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变脸一般,瞬间就满是笑容的自己父皇,朱标在一边都觉得有些没眼看了。


        

自己父皇的脸面果然够灵活!!


        

朱元璋感受到自己儿子的目光,对此并不在意,只要能将事情给办成,其余的对于他来说,都不太重要。


        

当然,这也是分人,分事。


        

若这样和他说话的人不是韩成,而是其余人的话,朱元璋只怕不会有这样的好脾气。


        

韩成也没有一直难为,故意不说。


        

本来就是开个小玩笑,这上面还是需要讲究一个度的。


        

和老朱斗了几句嘴之后,韩成道:“我这里又想到了,提升火器性能的办法。


        

采用一些手段,可以令火器威力更大,射击速度更快。”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先是一喜,没想到韩成所说的重要事情,竟然还是提高火器威力的。


        

本以为火药的威力,有了这样大的提升,已经是极其难得了,超过了朱元璋的想象。


        

他觉得短时间内,想要让火器的威力,有一个更大的提升,是不可能的。


        

结果哪能想到,韩成现在却告诉他,竟然还有办法,能大大提升火器的性能!


        

这当真是太好了!


        

火器的威力变得越大,对于大明就越是有利!


        

原本朱元璋对于火器这些就挺重视的。


        

后来在从韩成这里,得知了后世出现了原子弹等东西之后,对于火器就更加的热衷。


        

只靠刀兵厮杀,人力终究是有穷尽,只有火器才是王道!


        

高兴之后,朱元璋马上又变得有些担忧起来。


        

“那个……韩成你所想的办法,花费大不大?


        

会不会也跟你之前提出的办法那样,需要用鸡蛋,糖这些贵重东西?”


        

看着面前问出这话时,多少显得有些担心的洪武大帝,韩成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这洪武大帝,真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还真的有些不太敢相信,这样有名的洪武大帝,竟然这样一个抠门的人。


        

“这个陛下倒不必多担忧,我所说的这个办法,花费并不会太大。”


        

“呼!”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长出一口气,然后催促韩成道:“快说说。”


        

韩成被朱元璋的这个反应,给看的嘴角忍不住再次抽搐一下。


        

真不愧是老朱!


        

“这个办法就是,先确定火铳装填火药的最佳量,然后弄纸将相应量的火药给包裹起来。


        

包裹成圆柱型的。


        

这样便于往枪管里面装填。


        

打仗的时候,一枪打出去之后,便可以迅速的再弄出一个已经包裹好的火药筒,直接往枪管里装。


        

是不是就能大大节省装填火药的时间,提高射击效率?”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对于火铳,朱元璋并不陌生,他之前还亲手使用过。


        

这东西威力确实可以,但使用起来太过于麻烦。


        

首先就是火药的装填问题。


        

一枪打过之后,就需要接着装填火药。


        

装填火药很考验人。


        

有的人装填速度快,有的装填速度慢,但就算是装填火药速度再快,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才能完成。


        

花费时间多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不容易掌握装填火药的量。


        

装填的火药太多,容易导致炸膛。


        

但装填的火药太少,又会导致其威力不够,打不出想要的效果。


        

这上面特别吃经验。


        

这样的苦恼,不是没有人发现过。


        

但却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对其进行解决。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人多练习,练习的多了,也就比较熟练了。


        

可现在,随着韩成这轻飘飘的话一说,朱元璋只觉得那层窗户纸,一下子就被捅破了。


        

是啊!


        

先用纸把需要的火药,一包包的给包好不就行了?


        

再不用为火药量多还是量少而担心!


        

而且,装填的速度,也能有一个极大程度的提升。


        

好!


        

当真是好!


        

这样好的办法,咋就没有人想到呢?


        

不过是动用了一些纸而已,竟一下子就有了这样多的好处!


        

这一招真的妙极了!!


        

朱元璋都要忍不住的拍手叫好了。


        

朱标虽不太喜欢舞刀弄枪,但毕竟是从乱世走过来的人。


        

对火器的了解,虽比不上朱元璋,却也不是一窍不通。


        

此时也想通了韩成所说的办法,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样是变得激动起来。


        

眼睛都仿佛有光芒在亮起。


        

这样简单又实用的办法真好!


