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熞被母亲抱着,只能半侧过头,悄悄打量着身后。


        

一个身着皇袍,身形微胖的老者颤颤巍巍的走来。


        

双鬓已生白发,脸上挂着岁月的痕迹。


        

就像一条苍老的龙。


        

本应该炯炯有神的双眼,此刻却是充满哀凉。


        

对他人的参拜,朱元璋置若罔闻。


        

只是双眼通红的一步一步走过来。


        

朱允熞默默看着。


        

不愧是朱元璋,即便垂垂老矣,即便最喜欢的儿子死了悲伤难忍,但依旧带着高高在上的威严,令人不敢逼视。


        

朱元璋一步一步朝他的方向走来,就仿佛有一股威压迎面而来。


        

“老大……”他哽咽开口,声音干涩,好似一瞬间苍老了几十岁。


        

朱允熞心里忍不住感叹,帝王也是人啊!


        

也会有人间的感情。


        

白发人送黑发人。


        

几人能承受?


        

他也明白,此刻不是他该说话的时候,便一言不发的站在母亲吕氏旁边。


        

眼眶里的泪水仍旧在打转,却没有落下。


        

他在暗暗观察朱元璋。


        

整个王府内哭声一片,听得人心碎。


        

朱元璋没有哭,只是怔怔的站在那里,目光深深的看着已经冰冷的朱标。


        

他嘴巴用力的张了张,但却还是没有说话。


        

朱允熞心中暗暗摇了摇头,看来老朱是悲伤过度,已经发不出来声音了。


        

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朱元璋正痛苦捂着胸口,好似无法呼吸。


        

“皇爷爷!”朱允熞试着喊了一声。


        

还不等继续说什么,朱元璋突然砰的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陛下!”


        

“陛下!”


        

众人皆是大惊失色,有人连忙大叫道:“快去请太医!”


        

整个前堂,刹那之间乱成一团。


        

朱允熞却没有动,而是静静的看着一切,看着一道一道从自己面前奔跑不停的身影。


        

他明白,朱元璋没事。


        

距离朱元璋驾崩的日子,还早着呢。


        

老朱现在只是悲伤过度,一时火气攻心罢了。


        

……


        

卧房。


        

朱允熞看着躺在床上的朱元璋。


        

母亲吕氏,哥哥朱允炆以及一众下人们,也都小心翼翼的守在这里。


        

刚才朱元璋昏倒之后,众人便将他扶到了朱标以前的卧房中。


        

足足过了好半晌才悠悠转醒,精神状态仍旧不是很好,似乎还没从失去儿子的打击中回过神来。


        

“陛下。”白胡子太医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劝说道:“陛下之所以昏倒,是因太子殿下之事悲切过度……还请陛下保重龙体,节哀顺变。”


        

朱元璋靠着床背,眼皮向下一搭,并没有直接回答太医的话。


        

众人也就这么焦急的看着。


        

整個卧房安静的没有一丝声音。


        

“都说皇帝威严,伴君如伴虎,果真如此啊!”


        

朱允熞在心里暗暗感叹道,低着头小心的打量朱元璋。


        

又过了好半晌,朱元璋才沉声开口道:“都下去吧,朕想一个人呆会儿。”


        

声音嘶哑干裂,让人心中一颤。


        

众人得了令,便都道一声“是”,随后便都小心翼翼的向后退去。


        

包括朱允炆和吕氏。


        

朱允熞却没有动。


        

他深知,现在是一个好机会,他绝对不能走。


        

“熞儿,”身后传来母亲吕氏的催促声:“你怎么了,快跟娘出去,让皇爷爷……”


        

“娘。”朱允熞哽咽着开口道:“我不想走。”


        

这下就连朱元璋都愣了一下,目光扫了过来。


        

朱允熞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低声道:“爹爹离开了,我怕皇爷爷也离开我,我要陪着皇爷爷……”


        

嘶——


        

不出朱允熞的预料,他这句话才刚刚说完,就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房间内瞬间变得异常安静。


        

朱允熞的话,无异于是在诅咒朱元璋啊!


        

吕氏连忙冲过来,用力朝着朱允熞背上拍了一下,训斥道:“不许胡说!”


        

朱允熞被拍的直接往前踉跄了一步。


        

吕氏连忙冲朱元璋道:“陛下,熞儿还小,不懂事,陛下莫怪!”


