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个月。


        

倚老卖老的高若讷便将台谏的官吏们几乎弹劾了一遍。


        

弹劾之事,大多都是鸡毛蒜皮。


        

但有两人,他始终不敢招惹。


        

一个是御史中丞唐介,他实在找不到唐介的错失之处。


        

另一个是知谏院欧阳修。


        

欧阳修身上的弹劾点非常多,但高若讷似乎是担心欧阳修再写文章骂他,一直没有动手。


        

大概率是在憋大招。


        

台谏官们习惯了高若讷的套路后,也学着苏良那样:理会他一下,便算是自己输了。


        

与此同时。


        

首相陈执中和枢密使夏竦在朝会上大赞高若讷。


        

二人称高若讷担任台谏官后,整顿台谏风气,效果甚佳,使得台谏官改掉了诸多陋习。


        

百官都应学习高若讷这种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为官态度。


        

赵祯也不好反驳二人,当即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这让高若讷底气甚足。


        

甚至觉得自己是台谏中最亮的那一束光。


        

他丝毫不知。


        

台谏官们都称他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小丑,头发丝中寻跳蚤的老腌臜货。


        

……


        

六月二十七日。


        

包拯上奏,历时近五个月的南郊市集已然建成。


        

由开封府挑选出来的数千家摊贩农户皆已入住,货品正在搬运中。


        

七月初五乃是黄道吉日。


        

南郊市集将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开集仪式,仪式由汝南郡王赵允让、曹国舅曹佾和包拯三人共同主导。


        

赵祯甚是欢喜。


        

此事一成,不但能缓解汴京城内的拥堵现状,更是拓宽了天下第一府开封府的包揽之力。


        

对朝廷和百姓都有巨大裨益。


        

……


        

七月初五,天色大亮。


        

蝉鸣不停,有些燥热。


        

苏良握着一把蒲扇,一边扇风,一边看着新鲜出炉的进奏院邸报。


        

这时,一名内侍跑来告知他。


        

官家令其换上便衣,随之一起前往南郊市集。


        

片刻后。


        

苏良坐上了赵祯的马车。


        

不愧是当今官家的马车,从外面看平平无奇,但里面却放置了大量冰块,甚是凉爽。


        

赵祯身穿便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那些客店的伙计见之,必会唤上一声:大官人。


        

南郊市集,开集之日,定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若赵祯坐龙辇、摆仪仗、穿帝王常服前往,那估计什么都看不到。


        

反而会成为百姓围观的中心。


        

故而,微服私访,才是正解。


        

车马内。


        

赵祯与苏良闲聊两句后,便开始道起了最近的无奈。


        

“唉!最近的奏疏,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朝官互相弹劾,所言都是一堆琐碎。中书呈递上来后,朕还不得不批,令朕甚是头疼!”


        

做官家,有做官家的无奈。


        

官家也需与人倾诉,以此解压。


        

在宫内,赵祯一般都是与张美人和张茂则说这些烦心事,而到了宫外,真正能理解他的,他觉得只有苏良。


        

苏良也厌烦这种琐碎小事。


        

苏良笑着道:“官家,要么留中不发,要么就找个由头,臭骂某个官员一顿,杀鸡儆猴,或者臭骂我一顿也可以。”


        

这个“杀鸡儆猴”的主意,苏良早就出过。


        

但赵祯太过仁慈,根本下不去嘴。


        

听到此话,赵祯的心里舒服了一些,道:“待朕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吧!”


        

随后,赵祯敲了敲马车窗户,朝着外面的张茂则说道:“茂则,先不着急去南郊市集,先去找家饮子馆,喝一杯消暑的饮子。”


        

苏良一愣。


        

“官家,咱们再去晚些,可能就赶不上开集仪式了!”


        

赵祯一边看向窗外,一边说道:“开集仪式有什么好看的,朕就是要故意错过开集仪式,去里面逛一逛即可。”


        

“官家圣明!”苏良笑着拱手道。


        

这一刻。


        

苏良突然意识到,官家也是普通人,与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一模一样。


        

开集仪式,无外乎就是赵允让讲话,曹佾讲话,包拯讲话。


        

赵祯不用想,就能猜出这三人会说什么,


        

故而,他觉得枯燥乏味得很。


        

当即,马车拐弯。


        

来到了一处临街的饮子馆。


        

二人坐在棚子下,点了一壶加冰的红果饮。


        

所谓红果饮,就是用冰块浸过的青皮山楂水,这个时候喝起来,甚是冰爽解腻。


        

……


        

大半个时辰后。


        

马车行至南郊市集。


        

南郊市集,占地足足有五千余亩。


        

除了数千个带顶棚的摊位外,还有各种货仓。


        

真可谓是,除了粮食外,各种生活所需,应有尽有。


        

这里所有的摊位,都是百姓自营,没有任何中间商。


        

朝廷令百姓免费使用一年,而后才会开始收房租,以便于百姓首年没有任何压力。


        