        

两人以为,这就是韩成所说的提升火器性能的所有办法时,结果韩成的声音,却又一次的响了起来,告诉他们,他所说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些。


        

“除了火药,还可以将弹丸这些,一并用纸包给包装起来,做到一步到位……”


        

韩成所说的,其实就是纸壳子弹了。


        

金属子弹,就是在纸壳子弹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这些对于后世的人而言,不算什么秘密。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枪械的发展知识,就知道纸壳子弹。


        

不过,这种在后世看来,平平无奇的举措,拿到这个时代,那简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会给这个时代的人,造成极大的震撼。


        

朱元璋稍微一思索,想清楚了韩成所说话的意思是什么之后,顿时就变得惊喜起来!


        

对啊!


        

既然可以用纸把火药给包裹起来进行定量,那为什么就不能将弹丸这些,一并包起来,送入到枪管之中?


        

这样的话,使用的时候,将会更加的方便,更为快捷!


        

韩成这混小子的脑袋就是好使!


        

这事情看起来很简单,可在韩成说出来之前,为啥就没有人想出来呢?


        

“好!好!韩成你这想法好!”朱元璋连声夸赞。


        

然后望着韩成道:“那……除了这些之外,韩成你还有没有别的建议?”


        

“除了这些之外,那就是用来包裹火药的纸张,也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普通的纸张不成,要用油脂浸泡过的纸张才行。


        

这样的话,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水,防潮的效果。


        

在使用的时候,因为外面有纸张包裹,火药不容易点燃,需要人在下面咬开一个小口子,让一些火药流淌出来。


        

这样的话,再进行点燃就容易的太多了。”


        

韩成接着出声补充。


        

竟然还真有?


        

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变得更加惊喜起来的。


        

原本他觉得,韩成的那两个提议就已经够好了,刚才只是下意识的那样一问罢了。


        

并没有想着真的还能得到什么好东西。


        

结果现在,韩成竟还真好办法!


        

用油纸包裹火药,还有在使用的时候,先把纸筒下面咬破一些,让火药流淌出来一点,方便点燃。


        

虽然听起来简单,很容易就能想到,但韩成若是不说的话,那多少还是要走一些弯路,他们这里才会开始使用油纸。


        

很多看起来简简单单的事情,真的做起来的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


        

朱标手中持笔,在这里奋笔疾书,要将韩成说的都给记录下来。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顶好的东西!


        

对大明有着非凡的意义!


        

韩成站在这里,等着朱标书写。


        

见到朱标书写完毕之后,这才又一次的开口道:“除了已有的火铳,以及火炮之外,我觉得大明还可以再增添一些新的火器。


        

在我们后世,有一种火器,被人称之为手榴弹。”


        

随着韩成的开口,这一次不单单是朱元璋觉得惊喜,就连朱标也一样是如此。


        

韩成知道的是真多!


        

不论是之前的改良火药,还是方才说的,用纸包裹火药,这些都是顶好的想法。


        

根本不用过多实验,他们只要想想就能知道,通过韩成的这些办法,定然可以让火器的威力大增。


        

大大的提高将士们的战斗力。


        

想想看,经过一轮的射击之后,对面的敌人,觉得自己这边的将士还需要一段儿时间,才能装弹完毕,开启新一轮的射击。


        

于是,就趁此机会,对着自己这边将士使劲冲锋。


        

结果自己这边的将士,却拿出了纸包的火药,瞬间就完成了新一轮的装填。


        

不等这些敌人冲到跟前,就以更近的距离,给了敌人新一轮的贴脸射击。


        

一想到那众多敌人成片倒地,临死之时无比错愕,满是茫然的样子,朱标心里面,就觉得无比的畅快。


        

从韩成这里得到的东西,本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心理预期。


        

结果现在,韩成竟然又给了新东西!


        

这如何不让他们为之惊喜?


        

朱标目光炯炯的望着韩成,做好了奋笔疾书的准备。


        

“什么是手榴弹?”


        

朱元璋则压住心中惊喜,问出疑惑。


        

“手榴弹是一种投掷型火器,一般是鹅蛋形,或者是圆柱形。


        

中空,里面装填火药,使用的时候拔掉保险,对着敌人用力投掷过去,产生爆炸。


        

用爆炸所产生的碎片,杀死杀伤敌人。”


        

“这……不就是炮仗吗?你非要说什么手榴弹,差点我就没有理解你说的是啥!”


