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的事情,很快就推行下去了。


        

有心这次小科举的学子,白日里便跟随国子监的算学博士学习算学知识。


        

而夜晚的时候,则跟随税务司的官员,学习税务司的各种实际操作。


        

确保日后工作的时候,可以很快上手。


        

而夜校之中,学习的氛围浓厚,大家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


        

一个又一个的人才涌现。


        

税务司的人,整日都开心的不行,而朱棣更是不止一次在朱允熞面前夸赞夜校的好处。


        

这也让朱允熞着着实实的体会到了夜校的好处。


        

如今用夜校的法子,帮税务司补足人才,那是不是可以将夜校的方法推行至大明全境?


        

让大明的百姓,都能够启明智。


        

人才一个接一个的涌现?


        

尽管都是些最粗浅的知识,或许就只停留在能认识一两个字的程度,明白一些典故。


        

可要是一代接着一代的传下去。


        

父辈认识二三十个字,下一代则认识一两百个字,那说不定孙子辈,就能认识好几百个字,甚至上千字了。


        

人才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和涌现的。


        

并且在大明将来越来越大的人口基数下,只要思想是正确的,百姓有正确的价值引导。


        

那么大明的人才,只会一天比一天多!


        

所以朱允熞打算看一看,这次夜校的成果,如果当真做的不错。


        

朱允熞便打算推行到整个大明。


        

在各地开办夜校,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明扫盲运动!让所有大明的文盲都消失!至少也要学会怎么写自己的名字!


        

而就在朱允熞想着该怎么做的时候。


        

大明又一年的年关将至。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而今年之春节,又要比往年更加热闹了许多,京师的人口增加,百姓手里的钱也增加。


        

就连街道也更加宽阔了许多。


        

这年味儿,甚至还没到过年的时候,就已经凸显了出来!


        

而就在这年味儿十足的关口。


        

朱允熞亲自主持的小科举也开始进行,一个又一个从夜校之中培训出来的学子满脸自信的昂首挺胸走进考场。


        

誓要一展所学!


        

而在考场的正前方,朱允熞同朱棣一起,看着下方数百名精通算学以及明白税务司工作办法的士子纵笔疾书。


        

心中满是期许。


        

这数百人中,只要有那么上百人,甚至几十人可堪一用。


        

便能分担税务司不小的压力。


        

“四叔,你认为这次足可一用之人,能有多少?”


        

朱允熞笑着问道。


        

现在的税务司,缺口很大。


        

并且伴随着日后大明的工商业继续发展,只会越来越大。


        

毕竟税务司将来肯定是是一个庞大的机构。


        

将要在大明的诸多部门之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关键的位置!


        

光是几百人可不足以填补空缺。


        

但朱允熞秉持着的原则,却是宁缺毋滥,而且如今的大明税务司还没有缺人到这种程度。


        

朱棣听后,想了想,道:“能有三十人,足矣。”


        

就算这三十人的实际经验不足,但培训了这么久,也总能分担些任务,起一些作用。


        

朱允熞听后,也是点点头。


        

当初他从税务司之中,抽调走的只是十人,但大多都是经验丰富之辈。


        

调往了户部之中,负责户部的其它事宜。


        

毕竟当初税务司有许多官员就是出自于户部之中,现在也不算是转行,办起事来熟门熟路。


        

而现在这些稚嫩的学子,自然不可能与之相比。


        

能三个人顶一个人,便已经是求之不得了。


        

可等考试结束,朱允熞和朱棣得知结果的时候,却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


        

这一次小科举之中,合格之人,竟然足足有九十七人!


        

而其中杰出者,更是足足有二十一人!


        

人数大大超出了朱允熞的想象!


        

“看来,咱是彻底低估了大明士子对于‘科举’二字的执着程度啊。”


        

虽然是小科举。


        

但却获得了大成功!


        

看来日后,在三年一科举的同时,不时也要来上一些小科举,增加大明方方面面的人才储备。


        

三年一大科举,选拔地方官员,同时也选拔出未来大明的肱股之臣。


        

而平时的小科举,则选出实干之才。


        

作为大明的基本盘,提高大明运转的效率。


        

……


        

京师。


        

朱允熞在下达了推广夜校的命令之后。


        

找了个空闲,溜出皇宫。


        

来到城中,同徐妙锦汇合,好不容易靠着这次小科举补足了人才,并且连带着大明的朝堂也狠狠吸纳了一波人才。


        

让其他部门也一下子松气许多。


        

朱允熞终于有了机会,好好转一转这大明京师。


        

转眼又过了一年。


        

今年的京师同朱允熞去年之所见,又有诸多不同,街道两侧摊贩的席位上,干净整洁。


        

摆放着各类稀奇古怪的商品。


        

自大明鼓励地主转型开办工厂之后,大明之商品便日益增多。


        

而且大明百姓的创新力,亦是不俗。


        

虽然暂时没出太大的成果,但百姓日用之品,却是丰富了许多,而那装饰之物,更是花样百出。


        

便如朱允熞所见。


        

光是一个摊位上拜访的玉钗、簪子款式便已经多不胜数。


        

朱允熞同徐妙锦同游繁华京师。


        

两人相貌非凡,便如那金童玉女一般,惹得行人频频回头。


        

羡慕不已。


        

而今年虽然只有八岁的朱允熞,因为发育不错的缘故,已经长成了少年模样。


        

又因位居高位,少见稚气。


        

便当真如那翩翩少年郎一般,风采过人。


        

虽仍没有徐妙锦高,但却丝毫不显幼小。


        

两人站在一处,便当真如一对壁人。


        

“来年之京师,定要比今日还要繁华才是!”


        

朱允熞望着这人间烟火,万家团圆之景。


        

心中豪情无限。


        

来日之大明,定还要胜过今日之大明百倍!


        

这是朱允熞的期许。


        

更是朱允熞的目标!


        

但就在朱允熞和徐妙锦欢欢喜喜逛着大明京师的时候。


        

前方突然出现一阵骚乱。


        

百姓们纷纷惊恐大叫。


        

更是有军士大喊:“让开!让开!通通闪开!”


        

“抓住这畜生!”


        

“别让这家伙跑了!”


        

朱允熞皱眉望去。


        

大明京师,他朱允熞眼皮子底下,难道又发生了什么仗势欺人的事情?


        

正当朱允熞好奇之事。


        

却见人群之中,猛然一抹雪白之色冲撞而出!


        

直奔朱允熞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