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东宫,朱祐樘坐在书案后,看着奏折。


        

朱祐樘是个工作狂,像极了太祖和成祖。自成化帝辍朝,他接掌政事以来,每天都要处理奏章、公文到子夜。


        

常风跪倒在朱祐樘的书案前。他的面前放着一个锦盒。锦盒里是洗鸟都御史送他的两枚五十两形制银元宝。


        

朱祐樘放下手中的一张奏折,看了一眼那两枚银元宝:“倪都院好大的手笔。赏一个大汉将军,随手就是百两。”


        

“人家盛情难却,你不要客气,收着就是了。”


        

常风连忙道:“禀殿下。臣嫌银子脏,不干净。恨不能丢恭房里。”


        

朱祐樘“扑哧”笑出了声:“怀恩说过,你在锦衣卫管了三年抄家,经手过无数银子。”


        

“孤问你,给你两个银元宝,你能分清哪个是肮脏的,哪个是干净的嘛?”


        

常风语塞:“这......不能。”


        

朱祐樘道:“不义之财,只要用在有义之事上就是得其所哉。你可以拿这一百两银子做善事嘛。”


        

常风道:“是,臣牢记殿下教诲。”


        

就在此时,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老妇人一身朴素布衣。她身后跟着的宫女却个个衣着华贵。


        

她就是朱祐樘在后宫最大的保护者,成化帝之母,周太后。


        

常风连忙叩首:“臣拜见皇太后。”


        

周太后做了个“起”的手势。宫女提醒常风:“将军请起。”


        

常风起身后作了一件错事。他准备退出寝殿,回避宫中女眷。


        

周太后瞥了他一眼:“走什么?太子身边时刻要有大汉将军护卫,这是哀家定下的规矩。”


        

常风留在了殿内。


        

周太后慈爱的看着朱祐樘:“就知道大孙要用功到深夜。皇祖母让膳房给你下了几个圆子当夜宵。”


        

朱祐樘在周太后面前,不再是那个少年老成,知人善任的储君.......更像个孩子。


        

朱祐樘笑着问:“什么馅儿的?”


        

周太后笑道:“当然是你最爱吃的核桃仁、白糖、玫瑰馅儿的。”


        

宫女打开食盒,将一碗汤圆放在了桌上。


        

朱祐樘吃得香甜。


        

食罢,朱祐樘说:“皇祖母。我打算纳正妃。”


        

周太后高兴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大孙早该纳正妃了!我也好早些抱重孙。”


        

说到此,周太后面色一变:“哼,若不是坤宁宫那个恶毒的女人作梗,你十五岁时就该纳正妃。”


        

后宫中,恐怕就只有周太后敢称万贵妃为“那个恶毒的女人”。


        

其实,周太后跟万贵妃同岁,都是五十八。


        

别看周太后在朱祐樘面前是个慈祥的老祖母。她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个善茬儿。


        

要论缜密心机、歹毒手腕,她不输万贵妃。


        

三十多年前,她甚至图谋过取代堡宗最爱的钱皇后,成为后宫之主。后因钱皇后和堡宗伉俪情深,没有成功。


        

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也只有这样一个后宫狠角色,才能在万贵妃的明枪暗箭下,庇护朱祐樘十二年。


        

周太后突然想起了什么,她从腰间宫绦系着的香袋中,拿出了一方叠得整整齐齐的丝帕。


        

周太后将丝帕展在朱祐樘面前。丝帕上绣着一对鸳鸯。


        

朱祐樘问:“这是?”


        

周太后道:“这是我进宫那年,英宗爷赏我的鸳鸯帕。四十多年了,我一直带在身上。”


        

“今日,我把这鸳鸯帕给大孙。大孙若挑中了谁家女儿做太子妃,就把鸳鸯帕给她当定情的信物。”


        

朱佑樘接过了鸳鸯帕。


        

一场鸳鸯帕引发的奇案、政潮即将上演。


        

周太后离开了东宫。


        

朱祐樘重新坐回了书案前,埋头批阅着奏折。也许即将讨老婆让他感到兴奋,他睡意全无。


        

在火光摇曳的宫灯下,他批阅奏折一直到黎明前。


        

朱祐樘通宵批阅奏折,常风没有找人换值。


        

如今朝中不知有多少人想通宵伴储君左右,还没门子呢。


        

在这一夜里,常风看到了一个勤政的储君。


        

他心里想:我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调包书信是值得的。除了保下我自己的命,还造福了黎民苍生。


        

未来的大明需要这样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


        

已是卯时。朱祐樘伸了个懒腰:“该上早朝了。常风,难为你陪孤熬了一夜。”


        

两刻时辰后,朱祐樘准时出现在了承天门前。


        

御门听政开始。


        

第一个出班奏事的,竟然是以早朝时爱当哑巴著称的洗鸟都御史倪进贤!


        

倪进贤道:“太子殿下今年已满十八。理应招纳正妃,为朱明皇族开枝散叶!”


        

“臣及都察院一百零三名御史,联名上折。请求皇上恩准,命北直隶甄选良家女子,供皇上挑选。”


        

常风心中暗惊:这倪进贤为了荣华富贵,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仅一夜功夫,就联络了一百多位御史上折?


        

呵,平时朝廷的公事能拖则拖,能推则推。关乎自己的富贵,手脚倒是快得很。


        

朱祐樘亦有相同的想法,心中暗骂:朝廷第一无耻之徒的动作倒是挺快。呵,为了富贵嘛!


        

心里最骂,嘴上朱祐樘却不能这样说。他道:“此事事关重大。容孤将奏折转呈父皇定夺。”


        

常风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心里咯噔一下:让北直隶甄选良家女子,负责官员是布政使——刘秉义。


        

刘秉义那厮,该不会把笑嫣塞进候选名单吧!


        

选秀可不是只选一位太子正妃,同时还要挑选几百名才人、选侍、淑女。


        

要是笑嫣不小心被太子挑进去了......


        

片刻后,常风又劝慰自己:应该不会。为太子选妃,芳龄限制在十三到十六。笑嫣都二十一了。


        

再说,从宣宗爷之后,太子、皇子、藩王选妃,都要挑选出身寒微的良家女子,防止外戚势力太大,干涉朝政。


        

一省藩司的女儿,也不符合这条规矩。


        

下了早朝,朱祐樘带着都察院联名的折子,来到了坤宁宫求见成化帝。常风跟在他身后。


        

没错,成化帝这个月根本不住乾清宫,直接住进了坤宁宫里,常伴万贵妃左右。


        

成化帝连朱祐樘的面都懒得见。朱祐樘只得让尚铭代为呈奏折子。


        

他自己则跪在宫门,等待口谕。


        

不多时,尚铭走了出来:“殿下,传皇上口谕——你的母妃已病成这样。你还有心思选妃?此事暂缓!”


        

传完话,尚铭扭头就走。剩下朱祐樘在寒风中凌乱。


        

母妃?万贞儿算个屁的母妃!我的母妃只有一个,姓纪不姓万!她让万贞儿害死了!


        

可是,父皇不同意,这妃是选不成了,只能作罢。


        

跪在朱祐樘身后的常风,忽然急中生智!


        

常风小声提醒朱祐樘:“殿下,您选妃,是为了给万贵妃冲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