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昊第一次坐在距离皇位最近的位置。


        

虽然因为胡姬这个插曲,让整个大殿的气氛非常诡异,但丝毫不影响赵昊观察满朝文武大臣,心中不禁有些恍惚。


        

而除此之外,他也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


        

因为嬴政对他的期望太高了,他必须要将大秦带到新的高度。


        

他的决定,将很大程度影响到整个大秦,影响大秦的千千万万臣民。


        

“征服世界……么?”


        

脑海中闪过一席话,赵昊深深吸了口气,目视着殿内众臣,沉声说道:“诸位臣工,开始朝议吧。”


        

听着这句沉稳而又不势威严地声音,众臣不由心中一震,哪怕明知这话有越界的嫌疑,哪怕太子胡亥就坐在前方不足十米的位置,但此刻听了秦王赵昊的话,他们亦不由地顺着接了下去。


        

“……是,大王。”


        

由于今天的主要内容是论功行赏,众臣都没怎么准备,提出的议题,大多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这让赵昊非常不满。


        

因为他计划的大朝会流程,论功行赏是压轴大戏,前面还要处理各种国事。


        

所以听到众臣提出的议题都是无关痛痒的小事,赵昊立刻抬手制止了众臣,冷声道:“诸位大臣莫非不知我大秦现在已危机四伏了?”


        

“这”


        

众臣心头一震,不由面面相觑。


        

却听赵昊又道:“先帝崩猝地半年,惩治土地兼并,暂缓民力征发,暂缓工程进度的政令,竟一样都没有颁行;


        

这是要让天下臣民对大秦失望吗?还是说,尔等已经与反秦势力暗自靠拢,准备另投明主了?”


        

哗!


        

全场哗然!


        

“大王何出此言!”


        

众臣没想到赵昊会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话音指责自己,一名御史当即怒火中烧,站出来回怼赵昊:


        

“吾等对大秦忠心耿耿,哪来的另投明主之说,倒是大王不顾国法,肆意妄为,有乱国之嫌.”


        

此话一出,包括李斯在内的帝国老臣,脸色突变。好个出头鸟,你怎么这么不受激将呢?他说什么你就让他说啊,接这话干嘛,难道不怕招来杀身之祸吗?


        

李斯心中暗暗叫苦,埋怨这个御史多管闲事,赵昊说的那些,其实针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不过,他看穿了赵昊的目的,没有接赵昊的招。


        

只要他不接赵昊的招,就算赵昊想借机发难,也无济于事。


        

因为这大半年来颁发的每一项政令,都与李斯有关,他也清楚每一项政令带来的后果。


        

但他不得不颁发那些政令。


        

比如国丧期间,长城需不需要加固?加固需不需要征发民力?直道、驰道不尽快完工,能行吗?始皇帝陵减小排场能行吗?不行,都不行!


        

所以赵昊提出的问题,以当前的形势,只能留到以后解决。


        

惟一能做的,只能说动胡亥,暂停阿房宫的修建。


        

可依胡亥对始皇帝的推崇,对享乐主义的推崇,想要说服他,不是一般的难。


        

而且还会因为此事,得罪他。


        

李斯自然不想接赵昊的招。


        

可是,现在有人接赵昊的招了,赵昊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却听他沉声道:“你说本王有乱国之嫌,可有举证?”


        

“先帝在世时,大王一心为国,乃秦之所幸,万民之幸也。


        

然,臣之所言,绝非妄言。”


        

御史再度来到大殿中央,肃然道:


        

“臣在陈留任职时,曾听百姓街谈巷议,说大王为图表面光鲜,竟然将咸阳都城里里外外翻新了一遍,此非乱举乎?臣又听闻,大王仗着先帝宠爱,多行不法之事,此非乱举乎?臣还听闻大王私下调查满朝文武家产,公布咸阳富豪榜,致使满朝文武不得不捐尽家产,此又非乱举乎?”


        

“臣身为秦臣,光明磊落。况先帝置满朝文武,难道是为了阿谀奉承,陷主于不义乎?且大王已在其位,纵想有番作为,奈何辱没朝廷百官?”


        

闻言,赵昊缓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似乎是要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淡淡道:“说完了吗?”


        

“说完了!”


        

御史更着脖子:“大王若不能容臣,臣虽死无撼也!”


        

“呵呵.”


        

赵昊被这位耿直谏臣逗笑了,不由露出一种欣慰地欣赏和喜悦,好奇道:“敢问御史姓名?”


        

“郦食其。”


        

“哦?”


