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况空前的班师大典在咸阳城外如期举行了。


        

从南海回来的十万军队,按照大秦律令,分别驻扎在咸阳原上南北二十里,东西十里的境内。


        

韩信与众将率领部份军卒,一起穿过由一万六千辆车驾,十数里门楼和庞大仪仗队组成的通道,来到咸阳城外。


        

他们越过横桥,在横门外的彩旗下集结。


        

韩信走到渭桥中段,勒住马头,俯视滔滔渭水,河面上舟船如织,仰视眼前的咸阳都城,巍峨耸立,十分壮观。


        

第一次感受中原与南海的不同,他的心境一下子变得十分复杂。


        

当初在淮阴县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被乡邻欺辱的落魄子,若非赵昊托人来找他,他恐怕还在淮阴县等待机会,更没有后来的崭露头角,南征百越。


        

这让他进一步坚定了追随赵昊的决心。


        

可现在,他忽然有了一种仓皇,他不知道河对面的赵昊将怎样看待他的行为。


        

明明统一南海的计划是赵昊制定的。他只是按赵昊的计划统一了南海。


        

这空前盛大的班师典礼,好像不完全属于他。


        

过了渭桥,柯北小声提醒他下马步行。


        

他抬头看去,迎面站着的是三位朝廷大臣。


        

随行司马将他们一一介绍给韩信,他得知赵昊没有来迎接他时,心中不禁开始忐忑起来,对三位朝廷大臣也只是敷衍一礼:


        

“末将韩信,见过三位大臣!”


        

“呵呵.”


        

李斯一阵轻笑,上前一步回礼道:“久闻韩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


        

“李丞相过奖了。”


        

韩信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然后便默然不语。


        

一旁的冯去疾和嬴丰,目光闪烁,也是一句话都没说。


        

气氛瞬间陷入尴尬。


        

倒是李斯分外淡然,问了韩信军事,也问了南海民治,还特意叮嘱了韩信大朝会注意事项。


        

素来冷傲的韩信,除了连声应诺,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整个接待程序,在一番尴尬而不失庄重的气氛下,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伴随着大秦独有的雄壮乐曲,胡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到台前,一手举起韩信的手臂,一手举起礼剑,按照大秦君王迎接功臣的传统,对着台下的士兵们大喊:


        

“从今以后,南海诸郡将彻底属于我大秦,秦越亲如兄弟,共享太平!”


        

台下立刻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声:


        

“大秦威武!”


        

“太子万岁!”


        

入城的时候,朝廷还专门为南海诸将安排了车驾,就跟在胡亥马车之后。


        

胡亥为了拉拢韩信,特意让韩信跟自己共乘一辆马车,一路上不停地向韩信询问南海的情况。


        

韩信依旧是一句话都没说,直到胡亥颇显难堪的闭上了嘴。


        

此刻,胡亥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了军权的重要性。


        

而跟他感同身受的,还有李斯。


        

李斯也第一次隐隐有些后悔了,如果他当初没有对蒙家兄弟下手,自己在朝堂的地位将更加牢固。


        

甚至,他若早日在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也不会被冯去疾算计而不敢动他。


        

而就在他们迎接韩信入宫朝会的同时,赵昊正在房间里美滋滋地睡觉。


        

昨天冯劫来找他,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搞得他差点当场破防,后来送走冯劫,他又马不停蹄的回到楚南阁,将此事告知了嬴政。


        

嬴政听完也是莫名其妙。


        

最终父子俩一致决定,这冯家以后还是不用了。


        

而正当赵昊准备留在楚南阁,美滋滋地睡一觉的时候,公子将闾又找上了门,显然是为嬴阴曼的事情而来。


        

尽管赵昊当时已经困得不行了,但碍于兄弟间的感情,只能强打起精神,听公子将闾述说他的难处。


        

可实际上,公子将闾说的那些难处,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就这样熬到了亥时,赵昊才解脱,回到自己卧房。


        

本来,伺候赵昊的樱落公主还想跟赵昊套下近乎,毕竟赵昊只是口头上答应了带她出巡,并没有实际的安排。因此,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跟赵昊深入交流一番。


        

可惜,还没等她伺候赵昊脱掉衣服,赵昊就倒头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


        

直到现在,公子良四兄弟兴匆匆地来到赵昊卧房前。


        

说实话,今日赵昊前往咸阳宫主持大朝会,并没有他们参与的机会,他们顶多就是把赵昊送到咸阳宫,然后在宫外享受一下作为秦王兄弟的待遇。


        

