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呼唤——诗歌征文大赛”。开赛以来,立刻引起诗歌界乃至文学界的瞩目,诗歌爱好者踊跃投稿,已经在全国掀起了写诗、读诗的热潮,给《当代》杂志社带来巨大的声誉。


        

还有就是经济效益,杂志发行量增加了,收益高了就可以给职工们多发点奖金,职工干活也有劲,良性循环啊。


        

作为这次诗歌征文大赛的具体负责人编辑部副主编张仲锷一天忙的不可开交,这不,大赛评委会开会还要他参加。


        

经过了初选、复赛层层筛选,大赛评委会从复赛登报的106首诗歌中,结合群众投票,又选出了20首优秀诗歌,不出意外的话,本次大赛的一二三等奖将从这20首诗歌中产生,其余的则都是优秀奖。


        

这是评委会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因为大赛的一二三等奖今天会产生!


        

张仲锷并不是评委会成员,不过作为大赛的组织者,要去列席参加会议。


        

会议是在三楼进行,评委会成员今天悉数参加竟没有一人请假缺席。


        

一时间,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唾沫乱飞。


        

别看这些诗坛大佬给外人以文质彬彬,说话文绉绉模样,但大伙关住门在一起,则是俚语横飞,方言倍出。


        

彼此都认识,甚至熟悉,装啥啊?


        

张仲锷不是评为没有发言权只有听的份,不过他也懒得听,闲的无聊就开始揣摩这二十首诗歌的作者到底是谁。


        

其实这并不难,作为一名资深编辑天天和诗打交道,而对于成名诗人来说,他的写诗风格基本上是一定的。


        

“这23号诗《惠安女子》应该是舒婷写的。”张仲锷看着这首诗立刻判定。


        

舒婷的诗有着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隽永着人生的体悟,而整首诗无不散发着女性意识的张扬。


        

这个嘛......


        

张仲锷又看到一首诗,编号47,应该是北岛的。


        

每一句在冷抒情的语调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这种诗是北岛最拿手的。


        

张仲锷翻过一页,很快就被另一首吸引。


        

编号为84号的《《我还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简单,空灵,奇诡而又干净。


        

十有八九是顾城写的!


        

这首诗是谁写的?


        

张仲锷拿着编号为101的一首题目叫《预感》的诗歌。


        

很短,就五句。


        

很明显,描写的是少男少女的初恋。


        

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会撒谎的。心跳加速,脸红心跳,就代表我已经喜欢上你了。


        

谁写的呢?


        

张仲锷猜遍他说所知道的国内比较有名的诗人,但还是想不出来会是谁。


        

静等结果吧。


        

评委们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大家从二十首诗歌里又精挑细选了六首,又根据群众投票和综合评定,选出了一二三等奖。


        

其中,47号作品《雨夜》作为此次诗歌大赛一等奖,而《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和《预感》为二等奖。


        

《惠安女子》等其余三首为三等奖,


        

最激动人心的到来了!


        

到底谁是这些诗歌的作者?


        

组委会工作人员很快拿来了名册。


        

《雨夜》:作者北岛!


        

这个结果并不出乎大家的预料,北岛这几年风头很盛,隐隐成为新生代诗人的举旗者,评委会里也有人猜出。而这首《一切》写的也很好。《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者顾城!


        

又是一个新生代诗人,用《一代人》两句诗震惊诗坛,这首《任性的孩子》也符合他的风格。


        

“《预感》作者:明华


        

当工作人员报出作者姓名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一脸懵逼。


        

明华是谁?


        

还没来得及看作者简介,突然一个工作人员说道:“我想起来了,去年秦省十月份的《延河》曾经登过一首短诗《春》,作者就是明华。”


        

“对,是我的乡党!他还写了一篇小说名字叫《隐入尘烟》,刊登在今年《延河》的特刊“秦省青年作家小说专号”一口标准的关中腔。


        

是他啊。


        

张仲锷没有读过那篇小说,但是看过那首短诗,不由得笑起来。


        

原来是《延河》杂志社的啊,一会打电话给老董,向他表示祝贺。


        

.....


        

....


        

方明华知道这消息已经是第二天早上。


        

上完一个夜班,七点整他按时起床,洗漱,收拾好床铺,然后等待老吴来接班。


        

没等到老吴,却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进了大门,是副主编董墨。


        

“董主编早!”方明华赶忙在窗口朝外面打招呼。


        

“早!”董墨说了声竟然推门进了门卫室:“小方,恭喜恭喜啊。”


        

“恭喜?”


        

“你这小子,是不是向《当代》投稿参加诗歌大赛了?”董墨问道。


        

“董主编,你怎么知道?”方明华感到很吃惊。


        

这件事他谁也没告诉,而且大赛结果还没出来呢。


        

“昨天下午,《当代》的张主编打电话给我!说咱们杂志社的一个叫方明华的同志投稿参赛。整个单位叫方明华的除了你,还有谁?”


        

“嘿嘿,是我,我是看到《当代》不是办一个诗歌征文大赛吗?就想试试,看能不能挣点奖金。”方明华也没隐瞒,将事情说了出来。


        

“恭喜你,挣到啦,二等奖!奖金300块,这次你要请客!”


        

二等奖?!


        

简直出乎方明华的意料。


        

他原想到能个优秀奖,挣100块钱就不错了。


        

“请客,我一定请客!”方明华顿时喜出望外。


        

“小方,好好写。”董墨拍了拍他的肩膀;“伱别说,咱们秦省我认识的作者里,诗写的好的有,小说写的好的也有,但小说写的好诗歌也写的好,可就你一个!”


        

“董主编,您过奖了。”


        

“你这小子,就是谦虚.....走了。”董墨说完离开门卫室。


        

“董主编慢走!”


        

方明华招呼了声。


        

嘿嘿.....300元到手了。


        

《诗刊》很快公布了这次征文大赛的结果,方明华的《预感》获得二等奖,几乎和北岛、顾城和舒婷他们的诗歌并列。


        

于是.....读者来信再一次像雪花一样飞来。


        

当然那里面,少不了必有那个西大女生李丽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