        

赵昊眉毛一挑,不由道:“你刚说你曾在陈留任职,莫非是‘狂生’郦食其?”


        

“大王知道微臣?”


        

郦食其下意识反问赵昊。


        

虽然赵昊提及的‘狂生’,让他在众臣面前有些尴尬,但赵昊知道他这么一个卑微小吏,还是让他大为惊奇。


        

却听赵昊轻声一笑,不置可否地追问:“你不是在陈留做门吏吗?怎么成了咸阳御史?”


        

“这”


        

郦食其迟疑了一下,拱手道:“臣在陈留做门吏时,偶然接触到报纸,大感惊奇,后来逐渐迷上了报纸,其中大王的事迹,臣一直都很关注。再后来,臣听说咸阳有考核入仕的机会,便追随大王而来”


        

说到这,有些惭愧地道:“结果考核成绩不佳,被录用成了一名御史.”


        

“哈哈哈!”


        

赵昊闻言,莫名地仰头大笑:“你都被录用为御史了,还考核不佳,这让你后面的那些同僚,情何以堪啊!”


        

“可是,臣想为大秦做一番事来.”


        

“你能站在今日的朝会上,忠耿直言,教导本王,便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赵昊笑着看了郦食其一眼,环顾众臣道:


        

“诸位大臣,国兴在人。他们或老骥伏枥,或少年壮志,或满腹经纶,或桀骜不驯,或孝誉乡里,只要他们有才,我大秦就不会让明珠蒙尘。从今以后,每隔三年,大秦都要举行科举考试,以使朝廷人才济济,用不绝续。”


        

“大王圣明!”


        

众臣欢呼雀跃。


        

赵昊抬手制止了众臣,又看向胡亥,郑重其事地道:“太子乃一国储君,坐镇京都,日后要量才任官,使他们各尽其才,望太子勿辜负先帝厚望,好自为之。”


        

“这”


        

胡亥迟疑了一下,旋即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拱手道:“胡亥谨受十三兄教诲!”


        

说完,又连忙令宫侍赐酒。


        

郦食其十分感动,接过酒说道:“秦王如此胸怀,太子如此明德,实乃大秦之福也。”


        

“圣哉秦王,明哉太子!”


        

“圣哉秦王!”


        

“明哉太子!”


        

这一声声的欢呼,瞬间冲出咸阳宫大殿,在咸阳宫上空经久不息。


        

胡亥第一次被满朝文武称颂,不禁满脸通红,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兴奋从他胸间涓涓而出。


        

赵高和李斯见状,心里一咯噔,暗道不妙。


        

果然,胡亥在众臣的欢呼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却听赵昊又道:“本王之乱,尚有枚举,国之警讯,岂能不明?如今天下复辟在野,本王欲效仿先帝,巡狩天下,清弊四野,尽快扭转天下民治,不知太子以为如何?”


        

“十三兄一心为国,胡亥岂能不允?”


        

“既然如此,那国内工程,是否暂停一些,让天下臣民休养生息?”


        

“这”


        

胡亥语塞,下意识看向赵高。


        

赵高微微张嘴,正欲开口,忽听赵昊又道:“先帝在世时,多忧民力损耗,太子莫非要违背先帝之愿?”


        

“十三兄何出此言?”


        

“太子对阿房宫修建,尤为上心,何故?难道是为了日后登基称帝,好好享受么?”


        

“你!”


        

胡亥没想到赵昊会当面指责自己,不由恼羞成怒:“十三兄深受先帝宠爱,难道不知先帝多次说起,咸阳朝廷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荒谬!”


        

胡亥罕见地面露狰狞,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呵斥赵昊:


        

“十三兄莫非忘了,阿房宫乃先帝兴起,本太子只是秉承先帝大业,筑建大朝廷!若本太子不复修阿房宫,天下会耻笑先帝举事太过!胡亥身为人子!岂容他人耻笑父亲?!”


        

闻言,满朝俱惊,顿时有些不知所措了。


        

无奈之中,李斯只能开口了:“老臣启奏太子,骊山帝陵尚未完工,直道也没有竣工,两处重要工程占据了大量民力,若再复修阿房宫,朝廷财货将入不敷出.”


        

“李斯.”


        

“太子!”


        

胡亥又想怒喝李斯,赵高连忙站出来打断他:“李丞相与秦王所言,皆肺腑之言,谋国之言,还望太子慎之慎之!”