        

听到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带着一些恍然的声音,响了起来。


        

“额……你要这样说,其实也可以。


        

确实可以将手榴弹,理解成为一个大型的炮仗。


        

不过它这个炮仗,和一般的炮仗可不一样。


        

一是里面装的火药,远比寻常炮仗多。


        

另外一方面,则是材料不同。


        

手榴弹的外壳,需要用生铁来做。


        

这样的话,等到爆炸之后,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碎片。


        

这些不规则的碎片,蕴含着极大的威力……


        

手榴弹也有很多的种类。


        

比如,有以杀伤为主的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又大概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进攻型手榴弹。


        

主要在强攻时使用。


        

这种手榴弹杀伤范围有限,投掷出去之后,便可以对着敌人冲锋,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另外一种,则是杀伤范围大的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使用的话,需要尽可能的向远处投掷……


        

除此之外,手榴弹还有只冒浓烟,用来遮蔽敌人视线的。


        

有用来短暂照明的……”


        

韩成在这里给朱元璋,和朱标二人讲述手榴弹的事情。


        

听了韩成的这些讲述之后,刚刚还在那里,说手榴弹是大炮仗的朱元璋,再也不这样说了。


        

这手榴弹还可以这样用?


        

简直被后世人玩出来花了!


        

通过韩成的讲述,朱元璋已经知道了不少手榴弹的妙用。


        

这手榴弹,当真是一种好武器!


        

点燃之后,投掷出去,一炸就是一片!


        

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简直就是一种战场上的大杀器!


        

可以很好的弥补火枪的不足。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这手榴弹必须要做出来!


        

一旦做出来,必然能够成为大明手中的一件利器!


        

自己当初和张士诚,陈友谅打,和元鞑子打,要是有这等利器在手,那至少也可以将战争提前结束一年!!


        

“这……若是用铁做壳子的话,不一定能将之给炸开啊!”


        

朱标一番奋笔疾书,将韩成说的这些,都给记载下来了之后,望着韩成提出了自己疑问。


        

朱元璋闻言,也一下子醒悟过来。


        

之前,他一直都在为手榴弹这种新型火器的威力而兴奋,并在短时间里,就想出来了好几种手榴弹的妙用。


        

因此上不曾往别的地方多想。


        

这个时候听到朱标这样一问,顿时觉得朱标说的,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


        

铁可不是那样好炸的。


        

就算是能勉强炸开,也往往没有太大的杀伤力。


        

韩成道:“这点可以让工匠们多多的研究研究,找到合适的材料。


        

除此之外,在铸造的时候,可以专门在上面,弄出纵横交错的凹槽出来。


        

这些地方薄,爆炸的时候就容易从这里裂开……”


        

朱标忙将这些给记录下来,在他看来,韩成说的这些话,就是金玉良言。


        

“那……韩成你会不会做手榴弹?”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摇头道:“这个真不会,只知道一些原理,一些手榴弹的种类和用途,其余的都不知道。”


        

朱元璋闻言,不禁有些失望。


        

“陛下,我觉得你这边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今后专门用来研究火器。


        

所涉及的方面,包括并不限于火药威力的提升,不同配比的火药,有什么样的用途。


        

研发各种各样的火器,令火器不断的提升,种类越来越多,威力越来越大。


        

火器才是正途,如今对于火药以及火器的运用,只能说是刚刚开始,只是一点皮毛而已。


        

可以研究和发展的空间,还有太多太多。


        

我可以断言,只要大明能够在火器研发上面,一直保持领先。


        

并建立强大的军队,尤其是强大的水师。


        

那么整个世界,都必须匍匐下来,倾听来自于大明的声音。


        

真正做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在心中重复着韩成所说的这话,一个个只觉得心情激荡!


        

恨不得架起大炮轰它娘!


        

“好!!”


        

朱元璋猛的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腿上,站起身来,背负双手,昂然而立!


        

“好一个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好一个真理永远都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咱朱元璋,既然从一个要饿死的叫花子,成为了皇帝,那就再多做点事情出来!


        

让咱的大明变得更加强大!


        

超过汉唐!让整个世界只有一个声音,这个声音,就是我大明!!”


        

朱元璋声音变得慷慨激昂。


        

开国帝王的那种霸气,与豪迈的胸怀显露无疑。


        

此时的朱元璋,看起来整个人似乎都在放光!


        

朱标看着自己这意气风发的父皇,再想想韩成所描绘的这种情景,也不由的心情激荡。


        

并用力的握紧了拳头、


        

这等事情,怎能少得了他朱标?


        

朱标很确定,只要真的能做成韩成所说的事,那么自己父子,必定会名垂青史!


        

尤其是自己父皇,将会超越秦皇汉武,超越唐宗!


        

这是多少有本事的帝王,所想要追求而不可得到的事。


        

所以,接下来自己一定要好好活,尽可能活的长久一些。


        

多做出一些事,多看看大明!


