多电视台,我就不相信找不到一家!关键是明华说的导演和演员,这玩意咱们可真不懂。”


        

赵红军说着,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显得有些烦躁。


        

“我觉得,咱们可以更简单点,只管投资,具体导演和演员由和咱们合作的电视台去找!”宋棠棠说出自己的意见。


        

“棠棠,你这么一说,这头绪就理出来了。”赵红军眉头舒展:“现在关键就是找合作的电视台——央视够呛,他帮人估计不鸟咱们,最起码也要省级的,地市级不用考虑。”


        

“咱们省电视台不行。”宋棠棠补充了句。


        

“当然!他们懂個锤子!”提到省电视台,赵红军一脸不屑:“这么好都不要,找他们干嘛?找江浙一带或者粤省的,那些地方搞的活而且收视率高。


        

听着两人的对话,方明华悠悠说道:“我建议你们找这家电视台。”


        

“哪家?”


        

“燕京。”


        

燕京电视台。


        

最近郑晓龙有些烦。


        

原来就在前几天,电台台长交给他一项任务:明年一年内必须拍出一部50集电视剧,而且要贴合老百姓实际生活,大家喜闻乐见的!


        

这他妈的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


        

现在连个剧本都没有,更重要的是台长还交代了,要省钱,预算不能超过100万!


        

卧槽!


        

平均下来一集才两万块!


        

逗我玩啊?


        

你以为这是八十年代初?现在物价不知道翻了几番了!


        

吐槽归吐槽,但是担任燕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这个位置时间不长的郑晓龙,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台长安排的第一个任务就要撂挑子,是不是不想当这个中心主任了?


        

烦呐


        

郑晓龙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琢磨着这件事,当务之急是弄个好剧本。


        

找一本改编剧本?


        

但现在的文坛上的,要么一个个苦大仇深,怨天尤人的伤痕,要么写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先锋,或者就是武侠言情,那些玩意没有一个贴近老百姓生活的。


        

前两年明华写一本《闯关东》,还获得茅盾奖,这本改编成电视剧感觉不错。


        

但预算不够啊。


        

白山黑水,大量的外景,2万一集肯定是不够的。


        

拍成粗制滥造的,还不如不拍呢,免得玷污了人家的。


        

哎.


        

没有合适的,只能找人写一个剧本了。


        

找谁?


        

郑晓龙想到自己一个哥们,王朔。


        

这家伙,今年有三部被改编成电影搬上荧幕,一下子成了当红炸子鸡。


        

找他帮忙?


        

郑晓龙想着,刚准备拿起办公桌的上的电话,突然听到敲门声。


        

“请进!”


        

进来的是制作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他对郑晓龙说道:“郑主任,有个姓赵的老板找你。”


        

“姓赵?”


        

“对,他说他是西京盛世图书出版公司的总经理,赵红军。”


        

盛世图书?


        

郑晓龙听过这个公司。


        

据说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图书出版社,市面上好多畅销书,虽然挂着别的出版社的名头,但实际上都是这家公司出版的。


        

不过,自己和这个赵经理可不熟悉。


        

他找自己干嘛?


        

“请他进来吧。”郑晓龙虽然心里疑惑,但却发出邀请。


        

“好的。”


        

工作人员出去,没过两分钟一个穿着黑色呢子大衣的胖男人走了进来。


        

“你好,郑主任,我是盛世图书的总经理赵红军。”


        

“伱好!”


        

两人热情握手。


        

郑晓龙还给对方倒上一杯茶,这才说道:“赵总,你找我有事?”


        

“我知道郑主任你很忙,也就不拐弯了,我这里有个剧本,想和你合作拍成电视剧。”赵红军开门见山。


        

郑晓龙听了心一喜。


        

这怎么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自己正缺剧本呢。


        

不过脸上却没什么异常,只是笑了笑说道:“哦?什么剧本?”


        

赵红军也没多说,从背着的包里拿出一沓厚厚的文稿递给对方。


        

“《渴望》.明华写的?!”郑晓龙看到作者署名,耸然动容:“是不是你们西京《延河》杂志社主编明华?”


        

“呵呵,除了他,还有谁?”赵红军笑道。


        

郑晓龙顿时来了兴趣。


        

那可是国内大名鼎鼎的作家啊,刚才还琢磨他的那本《闯关东》呢,结果人家竟然送来一个写好剧本。


        

天意?


        

郑晓龙认真看起来,很快就陷入其中。


        

赵红军也不着急,慢慢喝着茶。


        

一杯喝完没人给到,他也不客气,站起来拿起放在桌子上的暖水瓶自己倒一杯。


        

郑晓龙猛然惊醒。


        

“哎赵总,咋让你自己倒水呢,我来。”


        

“不客气,郑主任,你觉得剧本怎么样?”赵红军笑着问道。


        

“开头写的不错,不过我没看完。”郑晓龙说完沉思了下说道:


        

“要不这样,赵总,剧本我今天抓紧时间看完,争取明天早上给你回话怎么样?”


        

“行,我没问题,我住在燕京国际大酒店,这是我房间的电话号码,到时候你给我打电话即可。”赵红军拿起笔纸迅速写了一个号码递对方。


        

“那我不打扰你了,我先走了。”赵红军站起来。


        

“行,我送送你。”


        

“不用不用,你看你的。”


        

赵红军说着出了郑晓龙的办公室,来到燕京电视台大楼外面,看着昏黄的天空。


        

天气虽然冷,自己还得办件事。


        

去看一座四合院。


        

方明华在燕京买一座四合院,吹的神乎其神,赵红军也动心了。


        

前不久,他在燕京的朋友给他联系了一处要出售的四合院,他这次来过去顺便过去看看。


        

一整天,赵红军就在忙这事。


        

而郑晓龙则忙着在看剧本。


        

卧槽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给我写的啊。


        

到了晚上六点,郑晓龙才全部看完,揉了揉有些发困的眼睛,不由得长吁一口气。


        

写的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接地气。


        

而且室内镜头居多,这样没有过多的外景就可以减少拍摄支出。


        

当然,故事发生背景是西京,修改下,放在燕京即可,这对于明华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他了!明天和那个赵红军联系,争取将剧本买下来!”郑晓龙作出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