此外。


        

在市集入口处,有一面大白墙,白墙之上贴有红纸。


        

红纸上写着市集中各种物品的价格,清晰透明,童叟无欺。


        

其实,这都是三司计算过的。


        

保证百姓有钱可挣,也保证来此购物者能够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物品。


        

这里,人人都可以进货。


        

你可以买上一斤,也可以买上千斤、五千斤,甚至上万斤。


        

价格皆一模一样。


        

南郊市集最中间。


        

由三个摊位组合在一起的房屋,上面写着五个字:南郊市集司。


        

南郊市集司,乃是三司与开封府共同组建起的一个职位。


        

主要负责为监管市价,维护秩序,调停矛盾,拒绝缺斤少两与假冒伪劣商品出现等。


        

无论是摊主或是购物者,有问题皆可找南郊市集司。


        

不同列摊位中间的道路也甚是宽敞。


        

除了能容纳两辆马车对行,两侧各有近一丈之地,容纳行人走路。


        

干净,整洁,卫生。


        

赵祯与苏良坐在窗户两侧,望着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笑容,心中甚是满意。


        

片刻后。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


        

赵祯与苏良往外一瞅。


        

发现数名拉着平板车的汉子堵在前面一个猪肉铺子的前面。


        

为首的汉子提着一块猪肉,道:“喂,卖猪肉的,你这猪肉可是不新鲜啊,看到没?这里都生蛆虫发臭了!”


        

“不……不可能!这是昨晚杀的猪,怎么可能有问题,这……这绝对不是我的猪肉!”


        

那卖猪肉的摊贩乃是一个光着膀子,肩膀上搭着一条白毛巾的中年胖子。


        

“砰!”


        

提猪肉的汉子拿起中年摊主的杀猪刀朝着砧板上砍了一刀,道:“说罢,怎么补偿?是要我掀了你的摊子,还是你自己关门?”


        

就在这时,数名衙差走了过来。


        

后面还跟着一位中年人,苏良定睛一看,竟然是汝南郡王赵允让。


        

赵允让大步走到那汉子的前面,瞪眼道:“费五,你要作甚,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的主子是谁,今日谁在这里闹,就抓谁去开封府!”


        

“哎呦,是郡王爷啊,你可吓死小子啦!”


        

“小子我买了臭肉,难道还不能找店家换一换?这南郊市集是你的,还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


        

赵允让瞥了瞥那块臭肉。


        

“费五,莫在此捣乱,南郊市集今日开集,所有货品在今早都经过检查,怎会出现臭肉?”


        

费五将肉举起,朝着周边的人群挥舞着。


        

“诸位都来闻一闻,这肉到底臭不臭?原来这南郊市集是汝南郡王牟利的地方,我们只能夸这个地方好难道就不能将其商品差吗?”


        

马车内。


        

赵祯与苏良隔着老大远,就闻到一股腐臭味。


        

令二人更为不解的是,一名街头汉子竟然敢如此对赵允让说话。


        

这时。


        

张茂则小声道:“官家,这个费五乃是博平郡王赵允初家后门的跑腿。”


        

听到此话。


        

赵祯和苏良顿时明白这个费五为何有如此大的胆气了。


        

博平郡王赵允初,八大王赵元俨的儿子。


        

与汝南郡王赵允让平辈。


        

二人向来不对付。


        

赵允让监南郊市集更是动了所有宗室外戚的利益。


        

赵允初在明面上不敢捣乱,但在暗地里,其手下人都不想让赵允让过得顺风顺水。


        

并且,自打曹皇后怀孕后。


        

赵允让的地位急剧下降,根本算不得宗室外戚们的带头大哥了。


        

像费五这种街头闲汉,知晓冲撞王爷,也不过就是被带到开封府责骂一番而已,故而他才敢如此狂妄。


        

他明显就是来捣乱的。


        

就在这时,包拯从后面大步走了过来。


        

“费五,你当真以为本官不晓得你这块肉是在哪买的,你在来市集之前,车上的竹篮子里便放着这块臭肉了!”


        

包拯心细,对这些有可能作恶的人都会派人重点监察。


        

说罢,包拯一挥手,高声道:“带走!”


        

当即,费五便被开封府的衙差带走了。


        

围观的行人们也都再次散开,道路迅速变得通畅起来。


        

这样一个小插曲虽然对南郊市集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但却令人很厌恶这种行为。


        

赵祯喃喃道:“这些狗奴才,尽喜欢以卵击石,此种卑劣的手段,真当朕的朝臣们都是瞎子!”


        

这时。


        

苏良开口道:“官家,此事应该还未结束,你若不信,明日可看一看官员们呈递的奏疏,不过借着这次机会,你倒是也可以惩治一番那些无病呻吟的官员们。


        

赵祯若有所思,而后点了点头,有人可能会借此事做文章。


        

他明白,有些人看到别人仕途顺利,得到褒奖,比他受到惩罚都要难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