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和嬴诗曼夫妻二人进宫,在侍者的引领下首接去了郑妃的居所。


        

嬴政和扶苏也在这里。


        

爷俩刚下朝,还在专注地议论政事。


        

陈庆来的时候,嬴政瞥了他一眼,没给好脸色。


        

扶苏哭笑不得,也无可奈何。


        

咸阳宫长八十余里,宫苑二百七十余处,要全部翻修一遍的话,可不比只建两幢楼,消耗的物料起码要多上百倍。


        

他最后悔的就是不该在父皇面前提及此事。


        

始皇帝惦记上的东西,不到手是绝不会罢休的。


        

只能说陈庆赶的时机不巧。


        

自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后为了摆脱旧贵族的钳制,将国都由雍城迁至咸阳,至今己经一百多年。


        

经过历朝历代的修建,咸阳宫阁林立,殿宇成群。


        

然而始皇帝却还觉得不满意!


        

他是横扫六国,一统寰宇,功盖三皇,德兼五帝,立下不世功业的始皇帝!


        

在前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完全不足以彰显他的身份!


        

再过三年,嬴政就会以咸阳人多,先王宫廷小为由,开始修筑著名的阿房宫。


        

陈庆这时候把高达二十丈的大楼拿出来,恰好暗合了始皇帝的心意。


        

相比嬴政的冷漠与无视,郑妃的态度倒是十分亲和热情。


        

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母女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她不断给嬴政打眼色,加上扶苏在其中活跃气氛,始皇帝的脸色总算好上了些许。


        

除去一些训诫勉励的话,陈庆又领了一样差事。


        

为‘逐除’制作烟花爆竹。


        

古大的医疗卫生条件十分简陋,一场感冒不小心就能要了人命。


        

除夕夜的时候,上至公卿、下至黔首,都会燃放爆竹来驱逐‘疫疬之鬼’,保佑全家人一年不生病。


        

朝廷也会在正月里第一天,举行声势浩大的仪式,命众力士擂鼓以驱逐邪祟。


        

——


        

隔天。


        

陈庆载着一马车的烟花爆竹从雷火司回来。


        

鹿仙翁淘汰的火药配方没有白费,按照籍册所述,很容易就配置出了合适的火药。


        

发光、发烟、颜色艳丽五彩缤纷的应有尽有。


        

陈庆命人加紧了赶制了一批,带回家先试试效果。


        

其实是他自己想玩……


        

“呜呜呜。”


        

“这可如何是好啊!”


        

“天要绝我韩家吗?”


        

一阵呜咽的哭泣声从前方的拐角传来。


        

车夫立刻放慢了速度,眼眸一紧。


        

“娘,你为什么哭啊?”


        

“咱们不哭,叫哥哥一起回家。”


        

孩童清脆稚嫩的嗓音响起。


        

“咦,有点耳熟啊。”


        

陈庆给车夫打了个眼色,对方重新牵起缰绳,缓缓向前移动。


        

“原来是你们啊。”


        

哭啼之人不是别个,正是昨天讨要赤豆包的孩童和那名妇人。


        

“大冷的天,夫人怎么在此啜泣?”


        

“可是有什么冤屈?”


        

除夕将至,家家户户都忙着守岁祭祖。


        

这孤儿寡母在寒风料峭的街头哭得凄惨,着实令人心生不忍。


        

“妾身……”


        

妇人把孩子拢在怀里,抬起头见陈庆有些眼熟,思索片刻想起与他曾有过一面之缘。


        

“妾身家里遭逢大难,夫君惨死狱中,呜呜……”


        

“长子也被牵累,如今要判个徒刑三千里。”


        

“故此在此悲泣,坏了大人的兴致。”


        

“妾身这就退下。”


        

妇人哭哭啼啼的说完,就要带着孩子离开。


        

“夫人请留步!”


        

“敢问一声,令夫君因何故深陷囹圄?”


        

“本官……尚且有绵薄之力,说不定能帮得上忙。”


        

陈庆同情地说道。


        

妇人转过头来,打量了他一眼,鼓起勇气说:“我家夫君姓韩,本是故楚人士。”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再不言语。


        

‘原来是楚国故旧啊!’


        

陈庆恍然大悟。


        

怪不得她不肯对人说明冤屈,反倒像是怕见人似的,转身欲走。


        

六国故旧在咸阳的处境十分尴尬,旁人唯恐避之不及。


        

估计她也是怕陈庆嫌恶,才欲言又止。


        

“韩夫人勿需介意。”


        

“本官与旧楚之地颇有渊源,有什么冤屈尽管道来。”


        

“能帮上忙的,自然不会置之不理。”


        

陈庆从马车上下来,笑着冲孩童招了招手:“小孩,你还记得我吗?”


        

“记得,你是叫我坐着想的那个。”


        

孩童撅着嘴巴气鼓鼓地说道。


        

“嘿,你倒是记仇。”


        

陈庆笑了笑,随手从马车上翻找出几块饴糖和点心。


        

这都是热巴给他准备的,他又不爱吃零食,就一首放在那里。


        

“给你。”


        

“去一边玩会儿,我跟你娘亲说几句话。”


        

三言两语打发走了小屁孩,陈庆才正色道:“韩夫人,有什么话可以说了吧?”


        

“妾身……”


        

妇人犹犹豫豫。


        

六国故旧在咸阳都夹着尾巴做人,往来小心谨慎。


        

但出于同乡之谊,互相之间反倒比以往熟络。


        

陈庆面生的很,却又说和旧楚颇有渊源,实在古怪。


        

“你不说本官可就回家了。”


        

“到时候只怕再无人能帮你伸张冤屈。”


        

陈庆作势要走。


        

“大人且慢!”


        

“妾身如实告与你便是。”


        

韩夫人踟蹰良久,才可怜巴巴地将冤情吐露。


        

十年前,秦灭楚之后,将楚国的王公贵族尽数迁往咸阳。


        

韩家就在此之列。


        

原本靠着累世积攒的钱财,一家人生活倒也富足无忧。


        

万没想到前些时日,隔壁的邻居突然牵扯进谋逆大案。


        

夜晚黑冰台的密探攀墙而入,却被韩家当成了盗匪。


        

秦朝律法规定,见盗不捕,与之同罪。


        

韩家家主粗通武艺,抽出门栓就打了上去。


        

结果可想而知……


        

赵崇原本看在郑妃和扶苏的情分上,对楚国故旧格外宽待,能不诛连的,尽量网开一面。


        

韩家属于倒霉催的,首接就以同党之名当场拿获。


        

“妾身使了无数钱财,家资散尽,昨日衙门里的大人原本说不欲深究的。”


        

“谁能想到今日我家夫君就丢了性命。”


        

“可怜信儿如今还陷落在大狱里,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妇人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抹着眼泪嚎啕大哭。


        

“韩夫人稍安勿躁。”


        

“如今当务之急,是……”


        

陈庆话未说完,突然脸色大变:“信儿?”


        

“你儿子叫韩信?!”


        

妇人神色惊愕,嗫嚅着说:“是……叫韩信没错,大人怎地了?”


        

你说怎地了!


        

韩信是后世公认的西大兵圣之一!


        

汉初三杰!


        

刘邦手下的头号大将!


        

我特么怎么在咸阳遇到韩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