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嗖,岁月如biu。


        

去年8月中旬,由西太平洋一场奇特地震,引发了那场全球瞩目的大事件。


        

之后的时间里,世界变化不休,让普通人感觉,被裹挟着滚滚向前。


        

9月10日,开明智能CEO周瑞,获得了《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一时声望更甚。


        

10月,国庆节期间,组织和海峡当局,联合发表了《关于2019年和平HG联合申明》,各项联合举措一一上马,时代拐点彻底尘埃落定。


        

同月,首度对外公开了“鲲鹏”的存在,军迷、航迷、烟民狂欢。


        

11月,美方宣布重建和清理成本过高,将废弃冲神地区的所有基地,将重新考察新基地的选址。


        

12月,冲神知事发起公投,表示要脱离本岛,获得了高票通过,但法律程序走不通,一直僵着,冲神依旧百废待兴。


        

同月,开明智能发布“灵鸟2”,和“灵犬1”两款新产品,再次引爆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


        

次年,也就是13年1月,驻阿美军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全面撤退,留下一片狼藉。


        

2月,前一年的农业统计数据出炉,农产品自给率和出口数额出现上升,“农神”宣布将永久降价,同时国补数额不变。


        

3月,红芯国际与台极电技术合作,联合宣布,共同突破28nm芯片量产工艺。


        

4月,开明智能建设一年多的“智能小镇”,对外试营业。


        

“前往‘智能小镇’的游客,可至公交站台,乘坐‘开明号’无人巴士.”


        

“门票有需要么?没买票的这边看过来!”


        

“‘智能小镇’上车就走啊,10块钱!就差一个人!”


        

沪上、杨树浦区、智能小镇地铁站,门口热闹非凡。


        

一个月前,建设一年有余的“智能小镇”,正式开园试营业,而今已经转为正式营业。


        

这个由开明智能承建的旅游项目,在周教主刚公布的时候,并未引起太大的关注。


        

毕竟一家无人机公司,搞什么旅游项目,多少有些不务正业的意思。


        

大家对此没什么期待。


        

但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开明智能”享誉全球,粉丝无数,随着“智能大厦”的无人机灯光秀亮瞎众人眼。


        

随着神奇的“农神”走入大众视野,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


        

随着“开明智能救援队”大展身手,展现了种种神奇。


        

大家对于“智能小镇”的期待,被不断的拉高。


        

周教主可是说过,那是一个“全智能场景”,以往那些藏着不卖给大家的神奇智能设备,都会在智能小镇里出现。


        

试营业的时候,就有大量内容被透露出去,引得全球支持者的狂热好奇。


        

不光是国内,国外也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市政方面,大手一挥,直接将新通车的地铁站,改成了“智能小镇站”。


        

由于无数游客的涌入,这片杨树浦区的欠开发地块,经济都变得更加活跃了,据说周围的房价一阵猛涨,且新上马了数个酒店项目。


        

有如此威能,大家并不奇怪,因为那是“开明智能”。


        

国内最好的科技公司,全球科技巨头。


        

也无怪乎市政直接改了站名,甚至没提一句冠名费。


        

“领导.您别摔着!”


        

地铁上,一个白须无发老头,穿着一身中山装,精神抖擞的抓着扶杆。


        

老头给人的感觉很矛盾,单看面容,至少得90岁往上走了,但身躯却板正的很,没有一点驼背或者佝偻,腿脚也很灵便,甚至看上去比一些胖胖的中年人更健康。


        

旁边是一个五十几岁的男子,一脸朴实,嘴里一直:“领导”、“领导”的叫着。


        

米老头有些心烦,他看出了小刘是因为到了大城市,有些来自小山村的忐忑和紧张,一直叮嘱他,只是在缓解自身的不安,没话找话。


        

最近20年他很少出来了,只是偶尔一些重要的庆典活动,会邀请他这个“活历史”去参加,但这样真正在大城市里坐地铁,还是第一次。


        

本以为会在红旗村了此一生,结果等着等着,20年过去了还没等到


        

他等的不耐烦了.


        

就又想出来走走。


        

这次他出来,谁也没告诉,只带了五十岁小刘。


        

老人嘛,怕耽误年轻人工作,偷偷来再提一嘴,显得“顺便”,所以目前周瑞还不知晓.


        

地铁到站,米老头大步流星就往外走,分外自信,到了这个岁数,心虚和胆怯已经不存在了。


        

出了地铁站,小刘翻出手机:“我查过了,那个无人公交可以直达‘智能小镇’门口,当然走路也行,大概10分钟。”


        

米老头本就是想体验一下,两人普普通通的排队,普普通通的坐了“无人公交”,普普通通的抵达“智能小镇”。


        

其实外行看热闹,他们并不清楚“无人公交”有多神奇,只是觉得新鲜。


        

五十岁小刘坐地铁都茫然无措,“无人公交”在他看来,是一样的。


        

那地铁不也没见驾驶员么.


        

但其实这里面的意味不小,周瑞凭借“机械智能”,开发出了许多新东西。


        

和前世路线完全不一样的“无人公交”,只是其中之一。


        

“智能小镇”门口一下车,两人就感觉人山人海。


        

往里面望去,依稀可以看到一个如“伞”一般的高耸建筑,隐隐约约感觉天上好多东西在飞,但两人视力都不咋地所以看不清楚。


        

小刘咽了咽口水:“领导,咱们还不联系小周么?这迷路了咋办”


        

米老头不耐烦道:“别什么事情都麻烦小周,你不是网上买票了么,我们先进去转转。”


        

半小时后,小刘急的嘴角冒泡:“领导.他们说人流量大,买票了之后还得预约.我..我忘了预约了”


        

米老头:“联系小周吧”


        

————


        

另一边,“智能小镇”侧面,未开发的三期地块内,一间科技实验室内。


        

蓝白色的光,金属色的设备,和一个正在忙碌的身影。


        

哒哒哒的小高跟声音传来,那身影却毫无波澜。


        

“周总,您手机响了,来电人是‘米老头’.我觉得比较重要。”


        

由于这里需要保证电磁波澄净,所以某人的手机是放在外面的。


        

周瑞抬头来,掀开了自己的头戴显微镜,揉了揉眼睛。


        

“米老头?会是什么事情?”


        

他有些错愕,将手上刚完成的,一个花生米大小的“多面体”,扔到了旁边的箱子里。


        

箱子里,几十个同样的多面体,原本排列的很整齐,却被新同伴打乱了阵型。


        

周瑞跟着自家的小秘书出了由“四象材料”构建的空间。


        

“周总,今天邀请的客人也到了,您差不多也该出来了。”


        

“没问题,本身就是搞完了准备出来,对了,今天腿不错。”


        

“谢谢老板夸奖。”


        

“我是说今天你腿部关节炎症有所缓解。”


        

“呃~那也谢谢老板关心。”


        

两人离去许久后,巷子里的多面体.嗡的一声,重新组合排列恢复了整整齐齐的排列规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