        

“老师”


        

胡亥没想到赵高会站出来阻止自己,不禁脱口而出的喊了一句‘老师’。


        

全场再次哗然。


        

众臣怎么也没想到,赵高居然是胡亥的老师。


        

因为始皇帝让赵高担任胡亥老师的事,很少有人知道,众臣得知一介宦官,即将成为‘帝师’,难免有些错愕。


        

所以,胡亥那句‘老师’刚一喊出来,赵高脸色就变了。


        

只有站在九阶陛上的赵昊,嘴角微微扬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无声自语:“你不是想夹在胡亥和李斯中间,猥琐发育吗?今日就让你公之于众,成为众矢之的,看你怎么玩?”


        

眼见赵高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胡亥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犯错了,面色通红得额头渗汗。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阎乐,站出来替胡亥解围道:


        

“启禀太子,今日大朝会,因以论功行赏为主,修建阿房宫之事,可容后再议!”


        

“哦,对对对,是该论功行赏了!”


        

胡亥听到阎乐的话,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心中感激不已,面上连连点头,朝赵昊拱手道:“十三兄所言,胡亥受教,还请十三兄替胡亥主持南海统一功臣封赏事宜!”


        

“那阿房宫.”


        

赵昊深深看了阎乐一眼,眉头大皱。


        

胡亥心中憋屈,嘴上却满是讨好:“就依十三兄之言!”


        

“那先帝宏愿?”


        

“这”


        

胡亥眼珠子一转,旋即义正严辞道:


        

“先帝嫌咸阳宫小,才修阿房宫,结果阿房宫还没修完,先帝就驾崩了,说明什么?修阿房宫不吉利!”


        

“本太子复修阿房宫,岂不是自找死路?”


        

赵昊:“.”


        

众臣:“.”


        

全场愕然,真想给这位‘大孝子’竖一根大拇指。


        

但是,正如阎乐所言,论功行赏才是今日大朝会的主题。


        

却见赵昊轻咳一声,果断转移话题道:


        

“南海统一功臣的封赏,本王已让国尉府逐一核对,现请老国尉宣示封赏王书!”


        

“请老国尉宣示封赏文书——”司礼大臣朗声附和。


        

尉缭大步走到王台中央的高阶之上,展开一卷黄布,朗朗之声回荡在殿堂——


        

大秦王特书:南海统一,赖南海众臣将士之辛劳,赖天下臣民之拥戴,今辑录南海统一之功,首封大功绩如下:


        

将军韩信,爵封淮阴侯,食邑万六户。


        

将军屠睢,爵封南海侯,食邑八千户。


        

将军司马艁,爵封桂林侯,食邑六千户。


        

将军吴年,爵封龙川侯,食邑四千户。


        

将军柯北,爵封大庶长,俸禄万石。


        

此为军功之封,政公之封如下:


        

安全局局长陈平,爵封关内侯,俸禄万石。


        

商务局局长萧何,爵封关内侯,俸禄万石。


        

少府章邯,爵封关内侯,食邑千户。


        

上卿顿弱,爵封彻侯,食邑五千户。


        

大田令郑国,爵封彻侯,食邑六千户。


        

列嬴秦皇族之功大者,封赏如下:


        

公子高,爵封岐山君,食邑万户。


        

公子将闾,爵封高陵君,食邑万户。


        

公子荣禄,爵封杜阳君,食邑万户。


        

公子良,爵封云阳君,食邑万户。


        

其余功臣将士与越人之有功者,着丞相府会同国尉府明定封赏,得以王书颁行封爵。


        

随着尉缭的话音落下,大殿一片寂静无声。


        

一举封赏九位功侯,这是自大秦统一六国,始皇帝封赏以来的第二次壮举。


        

更有甚者,还多出了四位封君。


        

尽管大秦君侯是同一级别的爵位,但自始皇帝统一六国以来,大秦从未有过封君。


        

如今竟同时出现四位封君,简直匪夷所思。


        

不光受封的公子良四兄弟目瞪口呆,就连坐在殿上的胡亥,都满脸错愕。


        

六代秦王之中,能封君者,无一不是大功劳者,公子良四兄弟有什么大功劳,能被封为君侯?


        

难怪公子良四兄弟的穿着与十三兄大同小异,原来他们早有准备,都没将自己这个太子放在眼里!


        

司礼大臣仿佛感受到了胡亥的怨愤,连忙高声追问:“封赏王书宣示完毕,诸臣可有异议?”


        

“臣有异议!”


        

一个突兀的声音骤然响起,众臣还在愣怔之中。


        

只见一道身影缓缓走出列位。


        

赵昊目光一凝,当即循声望去,不由大感诧异。


        

这家伙怎么也来了?


        

是来捣乱的,还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