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大厦,地下二层。


        

这里是整个“军无研究所”最后完工的地方。


        

只有两个区域,储存区和实弹演练区域。


        

一场测试正在进行。


        

比起千里之外原始的使用方式,这里涉足的领域,已经是常规人眼中接近科幻片一样的场景了。


        

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无人飞行器。


        

三只特殊改造过的机械犬,正在“倒背”着一把CS/LS7微型9毫米冲锋枪。


        

之所以倒背,是为了方便人为换弹夹。


        

虽然做成内置弹鼓也可以,但却会大大增加成本,增加制造难度。


        

无人机终究是消耗品,不是尽善尽美最好。


        

三只机械犬,四肢并用,朝着演练区里走去,这里模拟了一段城市巷战,水泥墙,窗户,木箱子构成的可穿透障碍,应有尽有。


        

三只机械犬呈现品字形,朝前推进,摄像头观察着情况,无声的讯号在自组网中传播。


        

三个“节点”显然组不出智能,只能组出智障,不过没关系,它们在智能大厦内部,为了方便测试,直接组进了整栋大楼的“机械智能”内,也是目前节点数量最多的地方。


        

智能性非常恐怖。


        

这时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型靶牌,机械犬立刻调转方向,背上的冲锋枪瞬间通过特殊机括开火。


        

“哒哒哒哒哒!”


        

后坐力的原因,准确度不高,但火力压制是相当可观,三只机械犬一边开枪一边前进,不到一秒靶牌就打成了筛子。


        

可以想象,如果是活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绝望。


        

这时右侧又出现了一个靶牌,被其中一只机械犬捕捉到,但其实相当于所有机械犬都注意到了。


        

右侧的机械犬因为距离太近转角困难,自己没动,而是压低身形,反而是左侧的机械犬完成了交叉火力。


        

这高度展示了“机械智能”的恐怖。


        

研究员并没有设置这样的配合程序,只是“告诉”机械智能,火力线要规避己方目标。


        

而机械智能自己就打出了这样的配合。


        

和农神一样,“它”不需要向人类解释,会自动根据可控的硬件设施,来完成设定的目标


        

整个开火过程不过几秒钟,三个弹夹就清空了,一场测试顺利结束。


        

百米开外,研究所成员打开了防爆门。


        

王涛兴奋的推了推眼镜。


        

“卧槽!帅呆了!”


        

“牛逼!这火力压制!”


        

他们兴奋的,是实弹射击带来的肾上腺素飙升,这种冲锋枪平推的感觉,实在太帅了。


        

但军方的研究人员,对这种开火已经没什么感觉了


        

他们在兴奋另一件事。


        

这机械犬的智能性.


        

这他妈是什么黑科技!


        

我们是来研究什么的?研究怎么把冲锋枪焊在机械犬上么?


        

感觉已经可以出门大杀四方了啊!


        

这才是“军无研究所”的第三天.


        

如果说以他们加入前的预设看.这已经可以毕业了!


        

上报等着一等功就行了!


        

但在这里,只是一个开始.


        

他们前天看了不少宝贵的“实战视频”,这里面简直差了“两代”水平!


        

民用绑爆炸物是1.0版本。


        

军用无人机是2.0版本。


        

而眼前这些,我的朋友,


        

只能用“智能机械战”来形容,可不就是3.0版本么。


        

在确认所有机械犬关机,排除所有危险后,王涛一路小跑走了过去,观察情况,收集数据。


        

“后坐力影响还是很大的.弹坑太散了。


        

“如果给机械犬加一个‘蠕动’程序怎么样?装个传感器,收集一下后坐力的频率和规律,让机械犬开枪的时候同时启动微调.抵消一部分后坐力.”


        

“有道理那要不要直接升级,也别微冲了,搞个轻机枪试试?微冲弹夹消耗太快了,压制时间不够。”


        

“还有联动机括,最好区分点射和连射”


        

一条条修改意见和创意,被汇总记录起来,这些最后都会报到周总那里,然后由周总统合判断,哪些是有必要的,哪些是太费事的。


        

而后周总会用自己开挂的工程学知识,将需求和计划给到各小组,难的部分周周总亲自解决,简单的则指明方法让他们自己搞。


        

这,就是“军无研究所”进展极快的原因。


        

周瑞作为“研究所所长”,相当于整个研究所的大脑。


        

他的时间有限,也只有一双手,一个身体,但是他的大脑却可以出现在每个小组。


        

研究员们则相当于他双手的延伸。


        

整套流程极度高效,“心腹团”已经熟悉了这样的工作模式,而军方的研究员则还在适应。


        

当然,周老板日理万机,总有别的事情要处理。


        

“周总在负一么?还是六楼?”


        

“好像出去忙别的事了。”


        

“周总总是这么繁忙,不但要顾及研究,还要管理这么大的公司,一定很辛苦吧。”


        

“对比起来,我们还是不够努力啊!问心有愧,我昨天吃午饭居然吃了半个小时.”


        

“没事,晚上一起加个班!”


        

“心腹团”自驱力拉满,开始上强度了,军方的人最近也熟络了,踊跃参与。


        

不然显得不积极不是?


        

“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


        

“算我一个!”


        

复大体育馆内,甘媛兴奋的举起球拍,欢呼雀跃的样子很抢眼。


        

“率先得分喽!1-0!”


        

平日里甘媛为了增加气场,有意打扮的比较成熟增龄,但今天一身浅绿色的羽毛球装束,头发盘在后面,相当青春活力。


        

姣好的身材,楚楚动人的脸,让旁边场地的两个男的不自觉侧目。


        

真顶啊.


        

甘媛对面,周瑞戴着口罩,有些郁闷。


        

挥舞了两下手中的羽毛球拍,感觉轻飘飘的.刚才就是用力过猛了,反而错过了时机。


        

一个吊高发球都没接住,率先失分,也没有触发词条。


        

甘媛道:“老板没关系,慢慢来。”


        

周瑞摇摇头,正要重新来过,旁边那个男的靠了过来。


        

“兄弟,第一次打球吧,你这样戴口罩可不行。”


        

这人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复大的羽毛球场是收费的半开放制,普通社会人士也可以预约,只是时间上有限制。


        

“不介意的话一起打吧,我可以教你。”


        

虽然话是和周瑞说的,但眼神却已经出卖了他,周瑞只是他搭讪的跳板。


        

这种明知道这边是1V1的情况,还舔着脸上来的,绝逼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周瑞也不客气。


        

周瑞:“我叫什么名字?”


        

其中一人一愣:“啊?我不知道.”


        

“那你过来干什么,我们很熟么?”


        

周瑞不再搭理,随手吊了一个高球打过去。


        

“正在激活【运动健将】,项目名称'羽毛球单打'”


        

甘媛似乎看出了老板是新手,游刃有余的轻轻一挑,回了一个高球。


        

满脸微笑,正准备鼓励老板,这次一定能接到。


        

“刷!”


        

羽毛球如导弹一般,被扣杀在后场。


        

飞过甘媛脸旁的时候,她甚至能感受到风压.


        

甘媛:啊?


        

羽毛球落地的时候,周瑞都还没落地,他高高跃起,身躯如大龙一般反弓,这扣杀声直接响彻羽毛球馆。


        

这时,场馆的门被推开了,身形干练的白晓莺走了进来,对周瑞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


        

周瑞一愣,又有通讯需求?这次是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