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八十万日元,心情挺好。


        

在那边,用和歌山浪荡子的身份,打着雍仁的旗号捞钱。


        

在这边,用张庸的身份,问雍仁要辛苦费。


        

然后用日元购买物资,再倒卖,或者兑换成美元、金条什么的。


        

这叫什么?一鱼两吃?三吃?


        

但是日元必须尽快出手。否则,以后也会贬值。


        

坐船。


        

重新回到朝天门码头。


        

现在可以叫上戴笠了。


        

那个曹景辉是地头蛇。从他身上挖钱,藏不住的。


        

军统迟早会知道。那就分一点吧。


        

李伯齐要去上海了。以后回来重庆办事,还得从军统调人。


        

他原来的手下,都去了其他大城市做督察处主任。重庆这边高官太多,督察得他张庸亲自来。


        

“处座。”


        

张庸将曹景辉的资料告诉对方。


        

结果,戴笠居然也不是很清楚。


        

显然,这个人是非常低调的。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


        

最后还是重庆站提供了相关的信息。


        

李伯齐让林以丰带来了相关的资料。


        

于是,张庸有借口,让重庆站也分一杯羹。算是给李伯齐足够的经费。


        

虽然,以后他张庸传送上海,也可以给李伯齐提供一部分经费。但是,不能使用张庸这个身份。


        

有关传送的事,谁也不能告诉。哪怕是亲生爹娘。


        

“专员,曹景辉是马帮头子。”


        

“有绰号吗?”


        

“曹操。”


        

“切!”


        

张庸撇撇嘴。


        

外号曹操?是喜欢那啥吗?


        

不过,这个外号一出,很多人都有印象了。


        

怎么说呢。马帮头子。不大不小。手底下有一百多人。也有一些枪。


        

在当时,马帮持枪是合法的。民国也没有禁枪令。


        

只要你能搞到,普通百姓都能持枪的。法无禁止。


        

这就有点麻烦了。


        

对方居然是马帮。


        

人多。


        

还有枪。


        

军统可能搞不定。


        

不过,就算搞不定,也得强行搞。


        

否则,又多一批人分钱。估计戴老板也不乐意。


        

食得咸鱼抵得渴。


        

有风险才有收益。


        

“位置。”


        

“胡家湾那边。”


        

“好远。”


        

张庸皱皱眉头。


        

自己时间有限啊!还要跑那么远。


        

但是没办法,别人就是那么远啊!


        

只好安排交通工具。


        

汽车是肯定不够的。


        

摩托车也是不够的。


        

最终还是要依靠船运。


        

从朝天门码头上船,在寸滩那边上岸。


        

寸滩是一个野生港口。以前是渔民用的。这两年才逐渐发展起来。


        

主要是用来走私。从这里上岸的货物,都是见不得光的。


        

货物在这里上岸,然后通过其他办法进入市区。


        

如果在朝天门码头上岸,万一遇到张庸就麻烦。


        

对!


        

就是他张庸这个名字。


        

现在做偏门生意的,都躲开他。生怕十万大洋。


        

道上规矩,想活命,就得交十万大洋。否则……


        

鼠有鼠路。


        

蛇有蛇路。


        

只要有需求,就有赚钱的机会。


        

戴老板欲言又止。


        

张庸注意到了,于是问道:“怎么?”


        

“那边是徐恩曾的地盘。”戴笠缓缓的说道,“他老婆费侠就在那边。”


        

“既然如此。”张庸轻描淡写,“我带队去吧!”


        

“好。”戴笠松了一口气。


        

他和徐恩曾有秘密协议。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目前,军统是在野蛮生长阶段,他暂时不想和徐恩曾翻脸。羽翼还不够丰满。


        

主要是忠义救国军的实力还不够强大。


        

等羽翼丰满了,他会立刻除掉徐恩曾。


        

“走!”


        

“是!”


        

张庸带队出发。


        

重庆站的一个行动组,五十人。


        

军统总部的三个行动组,一百五十人。加起来就是两百人。


        

够不够?


