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一声轻响,刚刚潇洒登场的仙人,此时已如一只木偶,被重重摔在高台之上,震起了少许烟尘。


        

直摔得;


        

那姜尚眼皮乱跳,杨戬立刻抱拳低头,那一直双目空洞的妲己、目中多了少许色彩,周遭那些商民们就近抱团。


        

李长寿大手一挥,番天印的残片被乾坤一口‘吞没’,用这般法子收了起来,准备回去补充下小琼峰的五行土之力。


        

“长安叔!”


        

小哪吒踩着风火轮直接窜了上去。


        

李长寿此前毫无表情的面容露出少许笑意,等哪吒飞到面前,抬手揉了揉他的脑壳,道:


        

“去将你师父他们喊过来,在西南方位。”


        

“哎!”


        

哪吒答应一声,也不问喊师父他们过来作甚,径直踩着风火轮赶往西南方。


        

李长寿此刻保持自己本来面容,自身威势却让一干炼气士抬不起头来。


        

他身形也不落下,口中道一句:


        

“杨戬,将此台搬去城外荒郊,务必原封不动。”


        

“是!”


        

杨戬定声应答,身形直接自台上跃下,冷喝一声:


        

“台上之人勿动!”


        

言罢左脚跺地,右手向前虚按,整座高台连同其下三丈厚的石板、泥土,稳稳地升空而起,那姜尚以及一群鼓手、周臣,甚至都未感觉到几分晃动。


        

杨戬单手托起这座‘仙岛’,身形飞到半空,朝着城外缓慢而去。


        

朝歌城的凡人何曾见过这场面?


        

一个个跪伏在地,口中高呼仙人。


        

凡俗慕仙,很常见的自然现象。


        

李长寿目光看向火灵圣母,道一声:“你也来吧。”


        

火灵圣母连忙做道揖,“谢长庚师叔救命之恩。”


        

“嗯,”李长寿应了声,并未多说,负手驾云飞向了朝歌城外。


        

片刻后,这高台稳稳立在一片山林边缘,李长寿盘坐在半空中,就在这高台上静静等着。


        

广成子浑身修为被封,此刻躺在妲己面前,已是完全无法动弹,元神、神魂都已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相当于凡人被敲昏。


        

杨戬抱着胳膊站在高台角落,宛若门神一般。


        

姜尚此刻左看看、右看看,也只能去安抚那些近乎出洋相的周臣,让那些台上的鼓手充当护卫。


        

不得不说,在凡尘历练了些年,姜尚如今已是个合格的太师。


        

指使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但李长寿目光落在姜尚身上,眼底总归不免划过几分恼怒。


        

业障,缠绕在元神周围的业障,已经影响了他寿元的业障。


        

这就是那些‘临渊丹’带来的反噬,被广成子一番骚操作,强行让姜尚承担,断了姜尚本就不稳的仙途。


        

从此时开始,姜尚日后就算日行一善,到寿元尽了,也不免去十八层地狱走一遭。


        

只能稍后修个庙赚一赚香火功德来平衡下业障了。


        

广成子这次……


        

二师伯来了也救不了!


        

若是天规不涉‘大师兄’,那这天规不设也罢。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看,李长寿也十分纠结。


        

【维护天庭就是维护天道,维护天道就是给日后修整天道增加难度。】


        

但李长寿有自己的一套行事标准,并不会因这般而放弃自身原则,而是会寻找更稳妥周全的解决之道。


        

动他师父转世身,就是触碰了这个原则。


        

直接喂凡人将士吃所谓的仙丹,就是刺穿了他的行事标准。


        

好家伙。


        

他费尽心思,想在自己跟天道的大战中,保下圣母娘娘、保下人族凡人,让他们不必出手,也不必牵连,必要时候还可以去相助天道。


        

为的,不就是还燧人氏前辈一份人情?


        

为的,不就是自己出身凡俗,看凡人在这洪荒天地间苦苦挣扎,被当做香火‘工具’心底有些不忿?


        

他当时无可奈何请燧人氏前辈出手导致燧人氏前辈逝去,心底存了愧疚!


        

广成子明知他对人族无比看重。


        

他灭上古妖族、参加人族伐天、为南洲俗世谋划了‘仙契’与‘仙凡分离’、以凡人为核心制定了大量天条……


        

阐教俱看在眼中!


        

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人族。


        

广成子如此精明,如此老谋深算,甚至斗法实力在三教大师兄中垫底,却以谋划水准补足了这块短板,如何不知这些?


        

如何不明白这些?


        

李长寿坐在小琼峰时,看到广成子带微子启的使者进入周营,看广成子要姜尚用那临渊丹……


        

如果不是空明道心压着,血压都上来了!


