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灭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


        

没有任何反响!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没有多少国家会去注意一个小国的命运,也没有任何人会关心他。


        

哪怕是他们只用几天,就“疏散”了首都的200万人口,可是世界对此的反应基本就是……没有任何反应。


        

毕竟,那是他们的权力,就像联合国一直主张的那样——尊重各国主权。


        

所以,他的主权被尊重了。


        

所以,东约组织选择了撤回各国侨民,这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不过,除此之外,他们还在边境设立了难民营,安顿那些难民。


        

至于像陈三、董礼国那些难侨,他们并不需要住在难民营里,因为他们都持有临时颁发的侨民护照,所以他们可以以侨民的身份获得工签。


        

有了工签,他们就可以在暹罗、大马等接纳他们的地方工作,正常的生活。,而这一点,则是普通的真腊难民可望不可及的,他们只能在联合国难民救济署的帮助下,在难民营中维持生活。


        

不仅如此,所有接受这些难侨的地方,都给他们准备了住宅,就是简单的公寓,虽然拥挤,但是总算是有了一个家。


        

就在最后一批从金边撤出来的难侨,在暹罗开始他们的新生活的时候,有一些人却在那里关心那个被世界忽视的角落。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工作就是如此。


        

雨季里的大雨下的很大,作为调查部特工的邵凌云和往常一样在大雨中驾驶着汽车朝着调查部的方向驶去。


        

一路上汽车很少,所以,他的车速很快,在即将驶近调查部时,却看到前方一列车队,之所以是车队是因为那是三辆黑色的大众雷龙汽车。


        

这款越野车,凭借将近5米7的的长度、2米多的宽度,再加上V8发动机带来的强劲动力,让它一直都是安全部门的最爱。


        

如果是四辆雷龙,再加上一辆BMW,那肯定是官邸的护卫车,这是特勤局的标准护送模式。


        

四辆雷龙可以搭乘28名的武装特工,他们携带包括AR15短卡宾枪、MP5冲锋枪在内的多种武器,再加上空中分队,基本上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巨兽”里的主人。


        

当然,除了这个模式之外,还有两辆雷龙或者一辆雷龙,前者各部专务的安全标准,而一辆雷龙,则是要员标准。


        

而现在三辆雷龙呢?


        

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可能是某个安全部门的大佬。


        

这会是谁呢?


        

从车牌照上可以看得出来,都不是特勤局的牌照。


        

十几分钟后,等邵凌云进入办公室后,他仍然不知道答案,但是在十二楼的会议室内,几个人正坐在那里讨论着。


        

雨水敲打着调查部总部十二楼办公室的玻璃窗,把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起来。这时厚重的窗帘已经拉上了。


        

烟灰缸里的烟蒂已经堆成小丘,第三杯冷掉的黑咖啡在贾文涛面前泛着油光,他指尖的香烟燃到了滤嘴,烫得猛一哆嗦才回过神。


        

“金边那边完全是一片空白!”


        

他把烟蒂摁进烟灰缸,然后说道:


        

“自从他们进入金边之后,就首先驱逐了各国外交官,并不仅仅只有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甚至包括苏联外交官也被驱逐了,现在他们只和少数几个国家保持外交关系。”


        

墙上,幻灯机投影的照片显现出了对金边的航拍照片——一座空无一人的城市。


        

围坐在会议桌旁的几个人都没说话,他们都只是那里默默的抽着烟,而在阴影里坐着的柏林,这时却开口说道: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鼓励!他们在金边的胜利鼓励着河内,让他们看到西方世界的软弱,南越的炮火,又一次打响了!”


        

这是一次调查部与九头蛇的联合会议,所以他才会来到调查部,原因是因为这次会议将直接决定世界的未来。


        

“是的!”一名情报官翻开西贡的最新战报,纸张边缘因用力而蜷曲:


        

“两天前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再一次活动了起来,通过多次航拍侦察,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会在南越中部西原地区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其企图是歼灭驻在当地的南越军队,同时切断南越北部各省与西贡地区和南部各省之间的联系……”


        

在他汇报时,幻灯机自动的播放着航拍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幽灵侦察机以及侦察卫星拍摄的部队调动的照。


        

“总统阮文绍昨天在电台讲话时,再一次呼吁东约组织应该发挥作用,以维持地区域和平,阻挡扩张主义行径。”


        

“那么美国呢?美国对金边陷落是什么反应?”


