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当郑汉杰通过机场海关时,无意中抬头看了一眼电视。


        

到现在电视节目仍然是黑白,这倒不是因为机场悬挂的电视落后,而是因为的大员的那位老头子去世了。


        

九州这边同样也是取消娱乐,将电视节目变成黑白。


        

“都一个月了……”


        

嘴里这么嘀咕着,郑汉杰拿着护照通过了海关,很快就上了前往长安的机场。


        

虽然是福冈起飞的飞机,但是却需要从汉城中转,然后还需要从大员中转,没办法,在燃料费用昂贵的现在,航空公司也在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


        

在汉城转场前,飞机上上来了一群穿着西装的韩国官员,听说是到长安进行贸易谈判。


        

“贸易谈判……”


        

郑汉杰抿了一下嘴,心里暗自寻思着,这一点,九州倒是有不少优势——至少可以利用大员的关贸成员的优势,说起来,这些九州的经济能发展的这么快,确实从中受益良多。


        

但是韩国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的对外出口受到配额限制,而现在因为工厂环境和劳工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长安的不满,所以,才派出了代表团前往长安进行谈判。


        

“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推行8小时工作制……”


        

其实对于8小时工作以及双休日等制度,郑汉杰倒也不怎么排斥,毕竟,九州早就推行这些制度了,但是这一制度对劳动派遣员工不适用,而劳动派遣员工,就是劳务进口公司引进的外劳。


        

换句话来说,外劳不享受这些待遇。


        

也正得益于此,直到现在九州仍然有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劳动成本低,可以大量使用劳动派遣员工。


        

论钻空子,谁能比得过商人,要不是因为有法律规定,劳动派遣员工占本企业总人数针对不同的行业有相应的比例控制的话,否则他们很有可能会全部使用廉价外国劳工。


        

当然,这也就是一个想法。


        

不过对于一心想要进入电子工业界的郑汉杰来说,他一点都不在乎派遣员工,他所关心的仅仅只是技术。


        

比如这次去长安,是否可以引进一些技术,引进一些技术人员,诸如此类的问题,甚至他都考虑着要不要一步到位,引进彩电生产线,但是这需要大笔的资金。


        

“如果合资呢?”


        

当郑汉杰在那里考虑着引进彩电生产线的可能时,在过道的另一边,金永泽则在那里盘算着到达长安谈判的各种细节,他很清楚这件事对于韩国的重要性,所以一路上都在那里整理着谈判的细节,以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


        

在这架前往的长安的飞机里,有着形形色色的乘客,既有像郑汉杰那样的商人,也像金永泽那样的官员,他们怀揣着不同的目的,朝着长安飞去,试图获得各自的回报。


        

不过,虽然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核心都是相同的——这是一个搞经济的时代,只有搞好经济,个人才能够发财,国家才有可能富强,百姓才有可能过上好日子。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只不过,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有这样的机会。


        

当这架C717客机在大海上空飞行着的时候,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在空中,一架带有SEA空军涂装的“幽灵”高空侦察机,一如往日一般,飞越辽阔的大海,朝着陆地方向飞去。


        

一个月前,受到金边胜利的鼓舞,河内终于又一次重拾了对南方的进攻,在命令南方解放阵线发动大起义进行试探之后,半个月前,他们终于发动了酝酿已久的“西原战役”。


        

面对突然燃烧起来战火,SEA不可能不做出任何反应。


        

虽然SEA军方并没有直接介入,但是军方仍然通过了各种方式给予西贡军队一定的支援,除了武器弹药以及燃料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情报支持,而为了提供情报支持,除了使用侦察卫星之外,还直接派出了侦察机,对战场上进行空中侦察,以获得最新的情报。


        

当“幽灵”高空侦察机抵达战场时,西原地区的硝烟,正顺着季风在丛林上空弥漫——自从战役爆发以来,河内军队就一直在用重炮轰击西贡军队的防线,曾几何时,重炮是西贡军队的优势,而现在却变成了河内军队的优势——盟邦提供的152毫米以及130毫米重炮,轻易的就可以撕碎军队的防线。


        

在20000米高空的“幽灵”高空侦察机的机翼切开积雨云时,林进勇正盯着侦察照相机的取景器——镜头里的雨林在航拍视角下成了完全是一片绿色,西贡当局急需的越军炮兵阵地轮廓,正从茂密的树冠间若隐若现。


        

每秒转动六圈的胶片卷轴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在为这场秘密侦察倒计时。仪表盘上的高度指针稳稳指在20000米,这是幽灵高空侦察机最大飞行高度,在这一高度上,基本上可以阻挡所有的防空导弹,舱外温度低至零下 58摄氏度,冰晶在舷窗角落凝结成细小的冰花。


        

“任务完成……”


