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和尚,穿着一身黑色僧袍。


        

虽是一个僧人,却但却有一身过人的骑术。


        

骑着战马疾驰,丝毫都不弱于其余将士。


        

这和尚生的身材高大,身上的肉也不少。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就是一双三角眼,有些破坏他整体慈善的形象。


        

奔行之间,偶尔会将面上笑容收起。


        

面上笑容消失之后,这人的气质,就会发生了一个极大的变化。


        

瞬间就从之前的笑面和尚,变成了一头吊睛白额猛虎!


        

三角眼开阖之间,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让人为之胆寒。


        

一行人行色匆匆,一路疾驰,不敢有半分的停留。


        

显然是有极为要紧之事在身。


        

不想耽误半分的时间。


        

纵马奔驰上一阵儿之后,他们就会换马。


        

歇马不歇人,继续朝前奔行。


        

在换马的时候,他们并非是将战马停下来,进行更换。


        

而是在战马奔驰之中,直接从一匹马背上,跳到另外一匹战马背上。


        

高超的骑术,在换马之时,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行人,一人双骑,朝前疾驰,带起滚滚烟尘。


        

一直等到天色快黑的时候,他们这才算是停下来。


        

这个时候,不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是疲惫至极!


        

就这,若不是因为天太黑,领头的那位青年将领,还是不愿意停下来。


        

“殿下,该休息的时候,就要休息。


        

夜晚天黑,没办法疾驰不说,还非常容易出事。


        

这個时候休息,是为了明天白天时,更好的赶路。


        

从北平到京师,就算是再快,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到达。


        

需知欲速则不达。”


        

黑衣僧人,望着这位面上急切之色,根本掩饰不住的青年,出声劝慰。


        

说到这里,这二人的身份,已经是呼之欲出。


        

这位看起来很是健硕,一副悍将打扮的青年将领,不是别的,正是朱元璋四子,已经到北平就藩的燕王朱棣。


        

至于这位僧人,在后世的时候,名声同样不小。


        

乃是大名鼎鼎的妖僧姚广孝。


        

“道衍大师,你说的这些我也懂,可母子连心,我母后都染上了肺痨这种病,我又怎能平静?如何不着急?”


        

“人生在世,需要经历的磨难太多太多,今后殿下您肯定还会经历,更多的难关。


        

必须要在这磨难之中成长。


        

成长,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往往都会很痛,很痛。”


        

道衍和尚,摘下酒葫芦,往嘴里面灌了一口酒,抬头看着即将笼罩大地的暮色,声音沉重。


        

道衍若是和刘伯温在一起吃饭,那画风绝对显得清奇。


        

道衍和尚,虽是一个僧人,却酒肉不忌。


        

刘伯温一个儒生,却只吃素,很少去吃肉。


        

“这份成长,俺永远都不要!我只想俺娘好好的!”


        

朱棣说这话的时候,死死的攥住拳头。


        

这位从小就在战阵之中历练,如今已经可以带着兵马,在边塞纵横,纵然是中了刀剑,都不会多皱一下眉头的燕王殿下,说出这话时,竟带出了哭腔。


        

这实属罕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马皇后这娘,在燕王朱棣的心中,有多大的份量。


        

可以说,绝对要超过老朱。


        

听到朱棣这话,道衍也一时也为之默然。


        

这样过了一阵儿,他轻叹一声道:“生,老,病,死,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八苦,世人难免。”


        

道衍和尚的话,听得朱棣感慨万千。


        

伸手趁着暮色,悄然擦拭掉眼角的泪,朱棣平复一下心情,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正常道:“道衍大师,你有没有……有没有办法,治俺娘的病?”


        

话出口之后,朱棣目光炯炯的盯着道衍。


        

纵然暮色降临,也难以遮掩朱棣眼中的哀求与希冀。


        

道衍缓缓摇头。


        

“贫僧虽略通一些医术,但也只是皮毛,只仅限于少数的寻常病。


        

我的医术,和京师的那些御医们相比,差的太远太远。


        

指望我,不若指望那些御医。


        

若是谁心里有心结,或许可以找我一试,但在这治病上,真非我之所长。”


        

听着道衍的话,朱棣眼中的光芒,迅速暗淡下去。


        

虽在问话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知道,道衍是治不好娘的病,可真的从道衍这里得到了确切的回答后,朱棣心中,还是无比难受。


        

这宣告着,他心中最后的一丝希冀与侥幸,也彻底的破灭了。


        

对于道衍,朱棣很信任,知道这是一位高人。


        

在他的认知里,也就只有那位,已经过世的传奇人物刘伯温,才能压过道衍一头。


        

现在道衍都说了,自己娘的病,他没有办法,那就是真的没办法了。


        

至于京师的那些御医,就更不用指望了。


        

他们若是真能治好娘的病,那父皇也不会派人紧急到北平这边,给自己传递消息,让自己抓紧时间回京师了!


        

这里面倒是都意味着什么,朱棣很清楚……


        

纵然他根本不愿意往这上面去想,也根本不成。


        

这一次,得到通知的不仅自己一个,据自己得到的消息,二哥,三哥,五弟,等外出就藩的藩王,都被父皇派人通知他们回京。


        

一想到自己的娘,那个生自己,养自己的娘,就要没了,朱棣的心情,就难受的厉害。


        

心中发堵。


        

他拔出刀,想要将那胆敢勾娘魂魄的黑白无常,牛头马面这些都给统统斩了!


        

但瞪着眼睛,朝着周围看了一阵儿之后,却什么都看不到。


        

最终只能无力的垂下刀。


        

一个人朝着远离篝火的黑暗处走去。


        

他坐了下来,刀斜插在面前的土地上。


        

抱着脑袋,死死咬住嘴唇,压抑着哭声。


        

泪水像是开闸的洪水一般,倾泻而下。


        

身子在黑暗中颤抖。


        

有燕王的护卫,担心朱棣会发生什么意外,想要跟过去看看,被道衍给拦了下来。


        

“给他一片黑暗,一点时间,让他渡难关吧。”


        

说罢之后,道衍又拿起酒葫芦灌了一口酒,在篝火的映衬之下,一张胖脸,显得阴晴不定……


        

京师,紫禁城内。


        

韩成带着远离朱元璋的轻松,快步朝着寿宁宫而去。


        

忽然,他脚步顿了顿,留意到了系统上,不知何时,出现的一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