        

看看大明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


        

在大明变成强大的过程里,也留下自己的痕迹。


        

这样,哪怕是自己真的还会英年早逝,那也没有那样遗憾了。


        

因为自己努力过!


        

偏殿之中的气氛,一下子就变得慷慨激昂了起来。


        

韩成看着朱元璋和朱标二人的反应,情绪同样激动的同时,心里也忍不住的满是笑意。


        

自从得知自己来到了大明,并接受了这个事情之后,韩成就总想着做些什么。


        

让大明这个本就强盛的国度,提前扬帆远航,抢占先机。


        

变得更为伟大!


        

为此,他一步步的引导,一步步的激发朱元璋等人的雄心壮志,将他们的目光,尽可能的往海外引导。


        

现在看来,确实很成功。


        

接下来,就是一步步的布局和发展。


        

看看多了一个自己之后,大明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


        

三人都没有再说话。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朱元璋的心情平复了不少,重新坐下。


        

望着韩成道:“火器局我大明一直都有,不仅六部之下有,内廷的兵杖局,也一样有制造火器的部门。


        

接下来,我就将你关于火器的这些设想,吩咐给兵杖局人,让他们进行研究,赶紧把东西弄出来。”


        

原本朱元璋是想要说,让兵杖局,以及六部之中负责火器的部门一起来做这事情的。


        

但是,在想了想之后,最终还是觉得交给兵杖局的人做比较放心。


        

毕竟这是内廷衙门,距离他更近,更好控制,保密工作比较好做。


        

至于六部之下的火器局,虽然也是正经的机构,一直到现在都负责打造军中需要的火器,且他已经废除丞相以及中书省,直接将六部置于他之下。


        

但经过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等人之后,遇到这种极其重要的事情了,朱元璋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陛下,只目前的这些人员,还是不太够,陛下不如再招募一些相应的人手,来做这件事情。


        

火器一道,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可以大大的发展。


        

必须要重视起来。”


        

听到韩成的话,朱元璋认真的点点头,表示韩成说的非常有道理,自己会这样做。


        

但随后一想,又多少有些犯愁。


        

若是仅仅只是需要制作火器的工匠,那还好说,人很好找。


        

但韩成所说的,却是需要有能力研究新火器的人,这样的人手一时半会儿还真的不太好弄。


        

得知了朱元璋的为难之后,韩成想了一下笑道:“陛下,有了,在接下来陛下可以多找一些装神弄鬼,欺骗百姓,炼丹炼药的无良方士。


        

将这些人都给逮捕起来,查明罪责之后,定下他们的罪行。


        

然后让这些人加入到研究火器的行列之中。


        

做的好了,可以免除他们的罪责,甚至于可以给他们奖励。


        

激发他们的热情。


        

研究火器,尤其是研究火药,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


        

一个弄不好就会爆炸。


        

不过,用这样的人研究火药,就算是真的爆炸,出现了伤亡,那也不心疼。


        

也算是罪有应得。


        

而且,这些人本身就炼丹,这火药最开始就这些人,没事了就喜欢往炉子里面丢些东西烧,给鼓捣出来的。


        

这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听到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笑了起来。


        

伸手指着韩成笑道:“你小子,真有你的!这样的办法都能想的出来!行,就按照你说的办了。


        

也让他们给咱们大明做些贡献,免得他们招摇撞骗,祸害百姓!”


        

朱元璋上位之后,曾专门召见过龙虎山的天师。


        

对于正一道进行肯定的同时,也通过一些手段儿,来限制道教的发展壮大,无节制的和官府争夺人口和土地。


        

比如限定合法道士的数量。


        

除此之外,更狠的一招是推行的黄册制度。


        

直接开始清丈田亩,建立严格的户籍制度,清理出大量的隐匿田产和人口。


        

在江西这边,拥有极大势力的正一道,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多隐匿田产被查出。


        

在这等情况下,在民间游走的方士,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了。


        

人一多,闹出来的乱子也多。


        

有些人确实不错,行善,给百姓看病。


        

但哪个行业之中都有老鼠屎。


        

坑蒙拐骗的人也一样是不少。


        

各地大牢里面,关着的不少。


        

有的砍了,有的还留着。


        

这些人身份多少有些特殊,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杀下去,朱元璋是有些迟疑的。


        

这个时候,听了韩成的话之后,朱元璋一下子就找到特别适合的处置办法。


        

这也是他为何会在此时,这样高兴的原因之所在。


        

朱标也跟着笑道:“这就叫做人尽其才!韩成你的这个安排,确实非常的妙!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这样的办法,大约也就你能想的出来!”