别说宫内的侍卫对他们必须毕恭毕敬,就连朝中大臣,在见到他们的时候,也得恭敬行礼。


        

这可跟平时的皇子待遇不同。


        

以前嬴政主持大朝会的时候,他们连靠近咸阳宫的资格都没有。


        

由于太过兴奋,他们愣是一夜没睡,四兄弟聚在一起,喝了个通宵,直到寅时,他们才在宫侍的伺候下,沐浴更衣,准点来赵昊卧房前,等赵昊起床参加大朝会。


        

可是,作为赵昊的好兄长,他们太了解自己这个小老弟了,若是没有人提醒,这个小老弟恐怕会睡到自然醒。


        

最快也要到午时。


        

果不其然,当四兄弟来到门外时,赵昊果然还在房间里呼呼大睡。


        

倒是樱落公主,早知道‘爸爸’今日要去咸阳宫主持大朝会,早早便醒来,穿上了衣衫,就等着有人过来。


        

在听到门外有动静的下一刻,樱落公主便将公子良四兄弟引入了房门,随口说道:“你们叫他起床吧,我去准备早餐!”


        

“这”


        

四兄弟互相对视,满心着急,却谁也没人去叫醒赵昊。


        

开玩笑,这时候打扰昊弟睡觉,以他的脾气,绝对会记仇的。


        

“六兄!你昨晚跟昊弟聊了多久,他怎么累成这样?要不,你去叫醒昊弟,反正都是你惹下的祸!”


        

公子良示意公子将闾道。


        

其余两兄弟纷纷附和。


        

“我才不要!”公子将闾连连摇头。


        

不可否认,他昨晚确实拉着赵昊说了很多话,但这并不意味着,赵昊还想听他的声音。


        

毕竟昨晚说了那么多话,赵昊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有些事,过犹不及。


        

结果推来推去,最终还是端着早餐回来的樱落公主叫醒了自己‘爸爸’。


        

正如四兄弟所料,赵昊这时候被人唤醒,情绪果然不好,整张脸都阴沉地吓人。


        

四兄弟暗暗揣测,这也就看在这位跟自己昊弟暧昧不清的闽越公主份上,倘若换做他们其中一个,恐怕早就有什么拿什么扔过来了。


        

“现在什么时辰了?”


        

赵昊醒来后阴沉着脸问道。


        

公子良讪笑着答道:“临近寅时了,昊弟。”


        

说完,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快要召开大朝会了。”


        

“大朝会?哦,对,还有大朝会”


        

听到大朝会,赵昊紧绷的脸色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拖着额头坐在床榻边。


        

大秦虽然也有早朝制度,不过并不如同后世一样,每天早上需要文武百官一起开会。


        

在大秦,除了大朝会,平时上朝都是比较随意的。


        

这个制度,只是为了给有事情需要当面向皇帝禀报的官吏制定的。


        

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一般也就上个奏章了事。


        

但是,今日却不同。


        

今日大朝会,是要对统一南海的功臣,论功行赏。


        

接过樱落公主递来的毛巾擦了一把脸,顿时清醒了不少,赵昊立刻朝门外呐喊:“来福,带四位兄长去换身衣服!在院子里等我!”


        

“换衣服?换什么衣服?”


        

四兄弟一脸疑惑,纷纷看向赵昊。


        

赵昊没有理他们,直接将他们赶了出去,随即在樱落的伺候下,换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秦王冕服。


        

说实话,赵昊的秦王冕服,与嬴政当年穿的秦王冕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少了些作为装饰的花纹而已,反倒是那五爪金龙,以及龙纹玉冠,非常惹眼。


        

当然,这只是赵昊自己的感觉,至于伺候他穿戴的樱落,此时已经把持不住她那张俏丽的容颜,眼眸中神采奕奕,轻咬红唇,魅意盎然,看得赵昊不禁怦然心动。


        

要不是理智还在,他恐怕又要打球了。


        

大朝会?谁爱去谁去!


        

不过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心中的那份躁动,倒也让赵昊更加清醒了几分。


        

今日是个大日子,不容有失。


        

待告别了樱落之后,赵昊独自走出房门,一眼就看到同样骚包的四兄弟。


        

他们似乎第一次穿这么华丽的冕服,不由左扭右扭,喜上眉梢。


        

“怎么着,身上有虱子啊,还没扭够?要不要来福帮你们挠挠?”


