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乾去楼下,帮周瑞拿“工具箱”的时候,会议室里,一群专家围着“球球”,一脸惊奇。


        

其实也不奇怪,球球毕竟是非卖品,按照开明智能的零售业务规划,是下一个阶段的产品。


        

其他地方,智能小镇里有一些大型球球,部队上也有自走地雷,但这些长期在自己领域打转的老专家,没见过很正常。


        

周瑞一眼就看出,这个球球是车乾自己特别改造的,普通的没有这么大,启用了“内组网”技术,里面是几十个智能零件的几何体。


        

顺带一提,车乾作为“军无研究所”载具组组长,本身也参与了第一个内组网的试验品,也就是“无人公交”。


        

“我听说智能小镇里的设备都能交互,老王你试着和它说话。”


        

一個老专家将信将疑,对着球球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他惊喜的目光里,球球上传来了“车乾”自己的声线:“叫爸爸。”


        

“爸爸?”


        

“哎~,真乖!”


        

老专家:???


        

显然,车乾给自己的设备,录入了一些无聊的玩笑。


        

周瑞都能想到,这个无聊的家伙,估计是拿着球球去骗好兄弟问名字


        

真无聊。


        

不愧是工程直男,要是周瑞,肯定录一些骚话去骗小姑娘。


        

车乾却只想骗兄弟叫爸爸。


        

车乾回来后,有些吃力的将黑色箱子放在周瑞身边。


        

“老板,我带上来了。”


        

李长平见周总所谓的“工具箱”来了,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但还是拍了拍手:“各位就座,我们稍安勿躁,听听周总的想法。”


        

一众人纷纷归位,车乾也拿回了自己的“球球”。


        

只是路过某个老专家的时候,被瞪了一眼。


        

车乾有些摸不着头脑。


        

会议室重新恢复了秩序,长桌上所有人正襟危坐,想要看看周总说的“展示”是什么。


        

周瑞想了想,似乎也没必要给这些人解释“智能单元”的由来。


        

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这是开明智能未公开的技术,还涉及点别的,希望会议结束后,大家能够不要外传。”


        

都是国家队,但还是要提醒的。


        

李长平立刻道:“您放心,会议结束前,我会让大家补充一份协议。”


        

一众专家也纷纷保证:“周总放心,我们懂规矩。”


        

周瑞点点头,打开了“工具箱”侧面的暗槽,抽出了一张和箱体一样大小的白色平板然后展开,一开为二,摊在长桌上,大概1.5平米左右大小。


        

平板后连着电源线,从工具箱获取能源,一阵波纹后,平板变成了美丽的镜面色。


        

邱力勋等和“毕方”相关的航空人自然认得出来,这是“四象”材料。


        

除了拥有吸波特性外,自身优异的“导电性”,也可以有诸多妙用。


        

毕方发动机上,就大量使用四象材料,代替传统电路,来节省空间,减少系统复杂性。


        

仅仅这一手,就让没接触过“四象”材料的众人,眼睛发亮了。


        

“这是.咱们威龙和鲲鹏上的那种?”


        

周总怎么会有这东西?铺在桌子上又有什么作用?


        

李长平暗自感叹,他级别够高,从军方那里了解到不少东西,共和国的隐身技术,几乎都是这位一手开创的。


        

不,准确的说五代机,都可以说是这位的作品。


        

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四象材料。


        

周瑞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从“工具箱”里拉出一根连接线,然后双手快出残影的输入了一些指令。


        

下一刻,咔咔喳喳的声音传来。


        

“工具箱”中,“爬”出了一只黑色蟒蛇。


        

“哎呀!”


        

离得近的一位专家吓了一跳,蹬蹬蹬往后退,差点把座椅带翻。


        

邱力勋忍不住直接站了起来。


        

这啥呀!


        

他惊疑不定的看向车乾,你们公司现在这么牛逼了?


        

车乾:???


        

我们公司现在这么牛逼了么?


        

我平时上的是假班么?


        

周瑞安抚道:“别害怕,这依旧是一种智能设备,和球球类似,是异形体。”


        

黑色蟒蛇爬上了长桌,然后在镜色平面上,组成了一个不断旋转的“金字塔”。


        

表面有着缝隙组成的整齐纹路,如同泛着乌光鳞片。


        

比在沪上的时候,要大了一圈。


        

50个“支撑”单元,30个“功能单元”,连同全部配套设施,被集成在周瑞身旁的“黑箱子”里。


        

这就是,“工具箱”的真相。


        

周瑞一边说话,一边在笔记本上输入着什么,然后说道:


        

“六大会议议题中,‘实时控制问题’、‘着陆辅助器问题’、‘姿态调节问题’三项,在我看来,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


        

“如何让一个从100KM高空坠落的长直结构,竖着落在地上。”


        

周瑞敲下回车,只见桌子上,黑色的金字塔像是崩塌一样失去形态,但很快又重新组合,利用磁吸能力,构建成了一个.


        

一米五高的“黑色火箭”。


        

正是现在航天领域,最著名的“长征”系列三级火箭。


        

整个过程中,无人说话。


        

因为他们无法可说!


        

然后周瑞一心二用,一边输入指令,一边继续说道:


        

“如果将任务拆分,需要回收的还包括整流罩、一级火箭、二级火箭等,不过我觉得先解决主体问题,就一通百通了。”


        

镜色平面上,随着周瑞的控制,火箭外形发生了变化。


        

先是一米多高的火箭底部,出现了四向反关节支架,不断展开、并拢,展示出结构。


        

紧接着,箭体中下段,出现了四个指示灯,标志着“器喷口”。


        

最后,是指示灯下,四个智能单元单独延伸出来,代表着“辅助风翼”。


        

周瑞皱着眉头道:“辅助风翼的首选,还是最简单可靠的矩形结构,做成镂空减轻自重就行了,但其实类似多面体的结构也是可以的。”


        

复杂但帅


        

像是火箭多出了一圈利齿。


        

“至于喷气口,我补充一点,八向喷气口,可靠性会降低,建议做成集成式的,四向就够了,但每个口有四个独立小孔。”


        

有着“智能单元”做讲解,之前提出的方案,一下变得具象化了。


        

在什么地方,起什么作用,连带什么结构.


        

这相当于,直接现场只做了一个“模型”,还是动态的。


        

周瑞抬头看向众人。


        

“整套控制系统,开明智能可以解决,机械智能的自组织性非常强,甚至不需要外界控制,就能自行调节,也大大减少了地面控制台的压力,和远程通讯的问题。”


        

“各位还有什么问题么?是不是可以继续讨论下一个问题了。”


        

所有人:???


        

我们问题超多的好么?


        

火不火箭的先不说您这是啥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