        

张庸觉得差不多了。


        

如果有需要,再请附近的驻军帮忙吧。


        

雷达地图显示,有桂永清的标记。中央教导总队就驻扎在江北。


        

中央教导总队在金陵会战中损失非常惨重。骨干几乎全部耗光。以致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


        

徐州会战,急匆匆的去走过场,都没办法承担像样的作战任务。


        

后来,干脆撤回重庆休整。就近补充。


        

也不知道现在补充的如何了?说不定会调往第三战区……


        

胡思乱想。


        

渡轮到达寸滩。


        

果然,这边是野生码头。


        

并没有像样的栈桥。都是临时堆砌起来的。


        

在这里靠岸的,也不是什么大船。很多都是木船。靠风帆和摇橹的。


        

逆流而上,走不动,只能请纤夫。也算是给了纤夫们最后的讨生活。


        

如果是机械动力,不需要纤夫,这个群体就消失了。


        

放慢速度。


        

缓缓靠岸。


        

码头上有一小队巡逻的国军。


        

都穿着黄绿色的军装。是嫡系国军无疑。可能就是中央教导总队。


        

没在意。


        

不认识。


        

上岸。慢悠悠的向前走。


        

“专员大人!”


        

“专员大人!”


        

没想到,带队的少尉却是欢快的叫起来。


        

然后,迅速集合队伍。跑步上来。来到张庸的面前。立正。敬礼。


        

脸色明显可见的小激动。


        

“报告!卑职中央教导总队排长马国成……”


        

“等等,你叫什么?”


        

张庸拦住对方。


        

这个家伙,居然认识自己?


        

而且,名字还那么有个性?


        

那啥……


        

可以换个名字吗?


        

当然,也就是想想。大清已经亡了。


        

“报告,卑职马国成。”


        

“你……”


        

“淞沪会战的时候,我还是一名普通士兵。我见过专员大人您。”


        

“啊……”


        

张庸明白了。


        

中央教导总队伤亡很大。


        

能活下来的,基本都是连升三级了。


        

这个马国成,原来是士兵,晋升少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马上报告呼延团长。”


        

“呼延锋?”


        

“是的。他现在是上校团长。”


        

“行。去吧!”


        

张庸点点头。想起一员悍将。


        

呼延锋。原来中央教导总队。


        

之前是中校。现在是上校。属于正常的升迁吧。


        

估计是没有人脉。


        

否则,现在应该是少将旅长了。


        

桂永清本人都是中将啦!


        

中央教导总队其实是师级编制。甚至可能整编成军。


        

集团军、军、师、旅、团……


        

国军层级太多。不利于指挥。


        

果然,雷达地图很快提示,有熟人标记出现。就是呼延锋。他急匆匆来了。


        

在淞沪战场,张庸曾经带着呼延锋出生入死。


        

很快,呼延锋来到张庸面前。


        

“专员大人!”


        

“你好!”


        

张庸和对方握手。


        

久别重逢,确实很高兴。


        

尤其是在残酷的战争时代。


        

活着,就是最好的消息。


        

谁也不知道,这次见面以后,还会不会有下次。


        

大丈夫马革裹尸,保家卫国,青山处处埋忠骨。活着,有时候真的是奢望。


        

再次见面,呼延锋已经少了一条胳膊。


        

右手被炸断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现在只有左手。


        

但是桀骜之色不改。依然是一员悍将。


        

闲聊一会儿,张庸随口问起部队情况。


        

中央教导总队,是国军嫡系中的嫡系,总队长又是桂永清。是何应钦的女婿。


        

肯定是有特殊关照的。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


        

“我们团……”


        

呼延锋欲言又止。


        

最后还是说了实话。装备很杂。


        

因为后方提供的都是苏援。是苏式武器。但是数量又不够。


        

来了一批莫辛甘纳步枪。还有一部分子弹。还有部分轻机枪。但是没有重机枪。


        

步枪和轻机枪的子弹如果不通用,是很麻烦的事。如果和重机枪也不通用,那就更加麻烦了。


        

中央教导总队目前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弹药不通用。


        

为了熟悉大盘鸡……


        

嗯,就是那个圆盘机枪。捷格加廖夫机枪。47发弹盘那种。


        

部队需要时间来重新掌握这种武器。


        

它很不好掌握。


        

之前用惯了捷克式轻机枪,现在改成大盘鸡,很多战术动作都要改。


        

直到目前为止,中央教导总队,还没完成训练。


        

“大盘鸡的数量很多吗?”


        

“也没多少。好像就装备了我们部队。”


        

“哦。”


        

张庸点点头。


        

后世好像很少提及大盘鸡。


        

抗战时期,大盘鸡很少登场。估计数量确实不多。


        

倒是抗美援朝的时候,志愿军使用的大盘鸡就非常多。形成非常强大的火力输出。


        

“你们总队长在吗?”


        

“在。”


        

“那你和他说说,愿不愿意用苏式装备换德式装备。”


        

“愿意!”


