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从昏迷中醒来的贾张氏,看着一屋子剩菜,满心悲苦。


        

为了这次满月酒,他们家花了近三十块钱,可到头来只收了二十块,只明面上的就赔了十块钱。


        

贾张氏颤颤抖抖的下床,肚子咕咕叫唤,在饭桶里找了一圈,却是一块肉都没找到。


        

“你们这些天杀的啊,一点都不给我们家留啊!”


        

贾张氏坐在地上痛哭起来.


        

床上熟睡的贾东旭被吵醒,吧唧下嘴,终是躺在床上,不想管这些烦心事。


        

至于秦淮茹,则是在一边热着菜。


        

她是不饿的,那一碗肉让她吃的心满意足,也是为了棒梗有饭吃,她心里也没有任何负罪感。


        

一时间,贾家哭喊声,孩子的叫声响个不停。


        

阎家,阎阜贵心满意足的回到家里,就将门关上。


        

随后三大妈眼中带笑,看着一家人放在桌子上的饭菜,不断的夸赞着。


        

“还是咱们家有本事。”


        

“解放,你这傻孩子,好好跟你哥学学,拿茄子干嘛?要拿就拿肉!”


        

三大妈说着,将桌上的饭菜找盘子收拾起来,这些菜可不能一顿吃了,得省着点。


        

阎阜贵点头,嘴里还回味着肉的味道。


        

“这两天都别往中院跑,咱们占了便宜,可得注意点。”


        

“知道了,爹。”


        

阎解成几人应下,阎阜贵点头,心里还琢磨着,这次帮忙的钱还没要呢。


        

一夜过去,第二天杨小涛刚刚醒来,就听到中院里传来叫骂声。


        

小薇趴在门口,咻咻的叫着,杨小涛一听,原来是三大爷和贾张氏在对骂。


        

“这俩人,真是能搞事。”


        

既然醒了就没再睡,杨小涛穿上衣服推开门,就看到贾张氏指着阎阜贵一顿数落。


        

“给钱?给什么钱?”


        

“伱阎老西就写了三十来个字,还好意思要钱?”


        

贾张氏大早上起来,想着几桌子菜就剩了那么点,心里就气的慌。


        

尤其是阎阜贵家的几个小子,一家人嚯嚯了两桌菜,这要不找回来点,她心里就不舒服。


        

可是,还不等她出门找阎阜贵,就看到阎阜贵从垂花门走出来,两人正好凑在了一起。


        

阎阜贵昨晚上睡的也不好,虽然占了贾家的便宜,但答应给的“工钱”没给,就让他心里痒痒的。


        

那可是五毛钱啊。


        

多少不是事,只要能占到便宜,一分钱都是快乐。


        

于是,早上起来,阎阜贵就穿好衣服,准备来贾家,将自己的工钱要回来。


        

刚进来就看到贾张氏,于是阎阜贵就开口说明来意。


        

哪成想,这话一出口,贾张氏就像点燃的魔术弹,砰砰砰的喷了起来。


        

听到贾张氏的话,阎阜贵也不是善茬。


        

“出工给钱,天经地义。”


        

“这是规矩,规矩懂不懂,你们贾家要是坏了规矩,以后就别在这院里立足。”


        

三大爷扯着虎皮,平时或许还能镇住贾张氏,但今天贾张氏心里只想着自家里的损失,哪还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阎老西,你们家嚯嚯了两桌子菜,这损失你赔我家钱,不然老娘饶不了你。”


        

“今天要不给我十块钱,这事没完。”


        

阎阜贵看贾张氏这样子,知道今天这工钱是要不回来了,也不想在这里继续叨叨,转身就跑。


        

“我不跟你个不懂规矩的一般见识。”


        

说完人就跑出去,身后贾张氏没反应过来,就不见人影。


        

“你别跑!”


        

贾张氏追在后面,很快跑到了前院。


        

杨小涛看着跑远的俩人转身回屋洗漱。


        

没一会儿,前院就传来两个女人的吵声,经久不绝。


        

中午时候,杨小涛拿着钓鱼竿去钓鱼,路过前院的时候,看到三大妈脸上有一道抓痕,不过看样子很是得意,应该是没吃亏。


        

这就是四合院的人,昨天还能在一起喝酒说笑,过一天就大打出手,撕破面皮,说不得过两天又和好了。


        

来到西海钓鱼的地方,找个地撑起钓鱼竿,拿出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书,一边看着一边钓鱼。


        

秋风吹动波纹,鱼漂不断点头,打破平静的水面。


        

时间就像水中的鱼漂,一点一点的流逝,转眼间就是中午,杨小涛也钓了四五条鱼,足够这几天吃的了,便拎着鱼篓回家。


        

来到四合院,从贾家门口走过,自然是收获一顿羡慕的“叫骂”,杨小涛见怪不怪,还特意抖了下鱼篓,露出几条大鱼惹得贾张氏捂着胸口,差点翻了白眼。


        

回到家里,杨小涛开火做饭,过着一个人单调而舒适的生活。


        

两天后。


        

棒梗满月当天,四合院再次热闹起来。


        

外甥过满月,加上女儿嫁到了城里,农村出身的秦家众人,早早出门赶在中午饭前来到了四合院。


        

这次,除了秦淮茹的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和嫂子,一家四口来齐全了。


        

这么多人来吃饭,份子钱没有就一些土特产,以贾家人的势利眼,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贾东旭冷着脸,酒也不喝,岳父岳母也不叫。


        

