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给孤仔细的查!狠狠地查!”


        

“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


        

朱允熞止不住的狂怒,眼中满是杀意!


        

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只敢瑟瑟发抖的看着正在发怒的朱允熞。


        

随着朱允熞年岁日长,营养充足,更是有常家锻炼,已经有了一副少年人的体魄。


        

褪去了几分稚嫩,更显露出几分尊贵和威严。


        

特别是勃然大怒时,浑身的威势,已经直逼老朱!


        

甚至让蒋瓛觉得,此刻站在他身前的,并不是朱允熞,而就是老朱!


        

太孙殿下正在蜕变成一位合格的帝王啊……


        

“是!殿下!”


        

“属下必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蒋瓛毫不犹豫道。


        

但就在蒋瓛准备离去时。


        

朱允熞却又突然冷声说道:“蒋瓛,今日之事,莫要让孤再看到下一次!”


        

“你们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此事闹得满城风雨,孤竟然最后一个知道!”


        

“你可知道,就今日之事,孤足以要了你一百颗脑袋!”


        

蒋瓛额头顿时直冒冷汗。


        

心中一阵后怕,连忙打起精神来,惶恐道:“属下知罪!日后万不会再犯!”


        

“属下必定将功赎过,将那背后搅动满城风雨之人抓出来!”


        

“听候殿下处置!”


        

朱允熞这才满意放蒋瓛离去,这锦衣卫若是不敲打敲打,放松起警惕来,觉得不重要的事就不向他汇报。


        

这种习惯万一养成,这锦衣卫就成了尾大不掉的棘手存在!


        

锦衣卫,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能做皇帝手中一把锋利、冰冷的刀!


        

这是自从老朱提点他之后,朱允熞悟到的东西。


        

尽管老朱有时候会因为历史局限性,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但在把控人性,如何做好皇帝这方面,却是足足甩了朱允熞十条街!


        

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


        

锦衣卫的动作很快,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弄清楚了事情的首尾。


        

将一切真相查明,告知给了朱允熞。


        

御书房。


        

朱允熞听完蒋瓛的汇报之后,手不禁紧攥,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棘手许多。


        

因为在暗中搞事的人,不止有一个或是两个,而是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一种思潮,在群臣百官和大明京师的百姓中传播。


        

那是一种极端排外,狂傲自大的闭关锁国思潮!


        

这种思潮的形成,一来是要归功于这次郑和那边传回来的坏消息。


        

二则是因为大明境内建设搞的如火如荼,京师更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大明的国力几乎是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着。


        

自然而然,就会有人认为,大明已经过的够好了。


        

根本没必要浪费心力,去探寻外面的世界,大明难道还不够大吗?


        

就安安心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同闭关锁国思潮而来的,是一种奢靡之风,一种享乐主义!


        

简而言之,这段时间大明土改的顺利,以及百姓有钱,工厂生产出各种商品之后,产生了天下太平的幻觉,让所有人失去了危机感。


        

让所有人都生出了一种想法。


        

咱们过得已经是神仙日子了,何必去追逐海外的利益?


        

区区倭国,哪里比得上大明?


        

于是才有了这次,大家心照不宣将郑和可能失利的消息散播到整个京师。


        

搅得满城风雨,而朱允熞却最后一个得知的事情。


        

可以说,这是群臣百官,对于朱允熞出海命令的一种无声反抗!


        

这种思潮,很危险!


        

“想要联起手来对付我?那我倒要看看,是你们的脖子更硬,还是我手中的刀更锋利!”


        

朱允熞怒到了极点,在心中想着。


        

明日早朝,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到底有什么能耐!


        

能阻止朱允熞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朱允熞是储君,是未来的大明皇帝,必须说一不二,容不得任何人反驳!


        

若是朱允熞能被臣子驳倒,那将是一个无比危险的信号!


        

无论是为了大明的未来,还是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威,明日早朝,朱允熞都决不能败下阵来!


        

哪怕是错的,也得给他执行下去!


        

……


        

翌日。


        

早朝。


        

当群臣百官齐至好一阵之后,朱允熞才姗姗来迟。


        

坐在上方,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俯瞰着下方的群臣百官,散发着厚重的威势,让群臣百官不由为之心惊,生出惴惴不安之感。


        

奉天殿内,大家都不说话。


        

也不敢说话,生怕第一个上去,惹怒了朱允熞,成了替死鬼。


        

可他们越是不说话。


        

朱允熞就越是要让他们说,将自己心里所想的东西,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昨日郑和的消息传京师来,孤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当真是好得很呐!”


        

“都说说吧,你们想要做什么?又想要干些什么!是想反了天了吗?!”


        

朱允熞罕见暴怒,质问群臣。


        

众人只感觉高台之上,有一头还在成长的猛虎,正在高声怒吼。


        

带着无边的威势,还有血雨腥风,朝众人扑面而来!


        

年幼储君,竟已有猛虎之势!让人望而生畏!忍不住战栗!


        

“哦?一个个敢做不敢承认是吗?”


        

朱允熞双眼一眯,眼中似有寒芒闪过。


        

手中拿出一本名册。


        

“那这样吧,孤念到谁,谁就站出来,说给孤听如何?”