        

赵昊似笑非笑的打趣了一句。


        

来福也捂嘴轻笑。


        

这些冕服都是赵昊亲自设计的,样式非常独特,既附和大秦君侯制式冕服,又加了新的元素。


        

特别是那五爪黑龙,简直栩栩如生,令人瞠目结舌。


        

“昊弟,这是”


        

公子高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赵昊笑了笑,道;“这是我大秦君侯最新的冕服,诸位皇兄还满意吗?”


        

“君侯!?”


        

四兄弟大吃一惊,正欲开口追问,却听门外忽地传来常威地声音:“大王,马车已经准备好了!”


        

“来了!”


        

赵昊应了一声,然后朝四兄弟笑着摆手:“有什么话,咱们车上说,别迟到了!”


        

说完,便径自朝门外走去。


        

待到寅时二刻的时候,李斯等人已经将韩信与诸将带回了咸阳宫。


        

此时,咸阳宫议政殿,早已站满了文武百官。


        

因为这是始皇帝驾崩以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满朝文武皆不敢迟到,于是早早地来到了这边,谁也不想首日给那位太子殿下,以及秦王留下不好的印象。


        

虽然他们心中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谁是天子还不一定,万一自己站错了队,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直到李斯等人站列整齐,胡亥端坐在太子之位上,那个万众瞩目的秦王昊,却迟迟没有出现。


        

于是乎,恭候在殿外的文武百官,开始忍不住私下议论起来。


        

就连李斯和冯去疾,此时都皱起了眉头:前几天为了行使皇帝的权力,闹得满城风雨,现在关键时刻居然掉了链子,简直岂有此理!


        

“秦王昊来了!秦王昊来了!”


        

也不知谁谁喊了一句,殿外的文武百官,瞬间禁声,在李斯和冯去疾的示意下,分列两边,恭侯着那个秦王昊。


        

随着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那个声名远扬的公子昊,如今的秦王昊,带着公子良四兄弟,迈着大步走了进来。


        

“总算是来了.”


        

端坐在太子之位上的胡亥,暗自松了口气。


        

而此时,赵昊也走到了门口,见百官皆列于殿外左右两侧,遂疑惑地小声嘀咕道:“不是说已经寅时了吗?怎么还站在殿外?”


        

“.”


        

众臣语塞,一时竟无言以对。


        

李斯心中那个气啊。


        

就在他准备小声示意赵昊时,韩信笑着走了过去,拱手行礼道:“韩信,拜见大王!”


        

“哈哈哈——”


        

赵昊看到韩信,开怀一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十分亲密地道;“阿信终于回来了,可想死我了!”


        

说完,毫不在意众臣的目光,一把抱住韩信,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韩信见状,心中的忐忑瞬间一扫而空,也不再像面对胡亥李斯那般冷傲,开心地与赵昊寒暄起来。


        

如此一幕,看得众臣连连诧异,看得胡亥李斯羡慕不已。


        

只有赵高不动声色地退到一边,朝身后的小宫侍摆手示意。


        

小宫侍立刻会意,也不动声色地离开了殿外。


        

却听赵昊打量韩信道:


        

“看看!人都瘦了,也黑了。个子倒是长高了不少,像个将军了。”


        

“昊弟这话说的。”公子良在一旁挤眉弄眼道:“人家韩兄本来就是将军!”


        

“呵呵.”


        

赵昊与韩信闻言,不由相视一笑。


        

周围的众臣一阵尴尬,总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


        

好在公子高是一位非常识大体的人,迅速来到赵昊背后,小声提醒道:“昊弟,你只管入殿即可。”


        

“哦。”


        

赵昊恍然反应过来,朝韩信点头示意了一下,便径直走进了大殿。


        

偷偷瞄了一眼,大殿的九阶陛上,摆放着三张椅子,中间那张是皇帝坐的龙椅,是嬴政命令少府按赵昊设计的太师椅做的龙椅,又大又宽敞。


        

在龙椅的两侧,分别摆着两张小一点的椅子。


        

坐在右边的是胡亥,坐在左边的


        

“应该是我吧”


        

赵昊见左边的椅子是空的,想也没多想的就坐了上去。


        

一旁的胡亥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十三兄,你”


        

“怎么?”赵昊眉毛一挑:“你坐得,我就坐不得?”


        

“不是.”


        

“太后驾到——!”


        

胡亥正欲跟赵昊解释,殿外忽地传来一道尖锐的呐喊声。


        

众臣在这时也鱼贯而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