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陈景恪见到了马秀英所有的儿子。


        

秦王朱樉,有着一定的军事能力,但别的方面堪称人间奇行种。


        

朱雄英也听说过他的作为,只是例行迎接,并不亲近。


        

陈景恪对他就更是没有一点好感,要不是碍于身份,连招呼都不想和他打。


        

晋王朱棡,是最让陈景恪意外的人。


        

首先是他和朱标的关系——进京后,朱标将他留在东宫住了好几天。


        

瞎子都能看得出来,两人关系是诸多兄弟里最亲密的。


        

他对朱雄英,也非常亲近。


        

两人刚一见面,他双手抓住朱雄英的腋下,就要举高高。


        

这种动作,但凡心里掺杂一丝私心,都做不出来。


        

陈景恪顿时就明白,朱棡才是朱标最信任最亲密的战友。


        

想通了这一点,他心中懊悔不已。


        

受前世永乐大帝的影响,他的关注点基本都在朱棣身上。


        

也一直在引导朱雄英和朱棣搞好关系,却将朱棡给忽略了。


        

不过还好,朱雄英也有给朱棡写信。


        

虽然没有给朱棣的那么频繁,却也保持一月一封。


        

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前世的记忆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当做唯一。


        

另外一个让他意外的,是朱棡的外貌。


        

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容。


        

陈景恪个人认为,他是朱元璋诸多子嗣里,外貌气质最突出的一个人。


        

拿朱棣作对比,他比朱棣多了一股儒雅之气。


        

比气势,眼下的朱棣只能算是成长期的猛虎,而他已经是山大王。


        

这还不是陈景恪瞎猜,兄弟见面的时候,朱棣在这位三哥面前,说话都内敛了许多。


        

说是内敛,其实就是被压制了。


        

想想前世历史上的记载,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朱棡堪称文武全才,文不弱于朱标,武还要超过朱棣。


        

镇守太原时,整训军备,培育战马,时不时就出关深入草原征战。


        

可谓是战功赫赫。


        

当然,朱棣也这么干过。


        

可朱棣是徐达手把手培养出来的,朱棡是一上任就直接开干。


        

同样的年龄,无疑他做的更好。


        

诸藩王中,他也是军中威望最高的一个。


        

后来朱元璋杀蓝玉,靠的也是他震慑军方。


        

蓝玉一系可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手中掌握着军队,想弄他很麻烦。


        

朱棡协同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有德,镇压住了军方的反弹。


        

同时还以迅雷之势,诛杀了蓝玉心腹会宁侯张温、安庆侯仇正、徽先伯桑敬等人。


        

普通军官更是锁拿无数。


        

论军事能力,他堪称大明藩王第一人。


        

但他也有缺点,很明显的缺点。


        

傲慢、残暴。


        

自幼聪慧,文武双全,再加上身份尊贵,养成了他傲慢的性格。


        

至于残暴,倒也不是荼毒生灵残害百姓什么的,说起来他还真没干过这种事情。


        

他的残暴更多体现在身边人身上。


        

一旦谁让他不满意,就容易遭到重罚甚至杀害。


        

因为鞭挞厨子被朱元璋写信痛骂的,就是他。


        

后来他在朱标的劝说下悔过自新,做事变得谦逊内敛了许多。


        

可惜的是,死的太早了。


        

洪武三十一年病逝。


        

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话题,如果他活着,朱棣还敢造反吗?


        

但历史没有如果。


        

——


        

朱元璋诸多子嗣里,要说陈景恪最了解最想见的是谁。


        

既不是朱棣,也不是朱棡,甚至也不是朱标。


        

而是周王朱橚。


        

原因很简单,同行前辈。


        

朱橚,大明周王,医学家。


        

著作有《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


        

其中《救荒本草》的影响力最大,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在国际上都有着极高的赞誉。


        

被誉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大明藩王。


        

关键是,他没有任何恶行。


        

研究医术是觉得学医能治病救人。


        

同样是被发配,别人都是要死要活,他基本不受影响。


        

被发配到云南,他继续研究医术。


        

发现那里的百姓,饱受瘴气等恶劣环境侵扰。


        

很多百姓缺衣少食之下,只能去吃不知名的植物。


        

他就更加用心的去研究医术。


        

还在自己的封地中划出一块地,专门种植各种植物加以研究。


        

将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全部记录下来,编写成了《救荒本草》。


        

目的就是让百姓在灾年,能多一点求生的知识。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明朝历史里被贬低为:不务正业,好奇技淫巧。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失望透顶,认为其:愚蠢不堪造就。


        

但是,作为穿越者,陈景恪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他可是很想将朱橚拉入自己小团体,搞医学研究的。


        

只可惜,大明铁律,藩王不得结交大臣。


        

私下会见都要被处罚。


        

历史上朱橚跑到凤阳去玩,被朱元璋发配到云南一年多,还是朱标求情才被放回来。


        

私下去见了老丈人冯胜一面,再次被惩罚。


        

陈景恪也只能想想,不敢真的行动。


        

但见一见前辈,还是没问题的。


        

让陈景恪没想到的是,得知他的身份后。


        

朱橚直接抛下前来迎接的朱雄英,拉着他问东问西,态度还非常恭敬。


        

反倒是让陈景恪有些不知所措。


        

许久才反应过来,这会儿朱橚才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小年轻,还不是后世那位医学家。


        

而陈景恪虽然年轻,却已经身负神医之名,在圈内的名声很大。


        

达者为先,朱橚尊敬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想通了这些,陈景恪心中那叫一个得意。


        

不过朱橚这样做,会不会让朱雄英不高兴?


        

陈景恪担心的朝朱雄英看去,却见对方并未生气,还给了自己一个安心的眼神。


        

这才放下心来,和朱橚聊了起来。


        

“……景恪啊,你的病气论实在太精妙了……”


        

“防疫手册刚发下来的时候,我找来许多名医研究,很多人都不认同……”


        

“我就找了两组病人……一组按照以往的方式治疗,一组按照手册要求去做……”


        

“发现按照你的说法去做,病人恢复的更快更好……”


        

“后来又做了许多验证,终于让所有人都信服了……”


        

闻言,陈景恪也震惊了,竟然已经开始使用对照法,去验证医学理论。


        

果然不愧是真正的医学天才啊。


        

更让他激动的是,朱橚这么做,无疑是在帮他推广‘病气’理论。


        

这一套理论早一日推广开,就能多拯救无数人。


        

原来,双方才只是第一次见面,却早已经有所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