        

呼延锋迫不及待的回答。


        

当然愿意了。


        

一万个愿意。


        

真的。


        

他们原来就是全套德式装备。


        

无论步枪、轻机枪、重机枪,都是用7.92毫米毛瑟步枪弹。


        

现在改成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子弹。但是重机枪又没有配套的。简直是要人命。严重影响战斗力。


        

“可是……”


        

呼延锋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


        

张庸真的能够搞来德式装备吗?


        

现在德式装备是越用越少,很少能搞到原装的了。


        

哪怕是中央教导总队这样的嫡系核心,也无法补充崭新的装备,都是二手。


        

“我有办法。”


        

张庸肯定回答。


        

马四环、捷克式轻机枪。他有。


        

然后将换下来的大盘鸡什么的,交给其他部队,凑够全套苏式。


        

好像那个新编23师,既然是来汉口,那部队混装武器也没关系的。距离近。补充弹药比较容易。


        

相对来说,那些距离汉口比较远的部队,后勤补充就困难很多。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前线最需要的,还是7.92毫米毛瑟步枪弹。


        

而他张庸送货最多的。其实也是这种子弹。


        

随便一船,就有三千万发。也就是九百吨。


        

不要问哪里来的。问就是西西里人搞来的。


        

也不要问我张庸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问就是给西西里人了。


        

心思一动。


        

雷达地图显示,桂永清来了。


        

看来,他也得到了消息。正策马朝自己赶来。速度很快。


        

不急。


        

等等。


        

“嗒嗒嗒……”


        

“嗒嗒嗒……”


        

果然,一会儿以后,桂永清就赶来了。


        

的确是策马来的。跑得很着急。生怕张庸跑了。当面错过,那就太可惜了。


        

很多事情,找其他人都没用。找张庸最有用。


        

尤其是武器弹药方面。


        

“专员!”


        

桂永清远远就大声叫喊。


        

真的是怕张庸转身跑了。


        

“桂总队长。”


        

“你还是叫我名字吧。”


        

“那我叫你率真,你叫我少龙吧!”


        

“也好!”


        

桂永清求之不得。


        

率真是他的字。少龙是张庸的字。


        

互相称字,说明是老朋友了。他非常乐意和张庸做朋友。


        

就连他的岳父,也明示他要和张庸多亲近。


        

“你们刚刚说什么呢?”


        

“说起苏式装备……”


        

“唉,我正头痛呢!不上不下的,发愁。”


        

“我用德式装备换你的苏式装备。”


        

“好啊!好啊!”


        

桂永清顿时高兴起来。非常热切。


        

他真的用不惯那些苏式装备。需要重新训练。非常麻烦的事。


        

中央教导总队不能长时间留在后方。那样对他的前途不利。你想要升迁,必须得有一定的战功。


        

最少需要开拔前线。能不能打胜仗另说。还要小心避免被日寇包圆。


        

立刻派人将武器列表拿来。给张庸过目。


        

张庸按照上面的数目,安排送货。一换一。子弹多给一点。


        

第三战区那边,很快就要烽烟四起,中央教导总队多半会被调往第三战区增援。


        

等待他们的,必定是连番血战。


        

顾祝同能力有限。部队消耗,弹药消耗肯定很大。


        

“对了,少龙,你来这里是……”


        

“收拾曹操。”


        

“那个马帮头子?”


        

“对。”


        

“那我帮你!”


        

桂永清立刻大包大揽。


        

他驻扎在这里,当然知道曹操是谁。


        

“好!”


        

张庸点点头。


        

改变计划了。


        

正好看看教导总队现在的战斗力。


        

很快,小火轮到来。


        

因为武器弹药不多,小火轮就足够。


        

总共三千支马四环步枪。三百挺捷克式轻机枪。还有五百万发子弹。


        

还有一部分迫击炮。以及炮弹。


        

多乎哉?


        

不多也!


        

正常的弹药配备。


        

按照美帝巅峰时期的军队配给基数。


        

美帝一个师,好像是一万五千多人。储备五百万发子弹,是很正常的。


        

还没算重武器呢!


        

中央教导总队,重武器就一个山炮营。


        

十二门75毫米野战炮。还不如美帝军队巅峰时期一个营的火力。


        

也无法和日寇一个特设(乙级)师团相比。


        

换装。


        

桂永清抖擞精神。


        

请张庸务必在旁边观战。他负责收拾曹操。


        

“好。”


        

张庸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观战吧!


        

【未完待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