        

真就是为了讨好道祖,为了讨好天道,放弃一贯底线,不顾自己所谓‘福源深厚’的名声!


        

阐教在做什么,当真以为他一直看不到吗?


        

李长寿不过是顾念道门一家亲,顾念老师与二师叔、三师叔的深厚情谊,一直对阐教礼遇有加。


        

换个角度看一眼,这一路走来的封神大劫吧。


        

阐教上下明知燃灯有问题,却以‘燃灯是老师上古亲命副教主’为名,让燃灯为所欲为,让阐截两教在几万年内出现大量矛盾。


        

阐教自以为高明,让燃灯背锅,实际上一切都是二师叔元始天尊的默许。


        

甚至,燃灯、文殊等一看就有问题的阐教弟子,就是西方教下的明棋。


        

他李长寿得了势,有了老师支持,巧妙的将天庭和西方教拉成了对立,让西方教成了‘反天’的一方,压着西方教一顿乱锤。


        

阐教就是各种态度模糊、行为暧昧。


        

血海之中拖后腿,不战之约满脸不乐意,阻拦杨戬砸西方山门,截教灭西方时还要打着‘均衡’的名义去驰援西方教!


        

他真的,已经忍广成子、忍阐教太久太久。


        

上古三清分家,当真只是因收徒引起的矛盾吗?


        

并不是,那只是洪荒津津乐道的话语,李长寿还没修成金仙时,就已明白背后潜藏了什么冲突。


        

那是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的绝对理念冲突!


        

当时他算计时,但凡涉及到六圣,都会用一些‘符号’代替,元始天尊的代号是一只夜光杯,通天教主的代号是一只竹篮。


        

其实没啥特别的含义,通天教主代表竹篮打水一场空,弟子如四海那般,按原本的封神剧本,最后弟子没剩几个,兜不住。


        

夜光杯含义更简单,就是个【杯具】。


        

道理很简单。


        

元始天尊收徒,看的是跟脚清正,看的是福缘深厚。


        

跟脚、福源是谁定的?


        

天道。


        

通天教主收徒,有教无类,看的是眼缘、资质,主张为万灵截取一线生机。


        

这是在做什么?


        

不将天道放在眼中,以自身之力,为该死的生灵夺去一线生机,为没什么福缘的炼气士,提供一条长生的路径。


        

封神大劫刚爆发时,截教面临的困境,是无镇压气运的宝物、自身弟子气运不定,很容易在大劫中化作灰烬。


        

气运是谁定的?


        

也是天道。


        

气运代表的,就是天道对该生灵的认可,与该生灵在天地间修行遇到的阻力呈负相关特性,气运越高、阻力越小。


        

这里面的隐藏逻辑,就是天道认可的生灵才可长生,天道不认可的生灵就必须凋零。


        

元始天尊悟透了这个道理,顺天而行。


        

通天教主也悟透了这个道理,看着那些生灵,动了恻隐之心,站在他们面前说一句:


        

‘跟我混,稳成圣人,护得住你们。’


        

所谓封神大劫,不过是天道对逆天者的围剿,不过是天道对生灵的筛选。


        

顺从宿命得长生,不顺宿命化劫灰。


        

三清分家,表面是因收徒理念,其内却是两位圣人踏上了两条道路,是那截然不同的性情导致的必然分歧。


        

太清圣人清静无为,收徒一位、不赐姓名道号,就在九重天上静静注视着这个三界。


        

他不关心两位师弟的理念分歧,不关心阐截两教的争端,只关心这天地生灵是否会被天道完全压制,关心真灵在三界中的‘活泼程度’。


        

这就是李长寿为何会说,自己老师继承了盘古神的遗志。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在说,元始天尊违背了盘古神的遗志,天道和道祖窃取了开天道果,通天教主……


        

有点意气用事,大局观不太行。


        

李长寿一直不想提及这个问题,但此时他面临的环境,已经无比艰难。


        

确实是无比艰难。


        

道祖亲临小琼峰,故意与他凭空斗法、凭空博弈,其实就是在逼他做出选择,要么现在出手,要么立刻离开。


        

道祖是用小琼峰有关之人的性命,在威胁他做出决定。


        

道祖这是在用云的性命,在威胁他做出决定!


        

空明道心·重启。


        

李长寿心底微微一叹,低头注视着广成子,嘴角划过少许嘲讽的冷笑。


        

广成子为何突然这么‘跳’?