贾张氏里里外外说着风凉话,招待的都是剩下的饭菜,秦家人吃的也难受。


        

下午刚吃完饭,秦母就和女儿说了几句,便领着人回村去了。


        

秦淮茹面带微笑送家人出了四合院,站在寒风里,看着养大自己的父母渐渐走远,看着老父亲一声不吭的模样,心里犹如巨石焖压似的喘不过气来。


        

母亲的话犹在耳边,“保证身体,你也是当娘了,以后可要为孩子着想啊。”


        

想到母亲斑白的头发,想到父亲的额头布满皱纹,哥哥嫂子的目光,秦淮茹心如刀绞。


        

直到看不到人影,低头,啜泣声响起,泪水滑下,被风吹干。


        

嫁到城里是她一辈子的梦想,可现在梦想成真了,还有了孩子,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尊重。


        

在这个家里,她就是最卑微的存在。


        

抬手用衣服在脸上抹了一把,将脸拾到干净,迎着北风,任凭风吹在脸上,大步走向四合院。


        

自信留在脸上。


        

即便是卑微的存在,那也是城里人。


        

……


        

时光流淌,斗转星移。


        

转眼间已经来到了月底,天气越来越冷,四九城就这样,天冷的早,冬天还长。


        

早上起床,院子里的水缸已经结了一层冰,杨小涛拿着水瓢舀水灌进水壶里,就赶紧回屋,准备烧火做饭。


        

上个周的兑换栏更新,杨小涛一口气兑换了两套保暖秋衣秋裤,这东西他也想给陈大爷老两口弄一身,但又怕解释不清楚来历,只好作罢。


        

除此之外,还有一床双人床的电热毯。


        

这东西在这年代国内还没有厂子生产,一是没有技术,二是没有市场。


        

现在就是通电也成问题,家里用不起电要电热毯有什么用?


        

但杨小涛没考虑这么多,反正现在家里就他一个人,实在不行就用被子盖住,院里的人也没见过,见了也不知道是什么。


        

于是,拉电就成了杨小涛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通了电,以后看书就不用点灯了,而且再兑换出来的电器,也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花费,杨小涛看着这段时间自己的小金库已经突破了七百。


        

这其中四合院里的禽兽可是“贡献”了不少,加上工资花的也不多,这点钱足够扯电线了。


        

所以这段时间,杨小涛有空就去王主任家走动,主要是人家那口子就是电工,管着这一片的供电事宜。


        

吃完饭,杨小涛套上外衣,就开门出去。


        

中院里,贾张氏也不怕冷,大早上的就在院子里坐着,只是眼睛盯着前院。


        

杨小涛自然知道怎么回事,先前贾家摆席被阎阜贵带人大吃特吃,这不她也想着吃回来。


        

三大爷家的阎解娣也快满月了,贾张氏等这一天等了好久。


        

不过,杨小涛觉得贾张氏应该是白等了。


        

以他对阎老西的了解,这家伙这么会算计,十有八九是不办了。


        

离开四合院,杨小涛从空间里取出两颗白菜,一小兜鸡蛋,还有一包大白兔糖。


        

顺着路,很快就来到王主任家。


        

砰砰


        

门打开,李铁军看着是杨小涛,赶忙迎进去。


        

“小涛,你先坐会,我去叫你王姨。”


        

李铁军招呼杨小涛坐下,就要去街坊那找王主任。


        

“李叔,不用急,我这次来是找您有点事。”


        

李铁军闻言,也就没出去,只是让一旁吃糖的小虎子去找人。


        

“李叔,这不快过年了,我想往家里拉根电线,你看行不行?”


        

“拉电线?”


        

李铁军一愣,不过这年头,不少人家都开始用电灯了,想到面前这小子的能耐,随即点头答应下来,“没问题。”


        

“等吃过饭,我去你们那看看,怎么拉!”


        

“好。”


        

两人说话间,王主任从外面走回来,对着杨小涛又是一阵说教。


        

“王姨,这菜是院里种的,鸡蛋我也吃不完,正好给虎子补充营养。”


        

王主任说不过他,只能笑着让他留下吃饭。


        

随后说起拉电线的事,王主任又是问道,“这拉电线可花不少钱啊,我记得你们大院还没电线杆吧。”


        

杨小涛点头,不仅他们大院,就是整个胡同也没有拉电线的。


        

“这不手上有点余钱,也是方便看书,早晚的事。”


        

杨小涛解释着,喜欢看书学习这个事大家都知道,这理由也说的过去。


        

“你可以先拉上,以后谁想再用,可以找补一些回来。”


        

李铁军一旁说着,这也是当前的实际情况。


        

毕竟,一条电线可以分出来好几条,到时候说不得还能挣回来不少呢。


        

对于挣钱找补的事,杨小涛并没有放在心上。


        

前世习惯了电器的环境,自然清楚电对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


        

中午简单吃过,李铁军便和杨小涛一块往四合院走。


        

来到胡同口,李铁军看着电线杆子,随后又来到杨小涛家,算了下距离,“从那电线杆扯线,到你家,我估计着得一百米。”


        

“我看了下,除了胡同门口立个电线杆,还要四根才能拉起来。”


        

“进了院子,可以走屋后。”


        

李铁军计算着,杨小涛跟在一旁。


        

“李叔,这事我不懂,你来就行。”


        

“总之,该怎么算就怎么算,还有工钱费用,你别跟我客气。”


        

李铁军听了哼了一声,“你小子还来这一套?”


        

杨小涛挠挠头,随后不再多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