        

“孤给你们每人三句话的机会。”


        

说罢,朱允熞看似悠悠然的念道:“第一个,徐辉祖!出列!”


        

徐辉祖听到自己的名字,心头不由一惊,浑身都开始忍不住颤抖。


        

甚至双腿都有些不听使唤!


        

就好似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头儿一样,颤颤巍巍的上前一步。


        

口中只觉喉咙发痒干涩,说不出话来。


        

“哦?孤给你机会,你不说。”


        

“那你日后可就没机会说了!”


        

朱允熞猛地一拍桌案,有如那震天雷声,在奉天殿中不断回响,如同煌煌天威,吓得群臣百官纷纷不敢直视。


        

只能俯首低头!


        

“明明是你军务处第一个知道消息,你却不汇报给孤。”


        

“擅自压下,是何用意?!”


        

“你是翅膀硬了,觉得自己能耐了吗?!”


        

在朱允熞连续不断的呵斥下,徐辉祖终于坚持不住,瘫跪在地。


        

埋首痛哭,悔过道:“殿下,臣有罪!”


        

“臣不知为何,当见到郑和消息传来时,第一反应便是将其压下。”


        

“可臣却并无私心,一心皆是为了大明!”


        

“为了出征倭国,殿下费劲了心力!试问谁人不知,金陵十八坊中制造的新式武器和火炮,全都是优先供给海军!”


        

“而那江南造船厂更是耗资甚巨!每一艘宝船都来之不易!”


        

“他马三宝不过一介阉人!承蒙殿下天恩浩荡,方才有机会统帅大明海军!”


        

“可那郑和呢?又是怎么回报殿下的!”


        

“刚愎自用!肆意行事!一意孤行!非得兵分三路,更是错误估计了风向,导致海军受损,不得不靠岸,被倭国大军围攻!”


        

“就这能耐,简直有负殿下天恩!”


        

“臣若是那郑和,还不如自刎算了!有何面目回朝求援?更有何面目归来!”


        

徐辉祖情绪激动。


        

痛骂郑和。


        

认为他办事不力,才让殿下如此失望,没脸回朝求援。


        

“糊涂啊你!”朱允熞当真是恨铁不成钢。


        

忍不住骂道:“你简直蠢到不能再蠢!郑和所率领的海军,乃是我大明海军唯一的种子!”


        

“他要是全军覆没了,我大明海军不知道还要花多久的时间重建!”


        

“郑和作战不力,孤自然会追究他的罪责,还轮不到你来多管闲事!”


        

“给孤跪下!好好反思反思!”


        

徐辉祖无言以对,只能羞愧的低下了头,听候发落。


        

而骂完徐辉祖之后,朱允熞又看向其他人。


        

冷哼道:“莫要以为孤不知道,这件事你们也有参与!在背后推波助澜,一个也不干净!”


        

“户部尚书,郁新大人,你说是吧?”


        

郁新陡然被点名。


        

顿时如遭雷击,僵硬的走了出来。


        

毫不犹豫拱手跪地道:“臣认罪!”


        

“徐大人只是将此事压下,是臣不小心得知了此事后,在咨政处宣讲此事。”


        

“此事如今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导致有百姓说,倭国有神风相助,大明不可能征服倭国,臣罪责难逃!”


        

“然,作为大明户部尚书。”


        

“臣不得不斗胆谏言,殿下,海军耗费甚贵!可造价即便如此之贵的宝船,在无尽的海域面前,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现在出海,时机未至啊!殿下!”


        

户部尚书郁新在下方痛苦流涕,甚至亲手摘下了自己的官纱帽。


        

朱允熞无奈的看着郁新。


        

对这位自己曾寄予厚望的户部尚书感到失望。


        

眼界终究还是太浅!跟不上自己的步调!


        

“还有谁是这个想法的。”


        

“都站出来吧,孤也懒得点名了,一次清清楚楚和你们说个明白。”


        

下一刻,至少朝中一半的官员站了出来。


        

文臣武将皆有。


        

他们都和徐辉祖、郁新抱着同样的想法,大明的未来不在海外,而在境内。


        

只是……他们都错了!


        

大明的未来,在海外!在整个世界!


        

朱允熞站起身来,目光如刀。


        

冷冽道:“出海,乃是大明国策!”


        

“不可动摇,不可更改!”


        

“而孤的命令更是容不得尔等质疑!”


        

“蒋瓛何在?!”


        

下方,蒋瓛立刻应答,身后是一众早就准备好的锦衣卫!


        

朱允熞最后看了眼下方出列的众人,其中不乏有名臣、重臣,更有他朱允熞的心腹。


        

可只要阻拦他出海,就不行!


        

“通通……”


        

朱允熞正要下达命令。


        

可正在这个时候。


        

门外突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


        

“大胜!”


        

“大胜!”


        

只见一个传令兵焦急的跑了进来,甚至差点被门槛绊倒。


        

刚一进入奉天殿,便跪地高声说道:“太孙殿下!最新消息!郑和将军大胜!”


        

“于务古水门大败倭国主力!不日前已擒拿倭国神皇!”


        

“将要返京!”


        

顿时,群臣百官,纷纷面面相觑。


        

不敢相信的对视一眼。


        

郑和……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