        

其实是因广成子被阐教教义、被二师叔元始天尊、被天道,压垮了自身原本还有点的坚持。


        

他用‘这都是为了阐教好’说服了自身,却在做顺应天道之事;


        

而当天道和道祖达成了目的,广成子又被道祖拉出来做了个靶子,逼着李长寿出手对付广成子,引发道门分裂,完成封神最后的劫难。


        

要说恶,广成子和天道三七分成。


        

此刻的道祖,想必就坐在紫竹林中,含笑注视着这一幕。


        

李长寿心底不由苦笑。


        

是自己要搞阐截合流之事被道祖察觉了,才会有道祖挑唆广成子之事,要提前逼走自己了吧。


        

阐截合流,其实本质就是截教拉着阐教一起抗天。


        

三清与开天神斧三件套,屠天必备。


        

此次道祖的出手,已是自己离开洪荒天地间,已是自己全面反攻前,仅有的机会。


        

能否提升胜算到八成,甚至九成,全看接下来自己能否逼二师叔现身,能否逼二师叔表明自身立场。


        

若元始天尊选择三清抗天的路,自己甚至不必离开。


        

若元始天尊依旧以‘福缘’、‘跟脚’的说辞来搪塞,自己只能让二师叔与三师叔完全对立,打消掉三师叔那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此,也能为稍后的计划增加点获胜的可能。


        

从此刻开始,洪荒之中只存在两个阵营!


        

天。


        

灵。


        

“星、星君大人!”


        

姜尚的嗓音自下传来,正在思索这些大事的李长寿,表情有些冷漠地向下看了一眼,那姜尚哆嗦了下,差点直接跪下。


        

李长寿赶紧收拾起表情,对姜尚投去了温和的笑意。


        

“姜太师有何指教?”


        

“不敢,不敢,”姜尚忙做了个道揖,驾云飞起半丈,表示自己是用阐教炼气士的身份在与李长寿对话。


        

姜尚道:“星君大人,容我冒昧问一声,您为何突然、突然就对广成子师兄出手?


        

可是因广成子师兄要对火灵道友出手的缘故?”


        

躲在一旁的火灵圣母,闻言顿时来了精神,注视着李长寿,眼底还带着少许期待。


        

李长寿道:“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若任由广成子师兄打杀了火灵师侄,怕是今日免不了一场截教和阐教的大战。


        

封神大劫尚有劫运未被填满,注定今日该有不少仙人化作劫灰。


        

但这只是我当机立断出手阻拦的因由,到我毁了那番天印也就中止了。


        

擒住广成子师兄,却是因临渊丹之事。”


        

姜尚不由一怔:“您怎么……”


        

“我一直在注视,只是当时被一位大人物阻住,也只能注视。”


        

李长寿对姜尚笑了笑,言道:“不必多问,你若要审妲己就继续审,不过最好也是再等等,现如今还不热闹。”


        

姜尚看了眼妲己,凑巧妲己也在抬头看他,后者目中划过错愕、迷茫,随之就恢复了清澈,低头不语。


        

李长寿朗声道:“帝辛的魂魄已被我送去了封神台,他也算因祸得福,被封神台塑造肉身时,给了真仙境的修为。


        

今后做天庭仙神,也可近乎于长生不老,比历代商国君主都要安逸不少。”


        

妲己目中光芒闪动,依旧是低着头,嘴角却露出少许妩媚的微笑。


        

姜尚问:“星君,妲己若被问斩,可否也去封神台?”


        

“不一定,”李长寿淡然道,“此事还未有定数,先为广成子定罪再说其它。”


        

定、定罪?


        

姜尚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给阐教大师兄定罪?这让阐教教主、自己老师的脸往哪搁?


        

西南方向,道道流光飞射而来,看似气势汹汹,实则飞的一个比一个慢。


        

而在正东方向,更多流光飞射,一股股熟悉的威压早已释开。


        

阐截,登场了。


        

……


        

摘星楼废墟。


        

一抹金光在蓝天间缓缓飘来,化作那身着战甲的天庭女战神。


        

有琴玄雅落在那一片烧焦的地板上,凝视着盘坐在那、犹自拄剑的尸身,禁不住轻轻一叹。


        

先祖说:


        

“虽有遗憾,虽有不足,然舍身守节,未辱人族人皇名。


        

你三子子庚我自会护他周全,商虽失却人皇气运,但宗祠会得存。


        

我名玄雅,契是我子侄。


        

你是我这千年所见中,契子孙较为出众的一位。”


        

她言语刚落,一缕微风吹来,那焦黑的尸身缓缓坍塌成了一堆灰沙。


        

有道是:


        

国本垂暮难回返,东征拓疆积奴丁。


        

五十征得美人苏,大王宫中少优伶。


        

牧野夜雨逞豪杰,不欲东去焚摘星。


        

怎奈后者定周礼,千古儒生书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