        

朱允熞见时候差不多了,正好借着往前踉跄一步的势,抓住了朱元璋的手。


        

“皇爷爷……”他抬起头来,泪眼朦胧的看着朱元璋,手里还紧紧拉着朱元璋的手。


        

朱元璋的眸子微微动了一下,随后疲惫的说道:“童言无忌,都退下吧,熞儿留下。”


        

“陛下……”吕氏为难道:“熞儿他年岁尚幼,恐……”


        

“朕知道,退下吧。”朱元璋疲惫的摆了摆手。


        

吕氏稍稍宽了心,带着朱允炆和一群下人退下。


        

待到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房间里就只剩下了祖孙两人。


        

朱允熞仍旧在握着朱元璋的手。


        

“皇爷爷,你会不会离开我吧?”他低着头弱弱的问道。


        

声音悲伤,眼含泪花。


        

“不会。”朱元璋的声音传入耳中:“熞儿,皇爷爷问你一件事,你要老实回答。”


        

朱元璋的声音让朱允熞心中微微一动,莫非演的太过,被瞧出来了?


        

但下一刻,朱元璋的话就打消了他的顾虑。


        

“刚才你说的那些话,是不是你娘教伱的?”


        

他心里一紧。


        

虽然没有看,但也明白,此刻朱元璋的目光一定在盯着自己!


        

看来,这老朱的确是不好糊弄!


        

自己的便宜老子朱标是当朝太子,朱元璋归天之后,皇位便是朱标的。


        

而现在,朱标却意外离世。


        

朱标死后,实际上接任皇位有几种选择。


        

一是选朱元璋的儿子,按嫡长顺序便是他的二叔,秦王朱樉。


        

但朱樉的性子显然并不合适。


        

不久之前,才因为犯了错误而被惩戒。


        

三子晋王朱棡生性放荡不羁,也非最佳人选。


        

两个人都是任性胡来的家伙,老朱绝不可能将江山交给他们两人。


        

若是立贤,首推四子燕王朱棣。


        

但这与嫡长子继承制违背。


        

封建王朝,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向来都是立长不立贤。


        

毕竟长子没有争议,而“贤”则很难定义。


        

除此之外,便是选朱元璋的孙子。


        

长孙朱雄英是常遇春之女常氏与朱标的孩子。


        

常氏乃是正牌的太子妃,只是也早已逝世。


        

而朱允熞和朱允炆是次妃吕氏之子,只能算庶出。


        

若是朱雄英还活着,那他就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选。


        

可惜,这家伙八岁早亡。


        

再依顺位,那便是应该立常氏次子——朱允熥。


        

毕竟,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但朱允熞明白,朱元璋也有他的担忧。


        

朱允熥性格平和,历史上,朱元璋很担心他控不住蓝玉等外戚,这才下旨将吕氏扶成正妃。


        

朱允炆因此有了嫡长子的身份,顺理成章的成为皇太孙。


        

而现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显然怀疑吕氏要开始为儿子争夺太子之位,才有此一问。


        

心念飞转,朱允熞理清了思绪,稍稍松了口气。


        

他摇了摇头,道:“不是娘教我的。”


        

朱允熞抬起头泪,略带天真的看着朱元璋,问道:“皇爷爷为什么这么想呢?”


        

朱元璋的神色缓和了下,道:“大人的事,你还不懂。”


        

朱允熞摇了摇头,倔强道:“皇爷爷,我听说,一个男孩的父亲离开那天,就是他成长的那天,熞儿已经长大了。”


        

“皇爷爷,你是不是在想立太子之事?”


        

朱允熞选择直接摊牌,毕竟老朱是什么人?


        

在他面前,小心思能藏多久?


        

倒不如干脆点。


        

果然,听了朱允熞的话,朱元璋微微一愣。


        

不管他多悲伤,还要为大明江山着想。


        

如今年岁已高,此事还不能拖延。


        

朱标重病的时候,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他别有深意的问道:“熞儿,你说,皇爷爷立谁做太子合适呢?”


        

置身于朱元璋的目光下,朱允熞只觉得如芒刺背,几乎不能呼吸。


        

但他明白,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露怯。


        

正对上朱元璋的目光,朱允熞坚定道:“回皇爷爷,熞儿觉得,四叔燕王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