        

在完成了对河内军的炮兵阵地拍摄后,林进勇可以想象得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几个小时后,西贡军的175毫米远程加农炮就会对其进行炮击,从而摧毁其炮兵阵地。


        

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有足够的炮弹,林进勇看过记者对西贡军队军官的采访,他们呼吁美国和SEA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弹药,他们的弹药快耗尽了。


        

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尖锐的蜂鸣,红色的雷达告警灯开始疯狂闪烁,频率快得让人头晕目眩。


        

“该死的,被盯上了……”


        

林进勇猛地抬头,看见四个橙红色的光点正从地面蹿起,拖着灰白色的尾迹刺破云层这是导弹的尾烟。


        

是S-75防空导弹吗?


        

几乎下意识的,林进勇的心里冒出这个念头——肯定是了,就像是飞行的电线杆一样。


        

那么粗,那么长,就是射高有限,20000米,是它的最大射高,在这一高度,S-75导弹基本上不会对飞机构成威胁。


        

可是今天他碰到的导弹却似乎不太一样,它正更密集、更凌厉的直线轨迹飞来。


        

“难道是——HQ-2……”


        

想到这名词,他的喉咙发紧,手指瞬间攥住操纵杆。情报里说这种导弹的最大射高是25公里左右,比苏联的S-75多出整整5公里,3.5马赫的速度让规避机动几乎成为奢望。


        

其实,幽灵高空侦察机本身就没有任何机动能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导弹向自己飞来,尽管侦察机的干扰舱自动实施了干扰,但是四枚导弹像四支烧红的钢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刺向平流层。


        

虽然有两枚导弹落空了,但是第三枚导弹在右翼120米处炸开时,林进勇感觉像是被一柄无形的巨锤砸中。


        

“鹰巢,鹰巢,我是蓝鸟3号,我是蓝鸟3号,我被击中了……”


        

冲击波撞碎座舱盖的瞬间,零下几十度的寒风裹挟着碎玻璃灌进驾驶舱,他的飞行头盔被气流掀飞,耳机里最后的声音是金属扭曲的尖啸。右翼像被硬生生撕掉的纸片,液压油在空中雾化成银白色的雾,与爆炸产生的黑烟绞成一团。


        

弹射座椅的火箭推进器猛地将他顶出机舱,巨大的过载让眼前变得一团漆黑。


        

降落伞张开的刹那,意识恢复的林进勇看见“幽灵”的残骸正以螺旋状坠落,左翼还在徒劳地拍打空气,像只折翼的大鸟。


        

这是幽灵第一次被击落,而他……甚至是整个SEA空军,第一个被击落座机的飞行员!


        

不过,这会林进勇压根就顾不了那么多,从20000米的高空跳伞,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刺骨的寒风让他的身体变得僵硬,即便是有氧气瓶提供氧,他仍然感觉整个人似乎都要死去了。


        

下降到10000米时,云层开始变得稀薄,直到这个时候林进勇才算是恢复了意识,他透过伞绳的缝隙向下望去,墨绿色的丛林像块被揉皱的绒布,田埂划出的黄色线条里,虽然看不到地面上的情况,但是他可以想象得到正涌出无数个绿色的小点——那些河内方面士兵和游击队员,肯定已经发现了他。


        

“该死的,他们肯定是想抓住我……”


        

恐惧像藤蔓般缠住心脏。他想起几个月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被释放的美军战俘,那些人都遭受了毫无人道的虐待。


        

在那些人的战俘营中,从来不存在什么人道,水牢、各种各样的酷刑……


        

所有的一切,都是噩梦!


        

他这个时候,甚至想到了求生口袋里的氰化物针剂,相比于被俘虏后受到的虐待,或许死亡才是最好的选择。


        

仅仅只是想到这一点,林进勇就只觉得后背冒出了一股冷汗,此时他的脑海中想同样也想到了另一幕——妻子抱着女儿的笑脸突然浮现在眼前,还有他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画面。


        

温馨的家庭生活,让他的心里变得松动起来。


        

随着距离地面越来越近,他已经看到了,看到有人在朝着他的降落区跑去,他甚至听到了枪声。


        

枪声撕破空气。子弹在伞布上穿出一个个小孔,气流从破口处涌进来,让降落伞开始不规则地摇摆。


        

林进勇看见一名军官正举着望远镜,嘴里吼着什么,周围的士兵立刻呈扇形散开,形成一张逐渐收紧的网。


        

“千万不要被活捉了……”


        

他任由身体在气流中翻滚。坠落的速度越来越快,树梢的枝桠像无数把张开的剪刀,在他眼前不断放大。撞击地面的前一秒,他仿佛听见了女儿的笑声,那声音混着越军的呐喊,在轰鸣的耳鸣中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