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涛将两人送出院子,随后回到屋里,准备收拾,先把太爷送回去。


        

这段时间,村里已经开始收玉米了,他要回去看着。


        

顺便准备好‘献礼’的东西,让杨小涛下次一起接回来,到时候他也去广场看着。


        

这边杨小涛开车准备将杨太爷送回回村。


        

离开的余主任,正翻看着下发的书本。


        

“主任,我们要去图书馆吗?”


        

小波尝试着问道,书是从图书馆里发出来的,那肯定有等级信息,说不定能够找到相关人员。


        

余主任却是摇头。


        

“对方既然敢放进图书馆,那就有办法修改记录,去了也没啥有用线索。”


        

“到时候让小刘带着人去问问就行,注意不要打草惊蛇。”


        

“好,那我们去哪?”


        

余主任抬头看向一旁,“去,内务三处。”


        

“去那?”


        

“对,就去那!”


        

余主任说完,小波便不再言语,开车掉个方向。


        

没一会儿,车子在一排房子前停下,周围普通,门口挂着一个木头牌子,上面写着‘采购内务第三仓库’。


        

两人停下车的时候,小波就感觉到四周投来的目光,扫视周围一圈,随后跟着余主任走进去。


        

没一会儿,沈涛出来迎接,三人在会客室里见面。


        

“余主任,你这是有方向了?”


        

沈涛也知道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他们同僚已经接到任务,严查各个大学的图书馆,上面还找了一批专家进行审查。


        

余主任将书放在桌上,“先前我去见了杨小涛,确认了一件事。”


        

“杨小涛同志吗?”


        

沈涛喝口水,心理后悔,自己是忙晕了,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


        

“他怎么说。”


        

“从他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来,有本事改动这些内容的,绝对是个行家,或者说,是个专家。”


        

“然后呢。”


        

“其他的我不知道,但这机床设计方面的专家,我觉得,咱们有必要查一下,国内有谁比较出名。”


        

沈涛沉思,“余主任,这件事不能草率,就凭一个怀疑,就去调查,上面不会同意的。”


        

余主任却是拿出杨小涛给的苹果,吧嗒一下掰成两半。


        

“沈科长,你,我,都不是专家。”


        

“但你,我,都是专家,不同的是,是在咱们的领域。”


        

余主任将一半递给沈涛,然后在他不解的目光中询问,“你说,作为一个行业金字塔的,最顶端的那些人,他们的专业知识肯定比杨小涛这样的二把手强吧。”


        

沈涛听完,觉得摸着余主任的套路了。


        

“你是说,他们其中肯定有人,有鬼!”


        

“这个我不敢说,但,这多人,这么多年了,就不会没事时候翻翻书?看看资料啥的?”


        

“反正我没事的时候都会找个卷宗看看。你说,是不是。”


        

沈涛缓缓点头,“有枣没枣打两杆子。”


        

“对喽,在这行业,咱们是专业的。”


        

“一个人的精力都成了专家了,哪有精力来跟咱们抢饭碗?”


        

“所以~~”


        

沈涛一口啃掉苹果,“所以,要打草惊蛇,自乱马脚。”


        

“对头。”


        

咔嚓


        

余主任将苹果咬开,汁液滴落在唇边,“这点,你们三处更有经验吧。”


        

沈涛嘿嘿一笑,“这点,我们很专业。”


        

咔嚓


        

这苹果,真甜。


        

另一边,杨小涛回到杨家庄,看着地上晾晒的玉米棒子,还有一旁正满怀期待的杨太爷,有些,难为情。


        

周围一群老太正热情的说着,谁家出多少斤,多少两,谁家出多少面,谁推磨,怎么安排等等。


        

一个个都再说着让首长吃上咱们庄自己种的玉米。


        

一个个都盼望着那一天早点到来。


        

甚至杨小涛还看到九叔在那里算着日子,凑近了才听出来是盘算着最近有没有雨。


        

丫的,有没有雨不是听天气预报的嘛。


        

好嘛,你这掐指一算,顶上诸葛亮了。


        

不过杨小涛只能在心里想想,因为九叔计算着日子,玉米晒多久能晒干,然后什么时候磨出来的面粉最好。


        

这点,他老人家有经验。


        

“太爷,真的,就拿这个?”


        

“咋了?看不上了?”


        

“不是,我,我这也是好歹是上了几回报纸的人了,这要是背个袋子去城门楼子,让那么多名人见了,我这.”


        

杨小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画面,那么重要的日子,那么重要的场合,自己背一袋子玉米面上去,这,多丢人啊。


        

他有些后悔,当初答应的太草率了。


        

“哼。丢人?”


        

“有啥丢人的,没有这个,咱们吃啥?吃不饱怎么建设家园。”


        

“这对咱们来说,就是天,食为天。”


        

杨太爷没好气的说着,好不容易碰到这么好的事,明年还不知道有没有呢,杨小涛这全庄的希望竟然临阵退缩了。


        

不行,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不能助长。


        

“你小子给我记好了,这是任务,必须完成的任务。”


        

杨小涛颇为无奈,“那个,也可以通过别的途径送给首长啊,不用非得等那天吧。”


        

“哼,别耍心思。”


        

杨太爷还不犹豫的拒绝,“我们就是让领袖看到,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们今天全庄一千三百六十二个人,都能吃饱饭了。”


        

“让领袖知道,我们农民的好日子,来了。”


        

“懂不?”