        

接下来,韩成又和朱元璋,朱标两人说了一些关于火器,以及火器局这上面的一些考虑和设想。


        

这些事情,韩成本身就已经考虑好了。


        

原本是想要等到明天,朱标找自己学习八部金刚功的时候,说与朱标听的。


        

今天刚好朱元璋和朱标一起过来了,话赶话赶到了这里,韩成就决定将这些都说出来。


        

有朱元璋在场的话,这事情在今后做起来,要更为好做。


        

对于韩成说的这些,朱标和朱元璋二人,自然是牢牢记住。


        

二人都觉得今天晚上,来的是真不亏。


        

不仅仅吃了韩成精心准备的一顿饭,还额外收获了这样多的东西。


        

这其中有很多,若不是韩成这个后世来的人说出来,那凭借他们的见识和思维,想要做出来,根本是不可能的。


        

这倒不是说,韩成比他们聪明。


        

说实话,论起聪明韩成和他们这种人物,相差的太远太远了。


        

韩成主要是生活在了几百年后,且所处的又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多出的是来自于后世的诸多知识,以及对大明未来的诸多了解。


        

后世许许多多习以为常东西,来到这个时代,往往具有发人深省,甚至于是划时代的意义。


        

一番诉说之后,朱元璋朱标二人站起身来,带着满满的收获,心满意足的准备从韩成这里离去。


        

正事已经谈完,韩成自然也是想要他们两个人赶紧离开。


        

现在时间还不算晚,二人离开之后,他好看看能不能再和自己未来的小媳妇续上。


        

因此,对于他们两人的离开,是求之不得。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却忽然间停下了脚步。


        

踌躇了一下,望着韩成道:“韩成,你能与我具体说说,老四那家伙上位之后,具体是如何对待藩王的吗?”


        

说起这事的时候,朱元璋的神情多少带着一些不太好。


        

韩成不用问就知道,这必然是洪武大帝听了自己的剧透,得知了朱棣在后来做的事情之后,对朱棣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或者是说,对他原本自信满满的藩王制度,产生了怀疑。


        

有些想要对藩王制度下手了。


        

一时间又找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就想看看永乐大帝是如何解决的,从而好从里面找到一些经验来。


        

韩成本来是想要送客的,但听到朱元璋的语气和以往不同,虽然并不太明显,却能从朱元璋的声音之中听出心累和疲惫。


        

他对待自己时,也客气的多。


        

韩成也多少有些吃软不吃硬,见到这种情况,到嘴边的准备送客的话,又给咽了下去。


        

“这当然可以。”


        

韩成说着,就请他二人坐回去,自己也坐回到了椅子上。


        

这件事情说起来的话,也是有些费时间。


        

整理一下思路之后,就开始新一轮的剧透。


        

将朱棣上位之后,做出来的藩王内封,撤销三护卫,以及提高宗室待遇,开启养猪模式的事情,告知了朱元璋。


        

这些事情,有的韩成之前已经和朱元璋说过一些,但说的并不详细。


        

有的还没有对朱元璋说过,比如开始宗室养猪的事情。


        

这一次,韩成都将之详细的说给了朱元璋听。


        

朱元璋听完之后,半晌没有说话。


        

这样过了一阵儿之后,叹了口气,又点了点头。


        

他现在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解决宗室的问题。


        

在知道他所为之骄傲的宗室制度,竟然闹得出现了内乱,他就决定不将这个天坑留给子孙。


        

却也一直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陛下可是准备采用永乐帝的这些办法,来解决藩王问题?”


        

面对韩成的询问,朱元璋下意识的想要摇头,又想起自己在韩成面前,好像也没有什么秘密好隐瞒的。


        

这家伙从几百年后过来,而且看起来对于自己大明,还一副很了解的样子。


        

在这等情况下,自己面对韩成时,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好隐瞒的。


        

当下就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朱元璋在韩成这里,一边不太收敛自己情绪的一大原因。


        

他觉得韩成知道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隐藏情绪,未免有些过于自欺欺人,自己难受不说,还会被韩成看清。


        

“陛下,这等办法,你最好还是别用了,这东西同样也是一个大坑。”


        

韩成苦笑着说道。


        

这也是大坑?


        

朱元璋听了韩成的话,不由的一愣。


        

老四的解决办法,他虽然觉得还是有些不妥,但整体上还是能行的,属于无奈之中,最好的办法了。


        

这样的办法,竟然也是一个天坑?


        

朱元璋有些不太相信。


        

但是,随着韩成的讲述,他很快就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