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数十万劳工队列之中。


        

悄无声息的,混进去了四个大汉,还有一个少年。


        

这五人,都穿着和诸多劳工一样的粗布麻衣,其上还有一些补丁。


        

毫无疑问,这几人,便是决心前来暗中查探的朱允熞,以及包含锦衣卫指挥使宋忠在内的四个护卫。


        

朱允熞脸和手上,都沾了一些灰尘和污泥。


        

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显眼,毕竟他出身尊贵,娇生惯养之下,看上去就和普通的劳工不一样。


        

也不像是什么出身穷困之人。


        

但凡是机灵点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一样。


        

而宋忠等人,也纷纷装扮成了普通劳工的模样,没有半点锦衣卫的样子。


        

在这数十万人的队列中,看上去异常自然。


        

“嗯,尔等前往庚辰营房休息!”


        

很快,朱允熞所在的队列,便来到劳工们的驻地,此地乃用天干地支法设立营房。


        

共计六十座营房。


        

而每一座营房,都连绵十里,仿佛一个集镇般,有各种商品售卖,粮草、日用品等等,应有尽有。


        

朱允熞观察一番,发现这营房极为完善,每隔三百步,便配备了一口深井。


        

修筑大桥的工钱更是日结,劳工们完全可以拿着每日的工钱,买粮食吃。


        

可谓是吃喝不愁。


        

仔细观察一番,朱允熞也不觉得此处有什么不好,甚至觉得这已经是大明当下能做到的极限。


        

劳工不该有所不满才是。


        

可真当融入进劳工的体系当中之后,朱允熞才发现,事情……并不如他所想象的一般。


        

不是劳工营房的问题,也不是劳工待遇的问题。


        

而是这些劳工出处的问题!


        

……


        

庚辰营。


        

夜,篝火处。


        

在朱允熞买来的三坛烈酒之下,十来个劳工开始了谈天说地。


        

尽吐不快。


        

“靠!这狗日的朝廷,咱在卫所当兵耕地,每天也不需要干啥事,还能搂着老婆睡觉。”


        

“偏偏要咱来当什么劳工!”


        

“还把咱卫所都给撤了,当初不说好了,咱们这些军户,都能同享富贵的吗?”


        

“现在搞得咱背井离乡,每日拿的钱是多,可这该死的桥,得修到什么时候去了呀……”


        

这是一个军户。


        

他原本的日子,虽然清贫一些,但好歹也是有一个婆娘。


        

更是有朝廷买地的收入。


        

日子一下子富裕了起来,每日的生活,简直不要太美妙。


        

哪儿还有什么动力?


        

就算是从军的动力都不大了,每日就是耕耕田,能有点收成就挺好的了。


        

结果随着朝廷的命令下来,他们这些军户一下子被裁汰,地的使用权没了,只能被迫来修这什么金陵长江大桥。


        

他自然有所不满。


        

对朝廷可谓是满腹怨言。


        

朱允熞在一旁听着,当真感觉不是个滋味,且不说卫所制度下,日后军头强行土地兼并,让这些军户苦不堪言的事情。


        

毕竟还没有发生。


        

可大明朝廷明明发了这么多的钱买地,而这个军户正式因为朝廷买地日子才潇洒起来。


        

但在这军户的嘴中。


        

却轻飘飘的揭过,仿佛这东西就是他该得的一样。


        

或许,这就是升米恩,斗米仇吧……真当朱允熞下到底层来之后,才发现,这世道并不如朱允熞所想的简单。


        

百姓所思所想,也并不如朱允熞所想的淳朴。


        

反而大多惦记着自己的小利。


        

但这军户却不是让朱允熞最气的,最让朱允熞生气的还是原本大户家中的家奴。


        

“谁说不是呢?要我说啊,这朝廷就是爱多管闲事!”


        

“我之前虽然说是大户人家的奴婢,看上去卑贱些,偶尔更是主人责罚,可我干的活儿轻啊!”


        

“每日有吃有喝的,大户人家都有钱,每天光是漏出来的就够咱这些家奴吃的满嘴流油了。”


        

“眼看着日子才刚好起来,就被拉过来当劳工了。”


        

“唉!真是不想干了!还不如继续卖身为奴呢!”


        

这些家奴浑然不觉自己卖身为奴有什么问题。


        

反而觉得因为大户人家的钱越来越多,日子才刚好起来,却被迫背了一身的债。


        

必须要跑来打工,修建金陵长江大桥给原来的主家还债。


        

这所谓的自由身,他们还真不怎么稀罕。


        

根本感觉不到自由的宝贵!


        

在这一两人的宣泄下,顿时这十来二十个人的聚会,就变成了诉苦大会。


        

纷纷感觉当劳工实在是太累了。


        

换做以前,那就是徭役,谁都不肯来干的,却不得不逼着来做这种事。


        

身份地位都感觉轻贱了不说。


        

还累的要死,可问题是,他们家里都还有不少财富。


        

觉得日子过的还行,没必要做这种事情。


        

对朝廷的不满,越发严重,就算是原本对朝廷没意见的人,在这一顿诉苦之下,也难免改变了看法。


        

宋忠眼中寒光闪烁。


        

走到朱允熞身前,比了个手势,询问朱允熞,要不要把这些人都抓起来。


        

但朱允熞却只是摆了摆手。


        

悄无声息的走出营房,神色凝重,以前没有来到这最底层,朱允熞还看不到如此多的问题。


        

可现在真的有过了解之后。


        

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诸多政策,虽然看似施行的很好,但地方官府仍然是以强制命令的方式在推行。


        

根本不是出自百姓的自愿。


        

这是时代的惯性,朱允熞就算是想责怪地方官府,也很难去责怪到哪一个人。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么想的!


        

甚至连百姓都是这么想的!


        

这是时代的限制。


        

不过朱允熞却发现了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发现,自己对百姓终归实在是太好了,甚至到了好过了头的地步!


        

过于富裕之下,百姓丧失了动力。


        

没有新的消费刺激,就会让所有百姓不想离家,只想偏安一隅。


        

看上去是安居乐业。


        

可实际上,却是在慢性死亡。


        

“真的太仁慈了!”朱允熞心中默默反省着:“就算是前世,也是一边放进口袋,一边掏空口袋。”


        

掏空六个口袋这种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甚至不得不为此背负上数十年的债务!


        

而只有如此高的负债,才能逼迫百姓不得不往奋发向上,必须去努力挣钱。


        

成为了百姓奋斗的原动力。


        

可现在大明的问题就是只能把钱放进口袋,而无法掏空口袋!


        

百姓丧失了进取之心。


        

甚至安于当一个奴隶!


        

这是最让朱允熞感到生气的地方,可暂时朱允熞也拿这种思潮没有办法,只能一点一点的逆转。


        

用舆论去改变奴隶的思想。


        

但当下真正的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疏导数十万劳工的情绪。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不是长久之计!


        

朱允熞已经感觉到了某种不对劲!


        

“宋忠!立刻去给孤查!看看这背后,是否有人在捣鬼!”


        

“不,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捣鬼!”


        

“去给孤把这个人找出来!”


        

朱允熞眼神冷冽,他算是看出来了,这看似是民意,但民意又怎么会反应得如此激烈?


        

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刻意传播的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