        

“懂,懂了!”


        

杨小涛低声说着,心理清楚,这任务,不做不行了。


        

“对了,还有件事,那天观礼的时候,我跟大壮听说城里的小学生都能参加,咱们这小学也不能落后。”


        

“到时候,学校老师组织下,也去参加。”


        

杨小涛听了也知道这事太爷说出来,那就是板上钉钉。


        

即便是反对,也没用。


        

只能到时候让保卫科的人多照顾照顾,实在不行就安排车子接送吧。


        

这多么孩子,万一路上出点事,咋办?


        

“我去跟工厂说声,让他们申请个地方。”


        

“好,不用太大,到时候学生自带干粮,其他的不用操心。”


        

“好!”


        

“还有,我们自己走着去。”


        

杨太爷看出杨小涛的打算,最后特别提醒。


        

杨小涛无奈,只能答应下来。


        

随后去了大队部,见到了高玉峰,这会正在主持粮种工作。


        

两人见面寒暄一会儿,随后说起今年的产量。


        

高玉峰将粮食收获情况大体说了下,另外提了一嘴北边因为玉米倒伏的缘故,造成粮食大规模减产,现在已经和国内完成了交易。


        

而且今后还会购买国内两种。


        

上面要求尽量多的育种。


        

因为不止北方,西北区域的加盟国也看重上了杨村一号,未来杨村一号将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杨小涛听了也是振奋,随后告别高玉峰,碰到门口的杨大壮。


        

两人说起拖拉机换装的事情,杨大壮咧嘴笑着。


        

因为是上级特意支持的农庄缘故,再加上杨小涛这层关系在,前些天就安排了机修厂的同志来庄子里,对拖拉机进行换装。


        

这点,红星机修厂的丁祥军十分重视,还亲自带人来查看换装的情况。


        

“非常好。”


        

“这新红星慌乱柴油机后,一天下来都不在停的,只要补点水,然后就能一直跑。”


        

“装的东西多不说,速度还快。”


        

“比起以前的红星,简直就是太阳比月亮。”


        

杨小涛听了点头,新红星的使用可不只是这一点的改变,内燃机也比蒸汽机更加强劲。


        

“还是要注意保养,他们给说起过吧。”


        

“说了,现在整个农庄十台拖拉机都换装了,咱们村就成立了拖拉机大队,平时干活,闲时保养,大家都宝贵着呢。”


        

“油呢?”


        

“油从乡镇上拿批条取,现在还行,不过镇上的柴油不多,要是周围都用起来了,就不够用了。”


        

“这个以后会解决的。”


        

想到即将转型的化工厂,今后这方面会得到改进的。


        

两个人又说了会儿,杨小涛便准备回四九城上班。


        

四九城,机械厂。


        

杨小涛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放下车就往食堂走去。


        

只是刚进食堂,预想中的吃饭没有出现,反而是一群工人围在后厨门口,好像看什么热闹。


        

“咋回事。”


        

杨小涛拍着前面人肩膀,那人被拍了下忙回头,见是杨小涛立马笑起来。


        

“杨总,您来了。”


        

“嗯!”


        

杨小涛对这称呼已经习惯了,“里面咋回事,不做饭了?”


        

“杨总,是这样的,这不是工厂或得了三百人的献礼名额,书记说从各个厂子部门选取,这下可是炸开锅了”


        

周围人见是杨小涛,便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还原了七七八八。


        

原来昨天黄老跟章老三人向上级汇报的时候,不仅将问题上报,还顺便说了一下机械厂的情况。


        

于是就说了一下申请。


        

哪知上级听到这件事后,立马就给出了批准,不仅同意机械厂参加仪式,还特意做主,让机械厂自己拿主意,人数三百,怎么分自己看着办。


        

只要赶在25号前去彩排就行。


        

这好消息一传来,办公楼上都是杨佑宁的欢呼声。


        

还有感谢领导的声音。


        

接着机械厂都炸锅了。


        

大家都想加入这从未有过的仪式中。


        

众人都明白,有这次机会,都是这大半年来机械厂的表现挣来的。


        

要是明年,还真难说。


        

“所以,他们在,挑选人?”


        

“对。”


        

“这后厨分到了五个名额,嘿嘿。”


        

“刘书记说了,要包含各行各业,体现公平。所以杨厂长就搞了这个办法选人”


        

这下杨小涛算是明白了,后厨那么多人,别的不说,光主厨就有十个。


        

这么重要光荣的场合,帮厨也想拼一拼呢。


        

“我去看看。”


        

杨小涛从外面走进去,众人让开道路,就看到陈宫跟汪大海凑前,身后是后勤主任、食堂主任,式人前方,两个主厨领着一帮手下正卖力的做着饭菜。


        

“小杨,你来正好,这最后尝菜的环节就你来了,省的我们四个人二对二打平。”


        

陈宫看到杨小涛赶紧拉过来,这比试了大半天,就剩这最后的决赛了。


        

汪大海也在一旁羡慕着,“这次真是来对了,不仅是大半眼福,还有这么精益的手艺,我都想把这些师傅请回去了。”


        

“我算了,我还有事,一会儿还要去找老杨商量事。”


        

杨小涛看了眼正在专注做菜的张庆军,他们之间的关系许多人都知道。


        

还是避避嫌的好。


        

“好吧。”


        

陈宫见此,也没多说。


        

见此,杨小涛明白,今中午的饭估计是要晚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