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瞻墉在安南大胜的消息传到南京城的时候,东宫里头大家的反应跟汉王府可就完全不同了。


        

“你看,我就说你不用担心吧?这不是好好的,还把安南的局面给平定了?”


        

朱高炽的身躯,一如既往的肥胖。


        

甚至变得更胖了。


        

因为受到朱瞻墉的影响,南京城多了不少的美食。


        

对于美食很没有控制力,又是那种喝水都长肉的体质,朱高炽能够不变胖才怪了。


        

“好好地,好好地!你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好地?”


        

“这些人给皇上汇报消息,都是报喜不报忧,谁会跟皇上说瞻墉在安南吃了多少苦,遭受了多少罪啊?”


        

“大家都只看到新军取得了胜利,没有人关心他们的付出。”


        

张妍嘴上是不饶人,不过脸上的笑容却是出卖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很显然,她现在的心情是不错的。


        

儿子那么有出息,取得了大胜,还是那种解决了朝廷好多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


        

她这个当娘的,能够不高兴吗?


        

“娘,我记得之前瞻墉跟皇上可是有打过赌的,当时没有几个人觉得瞻墉会赢,但是现在瞻墉不仅赢了,还赢得非常漂亮,实在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啊。”


        

朱瞻基的心情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这个时候他展现出来的肯定是开心的笑容。


        

总不能自己的弟弟取得了大胜,新军彻底出师之后,自己这个当大哥的却是那么不乐意吧?


        

哪怕是它的心里真的不是那么乐意,也不能在爹娘面前表现出来啊。


        

“确实如此,新军这个成绩,足够打破所有的流言蜚语了。”


        

“并且瞻墉也算是为了朝廷新的军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方案。”


        

“如果今后新军还能够继续取得大胜利,那么说不定以后朝廷的军队都会按照新军的配置来推广呢。”


        

虽然朱高炽不掌握军权,但是并不表示他不了解军事上的事情。


        

让他行军作战,他不见得做的很好。


        

但是让他当一个嘴强王者,显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哼!你们就知道关心这些没用的虚名,就不关心一下瞻墉他有没有变瘦?有没有在安南吃什么苦头?”


        

张妍习惯性的在那里挑刺。


        

好在不管是朱高炽还是朱瞻基,都已经习惯了。


        

“娘,您就放心吧!瞻墉的性格您还不了解?他肯定是千方百计的让自己过的舒服一些。哪怕是在安南那种不利的环境之中,都能别出心裁的找到一些让自己舒服的法子的。”


        

朱瞻基这么一说,朱高炽忍不住拼命点头


        

这话有道理啊。


        

“这瞻墉也真是的,说是每年都要回南京来看我们,现在呢?都去广州就藩两年了,都没有回来过一次。”


        

张妍这么一说,朱高炽就不吭声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帮儿子背锅的时候。


        

“娘,瞻墉也长大了,有自己的事业。安南的战事关系到他今后在广东布政使司的各种布局,关系着他跟皇上的打赌,没有空回来是很正常的。”


        

“不过这一次他在安南取得了大胜,应该还是会回来一趟的。”


        

“哪怕是他不想回来,皇上也是会想要见一见他,想要见一见新军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这个时候,自然是只有朱瞻基站出来说话了。


        

类似的场面,他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老爹说话不管用,往往还会让老娘更加生气。


        

但是自己说话就不一样了。


        

不管说的有没有道理,都能缓解老娘的不满情绪。


        

“哼!这可是你说的!要是今年瞻墉还不回来,我就亲自杀到广州,看看那里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让他那么留念的。”


        

张妍伸着傲娇的脖子,一点都不显老。


        

朱高炽看到媳妇的心情变好了,总算是敢继续说话了。


        

当然了,一家三口在一起,说的都不会是什么国家大事。


        

……


        

连续几天,安南大捷都是南京城最热门的话题。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也总算是想好了下一步的计策。


        

“爹,眼下鞑靼人和瓦剌人又开始不老实了,朝廷有必要考虑继续讨伐他们,彻底的稳住大草原的局面。”


        

“不过,这一次我觉得可以改一改策略,让那帮草原上的蛮子也见识一下我大明的新式战法。”


        

文化殿中,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站在朱棣面前,提着自己的建议。


        

平定大草原,灭掉蒙古各部,这是朱棣一生的愿望。


        

朱高煦对此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


        

所以他这个提议,朱棣自然是很感兴趣。


        

“你想怎么改?”


        

朱棣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眼睛盯着朱高煦。


        

这个二儿子虽然不省心,但是在军事上的才华,他还是信任的。


        

“爹,新军在安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其中热气球营的功劳是非常巨大的。”


        

“听说还大量的使用了火药包和火油弹,把安南人烧的、炸的屁股尿流。”


        

“草原那么大,这种情况下是最适合使用热气球营的,不管是用来攻击敌人还是侦查敌军的动向,都是非常好的工具。”


        

“我觉得这一次可以让瞻墉带着新军一起跟着大军出征,到时候让草原上的蛮子见识一下新军的厉害。”


        

绕了一圈,朱高煦终于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


        

把朱瞻墉拉进来,看看能不能接着瓦剌和鞑靼人的手消灭新军,或者是打压新军。


        

这是他跟朱高燧商量出来的方案。


        

别看他嘴上说的那么好,实际上草原上那么大,哪怕是使用了热气球,效果也是有限的。


        

至少朱高煦的内心之中是这样子认为的。


        

新军主要的优势就是热气球和火铳,这两个优势如果在草原上没有办法充分的发挥的话,那么等到两军交战的时候,新军的损失必定非常惨重。


        

并且新军基本上都是步兵,这在草原上就是更大的劣势了。


        

哪怕是到时候学习了骑马,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骑的很好。


        

而一个骑马不好的士卒到了草原上,基本上就是待宰的羔羊啊。


        

“让新军参加北伐大业?”


        

朱棣盯着朱高煦,谁也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