        

“没有任何反应,而且白宫的态度很明确。”一名调查部的情报主管回答道:


        

“美国国会刚通过的《战争权力法案》堵死了任何军事介入的可能,而且福特总统也没有任何干预越南的想法,他奉行的是收缩战略,现在,其甚至无意向南越提供更多的帮助。”


        

“所有的一切,都和我们推测是一致的。”


        

贾文涛的指关节叩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就像是马匹在奔跑一般,只是速度很快,这显示出了他内心的急切。他忽然抬头看向众人,烟雾在他眼前缭绕成扭曲的形状:


        

“美国是不会出兵的,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才从那个泥潭中抽身出来,所以他们是不会重返的。”


        

他从文件里拿出一迭照片,最上面那张是苏联顾问在安哥拉训练游击队的场景,说道:


        

“但我们得让美国人明白,金边不是结束。那里只是开始。”


        

柏林点头赞同道:


        

“是的,我们必须要加重这一点……”


        

“看看这些数据。”


        

九头蛇的情报官翻开另一份文件,然后介绍道:


        

“他们在东南亚的武器援助两年里翻了三倍,古巴的志愿军已经出现在莫桑比克。如果西贡陷落,整个中南半岛都会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冷硬的尖锐,说道:


        

“而这只是开始,从非洲到南美,俄国人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而且他们会在世界范围内向美国发起进攻,美国每退却一步,他们就会进攻两步。”


        

贾文涛把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然后他又端起咖啡,喝了一口,他接着说道:


        

“我们必须要在整个美国制造这种氛围,我们必须要让美国人明白这一点,或者说……”


        

“意识到这种恐慌!”


        

柏林接过话语说道:


        

“我们可以在电视台制作要做一个越战十周年专题。”


        

指间夹着香烟的柏林,慢吞吞的说道: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专家,让他们站在另一个角度去讲述越战,过去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并不关心那里,因为越南距离美国太远了,我们可以把越南和古巴联系在一起,我们必须要让他们明白——正是因为当年美国出兵了,所以将苏联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推迟了十年!而现在呢?——苏联正在全面进攻!”


        

他又指向另一份文件,说道:


        

“还有《时代》周刊,他们也需要一些新闻,我们向他们提供古巴在莫桑比克,在安哥拉等地的活动,还有在南美的活动,让美国人感受到威胁。”


        

情报官员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滑动,忽然停住:


        

“要强调‘苏联扩张’?”


        

“不,要强调‘危险就在眼前’。”


        

贾文涛走到地图前,用红铅笔从金边划到西贡,再划到曼谷、吉隆坡,再延伸到大洋的彼岸,将整个南美笼罩在一起:


        

“告诉读者,下一个可能是曼谷,是马尼拉,是南美,是非洲,是中东。告诉他们加油站的油价为什么涨——因为苏联人在控制波斯湾。把这些碎片拼起来,让他们在超市排队时都会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开始的?”


        

窗外的雨还在下,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越来越急。九头蛇那边的情报官把整理好的媒体名单递过来,上面用星号标着重点合作对象:


        

“ABC的晚间新闻需要一个‘专家’,我们可以安排我们的人出镜。”


        

这就是一场认知作战,通过认知领域内的传递以及放大,让美国人产生一种危机意识,而这种危机感或者说“被迫害妄想症”是不会在一两天内被建起来的,但是随着局势的恶化,势必会被人们所接受。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SEA是自由世界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后的守护者!”


        

贾文涛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平静,但这才是这次会议的目标,他们需要通过两个部门的合作,向美国人进行一场认知上的灌输作战。


        

“但是,我们的观点肯定会引起争议,尤其是会引起部分人的敌意!”


        

“这不重要,有争议才会有更多的人知道他!”


        

贾文涛的声音依然如过去一般的冰冷:


        

“我们需要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威胁,就在眼前。如果他们没有任何行动,那么接下来,等待美国的将是另一次古巴导弹危机!”


        

而坐在他对面的柏林,却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导弹危机,而是导弹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